CEO:国内首个“隐私计算+区块链”专题报告发布:数据安全不能仅靠单一技术解决_MOR

 7月20日下午,由中国信通院牵头撰写的《隐私计算与区块链技术融合研究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个探讨隐私计算和区块链技术融合价值的专题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要构建更加高效、完善的数据要素交易市场,仅靠单一技术是不够的,隐私计算与区块链技术相融合,能实现1+1>2的效果,为实现数据价值共享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和解决思路。

作为数据安全流通的关键技术,隐私计算和区块链技术天然互补。《报告》中指出,隐私计算主要解决数据共享计算环节中的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区块链则侧重构建可信协作网络,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两者的结合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提供了一套完整、严密的解决方案,让数据流通、共享变得“有技可循”。

网龙任命国内首位虚拟人CEO:金色财经报道,近日,网龙公司通过其官网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任命首位虚拟数字人高管唐钰出任轮值CEO。虚拟数字人担任CEO,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从相关通告可以看到,这位虚拟数字人高管唐钰已经不是第一次担任要职了,此前也曾担任过网龙副总裁。另外,此次任命消息下方还附带了唐钰致网龙员工的公开信,信中表示她在未来将承担两方面的职责——对外为元宇宙组织发声,披露网龙公司战略和成果;对内继续推行“AI+管理”模式,提升组织效率。[2022/8/30 12:57:37]

国内首家社区型食物银行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余量月饼”问题:金色财经报道,上海长宁区组织了一场“余量月饼大改造”,旨在利用食物银行解决余量月饼问题。国内首家社区型食物银行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起了庞大的食物信息数据库,确保每一份进入循环利用网络的食物都是安全可靠的,既避免了浪费,也惠及了困难户。(北京青年报)[2021/9/21 23:39:54]

具体来看,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的有机结合,使原始数据在无需出域与归集的情况下,实现多节点间的协同计算和数据隐私保护。同时,能够解决大数据模式下存在的数据过度采集、数据隐私保护,以及数据存储单点泄漏等问题。区块链确保计算过程和数据可信,隐私计算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两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实现更广泛的数据协同。

动态 | 国内首家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服务基地海南成立:由海南生态软件园和火币英才联合成立的\"海南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服务基地\"今日正式揭牌。据悉,这是国内首家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服务基地,将与国家相关部委共同研究制定区块链人才培养相关的行业标准和顶层设计,加快布局区块链人才全方位培养,为我国抢占区块链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以及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打下扎实基础。[2018/12/8]

近年来,各国密集出台相应政策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核心都着眼于更加高效和安全的数据流通和开放。我国先后发布一系列鼓励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划,并多次将数字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强,隐私计算产业迸发式增长,互联网巨头、数据服务商、初创企业、金融机构、运营商等纷纷加入。隐私计算和区块链技术是密码学的“同胞兄弟”,两者在技术和产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以蚂蚁链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业务诉求驱动,率先探索隐私计算产品研发和应用。

以蚂蚁链的摩斯安全计算平台(MORSE)为例,其基于多方安全计算、隐私保护、区块链等技术,能够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解决企业之间数据协同计算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目前,MORSE在金融、电信、汽车等10多个行业落地。

蚂蚁链还将TEE(可信执行环境)技术深度融合到区块链技术中,以此来解决区块链全生命隐私保护周期难题,相关技术论文入选国际顶会ACMSIGMOD20。

据中国信通院统计,目前国内56项隐私计算产品,其中21项出自区块链背景企业。

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截至2021年底,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达到704亿元,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将突破1749亿元,总体上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报告》中写道,随着各国政策不断支持与引导,信任和共享文化将得到大力弘扬,区块链结合隐私计算技术将成为各行业数据流通的标配,立竿见影解决多方协作过程中的信任和隐私问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2:65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