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N:深度解析 StarkWare:以太坊扩容最佳团队,80 亿美元高估了?_ARKN币

作者:Jessie,海外独角兽

如果说上一个牛市最后的叙事是公链,那么在本轮牛市最后的谢幕表演中,Layer2尤其是zkRollups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zkrollups被业内公认为区块链扩容的终极解决方案,而StarkWare则是公认的目前全球最好的zkrollups团队之一,联合创始人EliBen-Sasson是世界顶级的密码学科学家,UriKolodny则是具有成熟商业素养的连续创业者,团队能力全面,长板超长。目前公司已经估值80亿美元,获得了Vitalik、Paradigm、Sequioa等资本的倾力支持,是扩容领域估值最高的团队。

不同于L2领域普遍通过运营节点收费,StarkWare通过提供扩容技术解决方案StarkEx创立了扩容即服务的商业模式,曾服务业内头部客户dYdX、Sorare、ImmutableX、DeversiFi等。值得一提的是,StarkEx技术的支持直接促成了Tiktok和ImmutableX的合作,在其合作声明中,Tiktok特别提到:“StarkWare是首个碳中和Layer2扩容方案。”

二层网络StarkNet也正在开发测试中,有望将节点下放给社区运营,成为完全去中心化的版本。

然而,占到StarkWare90%收入来源的dYdX在6月22日宣布离开rollups,迁移到Cosmos生态开发独立的应用链。dYdX创始人AntonioJuliano曾公开表达目前人们对于rollups过于乐观:“我们已经是rollups上最大的dapp,非常了解它。尽管它有可能会是最终胜出的技术,但当下并不好用。”这一事件直接影响了投资者对于Layer2的叙事信心,Layer2的估值可能会整体下调。

尽管我们仍然相信zkRollup是区块链扩容最终胜出的技术路线,但当下StarkWare80亿美元的估值显得太高,我们认为在这个高赔率的赛道,应在早期布局。

一:看好StarkWare的逻辑:

市场层面:

以太坊是最大的下一代web3平台。目前以太坊占到全部Layer1网络64.86%的TVL,我们认为以太坊将持续保持这种碾压级的市场份额。

“去中心化”、“安全”、“可扩展性”是所有公链都必须面对的tradeoff,扩容是以太坊的最大挑战。正是在以太坊暂时无法扩容的窗口期,诞生了一系列以“扩容”为主要目标的公链,但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上进行了妥协。这部分公链市值总和约为370亿美元,我们认为,倘如以太坊的扩容问题解决,这部分的市值有可能面临大幅缩水,更多的dApp将倾向于选择以太坊生态。

长期来看Layer1只起到共识层和保证安全的作用,Layer2将承担所有运算,类似一个去中心化的云计算服务商。假设去中心化的“云计算”也会是一个和公有云同等重要的事,这里蕴含的市场机会能达到千亿美金。

竞争力层面:

StarkWare采用基于STARK的zkrollups技术,相比起optimisticrollups,zkrollups以其更快的提款时间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认为,长期来看,zkrollups将会成为扩容领域的最大赢家。而StarkWare团队具有最好的zkrollups技术,也是最主流的零知识证明技术zkSNARK和zk-STARK的发明者。

StarkWare已经证明了其突出的商业能力,目前StarkEx已服务dYdX、ImmutableX、Sorare、DeversiFi等客户,总锁仓量达到10亿美元,处理交易量高达1.73亿笔,累计交易额达到6020亿美元,MintedNFT价值超过5620万美元。和DeFi、NFT头部去中心化交易所达成合作,旗下产品StarkEx为dYdX节约了近3亿美元的成本,获得了7200美元的年收入。不过最近dYdX的出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实力强劲的头部客户可能会有自己开发扩容方案、自己捕获底层协议价值的倾向。

StarkWare的社区建设相比起竞争对手显得没那么强,但我们认为,这和StarkWare的阶段性目标有关,STARK技术开发周期长,暂时还无法达到完全去中心化版本,前期通过StarkEx产品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采用中心化的运作模式。目前,StarkWare已经进入了完善去中心化的StarkNet阶段,社区也在建设中。随着技术的的成熟,任何人都可以自主在其之上部署合约,社区会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加繁荣,尽管速度可能会比较慢。

团队层面:

团队专业技术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团队核心人物Eli担任团队首席科学家,他曾是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教授、世界上最杰出的密码学专家之一,也是zkSTARK的发明者;CEOUri是一个连续创业者,他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资本合作能力。目前公司估值80亿美元,获得了Vitalik、Paradigm、Sequioa等资本的倾力支持。

二:背景

以太坊的扩容问题

以太坊是下一代web3平台。然而长期以来面临的“不可能三角”问题,即在“去中心化”、“安全性”、“可扩展性”三个维度的tradeoff,让以太坊长期承受着无法扩容的拥堵和高昂的gas费。在以太坊被容量限制的窗口期,跑出了一系列以“高扩容性”著称的公链,他们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妥协,随着NFT、GameFi市场的火爆,这些公链吃掉了以太坊的一部分市场份额。

尽管如此,以太坊依旧占有全部Layer1网络64.86%的TVL,比起排名第二的BSC、第三的Tron、第四的Solana,以太坊以其突出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将长期保持绝对碾压级的第一名优势。

区块链的大规模应用势必要解决以太坊的扩容问题,因而产生了一系列围绕以太坊扩容的解决方案。rollups以其高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被认为是所有扩容解决方案中最好的技术路线,也是Layer2最主流的解决方案。

最主流的技术路线Rollup

Binance Connect将于8月16日关闭:金色财经报道,Cointelegraph通过币安发言人的电子邮件证实,币安旗下受监管的加密交易服务商Binance Connect将于8月16日关闭。同一天,BNB Chain去中心化交易所Biswap在推特表示,”币安由于其提供商关闭了支持的卡支付服务,因此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于8月15日禁用 Binance Connect”。

币安发言人表示:“在币安,我们定期审查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以确保我们的资源继续专注于符合我们长期战略的核心工作。在过去六年中,币安已经从一家交易所发展成为一个全球区块链生态系统拥有多个业务线。我们不断调整和修改我们的业务方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用户需求。”

据悉,Binance Connect于2022年3月7日推出,当时称为Bifinity,是一个法币到加密货币的支付提供商,将加密货币公司与传统金融系统连接起来。该平台推出时支持 50 种加密货币,以及Visa和Mastercard等法定支付方式,Binance Connect作为该公司自助托管 Trust 钱包的法币到加密货币入口提供商。[2023/8/16 21:26:02]

首先,什么是Rollup???

Rollup将多个交易“卷”起来打包,按批次向以太坊发送一个交易。交易的计算在链下完成,之后向主链发送一个证明和计算完成之后的数据状态calldata,这有点类似于参加数学考试时,将繁冗的计算过程都写在草稿纸上,而只将正确答案写在考卷上。通过一次验证多个交易,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同时它继承了以太坊的安全性,在不牺牲安全的情况下,tps从当前的15提高到上百、上千。

作为考生,你当然可以信任自己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但L1要如何信任独立的L2呢?如何知道这些新的数据状态是正确的呢?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在没有任何后果的情况下,提交任何数据,那么他们就可以把rollup中的所有资产都转给自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产生了两种基于不同的证明机制的rollup。

按照证明机制的不同,Rollup主要分为两类:OptimisticRollups和zkRollups。

OptimisticRollups:使用欺诈证明,Rollup合约跟踪状态根的整个历史记录和每个批次的哈希值。如果有人发现了某个批次具有不正确的新状态根,他就可以发布一个证明到链上,证明这个批次计算错误。合约验证该证明后,则恢复该批次。并对欺诈者进行处罚、对举报者进行奖励。

zkRollups:使用有效性证明,每个批次都包含了一个叫做zk-SNARK的密码学证明,证明新状态根是执行批次后的正确结果。无论计算量多大,这个证明都可以在链上快速验证。

Rollup中可能会出现的三种角色,我们也一并在此解释:

Sequencer:Rollup系统中的特权参与者,它们从用户那里收到交易,对它们排序并将交易的Merkle根分批传到Layer1上,提供数据可用性,类似于矿工的角色。

Prover:这一小部分的节点负责大量工作,需要计算所有的交易,并将它们聚合到一个简洁的zkproof中。他们在特殊的硬件上运行,从数学层面无法伪造虚假的zk证明。

Verifier:验证这些由Prover提交的proof的有效性,即对数据样本进行抽查,以确保其提供了计算诚实性所需的所有的信息。每个人都可以运行这种节点,无需特定的硬件。

目前,Layer2的sequencer都是项目方自己在运行,也因此常被诟病sequencer不够去中心化。但未来有希望将这些节点运营都下放到社区,通过发行token来驱动生态发展,捕获网络价值。

尽管目前optimisticrollups占据了市场的主流,但zkrollups仍然有2点突出的结构性优势:

同时支持链上和链下数据模式的扩容,尤其是后者提供的吞吐量远高于任何rollup,而且费用低得多,而optimisticrollups的交易费用远高于侧链或其他的Layer1

不需要欺诈证明,提款速度快,没有延迟

Vitalik曾在AnIncompleteGuidetoRollups一文中做出如下判断:“短期内,optimisticrollups会因为其EVM的兼容性胜出,zkrollups更有可能在一些简单的支付、交易之类的用例中胜出。在中长期来看,随着zk-SNARK技术的改进,zkrollups会赢得所有的用例。”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zkRollup,即基于零知识证明的rollup。零知识证明是密码学概念,即一方向另一方证明某命题的方法,特点是过程中除“该命题为真”之事外,不泄露任何资讯。因此,可理解成“零泄密证明”。zk证明由“verifier”和“prover”组成,prover从系统的输入中创建证明,vefifier确认prover已经上传真实计算,而不需要重新再计算一遍。

用StarkWareCEO?Uri的话来说:“它提供了无需信任的计算诚信,它是这样一种能力——即便没有人监督也能确信该计算被正确地执行。”(doingtherightthingevenwhennoone'swatching)

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两种生成零知识证明的证明系统分别是ZK-SNARK和ZK-STARK。ZkSNARK最早由以色列理工学院的EliBen-Sasson教授联合发明,zkSTARK是同一团队针对zkSNARK技术进行的改进。

ZKSTARK基于ZKSNARK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透明度:使用zk-SNARK必须进行强制性的初始信任设置,但这存在隐藏的风险,比如参与系统设置的各方遭到破坏,那么破坏者就有能力创造虚假证明伪造交易,这是SNARK受到的最大质疑。而zk-STARK不需要外部的信任设置,它通过随机公共验证,防止任何一方破坏或修改参数。

扩展性:ZKSTARK降低了算术复杂性,就生成证明的计算量而言,ZKSTARK比ZKSNARK快8-10倍,大大提高了扩展性。

抗量子攻击的安全性:理论上,ZKSTARK使用抗冲突的哈希函数提高了抵御量子攻击的能力,但事实上,一旦量子计算机大规模使用,那么基于密码学的整个加密行业都将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因此这一优势我们不做过多赘述。

但SNARKs被采用的速度远远快于STARKs。SNARKs比STARKs早几年被发现,最早期Zcash项目在开发者社区中普及了SNARKs的使用,相比起来,STARKs缺乏开发者资源,开发者更加难以使用STARKs。所以短期内零知识扩容领域SNARKs仍是主流,但我们相信基于STARK的zk?rollups是解决以太坊扩容问题的最终胜出者。

三:StarkWare是什么

StarkWare是zkrollups赛道内最好的公司之一,由前面提到的以色列理工学院的EliBen-Sasson教授联合创立,它为区块链行业提供基于STARK技术的解决方案。

产品与商业模式

该团队目前开发了两款产品:StarkEx&StarkNet,拥有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

出售定制化技术引擎服务StarkEx,直接向有扩容需求的客户收取服务费,本质上是定制化的2B服务。

打造去中心化的Layer2网络StarkNet,支持dApp自主部署,这部分的商业模式会和其他Layer2项目类似,可以向用户收取Layer2的交易费用,也可以通过sequencer的拍卖机制获取MEV的价值,还可以在未来发token,用技术和资金孵化StarkNet项目,通过tokenomics驱动生态发展。

StarkWare联合创始人EliSabasson曾将StarkEx和StarkNet的区别比作为计算机和云的区别,购买StarkEx就像拥有自己的定制化计算机,每个客户都拥有自己的扩容计算机,并且只有该客户可以使用自己的计算机。而StarkNet更接近以太坊本身,每个人都可以自主在网络上部署合约。

自2020年6月以来,StarkWare产品正式上线以来,通过STARK技术累计交易结算达1000亿美元,处理了数千万笔交易。第一代STARK解决方案批量打包单个dapp中的数千笔交易,并用1个证明处理它们。现在的STARK将多个不同应用的批次打包到1个证明中。这相当于和别人拼车以提高效率。

StarkEx:扩容即服务

StarkEx是一款Layer2扩展引擎,为dApp提供技术服务,可以将数十万笔交易“rollup”成一个80KB的证明——远远小于智能手机照片的大小。

不同于其他rollups大多通过运营节点来盈利,通过定制化的扩容服务获取头部客户是Starkware在发展路径上的一个特色。可能团队认为在发展初期,健康的现金流和明确的客户反馈更重要。也因为Starkware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语言在一开始很难让开发者上手,所以定制化服务对客户更友好,dYdX、ImmutableX等客户的扩容方案代码都是StarkWare团队帮忙写的。

StarkEx的工作原理

最左边的黄框中的链下组件接收用户交易,并定义业务逻辑和执行顺序。它将交易传递给StarkEx服务。这个组件是应用程序的中心化前端,通常是网页或桌面客户端。

浅蓝色方框中的StarkEx负责批量处理和协调。它将对于每个批次的操作发送给SHARP以证明其有效性。一旦证明被验证,它将在链上发布一个新的状态,该状态由Merkle树表示。

SHARP——共享验证器。SHARP是Cairo语言的一个共享证明服务。它接收来自不同app的证明请求,并输出证明以证明Cairo代码执行的有效性。目前,它将被部署在StarkWare的中心化服务器上。

StarkEx合约是以太坊上的一个智能合约,负责状态更新、存款和提款。

编程语言Cairo

以太坊原生的编程语言Solidity非常适合那些EVM兼容的区块链,但其常见的数据结构要转译成STARK兼容的格式非常昂贵。所以StarkWare团队采用Cairo语言。一个Cairo程序的执行会产生一个记录,然后被发送到验证者,验证者会产生一个STARK证明,证明Cairo程序所代表的指令或计算的有效性。然后,该证明会被verifier检查。

这门语言目前还比较新,会用这门语言的开发者还比较少,也并不兼容EVM,dApp很难将以太坊上现有的合约搬过来。

不过Cairo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除了支持零知识证明系统,它还将程序的执行减少到几组多项式方程组,专门编写可证明的程序。这些特点使得Cairo的开发者可以将业务逻辑从智能合约抽象到链外执行环境中,支持编写那些成本巨大、重执行的app,同时保留了以太坊的安全和结算保证,不受gas和Layer1的限制。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理解:对于零知识证明技术,如果说Solidity是诺基亚手机,支持简单的交易,那么Cairo就像是智能的苹果手机,支持更多计算需求更大的应用,比如游戏——由于STARK数据结构在重执行环境中得到了更好的支持,使用Cairo在StarkNet上构建的游戏现在可以在链上存储所有游戏状态,而不仅仅是分数。这为下一代链上游戏开辟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

数据可用性

StarkWare倾向于将其解决方案称为ValidityRollups,因为解决方案中不一定使用zkrollups。StarkWare根据数据在链上还是链下存储的区别支持三种数据可用性方案,均属于ValidityRollups:

Rollup:数据储存在链上

Validium:数据储存在链下

Volition:允许用户在每次交易时自行选择将数据存储至链上或者链下

为了消除用户对StarkEx运营商进行链下存储的信任问题,StarkWare成立了一个数据可用性委员会,由ConsenSys、Infura等第三方组成。DAC成员受托保存链下数据的副本,并在紧急情况将其放回公共领域,紧急情况一般是StakEx运营商不为用户的提款请求提供服务的情况。

从数据安全性角度来看,zkrollups在链上存储数据可以保护用户资金不被没收、审查和黑客攻击;但会降低吞吐量,zkrollups目前在以太坊上每秒可以处理交易量的上限是2000,而Validium每秒交易量可达到9000+。从交易成本角度来看,即便是复杂的永续交易成本也会比在Layer1完成便宜100倍,在Validium模式下,成本会更低。

总的来说,数据储存在链上,安全但是贵,适合大资金、不紧急的情况;数据存储在链下,不够安全但是便宜,适合小资金、游戏类交易。

目前StarkEx总锁仓量达到10亿美元,处理1.73亿笔交易,累计交易额达到6020亿美元,MintedNFT价值超过5620万美元。客户有dYdX、Sorare、ImmutableX、DeversiFi、Celer等。

StarkNet:去中心化的二层网络

StarkNet?是一款无需StarkWare许可的去中心化的zkrollup。它是运行在以太坊之上的Layer2网络,开发者可以通过申请自主地在StarkNet上部署合约,具有高扩展性,同时保持以太坊的可组合性和安全性,计划在年底上线第一个去中心化的版本。

??

StarkNet从2个层面实现去中心化:

StarkWare计划将sequencers和provers下放给社区,每个人都可以运行这些节点,从而实现去中心化和抗审查。

STARK证明的使用确保了每个人都能够以较低的硬件要求验证完整的StarkNet链,也不需要信任任何外部实体。

StarkNet的交易成本和收入

StarkNet目前涉及到的费用以ETH支付。一般来说,一项交易成本取决于几个因素:

数据更新成本:由发送到Layer1的数据量决定

状态差异信息

L2→L1之间传输的信息数量

被消耗的L1→L2信息

这些作为calldata发送到Layer1。

计算成本

L1证明验证

L2计算成本

存储成本:在执行交易过程中进行了多少次读/写操作

L2网络交易传输成本:传输calldata等

如果我们在L1上做交易,则以上成本全部在L1生成,由于交易的执行需要花费昂贵的成本去维护,所以2、3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使用L2交易时,计算和存储被转移链下,只需要calldata正确就能获得正确状态,因而2、3不需要花费昂贵的维护成本,所以价格更加便宜。

从用户在每一笔交易上付出的fee来看:1和4的成本都会通过将多个交易打包从而让用户分摊,2、3的价格也比较便宜,因而用户所需付出的fee比以太坊上降低了许多。

从StarkNet收费的角度来看:除了向L1上传交易的gas费用,从用户手中收到的fee还包括为用户计算、存储、交易打包的服务费用,这部分也是StarkNet的收入核心来源。

另外,sequencer还可能会有MEV收入:当网络变得去中心化,将sequencer、prover等节点下方给社区,团队会考虑引入市场机制,其细节目前正在研究中,例如进行费用拍卖,允许排序者挑选最高价费用的交易。已经有Optimism和zkSync采取了这样的实践。

StarkNet目前不兼容EVM,不能用Cairo写合约直接部署在StarkNet上。Starkware的合作伙伴Nethermind的Warp团队正在开发一种从Solidity到Cairo的转译语言:Warp,帮助开发者可以将以太坊的合约翻译到StarkNet上。目前已经有多个项目正在开发部署中。

联合创始人Eli认为,即便等到StarkNet发展到相当规模,StarkEx仍旧会有相当长的生命力。有一些项目需要更高的扩展性,StarkNet无法满足,那么StarkWare团队将会通过Layer3、Layer4......不停地嵌套,形成一个递归结构,从而持续为生态项目提供超级可扩展性。

团队

目前团队共有80人,是密码学尤其是零知识技术领域最好的技术团队:

EliBen-Sasson:Co-Founder&首席科学家,以色列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教授。Zcash的创始科学家,zkSNARKs的发明者。

AlessandroChiesa:Co-Founder&首席科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的教授。Zcash的创始科学家,zk-SNARKs的联合发明者,libsnark的核心开发者。

UriKolodny:Co-Founder&CEO,Uri是一个商业经验丰富、善于合作的连续创业者。

MichaelRiabzev:Co-Founder&首席架构师。以色利理工学院的博士,曾在Intel、IBM工作。

OrenKatz:工程副总裁。Hebrew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TelAvivMBA,20年经验的资深工程师。

创立之初,团队并没有选择ICO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是在去中心化的Layer2尚无法实现的时候,选择为其他项目提供扩容技术服务,应用于具体的商业场景,从而获得健康的现金流,也体现出团队具有非常成熟的商业思维和踏实做事的长期主义心态。

融资

StarkWare在种子轮受到了Pantera以及Vitalik、EladGil、Naval等知名人士的青睐,并且得到了以太坊基金会1200万美元的捐赠。随后的几轮中,Paradigm、Sequoia、Multicoin等顶级风投加入,其中几家接连多轮重注。

最新一轮估值已高达80亿美元,为所有扩容项目中估值最高。

四:客户与生态

StarkEx客户

StarkWare目前的收入主要依赖于StarkEx的技术服务,客户的主要需求是,希望保持以太坊级别的安全性,同时减少gas成本。官网显示目前有6位客户。分为2类:

去中心化交易所,例如dYdX、DeversiFi

去中心化NFTmarketplace,例如sorare、ImmutableX

相比起其他的L1或者L2,为什么StarkEx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安全性:作为要处理巨额资金的交易所平台,在安全性上绝不能做任何妥协

流动性:以太坊上具有最高的流动性,这是交易平台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隐私性:对于DeFi用户而言,zk-STARK技术可以保护用户隐私,避免被中心化交易所操控的风险

低成本:高频的交易需要有较低的gas和顺滑的交易速度,尤其是NFT玩家,其资产交易需要更高的gas。越是头部、交易量大的平台,要消耗的gas成本越高,使用StarkEx越是划算

Eli曾说过:“StarkEx适合非常具体的商业应用,尤其是那些大量支付、大量交易、大量Mint和交易NFT的场景。但如果想要建立游戏类应用,例如生成艺术、可以进化的加密猫等等,无法通过StarkEx实现。”

从去年的收入构成来看,dYdX是StarkWare的最大客户,占StarkWare总收入的90%。一方面,作为去年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项目,dYdX的选择证明了StarkWare解决的需求巨大,其团队能力也得到了头部项目的认可和青睐。但另一方面,对于单一客户的过度依赖,让我们不禁担忧,一旦dYdX采用其他团队的解决方案,或者自建Layer2平台,这将会对StarkWare的收入造成重大冲击。这一担忧很快应验,dYdXV4版本计划推出基于CosmosSDK的独立区块链。

dYdX

dYdXCEOAntonioJuliano透露,2020年中,去中心化交易所dYdX的gasfee高达收入的90-100%,于是选择StarkEx扩展引擎,于2020年底,dYdX推出zkRollup版,每天处理数十亿美元的交易,将gas费降至原来的1/50,促进业务增长了500倍。

在dYdX这个单一客户上,StarkWare在过去一年获得了超过5000万美元收入。相比起StarkWare为客户所节省的成本,这样的收入无疑是值得的:按照4.5亿美元的年收入,在与StarkWare合作之前,dYdX的gasfee高达4.05-4.5亿美元,合作后gasfee降至收入的3-5%,大约为1350-2250万美元,这意味着,StarkWare帮dYdX至少节约了约3亿美元的成本。

然而,2022年6月22日,dYdX宣布V4版本将会基于CosmosSDK和TendermintPoS共识协议开发一条独立的区块链,通过完全去中心化的链下订单簿和扩展引擎,从而获得比其他区块链高几个数量级的扩展性。

IOSG曾做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

以太坊Rollup好比是市中心的旧楼盘,优点是周边有繁华的商圈与交通设施,缺点是装修破旧、不允许业主装修。dYdX是这座楼盘的大租客,平常没有社交,因此决定搬到郊区建一套小别墅。这时碰巧遇到不错的装修队,曾经在郊区有过大制作,因此一拍即合,把Rollup甩在一边。

dYdX创始人AntonioJuliano这样认为:“当选择一条链的时候,我认为人们不应该思考这条链上有怎样的用户,反而应思考该链能实现怎样的产品体验。”这也就意味着,StarkEx的体验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那样美好。对于订单簿而言,吞吐量至关重要。然而dYdXfounder“吐槽”当下rollup的tps更像是30,而不是人们以为的1000+。Layer2节点运营的去中心化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StarkWare目前sequencer个数非常少,并且全部由自己部署,这也是rollup的普遍现象。这会带来2个问题:

中心化机构作恶的风险,或者开发进度需要受制于StarkWare的节奏

TokenDYDX将无法参与节点运营、锁定dYdX的协议价值

dYdX是以太坊的头部原生项目,并且是Layer2的早期应用者,其构建应用链的做法也会被其他项目作为效仿,转而搭建自己的应用链。如果这成为一种趋势,那么我们也许应当适当下调对Layer2估值的预期。

ImmutableX

ImmutableX是一个Layer2NFT交易所,最开始通过区块链卡牌游戏GodUnchained获得广泛应用。GodUnchainedGenesis卖掉了600万张卡牌,总价值达620万美元。但巨大的成功也带来了巨大的成本——由于ImmutableX会对持有NFT资产的玩家发放奖励,所以不得不花价值600万美元的gas。随着gas价格的不断上涨,他们必须为NFTmint和交易采取扩容措施。

注:ImmutableX会从平台的每笔交易中抽成2%,2%中的20%会作为对活跃玩家的奖励发放,80%作为自己的主要收入来源。

Starkware将ImmutableX的交易gas降至美分级别,这一解决方案最终促成了ImmutableX与tiktok的合作,在其合作声明中,Tiktok特别提到:“StarkWare是首个碳中和Layer2扩容方案。”

注:GodsUnchained铸造800万张NFT交易卡在以太坊上消耗大约4.9亿千瓦时。ImmutableX通过zkrollup压缩铸造,仅使用1,030千瓦时就能铸造相同数量的NFT,能耗降低475,000倍。

据Growjo的数据,Starkware从ImmutableX处收到了100万美元的年收入,预计2022年会有300-500万美元年收入。

Sorare

Sorare是一个聚集了粉丝、运动员、俱乐部的足球平台。在和StarkWare合作之前,Sorare也接洽了许多其他更高扩展性的区块链项目,但吞吐量的增加是以牺牲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为代价的,用户体验也并不好,取款有延迟。

Sorare不希望牺牲安全性,他们认为以太坊具有其他区块链不可比拟的互操作性和网络效应,而且它是“中立”的,不受任何盈利组织的控制,它最合适让粉丝们拥有自己游戏的开放平台。Sorare通过和StarkWare的合作,每周节省上百万美元的gas费。

DeversiFi

DeversiFi是一个专业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一直以来,提款速度是去中心化交易所大规模被采用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执行、结算、取款和API速度是盈利交易策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能被牺牲。

借助STARK支持的批量结算,DeversiFi支付的tps达到1.8万,能够和最快的中心化交易所竞争,提供快速且可靠的取款服务。与其他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不同,交易者余额及时更新,没有回滚或交易失败的风险。

另一个优势是隐私性,这一点常常只有中心化交易所具备。交易者通常不希望他们的交易策略对所有人都透明可见,这会使他们有被操纵的风险。而DeversiFi所有的交易数据都在链下处理,只有状态更新发布到区块链,为交易者保持交易历史的隐私性。合作,将zkrollups引入MetaMask和Infura。

据Growjo数据,2021年DeversiFi年收入为420万美元,StarkWare在该客户上的收入约为63万美元。

StarkNet生态

除了作为技术引擎提供商,StarkWare最重要的产品是去中心化、可扩展的二层网络StarkNet。目前刚刚上线主网,还不对公众开放,不过它已经邀请了一系列知名的项目方在StarkNet上进行开发。昨日最新宣布了和ConsenSys的合作,将zkrollups引入?MetaMask?和Infura。

StarkWare募集的80亿美元融资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建设生态,为在StarkNet上开发的项目提供资金孵化或者进行技术支持,未来,这也会成为StarkNet一部分收入来源。目前,StarkWare还运营着Sequencer、Prover等关键节点,会获得收益,但为了保证不出现单点故障和数据上的监管压力,最后协议一定会去中心化,把这部分收益给社区。

以太坊本身并非一个完美的设计,存在许多对开发者生产力的限制,因而适应以太坊标准的原生语言Solidity也存在依赖的数据结构低效等问题。StarkWare使用的Cairo语言摆脱了以太坊的历史包袱,有望实现如今以太坊还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和AI的结合,比如需要更高计算能力支持的游戏。其他声称EVM兼容、EVM等效的Layer2在这一点上未必更有优势,以太坊的天花板就是他们的天花板。因此,StarkNet上还出现了和以太坊或其他Layer2完全不同的生态:

zk本身的证明机制,即通过生成zkproof的机制实现验证同时保护原始信息

隐私:基于以太坊安全性的大额隐私交易

onchain的信息不对称的策略游戏:例如darkforest

验证系统:比如和中心化实体交互在保护隐私的同时生成proof的protocol,给web2/web3的证明体系搭建渠道,甚至是替代所有涉及收集数据到中心托管的做法

2.共享L1安全的高扩容

娱乐:高扩容下可能产生高性能的游戏,例如实时对战、通讯和结算,NFT的组合性玩法,娱乐比主网上面创新很多。目前Starknet上gamefi/NFT生态是最丰富的,有物理引擎项目、机器学习平台以及游戏可组合性协议之类的新项目

金融:流动性聚合,Starkware提出了聚合跨链流动性的构想,所有流动性存储在Layer1,但是可以在Layer2中进行使用

高性能计算:链上机器学习平台giza,基于此可能产生链上quant、AI智能合约等新机制

五:市场竞争

https://l2beat.com/

目前的以太坊扩容赛道并不大,但竞争已然非常激烈。整个Layer2赛道目前总锁仓量达49.5亿美元,占到以太坊总锁仓量的7%。Starkware支持的应用总市场份额占到整个Layer2的21.32%,相比之下,Arbitrum作为当下最主流的optimisticrollups方案,占到Layer2总市场份额的53.54%,可见,扩容领域竞争之激烈,Polygon的co-founderMihailoBjelic曾用“让一千朵花绽放”来比喻这个行业的竞争格局。StarkWare主要有4类竞争对手:

1.Polygon这样的all-in-one解决方案

Polygon于2017年成立于印度,最开始叫作MaticNetwork。最开始采取的扩容路线是Plasma,随着Plasma的式微,它开始探索其他更多的扩容方案,更名为Polygon,变成了一个支持多种扩容解决方案的开发者平台。

Polygon的产品线包括PoS侧链和6个zk项目。其中3个——Hermez、Miden和Zero是ZKRollup,另一个Nightfall是混合Optimistic-zkrollup,而其余2个Avail和Edge是旨在帮助构建zk和模块化基础设施。

Polygon具有EVM兼容性,有良好的社区开发氛围。在今年2月Polygon最新一轮融资结束后,估值已经达到200亿美元。Polygon代币市值达到50亿美元,在加密市场大跌前,其市值曾高达156亿美元。该平台上目前有超过19,000个dApp。

如果说StarkWare的社区只有2分,那么Polygon的社区可以打10分。PolygonHermez是目前唯一一个不需要中心化运营商的去中心化Layer2网络,不过它只能作为支付层,功能有限。

Polygon生态目前总锁仓量为18.1亿美元,其中AAVE、Quickswap、Curve、Meshswap四个项目锁仓量达1亿美元以上。按照DeFiLllama统计的249个协议来看,其中半数以上是DeFi项目。

2.以Arbitrum和Optimism为代表的Optimisiticrollup?

Optimisticrollups由于技术上比zkrollups更容易实现,在市场上更早获得主流应用,也更成熟。该赛道的头部玩家有Arbitrum和Optimism。

Arbitrum由OffchainLabs开发,创始团队包括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资深教授EdFelten,目前估值12亿美元,投资方包括Lightspeed、Polychain、Pantera等。生态目前总锁仓量达10.6亿美元,占Layer2总锁仓量的53.54%,是市场份额最大的Layer2。其中有5个项目锁仓量达到1亿美元以上,包括SushiSwap、GMX、Curve、dForce、Stargate、Uniswap、AAVE等。

Optimism超越了简单的EVM兼容性,转向了EVM等效性。目前的估值为16.5亿美元,最新一轮融资由a16z和Pantera领投。其生态总锁仓量为2.56亿美元,占Layer2总锁仓量的12.65%,唯一用户地址数达34万。生态项目包括Synthetix、Perpetual、Uniswap、Curve、AAVE等头部项目。Optimism通过承担Sequencer的角色,向用户收取Layer2执行费用,据Messari披露,其收入约2450万美元。

注:

EVM等效性:在与EVM兼容的链上,开发人员仍然需要修改他们的web3应用程序以使用不同的架构。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以太坊构建的工具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与EVM兼容的链。Optimism的EVM等效性几乎等同于在以太坊主网上执行来解决这个问题,允许一键移植应用程序和所有工具工作。与其他扩展解决方案相比,这种方法将帮助Optimism更快地发展开发者社区,并且出现更少的漏洞。

3.zkRollup赛道内的强劲对手

ZkSync是zkRollup赛道最强劲的对手之一,背后的开发团队是MatterLabs,成立于2019年12月。zkSync同样受到顶级资本的支持,包括:以太坊基金会、a16z、USV、1kx等等,其生态目前共有70多个项目。

和StarkWare不同的是,zkSync采用基于SNARK技术的zk系统。zkSync2.0支持具有链上数据可用性的zkRollup和具有链下数据可用性的zkPorter两种模式,并且能兼容EVM。

除此之外,还有zkrollup领域的后起之秀Scroll,目前估值2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以太坊社区的核心成员,具有EVM等效性,技术更加开源、也有更好的社区氛围。

4.Cosmos等支持appchain的生态

CosmosSDK为开发者设计了一套便捷的公链开发方案,为超级应用自建appchain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持。相比起从头搭建一条独立的链,Cosmos生态有更好的安全保障。dYdX的离开可能会引领以太坊原生项目出走的趋势。

六:风险

从收入构成角度看:收入来源对于单一头部项目依赖性过高,我们曾担忧,一旦重要客户选择其他解决方案或自建扩容方案,将对StarkWare的收入造成剧烈冲击。现实也应验了我们的隐忧——二层网络上最大的应用dYdX将推出基于CosmosSDK的定制应用链,这有可能会让其他以太坊原生项目纷纷仿效。但这一点将会在StarkNet生态繁荣后得到改善。

从产品完成度看:StarkNet网络处于极早期,费用模型尚不清晰,去中心化版本尚未发布,所以还有许多不确定的技术细节。但用Sorare?CEONicolasJulia的话来说:“StarkWare是过去十年里我看到的唯一一个按照路线图发布产品和功能的技术团队”,我们相信这是一支履约能力强、值得信任的团队

从社区建设角度看:目前中心化较为严重。如果说StarkWare的技术能打10分,那么社区建设只有2分。这其中有几方面的因素:

StarkWare过去的产品StarkEx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而并非开源产品,StarkWare的时间精力也一直专注于技术研发和客户服务,社区建设不是他们工作的优先级

Cairo是一门很新的语言,会使用这门语言的开发者很少;而且它不兼容EVM,以太坊上现有的合约很难直接部署过来,开发者社区氛围相对冷清

目前重要节点例如sequencer、prover还没有向社区开放,还是由StarkWare中心化运营

从rollup的落地情况来看:rollup的实际体验并不如各大项目方“吹嘘”得那么美好。

假的L1上链确认:数据被上传到以太坊上才算真的上链,但rollup的立即确认并不是真的上链,只是通过rollup周转进行的临时性softconfirmation

夸大的tps:dYdX创始人Antonio曾“吐槽”目前的rollups的tps更像是30,而不是声称的1000+

MEV风险:sequencer下放社区之后为了更好地捕获网络价值,很可能采用MEV等竞价模式,这可能会让rollup的gas费用变得非常高,用户体验不佳

从市场竞争角度看:zk赛道竞争激烈,原本采用zk路线和原本不采用zk路线的团队都可以加入这个赛道中来,并且Cosmos、Polkadot等支持超级app自建appchain,尤其是dYdX的离开可能会推动这一趋势。

从行业周期看:StarkWare获得80亿美元估值的时机正处于行业泡沫高点,存在估值虚高的风险。

Keypersonrisk:虽然包括Vitalik在内的一众加密领袖认为,未来的区块链是以基于rollup的以太坊为核心的,但毕竟V神不是神,万一Vitalik错了呢?如果未来就是由超级应用驱动的多链生态呢?是否我们都对Layer2的叙事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期待?

七:估值

PS倍数角度

本研究撰写时,dYdX还没有宣布离开,距离dYdXV4版本上线尚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我们估计StarkWare今年的收入是5000万美元,并且提供一个估值的思路和逻辑。相比起当前的80亿美元估值,P/S约为160倍。通过将头部Layer2项目的各个PS倍数取平均数,为198倍,StarkWare的160倍PS与之相比,目前属于很贵但并不算最高。不过StarkEx部分作为技术提供商,其商业模式与其他L2生态不同,这个数字仅作参考。

去中心化云计算角度

考虑到zkrollups?技术对整个区块链生态的革命性影响,纯粹使用金融角度的估值是有失偏颇的。按照以太坊目前的官方布局路线,以太坊将成为ConsensusLayer,即负责安全与共识的“共识层”,而Layer2将发展为ExcutionLayer,即处理各种交易和计算的应用层。这相当于一个去中心化的云计算服务市场,StarkWare作为一个主流Layer2捕获的是以太坊的一部分价值,相当于云计算领域的AWS。

根据目前公有云的格局,推测Layer2最后可能也是稳定在3-4家左右提供服务,StarkWare如果能作为行业第一名占到50%的市场,市值达到以太坊的一半,约千亿美元的市值。如果不能作为行业第一名,但仍是核心提供商,市值可能占以太坊的10-20%,大约在200-500亿美元之间。从这个角度来看,StarkWare未来还有会至少一倍以上的增值空间。但由于加密市场的不稳定性,以太坊市值也波动剧烈,这也只是一个粗糙的估计。

八:结论

我们看好StarkWare最强的thesis仍然是来自于其遥遥领先的扩容技术。要使区块链世界的体验变得接近web2世界那样的流畅,团队的扩容技术能力是重中之重,仅仅达到当下的Layer2状态的扩容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一点上,只有StarkWare的超级可扩展能力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可预期的未来,Layer2生态会经历一场类似于上个周期中的“公链大战”,会有多个技术方案和项目生态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不过无论如何,我们仍旧认为从长期来看,StarkWare是目前可见的视野中,以太坊扩容领域内最好的投资标的之一。但短期内,可能发展并不如预期那样美好,80亿美元的估值很可能高估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6:17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