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N:BitMEX 创始人:NFT 艺术之美是网络社区归属感的来源_TOP

原文标题:《在这个时代,你的情绪很有价值》撰文:ArthurHayes,BitMEX创始人编译:律动研究院

归属感、参与感、幸福感、成就感等等,这些情绪价值自古被人们认为是披着神秘面纱的「玄学」,因为这部分价值很难被量化,且因人而异。人是情感类动物,无法逃避日常的喜怒哀乐,人们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在为情绪感知而服务。你可以用物质直接满足你的物欲来刺激你的神经,从而获得满足感;你也可以通过努力、金钱或某种途径进入到某一圈层,从而获得融入感、成就感。这些感知来自于某种资源输入后得到的情绪输出,所以它们其实是含有价值支撑的,只是很难量化。

本文作者BitMEX联创、前CEOArthurHayes从情绪价值角度对NFT加密艺术进行了剖析,律动研究院旗下NFTLabs对原文进行了翻译:

那些公链上的数字艺术NFT作品让人们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艺术,什么又是垃圾」。当一些不太富裕的人看到有人花费了巨额资金购买那些由简单的线条或是像素构成的图片时,他们会觉得这简直是在浪费金钱。当一群传统的富人见证了新富人为另外一种打破常规的新艺术形式买单,以展示自己金钱地位的时候,这些人会对觉得这些「暴发户」没有品位。因为他们对「品位」的定义是,这些「暴发户」们应该继续吹捧传统富人拥有的艺术品,然后让这些艺术品继续升值。

几天前,我向我的儿子炫耀了我认为十分吸引我的一件「悲伤蛙」NFT。我之所以选择「悲伤蛙」的原因是有传言说,一些稀有的「悲伤蛙」将会登陆苏富比拍卖。他回答我说,我应该去买一个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即使你对这个艺术家一无所知。我的回答是:「我才不会买这些老人家喜欢买的东西」。因为我要维护自己的数字社区,是社区的支持让我能够继续用加密货币购买这些图片。和儿子那次谈话以及我去观看美国网球公开赛的经历以及一次晚宴聚会更加让我确信,NFT的艺术形式将会是艺术史上一次巨大的变革。

对于一些人来说,「炒作」图片目前是有利可图的。但是就算炒作是唯一的方式,在某个节点,这些投机分子也会对整个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怎么样才能让这些加密世界的富人把他们的钱都花在NFT上而不是莫奈等名人画家的作品上呢?持有加密货币的人是会用赚到的钱买那些「老人家喜欢买的东西」,还是坚持收藏新一代的艺术品呢?

城市为艺术提供支持

作为一名从小就疯狂痴迷网球的人来说,我非常享受最近观看的一次美国网球公开赛。当你开始深入思考关于网球或者其他任何职业体育赛事的时候。你会很快感受到这个领域有着无穷的潜力。

ArthurAshe体育场可以最多容纳2.4万人。这些人是怎么前往球场的呢?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选择了开车、骑摩托这些需要消耗资源的交通方式。乘车的好处在于你可以欣赏皇后区沿途的美景,当然也有一些人选择乘坐地铁,不过这也是会消耗资源的。

体育场是由棱角分明的钢筋混凝土搭建而成的,人们用球拍来回击打着绿色的网球。从资源消耗的角度来看,观看网球比赛为人们带来的体验感和建造场地的消耗是完全不对等的。但是,网球以及其他的体育运动为人们带来的是社区认同感。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是从一个小村庄被迫去工厂工作的农民或奴隶,我们就不会感受到这种「认同感」。

棒球在美国是一项十分传统的体育运动,美国棒球职业联赛早在1871年就成立了。不妨想象一下,英国没有了足球会变成什么样子?我坚定地认为,你的想象完全取决于你对于这项体育运动的看法。你可能会认为没有足球的英国会更好或是不会有什么改变,因为在经历了2021年欧洲杯的点球大战后,很多英格兰球迷对球队大失所望。但是你要知道的事,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是在1888年诞生的,是所有同等级别联赛中最先问世的。

1900年,各个国家常住在人口数量5000人或以上的城市中的公民比例为,美国35.9%、英国67.4%,整个欧洲30.4%。而当西欧和美国采用并迅速改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直到今天,大多数发达国家中有超过80%的人生活在大大小小各种规模的城市中。

为了充分利用好机械化的新发明,我们需要材料投入、人力、机器进行集中。这意味着最初的那些女性、非技术劳动力不再需要种地,而是在流水线工厂工作。为了让这些劳动者放弃他们熟悉的农业生活方式,他们付出了许多。

这显然造成了上有权势的地主阶级与新兴商人之间的社会冲突。支持经济进步的商人最终赢得了胜利,但通往胜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没有哪个强大的集团愿意看到自己的劳动力因为有了更好的选择而叛离。1865年,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HenryFord是这家工厂的创始人之一。他彻彻底底地重新思考了应该如何去工作,以及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他在底特律麦克大道的第一家工厂开创了大规模生产的时代。

城市中,从事大规模生产商品的工人们工资稳步上涨。尽管工作环境可能很恶劣,但是搬到城里来还是能得到更好的报酬。这也让全球各地住在混凝土丛林中的人口迅速增加。

城市化完全改变了人类组建社区的方式。当你从农场搬到工业城市中拥挤的出租房内,这就意味着你已与曾经那些给你带来自我价值感的人和物切断了联系。那么现在,在这个冷酷无情的城市中,你应该如何与周边的人建立起联系呢?

高薪的工厂工作为你创造了大量的闲暇时间,这是在农业生活中所没有的。如果你把可支配收入、时间和由于个人工作性质而导致的人际交往缺失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的话,你就会明白为何那些职业体育联盟和球队大都成立于20世纪之交这个时点了。

这支球队就成为了你的身份,成为了你所在城市的人们的共通语言。你可以和陌生人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并且对他们就像对待你曾经在村中的老乡一样,这是因为你们都热爱Yankees。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来看,职业体育有助于牢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城市特有的身份。那些富有归属感的人是不会去挑战其底层的权力结构的。

因此,虽然从能量论角度来看其一文不值,但职业体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社会控制机制。这就是为什么城市会花费数十亿美元为他们的球队搭建新的体育场。是的,体育场会带来税收收入,为当地人提供就业机会,但在更深层次上来说,它会让人们对这座城市产生强烈的依恋感——就好像这座城市孕育了你。

职业体育行业的发展会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些体育场就仿佛是建设在城市中心的大型工厂。当我们思考工作在互联网数字经济中的意义时便会明白,电子竞技成为全球最主流的休闲竞技活动并不奇怪。据Newzoo、Comscore和IFPI的数据显示,彩票行业在2019年的收入达1457亿美元,而同年电影票房收入和音乐收入加在一起也不过727亿美元而已。对加入数字社区的渴望为全球游戏玩家人数的迅速增长创造了基础条件。

城市的飞速发展也伴随着金钱的过剩,这也就让人们对艺术产生了兴趣。市政府会非常乐意花钱去建造一座最好的博物馆来让城市充满活力与文化氛围,这会让整座城市显得更加高雅也更有威望。迪拜、阿布扎比和多哈等海滨城市在开采出油气能源之前不值一提,但是现在它们已经变得熠熠生辉。然而这些光鲜亮丽的大都市缺少几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它们才不惜花费重金来举办体育赛事并建造艺术画廊。

如果一个城市仅存的吸引力来自于低税收,那么它的居民们是不忠实的、没有归属感的。恰恰相反的是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城市,虽然税收高得吓人,但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会心甘情愿地支付,而这正是因为文化积淀。体育、戏剧、现场音乐、精致的美食体验等都可以在这些城市中觅得踪迹,而居民们为了沉浸在这些体验之中是很乐意支付高昂的税费的。

他们同样也可以选择其他类似的方式来度过休闲时间。比如在我们的元宇宙经济城市中,人们可以去数字艺术馆中欣赏NFT艺术品。人们对社区和各个虚拟城市的依恋统统围绕着NFT。社区将在宏观层面上赋予NFT艺术形式以真正的价值,从而使某位艺术家的作品能够以加密货币的形式获得高额的收入。

制造业的商业模式推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随着就有社区纽带的消亡,一个新的社区围绕着只有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环境中才能盈利的活动出现了。职业体育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将此作为一种心理模式,显而易见,元宇宙将为NFT这种艺术形式创造底层支持,使其价值得以爆炸性增长,因为它能创造出一个社区。

NFT沙龙

我最近在一家美味的菲律宾餐厅参加了一个小型晚宴。我的同伴们都是加密货币狂热粉丝和风险投资人。当然,我们聊到了NFT领域,一位无比看好NFT领域的投资者口若悬河地讲了几分钟他的书。

在了解到比特币和以太坊之前,他是一名艺术品经销商,在一个主流拍卖会担任过一段时间的艺术专员。他非常看好NFT,并且还买了不少。在他看来,最大的难点是如何让NFT无穷无尽的泡沫变成有价值的东西。

他的核心观点是,一个由数字艺术家组成的小圈子将创造出最优质的NFT作品,因为他们是第一批参与实践的艺术家,他们专业水平也足够。再之后,NFT的推销者就能够去忽悠传统拍卖行和新潮的博物馆来拍卖与收藏这些作品。虽然我并不认同NFT需要传统艺术领域的人们认可的这一观点,但是他的看法仍是很有说服力的,这也就是沙龙的力量。

当某个有相关背景且「看起来」很聪明的人在论述某件作品可被称为「艺术」时能够自圆其说,人们就会认同这是一件「艺术品」。因为那些已经花了大价钱购买了这件「艺术品」的「暴发户」并不想让别人觉得他们像个傻子一样被了。

此过程是自带反身性的。人类心理学认为,当你拥有一项价值模糊的资产,你就会出现「确认性偏差」。为什么你会单纯为了向同龄人炫耀,而去购买一张价格昂贵的JPEG格式图片呢?这当然是因为你可以借此机会自豪地对外宣称你的0x地址中有未来数字艺术大师的作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成为局中人,对NFT这种艺术形式的共同好感会催生出罗森塔尔效应,即自我实现预言。这也就是为什么由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评判团既可以将某物捧上神坛,也可以让其跌入深渊。

随着全国各地线上线下对话的不断开展,一群桀骜自大的归零作品持有者也随之出现。这也反过来在一部分明星NFT艺术家中间催生出了HODL文化。和现实世界一样,数字领域里的社区当中也需要有人来区分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但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所有的NFT艺术作品将能获得生存空间,因为有太多的人不愿相信自己手里花高价买来的JPEG作品其实是一堆数字垃圾。鉴于这些人大多德高望重,他们参与进NFT生态系统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能为NFT的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可信度了。

过气的艺术

现实艺术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之久,无论未来元宇宙怎样发展,都丝毫不会影响人们对现实艺术作品的追求。然而,有些艺术品之所以价格高昂,只不过是因为某个年龄段的人将他们多余的法币兑换成了他们认为是能被大众接受、颇具美感且能令人赏心悦目的东西。

婴儿潮时代出生的人开始处理起他们的资产,或是将其赠与子孙,或是直接将其出售以安享晚年,许多几近完美的艺术作品最后都成了潮牌T恤。这就是婴儿潮一代的艺术。一位看着仪表堂堂的画廊老板,却在用花言巧语哄他们是在购买「艺术」,并且能够保值。但是,网络一代的年轻人在互联网上搭建起社区,他们对于社区的认知不会允许他们将自己的钱花费在与元宇宙毫无联系的实物上面。

可以承认的是,NFT这种艺术形式本身是美丽的,但总有个别人用它来制作丑陋、粗俗、空洞的作品。共同享有并体验NFT艺术之美才是我们打造社区归属感的初衷,我们不能让这些人的作品将其破坏。这种归属感的搭建也会让我们重新思考,让我们在观看网球比赛时同时发出欢呼的认同感与共情是否真的是毫无意义的呢?

?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4:70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