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新加坡成为加密货币"避风港”:首批交易平台已获“原则性批准”_MASTER

作者:胡天娇

数年前,各国央行对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加密货币开始“皱眉”,但未作大动静。然而,近期加密货币或将面临“寒冬”。

对加密货币整个生态圈的打压,已扩展至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币安支付在英国已大部分受限,监管同时由伦敦蔓延至布鲁塞尔、香港等地,穿透至吉隆坡。一向在多种议题上不合的美国两党,也难得在加密货币问题上寻找到了共同点,新泽西州等州近期将目标对准了加密货币平台BlockFi,指控其账户构成了未登记的证券发行,要求其立刻停止提供该产品。

坚定的支持者,逐快利的交易者,以及加密货币利益相关者,开始将他们的目光投向宽容地——新加坡。币安、以太坊、Gemini等都在这里。

面对加密货币“移民”,以“金融开放”态度自诩的新加坡,在坚持自我的同时不免两难:允许其发展将与欧美、中国等主要国家态度相悖,未来或将面临全球压力;但若加入后者的阵营,或将错失金融科技机遇。

首批交易平台已获“原则性批准”,走程序中

新加坡似乎已经做出了选择,或者至少是探验。

Lancelot Labs 推出为 Defi 构建的机构 SAFT 追踪器:金色财经报道,投资基础设施初创公司Lancelot Labs宣布推出机构 SAFT 追踪器,帮助加密基金通过兼容的dApps和DeFi自动跟踪、认领和投入工作,所有已授予的代币都在一个统一的体验中。

Lancelot Labs 是第一个针对加密基金的统一解决方案,可以准确查看其所有归属分布,始终拥有归属代币,直接访问 dApps 和 DeFi 实用程序,在代币归属后立即投入使用。[2023/1/21 11:24:02]

当地时间8月2日,澳大利亚加密货币交易所IndependentReserve宣布,已在《支付服务法案》下,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原则性批准”,允许其成为受监管的数字支付令牌服务提供商。

根据IndependentReserve声明,该公司并不是唯一一家获得批准牌照的机构。“作为MAS原则许可批准的首批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这反映出我们良好的日常运作政策、程序与风控系统,它同样也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确定性,为客户提供了安全性。”

基于元宇宙的Web3 SaaS参与平台Vatom完成战略轮融资:金色财经报道,基于元宇宙的Web3 SaaS参与平台Vatom宣布完成战略轮融资,London Real Ventures参投,但具体融资金额暂未披露。Vatom的Web3元宇宙参与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无缝沉浸式体验帮助企业更好地与客户、员工和利益相关者建立联系,其客户包括谷歌、百事可乐、宝洁、德勤、Verizon、iHeart Media、State Farm、WPP 等。(Cryptoslate )[2023/4/26 14:28:46]

数家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就全球范围看,新加坡的态度一直算是友好。

欧科云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海峰对记者表示,IndependentReserve作为首批获得“原则性批准”的平台,表明和印证了新加坡监管方面一直以来对相关领域积极友好的态度。“事实上,早在2018年11月新加坡便扩大了监管体制,并实行强制性许可制度。长远来看有利于相关企业在合规范内开展创新服务。尤其在全球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让新加坡成为区块链创新发展的热土。”

公链项目Shardeum将于2月2日上线Sphinx Betanet:1月25日消息,Wazir X CEO Nischal Shetty创立的Layer1公链项目Shardeum将于2月2日上线Sphinx Betanet。

此前报道,公链项目Shardeum于2022年10月份宣布完成1820万美元融资,Spartan Group、BigBrain Holdings、JaneStreet和Foresight Ventures等机构参投。[2023/1/25 11:29:35]

此前,新加坡高级部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席尚达曼于7月26日举行的会议中表示,有几家申请机构正进入最后核查阶段,以获得作为数字支付令牌服务提供商的许可证。

“自2020年1月《支付服务法案》生效以来,约有170家数字代币交易平台申请数字支付服务牌照。”他补充说,“在MAS与他们进一步接触后,30份申请被撤回,2份申请被拒绝。目前约有90家服务提供商在豁免牌照的情况下继续运营。”

2020年1月,《支付服务法案》正式生效,在新加坡运营的所有DPT服务提供商,包括加密交易所,都必须注册和获得许可。新的《支付服务法案》扩大了MAS的监管范围,将数字支付令牌服务等新型支付服务纳入其中,筛选其客户保障机制、交易与合规结构等,以确保支付公司符合反和反恐怖主义融资的要求。

阿里集团副总裁:数字新基建构建新型价值网络和服务体系:3月31日,人民网以“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实施路径”为主题举办“金台圆桌”线上研讨会。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在会上表示,数字新基建具首先它包含新一代数字技术,也就是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其次它是一个数据平台,电商、物流、金融、支付、云平台等都是新基建的附属平台;除此以外,它是物理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未来的交通基础设施将和智能技术叠加。(人民网)[2020/3/31]

对此,IndependentReserve表示,为了获得牌照,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必须实施控制,以确保适当的尽职调查和充分的风险披露。

《支付服务法案》首次明确了数字令牌的牌照。根据服务性质和范围的不同,支付服务提供商需要根据各自的情况,申请“货币兑换”许可证、“标准支付机构”许可证以及主要支付机构许可证。根据该法案,许可证申请的资格要求是,公司的董事中至少有一位是新加坡人或居住在新加坡的永久居民。这意味着,加密货币交易所在新加坡建立服务容易很多。

声音 | 金融壹账通邱寒:风控将由依赖专家经验转为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构建的多重风控体系:据中证网报道,金融壹账通联席总经理邱寒5月31日在“2019中国金融科技论坛”上表示,风控是数字银行与传统银行最本质的区别,由于新技术的介入,风控将由依赖专家经验转变为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构建的多重风控体系,大大提高可靠性。[2019/6/2]

然而,目前为止,MAS尚未有批准任何加密牌照,DPT服务提供商由此一直在PSA豁免持有牌照的情况下运营。现阶段内,获得豁免许可的实体与公司包括火币、OKCoin、Bitstamp、Coinbase、Ripple及BitGo等。

“原则性批准其实就是正式批准。”一位加密货币平台相关人士对记者说,“只待流程与手续走完。”

新加坡逆流而行,金融风险不可小觑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新加坡逐步吸纳了另一个亚洲金融中心同伴——香港的部分红利,尽管疫情让大部分经济体承受重压,但对新加坡吸收金融因子的影响并不大。

虽然对加密货币的态度一直友好,MAS也面临着两难境地。加密货币或许是一片科技蓝海,也是新加坡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契机。资源匮乏的新加坡,旅游与科技金融是其吸引资金的两大关键支柱。如今形式恰好,加密货币平台陆续涌入,速度与规模或将扩大,如果忽略加密货币行业在吸引资金、技术与人员方面的潜力,或将致使新加坡错失机遇。

但另一个现实问题是,若新加坡当局逆流而行,坚持塑造相对友好的监管环境,不仅与中国香港、中国内地与其他主要国家背道而驰,加密货币带来的潜在的违法活动与金融稳定风险不容小觑。

对于全球监管热门对象“币安”,MAS仅表示将进行相关跟进。“我们将按照要求对币安控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的子公司进行跟进。我们了解其他监管机构对币安采取的行动,并将采取适当的跟进行动。”MAS称。

币安CEO赵长鹏已将平台移入新加坡,暂时从一轮又一轮的监管中避避风头,同步在领英发布招聘讯息。而据financialtimes报道,加密货币Ether的创始人VitalikButerin也在这里。

今年6月,美国加密货币交易平台Gemini择新加坡为其亚洲总部,任命JeremyNg为亚太地区负责人,常驻新加坡。Gemini表示,将根据新加坡2019年《支付服务法》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申请许可证,作为其全球扩张战略的一部分。

“新加坡是亚洲主要的金融中心,拥有大量客户,尤其是私人财富领域的客户。我们与许多财富管理公司进行了对话,大家都需要一个加密货币解决方案。”JeremyNg说,“亚太地区的零售和机构客户可以购买、出售、存储和赚取超过40种加密货币,且支持新币、澳元和港币的法币兑换。”目前Gemini正与SingPass合作来简化新加坡居民在Gemini开设账户的流程,同时确保安全和合规性。

除了成为平台避风港外,MAS友好的态度还体现在,其曾表态将对加密货币投资者受损情况提供援助,与欧元区相比,明显负责任不少。

“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完全没有任何价值支撑,投资者需要面临资金大幅甚至全部损失的风险。”这是欧央行官方偏爱的口头话术。它或意味着,一旦加密货币投资者利益受损,央行不太可能提供相应支持。

当地时间5月10日,MAS主席尚达曼在回答“会关于限制散户投资者在加密资产交易和投资中的敞口作何举措”时表示,MAS多次警告称,投资加密货币是有风险的,不适合散户投资者。大多数加密货币的价格都受到投机性波动的影响。“个人在投资或财务损失后负债,他们可能会被引导到新加坡信贷咨询公司,该公司将与他们合作,了解他们的财务状况,并协助他们与债权人达成适当的债务偿还安排。”

“在我看来,新加坡的态度一直算是包容且坚定的。”一位加密货币分析人士说,“但却又不可避免受到一系列外部压力。”

当地时间6月28日,MAS总裁RaviMenon发表“去中心化金融与货币的未来”演讲。他表示,与目前的集中化系统相比,技术正在使一种完全不同的金融基础设施方式成为可能。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开放的加密网络也可以潜在地增强包容性和创新。当各种规模的公司,甚至个人都可以直接进入金融基础设施后,更多的竞争与包容方可现。

央行背书的数字货币在此次讲话中被提及两次,上述内容更多可被视为对数字货币/虚拟货币的官方表态。

“关于货币未来的关键问题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适当分工是什么?”RaviMenon说,“一个极端是一个完全中央集权的系统,即仅有中央银行货币;另一个极端是一个分散的系统,只有私人货币在流通。”在他看来,鉴于各自的文化规范、社会契约和制度结构,每个国家都必须在这统一体中选择不同的立场。

“StefanIngves曾告诉我,归根结底,这甚至不是一个货币问题。货币的未来太重要了,不能完全由央行决定。”他随即补充道。

即便MAS此次对首批牌照申请者开了一道便利,加密货币交易者仍不免担忧,MAS是否会不吝牌照,宽松监管领域是否会继续?

“我们希望政府和监管机构明确数字资产服务提供商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边界且清晰的监管是良好的开端与发展催化剂。”一位加密货币交易平台负责人说。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4:84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