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HypeBearClub盲盒踩雷?3D的NFT为什么涨不起来?_DNFT

撰文:0x21,律动BlockBeatsHypeBear,这大概是近期最讽刺的meme,即使你不知道这个项目,应该也见过这个表情包。

前不久,NFT项目HypeBearClub的盲盒开了,质量远低于预期,社区一片哀嚎,其中这只编号为#3436的HypeBear成为龙头,因长相太过「怪异」,被社区直接做成了表情包。自去年下半年开始,3DNFT成为热点,在经历过Loot、NFT质押挖矿等玩法之后,以MekaVerse为首带起了3D头像的热潮,CloneX和PrimeApePlanet推波助澜将「精致」两个字放到了众多NFT玩家的眼前。那时似乎所有人已经感受到了3D头像在逐渐打开元宇宙的大门。但现在呢?3DNFT市场惨不忍睹。BoredBunny公售前跑路、OxyaOriginProject被玩家称为「照」、MonsterApeClub「暴雪猴」开出「雷人」的图片,即使是公认的「黑马」HAPE地板价也「拦腰斩断」。当前市场上除了有RTFKT和Nike双重加持的CloneX顺利突破了「10E」大关外,其他的3D项目无论精良与否,似乎「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单从图片质量上,3D本是2D的进阶,但3D的NFT为什么没有市场?或者说,我们为什么不喜欢3D的头像?精致与个性

追溯上网冲浪史,从千禧年之际在聊天室里寻找「趋同」,到如今在社交平台上走向「求异」,其中有社会飞速发展的客观因素,也有意识形态鼓励个体独立的心理原因。在我们顶着的一个个头像上,这一社交网络中的图像名片,一定意义上就折射出了社交需求的变化和自我表达的变化。20年前,还是OICQ的像素企鹅,拨号上网半小时,看到的都是一个个和自己一样的头像,后来不管是为了个性还是为了方便辨识,就开始在网络昵称上下功夫,换个字体,换个颜色,要求就是「这是我,别认错。」

几十个简单头像的背后,是数亿万网民,显然,这已经满足不了各位GGMM的需求了。随之而来的是期待已久的自定义头像和qq秀,大家需要这些稀有的配件去定义自己,显示在虚拟世界的与众不同。NFT头像,既是自我代言也是资产代言,在社交层面上,其实满足了当前我们要求,既“表达自我”又不完全真实,既展现资产又不「招摇撞市」招人嫌。突然之间,花钱就能两全的事让NFT头像成了新贵们最好的选择。但精致的3D头像,似乎有点偏离NFT头像的初衷。光影与「质感」

3D图像因为基于物理的灯光和材质,能够轻松地模拟出真实的光线和场景。因此也能创造出很多更接近真实的图像。一些基于引擎渲染而出的3D模型,无论是卡通形象还是拟人形象,最吸引人的就是光影与材质所带来的质感,同时这种质感也成了一把双刃剑,好坏一眼便知。HypeBearClub开盒前后的巨大反差,让价格一落千丈也是合情合理,但是作为「内卷之王」的C01质量与细节确实惊人,并且在在拥有20万社区,火热程度堪比3D猩猩HAPE,但也无法避免在开盒之后价格断崖式下跌。C01呈现出了极高的3D水准,人物皮肤的纹理可以说是让人真假难辨。但是如同MekaVerse同样的问题再一次出现,系列中的所有NFT同质化严重,玩家很难从这些人物中找到真正「rareone」,但是每一张又极其精良,这样的NFT与其说是「头像」,事实上更像是一张「照片」。

3D头像在生成的过程中难度比2D要大得多,并且生成的方式并不成熟。一般的2D头像NFT,在生成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只有整体效果、按照原本位置制作不同的属性,比如眼睛、嘴巴、发型、衣服等等。也就是说这些元素的随机组合决定着2D头像的区分度。

3D图像在生成过程中,要考虑整体的因素,一个人物的面部肌肉、线条轮廓与五官是严格的绑定在一起的。单一渲染出的眼睛、嘴巴并不能适配任何脸部基础。因此看似随机生成的3D头像,实则能够真正随机的因素少之又少。因为面部制作在整个人物的制作中耗时最大。一些急于发售的项目方只能将区分度锁定在人物的衣服和配饰,或一些容易变动但不影响主体的元素中。也就造成了很多3DNFT头像,人物面部只有细微的更改,区分度完全由衣服或道具体现。这样整个系列基本上会给玩家一种「同一个形象更换不同衣物」的感觉。缺乏了独特性,自然也让玩家丧失作为头像的热情。缺陷与优势

在NFT项目百花齐放的当下,3D头像成了一种尝试,一种探索。我们仿佛又看到了相机刚刚普及的时代对于传统绘画的冲击,最终两项都留存了下来,画作愈发真实,拍照片之前需要化妆。头像作为当下人们的社交资本之一,每一个玩家都希望在占据页面不足十分之一的头像框中,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个性、态度以及价值。Twitter也在前不久为TwitterBlue的会员开放了「六边形相框」的NFT头像认证功能。除了一个认证以外,鲜明的特征则是一个「有价值」的NFT头像的基本保证。有人认为粗糙的线条、夸张的表情、简洁设计的2D平面头像往往能够得到玩家们的青睐。相反优秀的3D头像,所呈现出的大量细节,甚至每个褶皱出现的光影效果,经过高质量的渲染之后确实能让人瞠目结舌,但这些细节都会随着变成头像、图像压缩之后失去优势。

(放大与缩小的C-01)人眼的注意力是从点到面再到点,3D图像过于繁复的细节,很难让人眼第一时间找到重点,注意力就从光滑的表面滑落,手指划向「下一个」。在2D图像中,简单直观,有缺陷,就像是人手画出来似的,handmade更加耗时,在制造业里这就代表着劳动时间的长度,代表着项目方的用心,代表着这个小头像的艺术价值,或者说是使用价值更加高,handmade也代表缺陷,对不齐的格子,画夸张了的项链和过小的身躯,图片中何种元素的「变化」与「对比」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碰撞。3D不是错误,也不是丑陋,只不过2D头像和3D的头像在当下所承载的作用并不相同。Web2.0的传统社交媒体仍然是人们发声的主流渠道,SandBox和Decentraland还无法支撑高精度的模型实时渲染,Ar、Vr仍在向大众普及愿景。硬件与软件滞后让3DNFT头像「热」的并不适宜,但这也是在NFT市场百花齐放过程中的一环,随着技术的发展从社交资本到元宇宙身份或许才是3DNFT最好的归宿。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20:88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