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圆桌论坛:底层生态的新周期竞争 | 生机2021_OLA

4月28日,由Odaily星球日报主办的「生机2021—区块链生态产业云峰会」顺利召开。本届云峰会邀请到区块链行业领袖、优质企业代表、矿业头部嘉宾以及顶级项目方,共同探讨行业变革,链接技术应用,探索加密世界更丰富的想象力。下午场的第6轮圆桌,以“底层生态的新周期竞争”为议题,邀请了多位公链赛道的从业者:Taraxa创始人兼CEOStevenPu、Neo生态拓展总监王佳超John、Solana亚太区负责人Cristobal、雪崩协议亚洲区负责人Wilson、MaskNetwork市场负责人三水、ArkStreamCapital合伙人WarrenFang和主持人链得得ChainDD总裁李非凡。Taraxa创始人兼CEOStevenPu表示,Taraxa一直在做非正式型的交易,日常线上线下大家都有非常频繁的非正式交易。从应用角度来说,把这些非正常交易做得更加可追溯,就能在运营层面上能够帮助业务降低摩擦和纠纷,后期如果能把这个应用的体量积累到一定范围,就可以帮助很多线下的人创建它自己的名誉或口碑,这个名誉或口碑其实也是金融产品。从应用层面来看,真正的引爆点是怎么让链下产品,通过区块链技术强化其实用性。Neo生态拓展总监王佳超John分析认为,开发者有没有踩住每一个风口是很重要的,以太坊的格局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比较明显了,对于其他公链大家应该抓住新增的市场和新增的用户,像BSC就是抓住了以太坊的溢出用户,所以很多新增用户都在BSC里做开发,现在形成了比较良好的局面。所以我的感知是大家做事情还是要顺应大流,倒不是说要放弃自己本原的东西,但是如何让更多的开发者对这条链更感兴趣,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做事相对重要。但是对于一些老公链来说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因为它开始的时间比较早,所以它的很多架构或者有一些历史上的用户和粉丝,当它去照顾之前用户的情绪时并不能像新公链那样,可以轻松地做一些转变。所以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讲,未来五年可以把我们的生态打开,我们也鼓励生态里的项目走出去,只有自己生态项目流量入口做好了,老的传统公链才会有更好的机会。Solana亚太区负责人Cristobal提到,作为一条公链,Solana要把底层技术和应用生态做得更完善,通过黑客马拉松的举办激活链上应用开发,并随着市场的需求推出新的产品。Solana从年初到现在已经有杠杆、借贷、保证金交易、AMM等不同组件,所以是做得更好让开发者更容易做事。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不牺牲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前提下,一直在提高性能和tooling。雪崩协议亚洲区负责人Wilson表示,DeFi底层共识的达成是不太一样的,现在很多平台、项目、公链面对着巨大问题,它更像是一条国道,这个国道可能只能开三四辆车,所以它的控制非常难,也有一些不同的项目本身TPS是不错,但是早晚会有扩容的问题,所以一定要结合。车多的时候不会堵在三环,去机场高速时也不会堵在半路,对比传统共识是从串联体系到并联体系,每一个节点在网络上都会跟另一个节点check,然后再找另外一个节点check,整个架构体系共识是比较创新的,共识改变了就证明芯片改变了,底层的芯片更像是单核芯片,我们雪崩协议做成了多核芯片,把速度和可扩容性进行了很好的结合,这是底层最大的差异,这个差异会让整个链的表现变得更好。Mask市场负责人三水表示,用户的需求就是MaskNetwork的需求。我们算是比较接近互联网用户的产品,2019年的时候我们跟MakerDAO合作发红包,现在这对于很多底层公链和开发者来说并不是特别难,但是对于我们这种完全不懂技术只是做运营、市场的人来说,不管是APP还是公链,如果是没有利益驱动的话,对于用户来说都是不会用的,包括区块链本身。DeFi、NFT也都是有造富效应大家才会来用。在以太坊上发红包或者做其他应用的成本过高,且用户的接受度不高的话,这会促使我们必须去选择其他的链,包括Solana、BSC、Polygon、Near等都,我们都会考虑。底层公链是什么我并不关注,我只需要把应用做到极度优化就好了,但是底层公链一定要便宜、速度快好用。ArkStreamCapital合伙人Warren提到,因为路径依赖和网络效应导致的用户壁垒,新的产品想替代原来的产品至少需要有10倍的提升空间。以太坊在现有的框架下,已经相对完善了,如果想在各个方面都超过10倍的话,对于底层开发者是巨大的挑战,他们必须达到范式的升级,不能只是性能的提升。另外,公链的运营也非常重要,技术和性能是底层基础设施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最后,对底层开发者来说,很重要的是持续迭代能力,这一点在加密货币行业非常重要。这个市场变化地非常快,市场上持续不断地创新导致一旦你远离市场,就和时代的发展脱节了。我们前面提到,所有的开发都是为了解决需求,如果与需求脱节,闭门造车,就很难再做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持续的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迭代,在保持原有宏大愿景不变的理想下,适当地做出一些满足市场需求的改变,我们认为是有必要。

Bored Ape Yacht Club联合创始人Garga表示HV-MTL Forge不会与DooKey Dash一样:金色财经报道,在最近的Discord交流中,Bored Ape Yacht Club联合创始人Garga表示HV-MTL Forge不会与DooKey Dash一样,并称“这次将是一场不同的游戏,在HV-MTL Forge中将建立和定制一个车间,为HV的机甲进化做好准备,需要蓝图、收集材料和工艺升级。” 目前HV-MTL系列机甲已经正式开图,但尚不清楚HV-MTL持有者何时有机会参加HV-MTL Forge,许多人认为这款游戏是BAYC的MDvMM网站上提到的定于6月开始的Journey To EVO2游戏。[2023/5/28 9:47:01]

以下为直播实录,由Odaily星球日报整理,enjoy~主持人李非凡:各位好,非常容幸由我来主持这个环节,主题是“底层生态的新周期竞争”,首先欢迎这个环节的几位嘉宾,几位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StevenPu:谢谢今天的邀请,我叫Steven是Taraxa项目的创始人,Taraxa是去中心化区块链基础设施,专门用来跟踪非正式性交易的数据和协议,在创建Taraxa之前我做了一段时间的战略咨询,之前我在IOT和移动医疗领域创业过几次,学的是电子工程专业,在斯坦福拿到本科和硕士电子工程学位。王佳超John:大家好,我是佳超,我目前在Neo负责生态发展和投资这块,Neo也是一条比较老的链了,我就不多介绍了。Cristobal:大家好我是Cristobal,是Solana中国区的负责人,我们的创始团队来自高通、英特尔、谷歌等。我们的速度非常快,可以做到最高5万到6.5万的TPS,我们从明天开始会有全球性的黑客松,中国会有专门的大赛区,请大家多多关注。Wilson:大家好我是Wilson,我主要负责Avalanche在亚太区的市场,中国是比较重要的市场,我们花的精力比较多,目前我们也延展到其他的市场如韩国、印尼、菲律宾、泰国,逐步会往亚洲其他市场延展,这也是比较辛苦的活儿,整个团队也非常支持。所以我们在整个社群的建设、市场推广方面也花了非常多的精力。Avalanche在去年9月主网上线后整个生态的发展非常快,现在已经有100多个项目在逐步搭建,后面会有更多的项目迁移过来或者在Avalanche市场原生,我们现在有三条链,底层有一条支付X链,Staking是P链、智能合约是C链,底层是非常完善且复杂但是性能非常高的架构,最近迁过来的DEX非常多,他们有比较好的表现如:成本低、效率高、可扩展性强,这是主要优点,希望大家有空可以尝试一下。三水:大家好我是MaskNetwork三水,主要负责市场,MaskNetwork现在在做一个插件,在推特和脸书上都可以用我们,有很多功能如加密文字、去中心化文件存储也包括NFT、DeFi,前一段时间还做了比较特别的功能,就是针对项目进行ITO的动作,请大家点击Mask.io下载产品使用一下,我们跟其他的产品可能不一样,我们更多是连接互联网用户和区块链用户的桥梁。WarrenFang:大家好我是ArkStreamCapital的联合创始人WarrenFang,我们是聚焦增长的,以加密货币投资和品牌战略咨询为一体的机构,并推动Web3.0的独角兽成长。我们有ArkStreamCapita专注于投资Wbeb3.0底层基础设施和加密数字的远程应用,感谢星球日报的邀请,底层基础设施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版块,同时我们也认为目前是处于加密货币市场新周期中,市场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和参与的,今天要向各位多多请教。李非凡:回望过去两年加密世界的爆发和崛起,是建立在DeFi和底层协议之上的去中心化金融基建完善、性能提升和桥接方式的延展,这样的方式下大家都想未来如何在DeFi生态中,包括金融生态中在底层协议上有什么东西会产生新的爆发点,都在一个新的方向和可能性,未来一两年会产生在哪些领域,会有哪些新的应用、新的玩法、新的金融层面的协议交易方向出现。StevenPu:近几年像DeFi这样的使用场景做的比较好,是因为它在市场上有非常强的交易,其实不是Layer1引爆它的应用层,而是应用层引爆Layer1。更重要的是考虑如能够找应用的类型,想办法把底层做的能够支撑上层应用类型。Taraxa一直在做非正式型的协议和交易,日常生活中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大家都有非常频繁的非正式交易,大家工作协调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80%以上的沟通都是在这个上面的。我们认为这块地方从应用角度来说把这些交易做的更加可信、可追溯,在运营层面上能够帮助业务降低摩擦和纠纷,后期如果能把这个东西积累到一定的量做到一定的范围的话,就可以帮助很多线下的人创建它自己的名誉,名誉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个金融产品,或者是很多金融产品的输入。我们认为真正的引爆点,从应用层面来看是,怎么使链下产品通过区块链技术变得更加有用。李非凡:Neo作为横穿好几轮牛熊周期的项目,你是怎么看待这个行业发展的规律和未来的爆发点?王佳超John:我觉得对于一条公链来讲,每一轮牛熊都是比较大的挑战,对于用户的角度每一轮都会有很多新的感兴趣的人进入到这个行业,他们更加喜欢新鲜的东西,要不停创造新的东西出来给新的感兴趣的人了解,对于公链的人来讲保持新鲜度,能够抓住一些风口而不是固步自封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难的。Neo在努力做这件事,我们也推出了像Flamingo全栈的DeFi协议,TVL最高有18亿美金,还是抓住了一点点。我个人认为DeFi在未来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在包括像保险、借贷各个方向衍生品已经挺全了,在未来会有更多的项目完善DeFi生态圈。但是我觉得有一件事未来会成为比较大的爆发点,对于普通人来说,使用DeFi还是非常困难的,包括在这个行业待了很多年的人。我觉得未来大家对于DeFi的理解,或者对于普通的区块链投资者、参与者来讲,他们真正使用的是收益型的产品,或者是类似于支付宝的东西。这个东西会成为一个DeFi比较大的流量入口,现在像一些比较大的钱包,就是DeFi赛道比较好的流量入口,但是这个赛道目前还没有完全跑出来能承接住这么大的传统用户的,所以我认为这块是比较大的机会。李非凡:好的,我们接下来想听听公链项目对选择底层协议的一些感受。让我们先有请Cristobal。Cristobal:Solana今年3月1日结束了一场全球性黑客松,中间出来了100多个项目,大部分都是做DeFi的,还有一些是做全仓保证金的衍生品,有一些做期权、借贷、合成性资产,我完全无法办法预测哪个项目接下来会爆发,但是我只能说我们把底层的公链做的越快、越便宜、越好用,把功能完善,让越多的DeFi应用跑起来就越好。还有一个项目叫MAPS.ME,是全世界第四大的地图软件,有点像欧洲的高德地图有大概1.4亿用户。这1.4亿用户接入MAPSME,会享受产品提供的借贷、转账、换汇各种功能。想想看1.4亿用户能进入DeFi生态,比他们现在已有的DeFi地址总和还多100倍,这个我比较感兴趣。还有世界上最大的AMM,在超过几百个strengthon里做流动性,会在我们公链上开发一个预言机叫PYTH,会用400毫秒的速度进行更新,如果用PYTH这种Oracle做机池的话会是什么概念。Wilson:刚才各位都讲的非常专业,我们用一些通俗的语言描述一下,我做过很多线下活动,之后我的感受就是市场上大家对于基础性的知识理念懂的比较少。我们觉得现在这些的公链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好像早期的火车和高铁的切换,最终用户还是希望快速、便捷、高效,这是一波切换。现在绿色皮火车还在,也有高铁,但是跑的速度和服务的客户就不一样。再是高性能公链体系,我经常跟社区的人描述,你就把它当成深圳来看,早期的深圳是小渔村,现在把底层搭建好了,但是上层楼房、学校、工厂都得市场来搭。DeFi这个版块尤其是最近有很多DEX和借贷迁过来,它有最核心的应用需求。大家对于资金的转移还是有很大需求的,比如说比特币刚问世时。Gün教授最早提出InternationalFinance,翻译成中文有点像互联网金融,其实都上链。所有的金融资产上链过程中,最早的银行从存折变成了网上银行,网上银行第一步也是需要拿一个Token的小插件,然后再安装软件,然后再往下安装系统再去使用也很麻烦。大家在这个阶段挖矿也很辛苦。所以便捷性下一步肯定会出现各类application,让所有散户和市场机构参与,逐步形成像从网商银行到微信支付这样的方式去转。但是各种都会存在,所有支付工具你可以选是用网商银行支付还是微信支付,DeFi市场资产量非常大,交易就非常强,所以整个DeFi世界里还是有非常大的版块。一两个月之前我看NFT板块也非常热,身边的确有非常多的朋友和项目也在往这个市场迁,这也是个巨量资产,底层我们更像是深圳,从产品层面来看DeFi世界从复杂变得更简单,交易变得更便捷,流量变得更大,性能变得更强,这些方向是个非常大的趋势。三水:大家说的都很对,但是之前你们更在乎DeFi的金融属性。分享一个比较好玩的故事,Mask作为一个插件,两月初的时候推出了一个新功能——ITO,ITO是基于推特做token首次发行,底层使用的是以太坊。但是当时Mask自己的ITO却延期了24小时,原因是我们本来计划上午11点开始,在开始前的45分钟就已经有100多万次的流量,直接就把以太坊的一个节点QuickNode炸掉。我们预估当时有2-3万人参加,这个数字对于互联网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流量,但是对于区块链来说,这个流量非常巨大,以至于以太坊都没办法支持这个流量。以太坊已经是区块链领域非常多用的协议了,但是和互联网相比还是差了一些。这就提示了我们,对于很多底层协议来说,更多、更新的应用能够促进底层开发。但是一些底层能否支撑住,这是做底层协议的项目方应该思考的问题。虽然互联网Web2.0是中心化的,因为他有服务器,所以能够给支持很大的流量,现在所谓的Web3.0区块链能支持这个流量吗?所以为什么以太坊要扩容,大家都在等Layer2。Mask是比较落地的应用,连MaskITO都顶不住的话,以太坊在扩容的同时能不能迎接更多的传统应用进来,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MaskNetwork有多链计划,因为我们发现一条链根本撑不住很多应用,一个简单的应用都撑不住更何况是其他的。WarrenFang:刚才大家都是以生态建设者的角度来进行分享,我们现在从用户或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底层协议的核心问题是解决需求,你做的东西要么是当前场景下有迫切需求的,要么是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有重大意义的,不能毫无意义地堆砌一些概念和数据,但是没有实际的方案和解决路径。我们认为未来底层协议的爆发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当前底层的拓展,比如以太坊的Layer2,和支持EVM的公链,比如BSC,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以太坊的性能,并且可以让用户和开发者低门槛进入,而且通过跨链桥的基础设施,可以很好地让资产在新的层级进行流动,我们目前也看到BSC生态的爆发。随着牛市的进一步加速,越来越多的场外用户进入加密行业,这样的高效、低手续费、低交易成本的拓展方式可能会更加受欢迎。另一个爆发点是全新的一套区块链网络,比如Polkadot的多链异构网络,或者像Dfinity、包括咱们今天这些嘉宾的这些公链,Solana、avalanche、taraxa、Neo等,他们并非原有协议的升级版,而是去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希望在更多的落地场景去解决一些需求。这些底层协议上,我们认为要么是做一个大而全的东西,把所有的东西都能容纳进去,比如polkadot,通过substrate的底层框架和平行链插槽的设计,让各个领域的开发者和用户都能够参与进来;要么是做一个垂直的板块,比如flow,或者enjin开发的efinity,都是专注于NFT的公链,他们可以针对NFT的特定需求,在特定场景去开发一些功能,这是别的底层基础设施所不能覆盖的。18年的公链不能讲百花齐放,而是百废待兴,因为所有的公链做出来以后,都发现并没有应用在上面跑,不得不自己去刷一些交易量,或者自己在上面开发一些应用,但实际上是没有任何的真实需求的。18年底DAPP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EOS的火热,几乎大量的公链,尤其是国产公链,都自己开发了一些菠菜的DAPP放在上面,但到现在都被证伪了,包括EOS,因为这些需求是伪需求,而且这些公链也不能很好地给开发者提供相应的开发环境。时至今日,公链的格局虽然仍是以太坊一家独大,但我们看到了其他公链的生态已经开始茁壮成长,其根源在于开发者社区的逐渐完善。开发者是公链生态中最重要的一环,节点服务、IDE、区块浏览器、钱包,再到应用层的DEX、去中心化借贷、预言机等,从底层到用户端,有很多缺一不可,缺少某一个环节都不行,但这不是靠公链的核心开发团队就能搞定的,需要一定规模的开发者社区,才能把整个生态给建立起来。这是这一轮牛市和2017年本质上的区别,2017年是故事驱动、白皮书驱动的,而这一次,是产品驱动,价值驱动,用户驱动。李非凡:2018年百链相争,和现在的基本定义和基本需求导向也完全不一样,对于历史回顾过程中我们如何看待现在底层协议在服务与基本生态上项目的指标、服务能力,哪几个地方是比较看重下一阶段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的?StevenPu:刚才大家说的都非常专业,的确现在市场上是应用为王,现在要看一个公链是否在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场景,更多的是要看这个公链的团队是否在花时间挖掘新的应用场景。我认为一个公链核心的竞争力并不是我比谁有多快,在座的所有公链基本都比以太快,但是以太上的金融资产和DeFi量我们是抢不到的,这是非常现实的。一个生态做大到一定程度后,会做到不管技术有多烂都会有开发者留在这个生态,因为所有流量都在这里,而且大家会想方设法在这个生态基础上再进行提高。作为公链的话有长久发展潜力和可能性的话必须想办法看下一个大的落地场景是什么,只有在这个上面有先发优势,做第一个起来有指数的增长让别人赶不上,公链才会有比较好的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李非凡:好的。佳超这些人里你是从业时间最长的竞争者之一,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王佳超John:你有没有踩住每一个风口是很重要的,在两年前我们也有很认真地想过关于以太坊的溢出效应,以太坊的格局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比较明显了,对于其他公链大家应该抓住新增的市场和新增的用户,很明显的在这一波里像BSC就是抓住了以太坊的天花板问题,所以很多新增用户都在BSC里做开发,现在形成了比较良好的局面。所以我的感知是大家做事情还是要顺应大流,倒不是说要放弃自己本原的东西,但是如何让更多的开发者、更多对这条链感兴趣,能够在里面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做事,这件事相对重要。但是对于一些老公链来说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因为它开始的时间比较早,所以它的很多架构或者有一些历史上的用户和粉丝,当它去转身时其实是要照顾到之前用户的情绪,所以并不能像新公链那样,可以轻装地做一些转变。所以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想的是未来五年可以把我们的生态打开,我们也鼓励我们生态里的项目走出去,只有自己生态项目做的比较好流量入口做好了,老的传统公链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李非凡:以太坊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时机节点,这方面Solana是怎么思考这些节点的机会?Cristobal:我觉得DeFi是处于比较早期,在DeFi行业内看以太坊觉得它是非常大的蛋糕,各公链都会有一些桥可以导出一部分的DeFi流量。让他们一来用我们这个速度做同样DeFi的事情,但是DeFi不仅限于这个,我们可以扩大DeFi思维,把DeFi扩张到其他用户,一个好的DEX里面的区块链步骤应该是隐性的,比如大家转一笔账借一笔钱这个时间不需要处理很复杂的私钥做各种转让,只需要非常简单的按一个按纽就行。所以不光是创新,还需要把用户体验UI、UX做好,这个市场会给好的UI、UX产品非常高的溢价。黑客松接下来很重要的一个评定就是你这个产品好不好用,好不好上手,用户需不需要很繁琐的操作,这点也很重要。我个人一直很看好以太坊,以太坊2.0通过POS再加上zkrollup为导向解决扩容的问题,理论上可以大幅度增加他的TPS,但是这对开发者和已有的以太坊生态项目会造成复杂性。所以可组合性也非常重要,开发者过来可以直接基于已有模块进行建造,而不需要处理分片或者二层网络这种复杂性。Wilson:从底层来看,DeFi底层共识的达成是不太一样的,现在很多平台、项目、公链面对着巨大问题,它更像是一条过道,这个过道可能只能开三四辆车,所以它的控制非常难,也有一些不同的项目本身TPS是不错,但是早晚会有扩容的问题,所以一定要结合。车多的时候不会堵在三环,去机场高速时也不会堵在半路,对比传统共识是从串联体系到并联体系,每一个节点在网络上都会跟另一个节点check,然后再找另外一个节点check,整个架构体系共识是比较创新的,共识改变了就证明芯片改变了,底层的芯片更像是单核芯片,我们做成了多核芯片,把速度和可扩容性进行了很好的结合,这是底层最大的差异,这个差异会让整个链的表现变得更加好。从链上扩展operation,我们的思路并不是哪个热就去追哪,因为我觉得早晚追不到。比如当时DeFi默默就起来了,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在说这个事,但是这个信息的传递还是有延迟的,我们2018年就开始看NFT项目,我第一笔奖金发的就是MANA,当时差点投了钱已经打过去了,但是后来因为账号问题退回来了。当时急着投进去,我们看好这个方向,但是花了两年时间让这个市场变得成熟。所以我理解现在的区块链更像是一个cheese,上面有很多洞,你只要认准了方向把这些洞填满了你就占了个坑,在这个地方深耕就有发展机会,所以并不需要追求什么热点,只要觉得这个市场有需求、用户有需求,就跟消费升级一样,你住的房子肯定希望越来越好,消费升级的逻辑跟区块链使用的便捷性、方便程度一样,这是未来非常需要的方向,也是市场真正需要的方向,一旦市场真正需要了,底层效率高、成本低、速度快也非常安全,这些指标就是开发者到高性价比公链的重要基础。李非凡:三水,项目方面的角度你们在选择底层生态的策略需求具体是什么?三水:用户的需求就是Mask的需求。我们算是比较接近互联网用户的产品,2019年的时候我们跟MakerDAO发红包,现在这对于很多底层公链来说和开发者来说并不是特别难。但是对于我们这种完全不懂技术的用户来说,不管是APP还是公链,在没有利益驱动的前提下都是不会用的,包括区块链本身。DeFi、NFT也都是有造富效应大家才会来使用。在以太坊上发红包或者做其他应用的成本过高,且用户的接受度不高,这促使我们必须去选择其他的链,包括Solana、BSC、Polygon、Near等都在我们考虑中。底层公链是什么我并不关注,我只需要把应用做到极度优化就好了,但是底层公链一定要便宜、速度快且好用。其实不管开发者能集成多么广阔的生态,MASKNetwork都能承接,因为我们本身就是连接区块链和互联网的桥梁。如果每条链之间有一些生态的共享,我们也是乐于见到的。李非凡:刚才三水说了项目方提出了一些用户需求点。因为现在好的项目方在整个生态当中的话语权特别强,从资本的角度看,还有什么是底层开发者需要调整和关注的?WarrenFang:我非常赞同三水说的问题,用户不会在意你这个链的背景。他只会关注你用起来好不好用,但是对用户来说,好不好用涉及到各种问题,考虑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有包括先入为主的操作习惯,比如说以太坊是单地址账户模型,Solana用起来操作习惯上会不一样。但不是不说Solana不好,只是单纯的用户习惯转变问题。还有手续费、交易确认时长、安全性和隐私性、应用的创新型等,这也是底层开发者最不容易的地方,因为他们要考虑到各方面的事,不能说因为某一个优势,就去牺牲了别的一些东西。虽然有些开发者认为把技术做好就足够了。但是用户不是这样想的,他们觉得你得把东西都做好他才愿意用,除非是你的公链上有别的公链上没有的,不可替代的应用产品或者是有极强的暴富效应。站在用户的角度会考虑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这样不可替代的应用产品或暴富效应的话,很难有驱动力使用户使用公链产品。因为路径依赖和网络效应导致的用户壁垒,新产品想替代原来的产品至少需要有10倍的提升空间。部分领先以太坊其实是很常见的,但是全面超过以太坊是非常非常大的挑战。他必须达到范式化的提升,不能只是性能的提升。另外,公链的运营也非常重要,技术和性能是底层基础设施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我们在18年看过很多公链,说他们技术很厉害,但可惜就是没人用,不得不怨天尤人,怪罪时运不济,但我们后面发现,且不说他们的技术是否真的不可替代,单就运营这一块,花的功夫是不足的,无论是开发者社区还是投资者、用户,都没有好好地去服务,市场上的选择那么多,别人是没有理由来的。你一定是各方面都做的非常好的时候,才会成为他们的选择之一。还有一点是加密用户比较关注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底层开发者的持续迭代能力,这个对于加密行业非常重要,这个市场变化的非常快,市场上持续不断会创造一些新的故事。一旦你远离市场,你就和时代的发展脱节了。还是以Mask作为例子,他们是迭代能力非常强的团队,持续产生新的东西出来。当然他们是应用层,对于底层要求也是这样。我们前面提到,所有的开发都是为了解决需求,如果与需求脱节,闭门造车,就很难再做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持续的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迭代,在保持原有宏大愿景不变的理想下,适当地做出一些满足市场需求的改变,我们认为是有必要。李非凡: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用户需求和面对需求开发者调整的问题。StevenPu: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加密用户以前关注技术,那是因为以前没有任何东西,除了白皮书和技术外没有任何可以关注的,所以只关注技术,但是用户没有人关注技术。我用手机不会管里面的芯片技术,因为这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用户体验和各方面都非常重要。一定要哪一天大家都不知道区块链是什么东西,那个时候还能够享受到去中心化系统的好的效益时,那个时候性能才真正到位了。加密用户人的数目非常少,之前我看过一篇文章,NFT炒的那么火全球也只有几千个人玩。大家知道的知道现在是个过渡期,但是我们都是活在过渡期里,怎么想办法吸引这些人的注意力。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从去年开始,我们非常关注的:区块链这个东西很独特的是把利益绑在技术上了,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他这么难理解难使用的情况下,扑上去关注这个领域,因为它有利益在。所以我感觉开发者往后走不光要把底层技术做好,还要考虑到机制怎么做的更好,让应用更加有用,传播速度更加快。王佳超John:我们也面临过这样的问题,我在Neo工作时间比较久了,在2017、2018、2019年的时候,大家还是比较能忍受开发商的问题,也能忍受一些低效的或者产品不完善,那个时候因为行业的发展阶段,所以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说现在是以太坊从头开始做起来,从去年开始,它还能成为以太坊吗?我觉得有可能不一定能成功了。因为现在新进来的这些用户,并不能完全接受区块链比较慢或者是开发成本比较大的情况。所以我觉得未来的区块链的产品包括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对它的要求会越来越贴近现有人的诉求以及期许,这就跟Mask提到的问题一样。现在国内从字节、阿里进入到区块链行业的产品经理开发区块链上的产品,他们的认知其实跟我们曾经的认知还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你做的是底层协议的开发者,那我觉得可能并不需要有太大的改变,还是继续做自己之前信仰的那套逻辑。如果你做的是Dapps,或者偏前端的开发者,我觉得整体的思维方式需要跟现在互联网的开发方式更加接近。Cristobal:我们平台上的一个项目叫Orca,这是个去中心化的AMM,目前为止还没有发币,但是主打以人为本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用户在上面会有中心化的交易所体验,几乎1秒能完成免费的转账。因为我们的费用是0.00001美金,转一千万笔账加在一起还没有100刀。我们从之前转一笔账要几十刀要等多个确认才能拿到这个钱,到现在1秒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刚才Warren也提到了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迭代能力,我们会寻着市场的需求不断迭代出新的产品,通过黑客马拉松的举办激活链上应用开发,并随着市场的需求推出新的产品。Solana从年初到现在已经有杠杆、借贷、保证金交易、AMM等不同组件,所以是做得更好让开发者更容易做事。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不牺牲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前提下,一直在提高性能和tooling。另外,公链底层的可组合性也非常重要。Wilson:公链跟2017年、2018年比,最大的区别不是概念出身而是产品出身。现在研究的体系更多的是共识的价值,共识的价值非常大,如何形成共识我们要做两端,产品端+用户端,产品端简单来说更像是深圳的招商引资,作为地方政府需要招商引资。第二这个体系一定要便捷好用,用户用起来才更简单。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因为用户相对能理解这是什么,大部分人会被早期的DeFi发明挡在外面,因为操作实在太复杂。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进来,然后再带动利益和知识体系进入这个市场,需要有一定的利益驱动和知识体系才能进入这个市场。最后生态要做的好,还要产生两端的价值共识。李非凡:三水,站在项目方角度还有什么分享的嘛?三水:加密用户最关注的问题其实是如何吸引非加密用户到这个行业里?因为从我2016、2017进入区块链这个行业的时候,人数非常少,经过了一波大浪淘沙,现在应用层进来了,底层协议开发的不错了,但是如何把非加密用户也吸引进来?这个不管是公链、DeFi用户还是区块链从业人员,都应该关注的问题。Mask希望做到的是链接Web2.0到3.0,并且把传统的互联网用户吸引到区块链里,所以我也向各位大佬提出邀约,我们能否合作来进行更多的生态链接。因为Mask就是链接所有一切,希望有更多的用户到底层来玩。开发者也会有更多的开发动力,因为不管是产品开发还是运营,只要有用户活跃度,对技术开发者都是一种激励。李非凡:现在我们从项目方、资本方、底层开发者角度充分地讨论了2018年到今天,在需求层面、底层建设、基础完善方面有什么样的境遇及对于外来的期许。非常感谢各位嘉宾,也感谢Odaily星球日报提供这个机会,这个环节到此结束。

Meebits本周已进入路线图“Meebits 1.2”并推出两周年专属PFP:金色财经报道,Yuga Labs旗下NFT项目Meebits在社交媒体宣布为庆祝项目两周年推出专属PFP,可以呈现如HYPE、DAZED和SPICY等情绪。此外,Meebits本周已进入了其路线图的新时代:Meebits 1.2,NFT持有者现在可以通过使用情绪作为主要升级来个性化他们的角色来动画他们的角色,并在支持HTML的NFT市场上机型展示,NFT 持有者还可以在元宇宙甚至Web3游戏中使用Meebits头像。[2023/5/21 15:16:26]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20:17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