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2021年这项科技新进展需要提前重点关注,或成为未来新热点?_phala币怎么挖

编者按:本文来自白话区块链,作者:Bob,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10月20日,Gartner发布了2021年需要深挖的9项重要战略科技趋势,其中隐私增强计算赫然在列,成为年度重要战略科技趋势中的新秀。Gartner认为,到2025年将有一半的大型企业机构使用隐私增强计算在不受信任的环境和多方数据分析用例中处理数据,企业机构应在开始确认隐私增强计算候选对象时,评估要求个人数据转移、数据货币化、欺诈分析和其他高度敏感数据用例的数据处理活动。作为目前依旧相对小众的战略科技趋势,当下区块链行业的前沿发展探索中,“隐私计算”的身影也开始逐步显现,那究竟什么是“隐私计算”?它又能在区块链及未来的数字经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隐私计算”赋予每一个人数据权

声音 | 央视财经频道:“硬分叉”为比特币暴跌推手:今日在央视财经频道的经济信息联播中,对比特币近期暴跌进行了专题报道,财经频道称比特币年内跌幅超七成,“硬分叉”为暴跌推手,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晓蕾在接受采访时对BCH分叉进行了解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李虹含称,数字货币本身目前来看,没有产生社会利润的创造,更多来源于炒作,信心减弱必然引起散户的抛售,也使数字货币市场继续会有下跌的可能。[2018/11/22]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定义,隐私计算是指在保证数据提供方不泄露敏感数据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能验证计算结果的信息技术,主要分为密码学和可信硬件两大领域。通俗讲,隐私计算就是在不影响数据使用的前提下,保护隐私信息的技术。而在实现“平衡数据安全和数据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的过程中,安全多方计算、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等密码学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核心思想是设计特殊的加密算法和协议,从而支持在加密数据之上直接进行计算,得到所需的计算结果。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区块链前景可期:近日,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中,受访嘉宾都表示了对区块链技术不同程度上的支持。数字经济之父 唐·塔斯考特:“区块链标志着人类有史以来有了一张‘价值的互联网’,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现金、股票、音乐(知识产权),可以通过一个体系,以一种私密并且安全的方式,进行点对点的管理、交易和传输。”美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张首晟:“我认为未来的信息技术有三大模块: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 。互联网建筑的是相互之间信息的交流,但是区块链是相互之间价值的一个交换,所以我认为区块链这个技术是建筑在互联网之上,但是本身的价值是远远地大于互联网本身。”[2018/5/28]

隐私计算和比特币在某种程度上颇为相似,都是“站在一众巨人的肩膀之上”——虽然诞生和发展的时日并不长,但其中的关键技术组成,诸如安全多方计算、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等密码学技术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被先后提出,所以技术基础上已经相对成熟,目前已经迈入了各领域实质落地应用的阶段。Gartner就专门强调,随着全球数据保护法规的成熟,各地区首席信息官所面临的隐私和违规风险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在这种趋势下,不同于常见的静态数据安全控制,“隐私计算”可在确保保密性或隐私的同时,保护正在使用的数据,所以前景广阔:借助“隐私计算”技术,能够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拥有方能够安全地将数据对外开放,让“冻结”的数据成为“流动”的数据“石油”,释放数据价值。“比特币第一次从技术角度真正实现了个人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这也正是催生了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革命的关键所在——给了每一个人真正拥有属于自己“金融权”的可能。同样的,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WEB3.0时代的到来,个人数据权这个问题的迫切性也逐步显现。而在海量的数据及对应的保护需求之下,拥有安全可靠信息保护的“隐私计算”无疑就成了数字“新基建”解决方案的关键一环——作为解决数据不透明情况下可信计算问题的新兴技术,“隐私计算”在助力数据私有化运动中功不可没。不过隐私计算在确认数据所有权和激活数据共享流动方面其实效果有限,需要引入新的工具将功能进一步发挥。与此同时,区块链的分布式特性和建立在其上的Token机制,正好可以弥补“隐私计算”的局限,二者几乎天然是绝配。目前有一些明星区块链项目就专注于这方面的挖掘,诸如国内知名的基于区块链与TEE技术的隐私计算协议PhalaNetwork,就是将隐私计算应用于区块链上,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隐私计算结果的不可篡改性和可验证性,也增加了区块链上数据的保密能力,目前也成为主流的技术融合方向之一。隐私计算,“新基建”刚需?

央视财经频道副总裁陈永庆:希望将区块链运用到电视节目的生产和管理中:5月26日,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幕。在下午进行的“区块链”高端对话中,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副总裁陈永庆表示:“央视财经频道是电视媒体,区块链是不是也可以用到电视节目生产和管理中来呢?能不能进一步简化程序,帮助我们有效识别电视观众的真实需求;能不能帮助我们在整个节目生产链过程中提高管控的水准。希望各位各抒己见,为世界区块链健康发展建言献策。”[2018/5/26]

矩阵元创始人兼CEO孙立林就曾针对隐私计算定过性:和区块链一样,隐私计算不是单一技术,所以如果把区块链和隐私计算当技术去做,可能很难往下走。隐私计算应该是作为基础设施重要的一部分,或者本身就是基础设施的载体,天生是面向运营的生意和商业,而不是单独的“技术”。而目前各行各业已经诞生了诸多结合“隐私计算”技术的数据共享方案,在金融风控、精准营销、智慧医疗、保险理赔等领域落地应用。

分析 | BTC市场人气保持高位 但链上交易额连续4周下滑:据TokenInsight数据显示,反映区块链行业整体表现的TI指数北京时间08月25日8时报741.16点,较昨日同期下跌15.89点,跌幅为2.1%。此外,在TokenInsight密切关注的25个细分行业中,24小时内涨幅最高的为特殊支付行业,涨幅为4.97%;24小时内跌幅最高的为金融服务行业,跌幅为2.79%。

据监测显示,BTC 24h交易额为$130亿,活跃地址数及转账数分别较前日下降11.37%和4.96%。BCtrend分析师Jeffrey认为,BTC市场人气保持高位,但链上交易额连续4周下滑,短期或将反弹后延续调整。

另据Bituniverse智能AI量化分析,今日行情可开启BCH/USDT网格交易,区间264.06-352.80 USDT,赚取插针收益。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2019/8/25]

比特币闪电网络通道数量为85,600个:金色财经报道,1ML网站数据显示,比特币闪电网络(LightningNetwork)的节点数量为17,694个,同比增长0.25%;通道数量为85,600个,同比增长0.3%;网络容量为4,182.22BTC,同比增长5%。[2022/7/10 2:02:44]

与此同时,以DeFi为代表,区块链目前在逐步向金融等行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海量资产之下的隐私保护自然也就成了刚需——将区块链功能和安全隐私计算相结合,搭建更好的有可扩展性、隐私保护的DeFi,同时又能够建立起新兴数据资产,实现安全又便捷的数据分享、交互,打造可靠、负责任的数据经济。目前也有一些明星区块链项目专注于隐私计算方向的挖掘,诸如国内知名的隐私计算公链PlatON、基于区块链与TEE技术的隐私计算协议PhalaNetwork以及最近主网上线的Oasis等等。具体仍以PhalaNetwork为例,它首先从协议层强制用户对个人数据掌握100%所有权,并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特性,允许所有个人或者组织自由接入PhalaNetwork,通过引入Token媒介来激活整个网络,使之成为一个可交易流动的自由市场。并且Phala整个网络是无需许可型隐私计算服务。这一方面避免了TEE计算方案会产生不可用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规避了当英特尔这类硬件巨头实施作恶时,网络仍然保持安全,因为构成整个Phala网络的节点分散在全球各地,且可以自由进出。同时Phala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运行的程序由智能合约来保证去信任化。这也便意味着没有任何中心化的机构或组织可以掌握用户数据。除此之外,它还解决了一个数据规模与可信计算需求相匹配的问题:即产生了多大规模的数据,便有多少的需求使之进行计算。也即采用了区块链+隐私计算方案的Phala协议从某种程度上在努力实现让普通用户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个人数据权”——从垄断巨头中夺回控制权,并将所有权交还给数据所有者。从这个角度讲,叠加隐私计算技术的基础,我们都有必要重新审视区块链和区块链的可能性用途——隐私计算与区块链的结合,满足了更复杂多变的商业需求,特别是面向数据存证/确权/共享/交易的各类场景,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转变。隐私计算,方兴未艾

今年以来,无论是灰度的持续大举“屯币”,还是Square和PayPal对于数字货币支付的新兴支持,这些国外机构的“高调”布局或入场使得比特币和区块链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其实近些年来,国外科技巨头一直也在布局隐私计算产业。2019年4月微软新发布的两项专利申请表明其正在推出的区块链产品中使用可信执行环境,8月谷歌也发布消息称推出新型多方安全计算开源库,以隐私安全的方式进行数据协作。而反观国内,金融机构和科技巨头在“币”层面则相对显得“低调”,为数不多的信息披露多集中在技术研发尤其是应用层面,致力于突破规模化可靠应用的瓶颈,其中隐私计算技术也是国内主要的攻坚方向之一。蚂蚁金服、腾讯云、百度在2019年纷纷推出了各自的多方安全计算产品,阿里巴巴、微众银行、京东等企业也在各自的技术领域形成一定优势。Phala第三阶段的测试网络也已于11月15日正式上线,正式允许隐私计算节点自由注册,任何集成了SGX功能的设备都可以通过运行POC-3客户端加入到Phala网络,这都是国内在这“隐私计算”方向探索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我国在法律层面一直对数据隐私高度重视,早在2016年11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即强调了数据隐私的重要性。到了2019年,网信办发布了《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今年7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数据隐私方面的法律条文。人们总是习惯于高估一项技术两年内的发展,却低估它未来十年可能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未来数据时代的大潮汹涌而来之际,如何使得庞大的数据要素成为可管控资产,可能是隐私计算技术最能大展手脚的爆发方向,让我们拭目以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4:80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