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火爆的数字藏品:定闹钟多手机抢购 线下交易赚10倍_REN

数字藏品仍处于早期阶段,认可度、法律风险等有待进一步厘清。

链新(ID:ChinaBlockchainNews)原创? ?作者 | 杨郑君

2月6日,在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3比2逆转夺冠。当天,便有数字藏品平台发布女足夺冠相关的纪念数字藏品,售价仅为0.01元,截至2月9日,该数字藏品仍未销售完毕。

如今,蹭热点事件、抢传统知名IP,已成为各大数字藏品平台吸引眼球的重要手段。

在国外,2021年被称为“NFT元年”,美国数字艺术家Beeper的一幅画作NFT《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拍出近7000万美元的天价。而在国内,本土化后的数字藏品也有着别样的火热。

2022年春节前后,在各大数字藏品平台上,热点事件、传统文化相关的数字藏品密集发布,抢数字藏品也成为不少玩家的春节必选活动。

定好闹钟,几台手机同时抢数字藏品

阿亮今年过了一个别样的春节。由于疫情的影响,阿亮没能回老家和家人团圆,不用走亲戚串门的他,几乎每天都沉浸在数字藏品的世界里。

杨海坡:流动性挖矿火爆的本质在于一二级市场形成的共振效应:9月7日早间,ViaBTC矿池CEO杨海坡发微博称,流动性挖矿火爆的本质,来源于一级市场的套利和二级市场对于锁仓数据的迷信,所形成的共振效应。[2020/9/7]

“现在数字藏品平台很多,几乎每天都有数字藏品发布,有的藏品还需要每天签到、集卡等才能获得,很多藏品相关的微信群非常活跃,大家相互分享资源、交流经验。”阿亮表示,这也算是个热闹的春节。

《链新》发现,春节前后,数字藏品密集发布,热点事件、传统文化等成为数字藏品发布的主要领域。

热点事件中,虎年春节、冬奥会是各大藏品平台的重点关注领域,据《链新》统计,近期发布虎年春节相关NFT的有支付宝、解放日报、央视网、腾讯区块链、唯一艺术等平台,发布冬奥会主题数字藏品的平台有淘宝、幻核、百度、中国银联、红洞数藏等近10家。

传统文化IP也成为各平台争夺的对象,各地博物馆纷纷加入。

2月1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联合发行文物限量版数字藏品贺卡和3D虚拟数字藏品。

冉小波:算法交易诞生的流动性挖矿推动整个DeFi进入火爆阶段:9月4日消息,NULS联合发起人冉小波在做客《HyperPay焦点》栏目时提及:DeFi大热,资金都倾向于玩DeFi,反而应该是其他公链的一个挑战。所以公链也需要一些结合DeFi的一些创新的玩法了,不然大部分的资金和流量可能都会流转到一些毫无实际意义项目的流动性挖矿中。这一点相信其他的公链团队应该也感触颇深。DeFi的分支有很多,各家公链也都有在做一些探索,总的来看,推动整个DeFi进入火爆阶段的是算法交易诞生的流动性挖矿。近期大热的项目基本上都是一些新的项目,通过流动性挖矿来进行筹码的分配,以非常高的收益率来进行高通胀的Token分配,从而吸引大量的资金短时间内快速加入。[2020/9/4]

2月7日,央视联合湖北省博物馆、QQ音乐等推出限量版编钟数字藏品,用户在微信小程序上敲响曾侯乙编钟,互动演奏不同歌曲,即可根据得分高低免费获得相应藏品。

在支付宝旗下的数字藏品平台“鲸探”上,河北、湖南、四川、甘肃、山西、安徽等地的博物馆近期密集发布文物相关的数字藏品,价格均为19.9元或29.9元。

动态 | 新华网:炒币、挖矿再度火爆,警惕披着区块链马甲的金融重出江湖:新华网发文《新华视点:“炒币”“挖矿”再度火爆,警惕披着区块链“马甲”的金融“重出江湖”》。文章指出,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区块链旗号推广宣传虚拟货币、资金盘,将区块链技术等同于虚拟货币,甚至出现“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政策已过时”等言论,有的用“链”“挖矿”“IMO”“STO”等花样翻新的名目,披着区块链的“马甲”开展非法金融活动。目前,上海、北京、广东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相继出台措施,对虚拟货币交易场所进行摸排整治。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毛洪亮告诉记者,近期、资金盘等不法活动利用区块链概念和发行虚拟货币进行包装,本身与区块链技术无关,涉及资金多,危害严重。[2019/12/4]

在腾讯的数字藏品平台“幻核”上,除了各地博物馆推出的文物数字藏品外,故宫主题的数字折扇、齐白石画作、中华五十六个民族数字图鉴等也受到用户追捧。

由于背靠阿里、腾讯等大厂,鲸探、幻核等平台自带流量,上万份的藏品几乎都是秒光,很难抢到。

阿亮表示:“除了网速手速,几乎全靠运气,群里有人是定好闹钟,几台手机同时抢。相对而言,小平台上的藏品要好抢多了。”

动态 | 区块链、股权转让概念持续火爆 相关上市公司备受市场青睐: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上半周,两市热点题材萎靡,区块链、股权转让、壳资源是仅存的几个亮点。消息面上,11月8日,《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等再融资规则发布,股权转让概念受关注,区块链则是自10月底以来持续火爆的概念。上市公司中兼具两个概念的为数不多,如恒久科技(11.600,-0.19,-1.61%)(002808)近日收购信息安全企业闽保股份正式涉链就被市场所挖掘;九鼎新材(23.720,0.71,3.09%)(002201)则再度霸占股权转让概念上涨榜。[2019/11/13]

相对于主流平台的火爆,一些新兴藏品平台冷清很多,用户和流量成为其发展的关键。

《链新》发现,一些新兴的数字藏品平台销量非常有限,有平台发布的多款数字藏品均未销售完毕,甚至发行量为几千件的数字藏品,销量只有不到50件。

为了拉新,免费空投、抽奖、邀请用户送藏品、白名单等成为常用手段。

多名玩家对《链新》表示,之前并不清楚数字藏品是什么,是被朋友拉新加入的,也不清楚抢到的数字藏品未来会不会升值,但很多都是通过空投、抽奖、集卡等形式获得的,并没花多少成本。

“区块链大爷”火爆2018全球区块链精英峰会会场:据火讯财经报道称,4月28日,在2018全球区块链精英峰会会场外,一个头发花白的大爷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大爷手持宣传牌,上面写着“全球首个保洁链-Clean Chain,去中介化的保洁服务与管理”,同时发布需求“求技术合伙人!求交易所联系方式!”在宣传语中还表达了保洁行业是人类刚需,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势不可挡的强烈意愿。现场很多人称其为“区块链大爷”。[2018/4/28]

阿亮也表示:“小平台虽然冷清,但服务好,活动多,有空投,而且藏品也容易抢到,说不定平台以后能成长起来呢。”

线下交易:微信群主主动做“担保”

在国外,数字藏品被称之为NFT,全称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通证),2021年NFT一度成为整个投资市场最大的焦点。

2021年3月,美国数字艺术家Beeper的一幅画作NFT《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拍出近7000万美元的天价。据央广网报道,2021年围绕NFT的交易额超过196亿美元,是2020年体量的228倍。

在国内,由于政策的影响,NFT本土化为数字藏品,少了炒作的成分。目前,在绝大多数平台上,数字藏品仅限于收藏、展示等,只有少部分平台支持有时间限制的转赠功能。

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平台和玩家的热情。2021年9月,支付宝发行的“2022年杭州亚运会数字火炬”曾在阿里拍卖上被炒至300万元,而当时该藏品仍处于180天的转赠限制期。

尽管上述藏品已被阿里拍卖、咸鱼等平台下架,但目前数字藏品线下交易市场仍然火爆,只不过现在的数字藏品,价格已经比较“接地气”。

比如,上海证券报联合唯一艺术发布的“上证报重大历史瞬间”数字藏品官方售价为19.9元,在闲鱼上标价为100元-500元不等,而据《链新》多方了解,目前该藏品线下交易价格大约为100元-200元。

除此之外,微信、QQ也成为线下交易的重要场所,甚至有人专门运营数字藏品线下交易的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

《链新》发现,在很多数字藏品交易相关的微信群内,每天都发布大量的收购和出售信息,其中不乏交易成功的案例,而且,有的微信群管理员还提供担保功能,为交易双方提供保障。

小N是一个微信群的群主,他告诉《链新》,此前在线下交易时他被人过,转账后就被对方拉黑删除,于是,他想到了微信群担保的方式。

目前,他运营一个微信群一个多月了,群内都是活跃的数字藏品玩家,如果群内有人交易,他可以提供无偿担保——买家先把货款转给他,卖家确认收货后,他再把货款转给卖家。

小N表示:“一开始大家都有顾虑,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后,信任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除此之外,小N的微信群也为自己带来了不少便利,“有了信任关系后,收购、售卖藏品都方便多了,也没有出现过被的情况了”。

小J是小N的群友,他经常通过小N担保收购数字藏品。

小J告诉《链新》,他和几个朋友合伙收购数字藏品,他们认为数字藏品未来升值的空间较大,但也存在不确定因素,比如国家政策、平台持续性等,因此,他们目前不敢大量收购,只是看好的藏品每件收几个。

另一位玩家也对《链新》表示,比较看好数字藏品的未来,尤其是大平台、知名IP,目前抢到卖出去的几乎都能赚10倍以上。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也会收藏起来,比如,他收购了一套(5件)上证报数字藏品。

《链新》发现,虽然没有公开合法的二级市场,但在相关的交易群内,数字藏品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交易价格,未来的预期和供求关系成为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大平台、知名IP的数字藏品价格一般在官方出售价的5-10倍,如果是特殊的编号则价格会更高。而小平台、无IP的数字藏品价格则偏低,甚至无人问津。

认可度、法律风险仍待进一步厘清

数字藏品处于早期阶段,仍存在技术问题、法律风险、认可度等诸多风险。

在技术方面,鲸探、幻核等主流平台相对成熟,而一些新兴平台则仍存在很多问题。《链新》发现,在相关新兴平台的微信群内,经常有用户抱怨付款后未收到藏品、反应时间长、下单后无法付款等问题。

在法律风险方面,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法律专委会主任、北京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志浩提醒道,数字藏品不应当是“空气”,而是权利价值的映射,而一旦没有相应的合法权利价值作为基础映射,数字藏品则几乎等于“空气币”,投资者须谨慎判断。

目前,国内数字藏品多使用联盟链,比如,鲸探基于阿里的蚂蚁链,幻核则由腾讯区块链支持,然而,联盟链上的数字资产能否得到国际认可仍然存疑。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区块链分会秘书长崔志如对《链新》表示,如果联盟链的节点无人维护,联盟链上的资产则将成为伪资产,大厂火爆的数字藏品主要依靠已有的流量变现,然而,海量发布的数字艺术藏品几乎没有收藏价值。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内有的数字藏品平台是基于以太坊等公链,并已经开放二级市场,不过为了合规,这些平台不再支持虚拟货币,而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崔志如表示,对早期的数字藏品市场应给予更多的包容,“这是必经之路,大家都走在探索的路上,我们应该多一些鼓励。”

崔志如表示,在早期阶段,应该提供一些探索的空间和创新的通道,等到市场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再做立法引导,比如由行业协会总结规律,做出相关标准,再由立法机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数字藏品交易良性发展。

本文为链新(ID:ChinaBlockchainNews)原创,未经授权禁止擅自转载。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5:55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