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分析 OpenSea 收购 NFT 聚合器 GEM:一次垄断者“铲除威胁”的行动_ENS

OpenSea 收购 Gem 是非常中心化的手段了,当有竞品冒出,尽管尚且还构不成威胁,垄断龙头企业仍会通过强大的资本实力迅速收购/兼并,将威胁扼杀在苗头之中。中国的游戏玩家应该非常熟悉,OpenSea 的操作可以说和腾讯相当了。

仍然值得称赞一下 Gem.xyz,购物车、稀有度、flashbot、whales 购买通报等功能非常好用,不仅可以节省手续费,还能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在关键时候还能抢到稀有 NFT。而这其中的很多功能也是社区一直希望 OpenSea 添加的,然后恶龙总听不见社区的声音,Gem 的出现弥补了 NFT 市场功能上的空白。因此我们也笑称 Gem 是 OpenSea 的屠龙勇士。

分析 | 比特币暴跌或与一笔价值12亿美元的大额转账有关:一位Reddit网友声称,比特币价格最近的暴跌或是由一笔巨额比特币交易造成的,当时一位比特币巨鲸从钱包里转出了价值12亿美元的比特币,并发送到一个加密交易所进行售卖。

该网友提供的截图来自bytetree.com分析网站,该网站相关负责人在Reddit上评论称,“在英国夏令时下午3点(北京时间22点),12亿美元的巨额链上转账与价格加速下跌有关(因为订单被吃掉了)。看起来这就是引发短期恐慌的‘引爆点’。该图表显示了过去32小时的价格与成交量之比。这次的情况,大额转账似乎是从钱包转到交易所,然后出售。”(U.Today)[2019/9/25]

事实上,作为聚合器,Gem 的相关数据很优秀。自去年12月中旬推出以来,Gem 累积了超 24.6 万 ETH 的交易量,是更早推出的 Genie 交易量的两倍(Genie 在去年 10 月初推出)。Gem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实现弯道超车,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市场深度,Gem 比 Genie 更早地聚合了更多的主流 NFT 市场,OpenSea、LooksRare、X2Y2 等,而 Genie 在很长时间以来仍主要是 OpenSea 和其他一些小的市场,长时间的不作为让其失去市场份额,直至今年 4 月上旬才集成了 LooksRare。另外,Gem 还聚合了 Dune Analytics 的分析数据表盘和自带防夹机器人,这亦是领先于 Genie。Gem 实现了对 Genie 的弯道超车。尽管数据很优秀,但 NFT 聚合器并不收取平台手续费等费用,仍在探索的盈利模式为被收购埋下种子。

分析 | 大级别技术背离尚未消失:BTC持续下跌,突破了多个重要支撑位,市场一片狼藉,虽然无法判断何时止跌,但交易有可以量化的标注,昨天给出了2小时的背离出现,也给出了买入条件,那么到现在这个背离现象尚未消失,而买入条件也没有成立,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就是等待,而抢跑者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这就是交易纪律的价值。目前我们看到2、4小时背离都没有消失所以提醒大家,保持冷静,预测位置不如等待信号发出——背离金叉择机入场![2018/11/20]

声音 | 孟永辉:对区块链进行落地才能开启区块链新纪元:2月9日消息,界面专栏作者孟永辉今日发文“资本退潮下的重生:区块链正在开启畅想新纪元”,文中分析到对于一个新生的事物来讲,当下区块链正在经历的是几乎每一个新事物都会遭遇到的挑战。一味地仅仅只是打造概念,而不去对区块链进行落地,所谓的区块链都将会变成一个类似于互联网的存在,无法给行业本身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影响。[2019/2/9]

(数据来源:Dune Analytics)

得益于功能的便利,以及作为聚合器,Gem 天然地吸收了其聚合平台的用户和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大户,从这点而言,Gem 可能比 LooksRare 对 OpenSea 造成了更大的威胁。目前通过聚合器 Gem 购买 NFT 和通过 NFT 市场直接购买的比例达到 10:90,尽管其中的相当仍是贡献于 OpenSea,但对于长期占据 NFT 市场交易量份额 95% 以上的 OpenSea 来说,用户被 Gem 隔断分流,更像是 Web2 公司的 OpenSea,私域流量仍是关键一环,并不会希望其越来越多的用户要与其他平台共享。

分析 | 金色盘面:ETC突破压力位:金色盘面分析师表示:ETC连续突破多个压力位,4小时级别均线已呈多头排列,短线迅速拉升5%,下方支撑位18.69,短期上方压力位20.1。[2018/8/7]

OpenSea 同样面临着在在 Crypto 和传统之间的抉择。特别是在 OpenSea 的某次不当言论之后,认为 OpenSea 会发放空投的声音是越来越小了。加之 OpenSea 一向不注重社区的建议,便有了天下苦其久矣的民怨,LooksRare 和 X2Y2 等更社区化的平台也开始向其发出挑战。而与 OpenSea 相比明显的是,社区在 Gem 的产品和功能上拥有很大的话语权。Gem 拥有一个受大众亲睐的反馈系统以及在 Discord 等社区平台上拥有出色的互动系统。逐渐地,Gem 空投的可能性和呼声也越来越高,这无疑对摇摆的 OpenSea 更为不利。

正如垄断企业常做的一样,把威胁扼杀在苗头之中,OpenSea 收购了 Gem,尽管 Gem 作为独立部门运转,但更希望追逐于监管合规化的 OpenSea,短期之内大概率不会有 Token 计划,而已然成为了 OpenSea 一部分的 Gem,其空投的可能性也在这场收购之中变得很小了。

在 Web2 的世界,我们已经看到太多太多的小而美的公司被巨头收购后逐渐陨落的案例了。这场收购很可能是作为 NFT 聚合器的 Gem 在不收取任何平台手续费的前提下,仍未寻找到支撑平台发展的盈利点,此前也未公布过融资,或许团队确实面临着运营资金上的困难,尽管无可厚非,但对于 Crypto Native 而言,还是较为失望的,这更像是对资本的妥协以及在 tokenomics 上的不自信。尽管 Gem 方面强调 OpenSea 的收购未扼杀 Token 的可能性,但类似的话去年 OpenSea 也是这么说的。时至今日仍未见到 OpenSea 关于 Token 的一点可能性。

目前 Gem 在聚合器上享有相当的市场份额,但相信更社区化更去中心化的挑战者已经在路上了,或许也会带来新的 NFT 聚合器盈利增长模式。

吴说作者?|?刘全凯

本期编辑?|?Colin Wu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31ms0-3:46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