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TH合并的几个小Tips:何时通缩?分叉币价值几何?_以太坊

1、共识机制的切换并不是“瞬时”完成:

以太坊主网合并升级不会立即完成Pow→Pos的转变,当前以太坊是两种共识机制同步运行,Pow占90%,Pos占到10%,按照开发组将难度炸弹的时间推迟到9.12日,难度炸弹爆发后伴随合并完成Pow难度将会逐渐“指数型增加”,届时局于成本的问题,倒逼Pow矿工逐步退出网络,但该过程可能持续将近6个月以上的时间,Pow网络也将进入“冰河期”

2、冰河期逐步减产,“通缩”并非一蹴而就:

在冰河期,由于以太坊Pow难度的剧增,出块时间的延长意味着矿工每日出块总奖励减少,按照以往难度炸弹爆发时期的数据,冰河期内大约1个月会进行1次Pow难度的调增,每次调增的力度都会比上一次更显著,预估持续6个月以太坊网络的总奖励将减少50%以上,持续9个月的时间将减少80%以上,经过6-9个月的时间将会完成大部分的减产,近几日ETHBurn徘徊在1300附近,因此以太坊真正达到“通缩”需要在合并6个月后即23年上半年才能完成

3、用户端并不会有过多不良体验:

在以往难度炸弹爆发的冰河时期,随着Pow难度的陡增,用户端可能会产生非常不良的体验,虽然手续费可能并没有很高的提升,但是交互时间延长会明显降低用户体验;不过本次合并之后用户可能不会感受到明显的交互时间延长,合并后共识机制的切换,Pos验证开始将逐渐承载原本Pow验证的份额,出块时间更多的是参照Pos的时间;并且本次难度炸弹爆发和合并相隔时间不长,最多只会有1-2次的难度调增,最差情况下增加2秒附近的出块时间可能也不会过多影响用户体验

4、矿工分叉价值几何?定价权在交易所:

2017年比特币经过了一波分叉潮,潮水过后最终发现大家都在裸泳,只有比特币仍然屹立不倒,当时市场更多的是看不懂、看不清,分叉的“好”与“坏”在激辩中没有定论,交易所上线分叉也不会背负更多的骂名,市场的犹豫成为交易所争夺流量的工具;但今日非同往昔,主流的声音都是力挺主链,小型交易所可能会应为流量争夺被迫上线,而头部交易所应更加爱惜自身的羽毛,没有头部交易所支持失去流动性的分叉将是一地鸡毛;不过分叉币大概率还是会存在

?

5、迁移能否成真?或是伪命题:

市场更多的是在计价炒作预期。市场中大约80%以上为Gpu,大部分GPU矿场会转型,为视频流应用程序构建基础架构、2D和3D对象的渲染以及云服务器,因此也能保证一定的利润;迁移的过程伴随着难度的骤增,奖励也会随之减少,甚至入不敷出,因此并不认为大矿工会顶着巨额的成本拉高ETC没有生态支持的币价,更何况Gpu也并非一条出路。而迁移和币价是否有直观的联系更像是先有鸡还是蛋的问

在加密行业你想抓住下一波牛市机会你得有一个优质圈子,大家就能抱团取暖,保持洞察力。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四顾茫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坚持下来其实是很难的

想抱团取暖,或者有疑惑的,欢迎加入我们——公众号:Crypto阿楠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赞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31ms0-5:50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