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DeFi还能回到巅峰状态吗?_XPST币

所有的胜利,都是来自对信仰的坚持。相信相信的力量,这里从未让你我失望。欢迎关注星空价值投资,总要有人,仰望星空

市场对于价格的彻底破坏,显性表现自然是“价格暴跌”,但真正的摧毁性来自“叙事”的崩塌。

其实不只是Crpyto,任何新兴行业的高速发展都是来自资本的叙述可行性的认可度,讲人话就是,你讲的故事能不能让资本为你转身。

过去的十几年里发展到现在,各种层出不穷的概念都是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热潮卷起来的时候,最为FOMO的不是散户,而是机构,在互联网时代做投资时,我看到太多初创公司彻夜开会,CEO如临大敌的告诉大家:

这次我们一定不能错过。

可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卷尽狂潮后,才能在熊市中支离破碎的各种概念找到最坚实的基础,然后再开枝散叶,继续前进。

Bithumb Global将于今日16时开启社区版TON交易:据TON中文社区官方消息,社区版TON已于今日10时上线Bithumb Global交易所,相关交易将于16时开启。[2020/9/2]

话都如是说,但场外看戏,场内搏杀的心态和视角总会有偏差。大家都知道熊市是最好的创业和建设期,如果被裹挟其中,总会对一些东西持续怀疑。比如崩溃的NFT,的DAO,被连续清算的DeFi。最近场内的金融机构连续暴雷,各大DeFi持续清算还没有结束,很多人,不只是散户投资者,包括很多从业者,都开始怀疑,DeFi到底行不行?

今天我就顺着最近这轮行情聊一聊,DeFi在承受价格暴跌之外,是不是出现了叙事的崩盘。

现在在DeFi赛道,应用最开阔的两个方向一个是去中心化借贷,一个则是去中心化交易所。很多新手朋友听见传出AAVE、MakerDAO、Curve等协议平台连环清算,就认为是项目暴雷了,其实并不是。

乌克兰公司Milton Group通过加密货币局取7000万美元:位于乌克兰基辅的Milton Group公司拥有200名雇员,在2019年通过加密货币局赚取7000万美元。?该公司针对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的投资者,在Facebook和某些移动游戏平台上刊登虚假广告。(Cointelegraph)[2020/3/2]

首先,我们来看这次DeFi体系下出现了哪些问题。

第一类是影响单个DeF协议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预言机喂价问题。DeFi是需要链接市场数据来触发链上事件或者说来执行某些既定的程序。这些数据主要就是资产的价格、加密货币的市值又或者是储备金数据。

这些“链下数据”通常是由预言机来作为中介提供给DeFi协议。在LUNA-UST的暴雷过程中,确实出现了因为预言机的喂价故障导致了诸如Venus、Anchor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声音 | Andreas Antonopoulos:隐私是数字货币未来发展的主要焦点:据Bitcoinexchangeguide消息,Bitcoinist比特币安全专家Andreas Antonopoulos认为隐私应该是数字货币未来发展的主要焦点。比特币仍然是一个危险的不安全平台,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数字货币游戏不熟悉的人来说。他关于隐私的评论主要是因为比特币ETF即将到来,它将从新的渠道(主要是金融机构的渠道)获得资金。隐私可能是比特币平台中最关键的部分,需要在其路线图中加以改进。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第一层没有足够的隐私,第二层的隐私保护就会失效。[2018/8/29]

如果类比的话,我们可以把预言机喂价故障当成是银行柜员错误统计,最后的结果可能会造成单个的DeFi个体出现危机,比如当年SNX因为预言机喂价问题损失近10亿美元,就让项目差点倒闭。

网易星球公众号发布首次竞拍活动说明:今日网易星球公众号发布首次竞拍活动的说明,说明中表示会对本次所有竞拍成功居民的公开信息进行公示,竞拍的所有信息均记录在星球区块链上,所有记录可查询、可追溯。说明中同时表示,黑钻排行榜是以普通黑钻数量为排序规则,同时并非实时榜单;排行榜显示存在延时;3月29日重新开放“黑钻排行榜”,可以看到前79名的黑钻数量和原力值数量。[2018/3/30]

此外,还有一些DeFi协议本身的产品、审计规则都有问题,比如清算流程在极端行情反应慢,又比如对加入协议流动性项目的筛选规则。

我认为这种问题并非DeFi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反而可以起到前车以为鉴的效果。

第二类问题是风险性项目加入到了DeFi乐高组合。

因为金融的特质,DeFi整个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高度可组合型,各类项目都可以因为叠加并组合资产。

网易星球正式登陆苹果应用商店:3月13日,区块链手机应用网易星球正式登陆苹果应用商店。此前,由于被苹果取消信任证书,网易星球方面曾表示iOS版本尚没有正式上架,网易方面正在积极协调处理,今日网易正式获得苹果信任证书在苹果商店正式上架。[2018/3/13]

就拿Celsuis来说,它在LIDO上质押ETH获得stETH后,还能通过AAVE做stETH的抵押借贷,借出来USDT购买CRV,并继续质押在Curve上参与流动性池子的收益分配投票,以获得更高的质押收益率。

但如果在这样的组合过程中,其中如果有出现问题的项目暴雷,就会引发整个组合的崩溃,并且出现问题的协议越靠近底层,这样一个乐高组合崩溃得就更彻底。

就好像LUNA-UST的崩溃,让整个依托UST体系建立的Terra-DeFI出现了毁灭性打击,不管是借贷协议Anchor、合成资产mirror,还是专门负责赔付的Ozone,一起玩完。

第三类问题则是DeFi参与者事故。这清算下,最为严重的问题其实是意识形态的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讲,DeFi的龙头级协议,AAVE、Compound、MakerDAO、SNX、Uniswap在执行清算和运维治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但出现问题的恰恰是介入到DeFi当中的各种CeFi机构。Celsuis、3AC、BlockFi、FBG这些机构,为DeFi强行带入了存在CeFi的风险。

同时,TrueFi、Maple这些项目在DeFi并没有完善金融体系之前,贸然推出了信用贷款,强行加深了“次贷危机”。

网上最近有传出某个推特用户统计了六七个机构的下一轮还款时间,集中在七八月,再加上美联储在7月加息75基点高达90%+的预测率,极有可能还会出现一轮新的踩踏清算。

DeFi,还是DeFi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很多次提到,机构带来这一轮踩踏,所验证的恰恰是传统金融体系在加密世界的重蹈覆辙,以及DeFi对于中心化金融危机的高抗性。

假如,在DeFi体系中,最后一层托底的协议并非AAVE、Compound、SNX这些去中心化,严格执行的项目,而是强调性能、速度的中心化DeFi协议,后果是什么?

也许是因为“信用”而超额借款给机构,导致极端行情下出现坏账而资不抵债;又或者是项目方一意孤行像3AC那样拿着基金池的钱跑路、投资失败而破产?

这并非危言耸听,长期资本、雷曼兄弟的作为和结果,3AC的结果,都是真实又大概率存在的事情。

但不可否认的是,杠杆又是一直会存在的,并且是推动市场出现一次次的核心推手。

那么在DeFi的发展过程中,也只能保证DeFi乐高组合的底层协议保证足够的安全性、去中心化后,出现一次次新兴的,或中心化、或去中心化的组合玩法,然后出现新的泡沫,新的危机,以及危机过后更加坚固的底层协议。

DeFi,DeFi,要的还是Decentralized啊。

写在最后

DeFi赛道已经开始触底反弹了,在layer0、layer1、layer2、NFT、DAO、隐私、跨链,web3.0几个赛道中,除了matic不知道什么原因逆势上涨,整个市场涨幅最大的板块就是以几大DeFi蓝筹带动的DeFi板块。

不过经过这一轮行情,不管是SOL的表现,还是Terra的表现,都可以让我们确认以太坊是作为DeFi结算层不二的选择。

还是那句话,CeFi带来的清算没有停止,7、8月还都要排着队还款,加息利空还会有情绪上的。

现在的情况是,市场整个处于一个相对底部,但情绪和资金的出逃,也会出现超级下杀的可能性,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开始布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SHIBSTORE:苹果APP下载教程_STORE价格

非小号应用,苹果APP下载问题展示1、苹果手机用户点击更新“非小号”应用,跳转到AppStore提示“目前你所在的国家尚不提供此APP”2、在AppStore的搜索中.

[0:15ms0-6:22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