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DeFi 浪潮下衍生品 DEX 如何破局|AMA 精彩回顾_Bitbook Gambling

8月26日晚8点,衍生品DEX灵魂拷问第1期邀请了InjectiveLabs联合创始人Eric、PerpetualProtocol联合创始人Yenwen、KineProtocolCEOLei、TokenInsightCEOWayne,共同讨论DeFi浪潮下衍生品DEX如何破局。以下是精彩内容回顾~

大家好,我是Lei,Kineprotocol的创始人兼CEO,首先感谢Injective的邀约。

我本人在对冲基金和投行有16年的经验主要负责衍生品业务,也是CFA持证人。我在银行的日子里见证过数次市场发展和衰落的周期,对于传统银行的逐渐没落和DeFi世界的高速发展也是始终坚信不疑,这也是我从银行业投身DeFi领域的原因。

团队创办kineprotocol的初衷也是通过一个交易体验和CEX相媲美甚至更优的产品,把广大CEX的衍生品用户引领进DeFi世界。

Hi,大家好!我是PerpetualProtocol永续协议的创始人冯彦文。我们在2019年底开始转换方向做永续协议,永续协议经历了一次Rebranding123rong,之前叫做StrikeProtocol。Rebranding123rong后我们在2020年拿到了包括CMS/AlamedaResearch/Multicoin/3AC在内的多家机构的投资。

永续协议是一个链上永续合约衍生品协议,採用vAMM机制,由于不受真实流动性影响,永续协议具有可以很快新增市场,不需流动性提供者等特点。

我们在去年永续协议V1产品主网上线,V1目前运行在xDai上,截止目前总交易量达到240亿美金,日交易量峰值出现在今年的5月中旬,达到5.5亿美金。另外在6月30日公布了V2的产品文档,V2我们把它命名为Curie。Curie将会在Arbitrum部署,用UniswapV3作为交易执行层,与Curie耦合。Curie除了能够为交易者提供更好的资金使用效率之外,还引入了流动性提供者,能够通过主动选择价格区间进行做市从而赚取手续费。

Eric是InjectiveLabs的CEO以及联合创始人,在创立Injective之前,在一家对冲基金做策略交易和密码学的研究。InjectiveProtocol早在2018年就开始围绕可验证延迟函数(VDF)进行研究,并专注于利用可验证延迟函数来解决抢跑交易问题,后来演变成了探索与交易相关事物的共识机制设计和扩展解决方案,并在永续合约、期货和交易平台基础设施方面提供服务。

问题一,我们直接说说数据为啥不行,在中心化交易所中,期货的交易量一直远超现货,但是衍生品DEX目前还是现货的交易量更大一些,你们觉得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

PerpetualProtocol:其实相较于今年早些时候的状态,从数据上来讲,仅期货合约这个赛道的CEX/DEX比例是上升了很多的。

但是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因为几个影响链上衍生品交易活动活跃度的因素都在随著行业的发展逐渐消弭。我来分享一下为什麽我们对未来的衍生品链上交易充满信心。

第二点是一层网络性能的瓶颈对于衍生品来讲实在是太重要了,但近期一些EVM兼容的高性能公链的爆发,包括rollup方案接下来的逐一上线,都会提升衍生品链上可用性的天花板。这些性能影响的不仅仅是开仓平仓的速度,更能够为衍生品协议带来更丰富的资金场景与模式,例如联合保证金等。也能够使链上清算不再是问题。

第三点是基础设施的易用性改进,从衍生品交易者画像来说,通常会有很多机构和半专业交易者参与,而他们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比零售用户更高,这显然是在DeFisummer之前链上产品最缺乏的部分。而最近几个月,链上数据索引的发展,数据分析工具的进步,甚至最基础的插件钱包的提升,都在变好。

总结一下1.量虽然小,但是相对量占比已经提升很多2.未来会更好2.1cex监管问题2.2性能提升支持2.3基础设施和产品的改进

Kineprotocol:因为defi是个新兴市场,在早期的传统金融市场和早期的加密市场,都出现过现货交易量领先于衍生品的阶段,这个是新兴市场必然经历的阶段。

在市场不断成熟的过程中,由于衍生品的资金使用效率更高,交易成本及滑点更低,风险切割能力更强等优势,在市场不断成熟过程中超越现货市场几乎是必然的,这也是历史无数次证明结论。

2020年才被认为是defi元年,市场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未来的几年中,都会是这个市场不断发展和成熟的阶段,衍生品的高速崛起也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做的就是加速这个进化过程,由于产品形态和用户教育都已经在过去的市场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预计这个过程相对过去市场会是指数级的发展速度。

对比加密货币的衍生品发展速度和传统金融的衍生品发展速度就可以推论出defi衍生品发展的速度必然是更快更猛的。当然L2和区块链的基础建设是支持这个变革的重要前提条件,这个领域也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

早期市场肯定这样衍生品的特性注定了未来一定能发展起来,历史已经证明产品和用户教育同样值得重视L2的发展助力Injective:我觉得这个原因有好几点,首先在使用体验方面,中心化交易所的衍生品远超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在用户眼睛里,不会特别区分CEX和DEX的,只有DEX真正提供了和DEX一样的“丝滑感”,衍生品的爆发才会真正起来。

其次,上半年ETH的网络太拥堵,Gas费也太贵,各种layer-2的网络也没有出来,严重的阻碍了衍生品DEX的发展。永续合约相对现货来说是一个较为高频的金融产品,会导致更多的Gas费消耗,想要平仓时也不能因为Gas费太贵就不操作了。所以接下来如果layer-2完全出来的话,会是一大助力。

最后,虽然目前很多家衍生品DEX有了不小的进展,但进入到机构交易者的视线还有一段距离。衍生品作为高阶的金融产品,本身就有一定的门栏。而机构交易者的体量巨大,可以说CEX中非常大的一部分是机构交易者贡献的。处于风控的考虑,他们对于交易平台的要求会高于散户,所以什么时候机构交易者愿意使用DEX交易衍生品,才真正意味着DEX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总结1.cex体验确实好,dex目前比不过2.基础设施不行,公链性能成本不支持3.风控原因-机构交易员的重要程度极高

问题二:基于AMM模型的衍生品DEX最先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但随着dYdX的发币,基于OrderBook模型的衍生品DEX交易量迅速提高,你们觉得这两种模型的DEX在未来的发展会是一个如何的关系?

Injective: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现货DEX的发展情况,最初的时候大概是2018年,市场上的DEX是以订单薄模式为主的,比如IDEX,毕竟去中心化交易所承袭了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户和习惯,在缺乏足够的用户教育之前,不做大的改变是最好的选择。

但ETH网络的确认速度太慢了,比如我们挂单,中间最快也需要等待十几秒,而同一时间CEX是挂单一秒确认的。从这个意义来说,DEX在CEX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后来随着AMM模式的崛起,用户发现质押自己的通证进入资金池可以获得高额挖矿奖励,同时因为去掉了“挂单”这种来自于订单薄的交易习惯,AMM模型的DEX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订单薄模型的DEX只有先解决了TPS问题,订单匹配引擎的撮合效率只有和CEX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在Injective这里,我们有一些自己的解决方案:比如我们自己搭建了一条ETH的侧链,TPS是以太坊的几千倍,快至1秒的区块速度都能使得订单匹配引擎几乎赶上中心化交易所的使用体验。

而两者的关系我认为在未来是互补的。基于AMM的DEX是区块链原生的发明创造,而基于订单薄的DEX来自于传统交易所并且得到了过去几十年发展的成功验证。用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假设用户对于“限价挂单”的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那何不来订单薄DEX挂一个买卖单呢?而对于长尾市场来说,AMM模型又能特别好的提供流动性,两种模式各有所长。

Kineprotocol:2种流动性模型各有优缺点,订单薄在流动性良好的主流币交易中有着更强的价格发现优势,但高频率的挂撤单做市对gasfee的消耗也是巨大的,AMM在缺乏做市商支持的长尾资产流动性方面有着更好的表现,但交易滑点成本普遍偏高,我认为未来订单薄在主流资产方面会有比较好的表现,AMM在长尾资产方面会比较优秀,相互弥补共同满足市场需求。

Kineprotocol并没有采用订单薄或AMM的流动性模型,我想dydx和perpetual在这方面的观点会更加有说服力

PerpetualProtocol:我认为AMM相比订单簿确实较无效率,但是AMM天然的优势也很明显,就是能够为长尾资产提供流动性与可组合性。在衍生品领域也是一样的,在CEX槓杆加速清退的近期,长尾资产的槓杆需求却因为市场的高波动而增加。而这种机会的捕获能力,AMM可能会更领先。

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AMM产品的变种与更新在让AMM吸收订单簿的优势,比如DODO的PMM,还有友商的MCDEX的前端订单簿实则AMM的流动性集中方案,甚至于UniswapV3的做市区间设置,都是非常好的尝试与探索,这种探索我相信会让AMM体验更贴近订单簿,也会让AMM的效率更为提高。在十年前人们一定想要一个Android还是iOS的答案,今天人们用脚投票告诉我们,他们都很好,都有很多人喜欢,也有很多人使用。

第三个问题:随着9月份的到来,好几家衍生品DEX要么推出新版本,要么推出公测或者主网版本,那么衍生品DEX这个赛道是否会在下半年引领一波行情?

Injective:是的,我很认同。刚才有提到,首先衍生品DEX要在用户使用体验上达到了中心化交易所的流畅程度,才能开始获取和留存真正的用户,如同Uniswap留存了大量的真实客户一样。那么不管是衍生品DEX推出新版本也好,还是几家layer-2推出公测版本也好,都在同一时间朝着提高用户体验的方向在迈进。最近仅仅两周时间,dYdX的日交易量就从2000万美金飞快增长到了4亿美金,当然这里面也有交易挖矿的刺激因素在里面,但不管怎样都能证明有相当部分的真实用户在向衍生品DEX迁移。

另一方面,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DEX在现货市场已经完成了初始用户的获取,那么迁移到衍生品领域也是自然而然的。如果同时几家一起发力的话,从市场宣传的角度来说,会是对用户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非常重视用户教育,中英文渠道都有专门的教育版块InjectiveLearn,覆盖区块链和交易相关知识,为用户提供学习资源。

Injective目前处于主网的第二阶段,允许用户质押并参与提案,现货交易也已开放(有限额),衍生品市场即将启动,下一步进入主网第三阶段后将去除所有的交易限制。本周也刚发布了InjectiveHub,为Injective上的DeFi功能提供一站式操作平台,例如Staking、治理、和钱包。欢迎大家来体验!

PerpetualProtocol:如上面所说,几个能够推动赛道进步的因素都在逐渐变好,而同时加密货币参与者们越发的将链上作为自己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链上现货交易量与价值的溢出一定会影响链上期货合约,而接下来的6-18个月中对于衍生品协议的治理者,质押者和各种参与者来说一定是madalpha。

我不确定是否会引领下半年的行情,但是dydx的发币显然让人们开始注意这一赛道,大家除了关注币价本身之外,更希望大家能够到链上进行一些衍生品的交易尝试,共同贡献。

Kineprotocol:我认为这个会是大概率的事件,牛市的普遍经验是板块轮动。随着最近usdt的增发,可以认为资本已经在重新进入,继NFT的爆发之后资本需要新的板块和故事,那么衍生品作为确定性相对高的成长中的赛道被资本选中的概率非常高。

从数据上可以看到,在场的每家衍生品DEX在用户量和交易量上都在过去几个月内实现了巨大增长,使用价值最终会体现为市场价值,厚积薄发是市场永恒不变的道理。

第四个问题:请每个项目言简意赅地说出1-3个您认为您所在的项目最大的优势或者不同。

Kineprotocol:Kine采用传统外汇CFD市场充分验证过的点对池流动性模型,为交易用户提供高流动性,高杠杆,0滑点的交易体验。并且平台为用户承担所有gasfee,极大的降低用户交易成本和提升交易体验。70%收益回购代币并分发给质押用户,起到稳定币价和单币质押高收益的双重作用。这也是我们在过去4个月内积累了130亿美元交易量并且广受用户好评的主要原因。

Injective:1.技术优势,Injective构建了自己的定制化的侧链,来实现快速的订单匹配机制,能够稳定维持1秒的出块时间,能给用户带来去中心化且又快速的交易体验。2.产品类型和资产类别的多样化,这一点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治理模块实现,探索并提案有价值有创意的衍生品市场,比如合成资产、指数、YieldFarming衍生品,使得创建衍生品市场的过程真正民主化。3.通证机制的设计上,除了用于协议和生态的治理,保障PoS安全性,还用于交易费用的价值捕获,即中继节点可以获得引入的40%的交易手续费收入,剩余的60%交易手续费收入将被回购销毁,使整个生态圈的价值都回归到了通证上。

PerpetualProtocol:1.基于Arbitrum与AMM的可组和性,并透过可组合性建立永续合约的生态2.在v2提供cross-margin与non-USD抵押品的功能,让UX更接近中心化交易所3.作为vAMM的开创协议,我们在v2将vAMM的概念与实际使用再次更新叠代,平台的资金利用率与效率都有相当大幅的提升

第五个问题:CEX最近面临的监管问题非常严峻,DEX在未来也有可能存在类似的问题吗?有的项目严格控制IP地址来拒绝部分用户,未来如果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强势,DEX的生存空间会不会也越来越小?还是说DEX未来会往合规划的方向发展?

Injective:这个问题我们感同身受,我们既有外部也有自己内部的合规团队,对这一方面也特别重视。虽然DeFi协议层本身是“无需许可”、“无国界”的,但前端网页大多数是中心化的,所以会很容易成为被监管的对象。

也许监管的力度在不断加强,但是整个加密行业在不断扩容,衍生品赛道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整体市场和空间只会越来越大,我们还处在非常早期,和中心化衍生品的体量比起来还微不足道。

未来如果有针对DeFi协议的明确监管条例,我们也会响应政策,同时保护用户利益。

PerpetualProtocol:我们目前尝试著用DeFi和crypto的视角去理解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去理解监管的好处与坏处。但我认为区块链技术与链上行为的频繁带来的每个人对于数据自主权的拥有,链上资产的处置方式多样化,是实实在在的范式转移,也就是Web3的概念。

Web3的生态是分层的,底层链的性能增强,中间层的基础设施完善,和上层服务与应用的治理与叠代,最终他们的形式都由个人或中心化组织操控转变为DAO来运营。因此,长期来看,我并不认为监管是坏事,也不认为监管能够过多的影响链上活动的频繁与链上生态的繁荣。

当然,短期来看,在运营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会充分的考虑监管所带来的影响,儘可能的在符合各地监管政策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Kineprotocol:我认为CEX的监管压力主要来源于中心化交易所托管用户资产且数据不透明,一些交易所存在作恶行为,以及人民币相关的OTC业务。

DEX天然就有着透明性和资产安全的保障,并且不涉及法币OTC。至少目前监管的重点还会是CEX,即使监管机构开始管控DEX压力也相对不会那么大。

监管对于高质量项目其实也可以看作利好,清除劣质项目是对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积极意义的,并且对优质项目有着背书作用。交易需求是始终存在的,一味压制不如正确疏导,我是从正面看待这个问题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加密货币TPS:ZT创新板即将上线PKF_HTT

亲爱的ZT用户: ZT创新板即将上线PKF,并开启PKF/USDT交易对。具体上线时间如下:交易:2021年8月24日15:20?; PKF 项目简介:?PolkaFoundry是一个用于创建无.

[0:15ms0-4:55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