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NFT抄袭侵权法律问题深度解析_ITA

尽管理论上确实可以做到“万物皆可NFT”,但就目前的技术和市场环境来看,最适合通过NFT进行发行、交易的标的物还是“数字作品”,毕竟数字化的作品在技术层面可以非常便利的完成NFT铸造,在发行和交易过程中也十分便于交付,这也导致了NFT在数字藏品领域十分火爆的局面。

但凡涉及到版权交易,必然会出现侵权问题,尤其是以抄袭为手段的侵权,理论上复制粘贴就可以实现,侵权成本非常低。当下的数字藏品NFT交易市场已经非常庞大,国内至少已有上百家NFT交易平台,国外就更不用说了,头部平台的交易量都是有数据可查的,仅OpenSea一家2021年的交易量就达到了140亿美元。在这样庞大的规模下,NFT数字藏品的抄袭问题频发。

这种高发态势除了数字作品抄袭成本低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是高额侵权收益激励的因素。数字藏品的市场价值并不完全遵循线下实体市场中的“成本定价”逻辑,而是靠“共识”达成,一个数字藏品也许在创作上很简单,但价值上却可能因为某些因素快速在买方市场达成共识从而获得非常高的定价(头像、原石、猿猴系列都是典型的例子),一旦出现这种高溢价的IP,对于其他“创作者”而言就成了非常大的激励,“蹭热点”、“打擦边球”甚至直接“复制粘贴”就都有可能了,国内媒体报道的“无聊猿”在国内被抄袭的事件也从侧面说明了这种可能性。

特朗普NFT系列地板价触及0.25 ETH,最大获利地址已赚取超1.2万枚MATIC:12月17日消息,据 OpenSea 数据显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发行的首个 NFT 系列Donald Trump Digital Trading Card地板价触及 0.25 ETH。截止发稿时,该系列 NFT 总成交量达 2241 ETH,约合 264.6 万美元,共计有 15,406 个持币地址。

另据 Nansen 数据显示,截止今日上午 10 时,OpenSea 平台内名为StrongHands的地址已从中获利 12,093 枚 MATIC,约合 9795 美元;此外,0x4c8 开头地址过去 24 小时内已净卖出 612 枚该系列 NFT,为该系列 NFT 最大卖出量地址。[2022/12/17 21:50:47]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互联网法院已经开始代理的NFT侵权案对当前数字藏品领域的侵权问题做一些系统梳理,以供业内参考:

NFT版权侵权主要类型

完全照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笔者已经在多个NFT平台发现这种现象,另外国内的一些原创作者和自媒体平台也不断开始披露抄袭的情况。照抄的做法通常是把一个知名的IP形象(人物、绘画、动漫等)直接抄袭过来,在平台上铸造成NFT上链发行,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把两个不同的IP叠加拼接在一起,也可能把一个二维平面的IP通过技术处理成三维的3D版本,但无论如何,这种照搬的都是最直接的侵权方式,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对原作品的抄袭,没有任何加工改造。

Web3平台HEIR将推出朗佐·鲍尔首个NFT系列:6月3日消息,Web3平台HEIR宣布将推出芝加哥公牛队球星、“球哥”朗佐·鲍尔(Lonzo Ball)的首个具有球员属性的NFT。该系列将于6月7日在Solana链上NFT市场Magic Eden的Launchpad上首发,总计铸造4200个NFT。

据悉,NFT持有者不仅拥有数字艺术品,还能获得与朗佐·鲍尔有关的其他球迷福利,比如访问独家内容、商品、参与现场活动等。HEIR此前曾发行过6 Rings NFT系列,旨在向赢得过六次美职篮冠军的迈克尔·乔丹致敬。

据此前报道,NBA球星乔丹创建的粉丝互动平台HEIR融资1000万美元,Thrive Capital领投。[2022/6/3 4:00:41]

二次创作。这种情况更加普遍吗,一般是对知名IP形象做一些处理,但整体风格以及标示性的设计部分仍然较为接近,毕竟只有“近似”才能“共享”到知名IP的流量和热度,很多用户可能因为买不到或者买不起正版的IP数字藏品,也想转而求其次,买个“高仿”的过来也可以接受。

当然,不排除有作者是独立创作,但主题和风格跟之前的某个IP比较近似,这一点就需要在个案中进行认定了。

超授权范围发行。这种情况指的是数字藏品发行方确实跟版权方有一定的合作,但合作范围并没有包括将版权以数字藏品NFT的方式发行,因此发行方超出了授权范围铸造和发行NFT,这些藏品理论上也是侵权的。实践中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并且可能越来越多,因为很多知名IP都可能已经有过授权合作,这些合作在达成的时候还没有数字藏品这个发行渠道,因此合作协议中也不可能明确约定,而数字藏品突然火爆之后,合作方就有可能以市场为导向先发行了再说,即便违约、侵权也在所不惜。

独立故事片《Calladita》将通过NFT融资:2月27日消息,作家、导演Miguel Faus的首部故事片《Calladita》将于3月2日开启众筹活动,提供NFT作为奖励。与传统众筹不同,Faus表示,整个奖励系统是颠覆式的。支持者和创作者的利益更趋一致。

Faus解释说,在传统的众筹模式中,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生产实物产品的奖励,如DVD、海报或T恤衫。NFT不仅生产成本更低,而且是永久存在对,它一直存在于区块链上。而且大家永远不知道它在未来会有什么价值。奖励对NFT将包括原版《Calladita》短片的剧照和视频、受影片启发创造的艺术作品、以及以影片角色Ana为中心的四分钟短片,且只有一位支持者将获得这部短片——《八月天的安娜》,该短片对所有者可以将它提交给电影节。

据悉,《Calladita》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哥伦比亚家庭佣工Ana在一个富裕家庭的西班牙度假屋的故事。由保拉格里马尔多(Paula Grimaldo)主演,与《The Newsroom》的艾米莉莫蒂默(Emily Mortimer)和两届戈雅奖得主安东尼奥德拉托雷(Antonio de la Torre)一起演出。《Thunder Road》和《The Beta Test》的导演Jim Cummings担任执行制片人。(Decrypt)[2022/2/28 10:19:22]

NFT领域侵权新问题及法律分析

足球运动员“小罗”担任Graph Blockchain旗下NFT子公司New World的全球大使:2月14日消息,加拿大上市区块链公司Graph Blockchain宣布其全资子公司New World已与知名足球运动员罗纳尔迪尼奥(“小罗”)达成合作,将在全球范围内正式推出增强现实(AR)NFT平台。作为全球大使,罗纳尔迪尼奥的伙伴关系包括为球迷和支持者创造独家活动和NFT体验。

作为与罗纳尔迪尼奥达成的协议的一部分,Graph Blockchain同意发行400万股普通股,但须经监管部门批准,包括来自CSE的批准。(雅虎财经 )[2022/2/14 9:51:07]

有人可能会说从上述侵权类型上看,这些跟传统领域的版权侵权没有区别啊,有什么可分析的问题呢?特别之处就在于通过与NFT嫁接这种特殊的发行方式,导致出现一系列的新问题:

铸造发行NFT行为的法律属性:NFT铸造是把数字作品通过技术转换,生成与之一一对应的“非同质化通证”,然后将其部署到区块链用于跟买家进行交易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通常还涉及到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在NFT中部署智能合约,目前的NFT智能合约比较简单,一般是通过编程设置这个NFT在交易过程中需要向版权方(发行方)支付的版税以及向平台支付的佣金,但是别小看这个操作,这种在流转过程中自动实现利益分配的智能合约正是NFT的重大进步。以往传统版权交易,作者一旦将自己的作品售出,就失去了对作品在后续流转过程的控制,如果作品后来再转手过程中增值了,跟作者也没什么关系,这导致版权交易变成了一锤子买卖,作者只能尽量提高第一次交易时的价格,但我们前面也分析过,艺术品需要市场“共识”,共识的形成是有一个滞后的时间的,NFT智能合约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论作品售出后交易了多少次,版权方都能在交易中获得收益,而且这些收益是由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完成的,版权方不需要花费任何成本监督和跟踪,显然作者当然会对这种模式的交易具有非常高的参与欲望,更愿意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Origin Protocol将推出NFT聚合交易平台:3月17日消息,Origin Protocol发布新版白皮书。据白皮书所述,Origin Protocol的NFTLaunchpadDshop在与世界著名DJ3LAU的合作中获得了更多关注,后续还将会与Brave合作销售BraveNFT收藏品。此外,OriginProtocol还将推出一款NFT聚合交易平台,除了OriginNFT拍卖平台外,还将聚合各个平台的NFT,目标成为NFT交易平台的领导者。[2021/3/17 18:51:58]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NFT在法律上是“权利凭证+智能合约”的集合体,铸造NFT的过程就是以技术的方式生成权利凭证和“起草”交易合同的过程。而对买家而言,其购买NFT这个行为的法律属性,实际上也是与卖家就NFT所代表的权益签署了一份由代码写成的合同(当然,完整的交易合同出了包括智能合约,还可能部分由网站条款、规则等组成)。

因此,铸造NFT在知识产权的角度,是确定交易标的(权利范围)和起草合约的行为,并非我们直观上理解的将作品上传到网络供他人获取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而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是将数字作品本身上传到网络并且在买家付款购买NFT后,向买家交付数字作品的行为(类似于买了视频网站的VIP会员之后就可以看里面的正版视频)。

NFT作品抄袭侵权行为的法律属性:以前面的分析为基础,我们会发现,实际上NFT领域的抄袭行为要分成两个环节,一个是将数字作品“搬运”、“抄袭”到某个平台上,这个行为跟传统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没有区别。同时还有另一个行为,就是将“抄袭”的作品铸造成NFT上链发行,这个行为就要结合前文对NFT的分析来考察了,如果说铸造NFT的过程就是以技术的方式生成权利凭证和“起草”交易合同的过程,那么把一个侵权的作品铸造成NFT,本质上就是以技术的方式生成了一个带有“瑕疵”的权利凭证和起草了一个带有权利瑕疵的“交易合同”。

因此,如果版权方发现自己的作品被抄袭并且以NFT的方式发行了,其主张权利的方式也同样应该“两线并举”,一条线索是针对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要求删除有关的侵权链接;另一条线索是针对侵权作品对应的NFT,要求“销毁”这个带有瑕疵的“权利凭证”和“交易合同”以避免侵权行为的进一步扩散。这两者都是“停止侵权”的题中之义,应该可以获得法院的支持。

当然,略有技术背景的读者可能会怀疑“销毁”或者“回收”NFT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对此笔者做了初步的研究,发现也许可以比照代币的销毁方式,通过将NFT的合约地址打入到区块链的“地址黑洞”中来完成对这个NFT的销毁或回收。至少在法律层面应该考虑销毁,毕竟如果这个瑕疵的权利凭证和智能合约一直存在的话,侵权行为就会继续持续,无法真正做到停止侵权的效果。

销毁NFT可能引发另外一个后果,就是买家已经实际买到的NFT被销毁了,这会引发“虚拟财产”的问题,包括如果这个NFT已经投入到二级市场,有了多次转手的交易,那么实际受损的是最后一个买家,中间的交易买家已经拿到回报,那么这些中间的买家有没有侵权责任呢?这里当然可能适用“善意取得”或者“合法来源”抗辩,但对于一些明显存在侵权的IP版权,中间参与交易的买家是否存在侵权责任可能也有一定的裁量空间。

侵权发行方的法律责任:通过NFT发行数字作品,在流转过程中,后续各轮交易都可能存在版税给到发行方,如果这个作品存在侵权,则这些版税理论上都应该属于“侵权所得”,所以应当审查NFT对应的智能合约,看是否存在此种情形。

另外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NFT的发行目前主流形态虽然是数字藏品,剥离了版权授权,但仍然区分是独版还是多版发行,后者是一个作品对应多份数字藏品NFT,在具体案件中应予以查明,包括发行方式以及对应的交易量、二级市场交易情况等。

NFT交易平台的法律责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NFT交易平台外观上与电商交易平台接近,但业务流程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比如在铸造NFT过程中平台会收取GAS费,尽管这个费用被认为是维护上链交易所需要的“燃料费”,但各家平台的定价不同,所使用的区块链也不同,那么这笔费用是否属于必要的技术支出还是构成了平台的盈利需要在个案中给予关注,因为这影响到平台的注意义务甚至可能构成共同侵权。

再有就是平台可能通过智能合约或者网站条款等方式收取交易佣金,部分平台佣金比例不低,如果明显超出了技术服务费的范畴,恐怕也会成为担责的理由,尤其是二级市场多次交易的情况下,平台可能多次收取佣金,这种会否认为平台实质性的参与了交易。

在事前注意义务方面,国外平台已经逐渐的设置NFT铸造发行门槛,并且推出版权检测等功能,力争在NFT作品上链前先行判断和预防侵权风险,国内平台也有个别在做,但整体上还没有成体系,特别对于UGC模式下的交易平台,对发行方的准入门槛较低,一旦出现抄袭,那么很可能在准入、事前注意义务(避风港)方面的工作不到位承担连带责任。特别是考虑到,NFT一旦上链难以销毁和回收,而且越来越多平台支持将NFT通过电子钱包转移到海外的二级市场(opensea等)交易,届时侵权行为将更加难以控制,很可能法院基于上述与传统平台的不同,要求NFT平台承担更高的事前注意义务。

明知和应知过错方面值得多说一点的是,不可否认,部分平台上存在一定的炒作问题,如果平台不及时介入,放任甚至通过一些鼓励措施让侵权NFT借助炒作广为流传,在权利人有证据的情况下,恐怕也会成为对平台不利的因素。

NFT无论是在数字藏品、版权交易还是其他领域,都是巨大的技术创新,任何新技术、新模式在发展初期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认为理性的态度是,不能一刀切的给予否定,同时对于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回避,早发现早解决,尽快通过规则或者判决等回应行业的普遍关切,让从业者了解到行为的边界才能让行业有继续投入的信心。

侵权问题古已有之,电商兴起之后,也引发了诸多新型侵权问题,但经过多年的摸索可以说产业找到了比较好的解决方案,让电商向着良性方向发展,NFT作为数字资产交易的一种新形态在面对侵权问题的时候也一定可以找到解决之道,只不过这需要从业者和法律人共同的创新和建设精神,携手共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ETHGAS:NFT的gas战争_以太坊价格美元实时

在整个2021年,NFT一直在主导加密货币市场,有时会让人产生强烈的2017年氛围。那时候,交易者们试图跳到每一个新的ICO上,以确保他们没有错过,今天的NF发布也是如此——FOMO是真实存在的.

[0:0ms0-8:91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