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T:潘志彪:简析 Taproot 如何降低比特币合约交易成本并改善隐私_GET Protocol

Taproot对比特币合约来说,实现了交易成本极小化与隐私极大化,但仍无法做到资金流向和数额隐匿。

Taproot对于比特币合约来说,即实现了交易成本极小化,又使得隐私极大化。

生活中的合约、合同通常有以下一些特征:

通常,合约是双方或多方的。

合约的双方并不绝对信任对方,如果可以绝对信任对方,则不需要合约。

合约的双方一般假设对方大概率会履约:如果还没交易就已经认为对方不会履约,可能会选择不交易,或使用一些合约条款保证对方履约。

设计正确的合约,应该让双方在履约的情况下均会得到较大利益

因此在绝大部份情况下,合约都不会有争议,双方都会合作实行合约条款。在这种情况下,合约条款一般会得到保密,不为第三方所知。

CZ回复关于TUSD数据推文,TRU短时涨超30%:3月1日消息,CZ在其社交平台回应关于“在过去7天里,Binance铸造价值1.3亿美元的TUSD,流通供应量超过11亿美元,稳定币中排名第五”数据分析时表示,让更多的稳定币蓬勃发展。

行情显示,TRU拉升触及0.113美元,现报价0.1079美元,24小时涨幅达31.59%。[2023/3/1 12:36:12]

若过程中出现争议的情况,需要由第三方机构进行仲裁。在这种情况下,合约条款需要公开,提供给律师、法官等。

比特币链上是可以写简单合约的,例如n/m式的多重签名机制、闪电网络等。区块链的合约通常称为智能合约。

所有合约的特性都适用于智能合约,只是区块链规则担当了仲裁的角色,换言之CodeisLaw。

美国立法者提出了关于萨尔瓦多比特币风险的法案:2月17日,市场消息:美国立法者提出了关于萨尔瓦多比特币风险的法案。 (金十)[2022/2/17 9:56:50]

但现在比特币的智能合约,不论是2009年中本聪的原始设计,2012年出现的P2SH,还是2017年的隔离见证(P2WSH),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无论立约双方是否合作,合约内容必须完全公开,即合约脚本必须公开。当花费时必须提供合约脚本全部内容才能进行校验。

公开合约内容主要带来两个问题:

交易成本:智能合约一般都需要多个签名,加上合约内容脚本本身,占用更多区块空间,令交易手续费上升。

隐私问题:第三方可以监控区块链数据,通过合约内容的特征,追踪资金的流向和推断合约参与者的身份。

中币(ZB)关于GUCS抢购额度调整的公告:6月24日,中币(ZB)官网发布关于关于调整“GUCS折扣抢购”优惠活动的公告,原“GUCS折扣抢购”优惠活动抢购总额为100万USDT等值的GUCS,现应GUCS社区要求,将两轮抢购额度分别调整为:GUCS原来抢购额度分配:90%折扣为75万 USDT;95%折扣为25万 USDT。更改后:90%折扣为40万 USDT;95%折扣为60万 USDT。

单个账户两轮合计最高参与抢购的限额为2000 USDT。详情见官网公告。[2020/6/24]

ECDSA

ECDSA是比特币诞生到现在唯一的签名验证机制。

数字签名是比特币认证交易合法性的最重要手段,确权的唯一标准。

公告 | 火币关于API上线新版稳定币兑换接口的通知:据火币官方公告,因为系统升级了原有的稳定币兑换策略,API 接口也需要随着进行变更,将新增两条稳定币兑换相关接口,并停用之前原有的稳定币兑换相关接口。生效日期为2019年9月13日。[2019/9/12]

自2009年以来,比特币均使用ECDSA为数字签名标准,包括P2PK和P2PKH,以及2012年的P2SH,2017年的P2WPKH和P2WSH。

比特币的公/私钥系统是线性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多个私钥相加,也可以把对应的多个公钥相加,这样产生的新私钥和新公钥仍然是一对。这是HD钱包的理论基础。

但ECDSA的签名是非线性的,因此简单的把多个签名结果加起来,则不再是有效的签名。

因此一直以来,比特币的多签交易均需要在区块链公开多个签名,问题和智能合约相同。

201方的多方签名人数的理论极限。

Schnorr

再说一下Schnorr签名算法。

Schnorr签名的专利于2008年才失效,当时没有广泛的开源实现及应用,所以2009年诞生的比特币也没有使用,中本聪还是比较谨慎的。签名算法通常是需要深厚的数学理论基础才能设计。一个小的理解偏差、编码错误则可能导致严重问题。

Schnorr签名使用的公/私钥系统和ECDSA相同,因此现有的私钥管理(如BIP32)可以继续使用。

Schnorr和ECDSA的区别在于:Schnorr签名是线性的。对于同一内容X,如果用多个私钥各自签名,然后把对应的多个公钥相加,再把多个签名相加,得出的新签名会是新公钥对内容X的有效签名。

利用这个特性,签名人数没有理论极限。只要各方一致合作,就可以把签名相加起来,看起来和单方签名无异。

Schnorr签名算法的安全性于2012年得到数学证明。

Taproot解决的问题

Taproot以Schnorr签名算法为基础。

以Taproot进行的智能合约,如果双方合作,不但无需公开合约内容,而且交易会和最简单普遍的单方签名交易看起来没有分别。即交易成本极小化及隐私极大化。

如果双方不合作,申诉方仍需要公开合约脚本内容以供区块链仲裁,暴露脚本全部或部分内容,由节点验证执行之。

通过使用MAST,申诉方只需要公开合约的相关部分,而非所有合约条款,也因此尽量降低交易成本和对隐私的影响。合约可能有多条执行路径,仅公布即将执行的路径即可。

Taproot没有解决的问题

Taproot没有把交易金额隐藏,因此仍可以通过分析输入和输出金额估计资金流向。Taproot地址和旧式地址一样,会在区块链公开。如果使用者重复使用Taproot地址,那和重复使用旧式地址有相同的隐私问题:太多交易信息集中在一个地址上。

总结

比特币在隐私方向上,有两大待攻克的难题。一是流向隐匿,这在UTXO系统里是比较棘手的;二是金额隐匿,可以通过类似Grin的技术来解决,需要扩展区块或分叉来实现。

即使上述两大难点并没有解决掉,但Taproot对于比特币合约来说,即实现了交易成本极小化,又使得隐私极大化。还是一个显著的进步。

来源链接:card.weibo.com

原文标题:《Taproot简介之二》

撰文:潘志彪,币印创始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3:79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