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专业解读,消除区块链五大误区_区块链

目前,区块链可谓炙手可热,这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已经席卷全球了。然,不可否认,还有许多人对其特性仍是一知半解,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区块链部署一定要每个参与者都部署节点

区块链基础是点对点通信网络,通信的单元是节点。所以,在区块链部署的时候,用户容易将区块链系统运维和区块链系统使用两者混合在一起。

区块链运作的基础是节点的运维,系统的参与者是系统的构建者。对于传统公链的模式,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参与系统的构建,即系统参与者可以运行一个节点,当然也可以不运行节点。对于在商业环境中使用的区块链系统,区块链节点的准入机制是受限的,并不是所有用户都需要参与到节点构建中,部分重要用户可能参与到节点构建,大部分的用户是直接使用区块链服务的。即区块链系统里面用户分为区块链系统构建者和区块链系统使用者,而且两者不冲突。

dYdX社区开启关于“V4采用与将DYDX迁移到dYdX链”提案投票:8月30日消息,Snapshot页面显示,dYdX社区正在对“V4采用与将DYDX迁移到dYdX链”提案进行投票,将于9月2日7:49结束,目前支持率为100%。该提案由加密做市商Wintermute向dYdX社区发起,提议包括:

1. 采用dYdX v4开源软件作为dYdX协议的下一版本;

2. 采用DYDX作为dYdX链的L1代币;

3. 采用dYdX基金会委托开发的智能合约,在以太坊和dYdX链之间建立DYDX的无许可自治单向跨链桥;

4. 建议dYdX链验证节点在dYdX链上分发DYDX时参考上述智能合约;

5. 在dYdX v3上,wethDYDX将与基于以太坊的DYDX具有相同的治理和应用功能。[2023/8/30 13:05:46]

误区二:区块链共识一定要每个用户都参与共识

dYdX关于启动550万美元补助计划的提案投票已获通过:7月18日消息,dYdX关于启动550万美元补助计划“dYdX Grants Program v1.5”的提案投票已获通过,dYdX将在V4版本发布前6个月内启动该计划,并把550万美元的DYDX从社区资金地址转移到dYdX赠款多重签名地址,DYDX的数量将在提交DIP时根据价格确定。[2022/7/18 2:20:13]

区块链共识机制是区块链形成的基础,通过共识机制构建出一个链式形式的数据结构。

正是由于共识机制的重要,所以在很多场景,用户总是迫切地想参与到系统共识中,希望在系统共识中发挥作用,但是又总是觉得格格不入。这里容易混淆的是区块链系统的共识和业务用户的共识。区块链有其本身的共识机制,包括POW、POS、PBFT、Consensus等,这些共识机制是与业务行为无关的。同时用户在使用区块链的时候,也有其自己的业务用户共识机制,包括比如某个人运动卡路里消耗最多可以获得某个奖励,某人好人好事做得最多可以获得某个奖励,某人阅读量最多可以获得某个奖励等等,这些机制是业务里面的用户行为激励机制,业务的共识是可以建立在区块链共识之上的。如果将业务的共识机制作为区块链的共识机制,那这个区块链即是一个专用区块链,在其上的其他需求都需要重新构建一个新的区块链,这个成本就很高。

BitTrade发布关于咨询平台异常的公告:5月25日11点开始,本公司网站上咨询平台出现异常。目前异常仍未恢复,还在确认异常原因。一旦解决,BitTrade会马上发布公告。[2018/5/25]

所以,在区块链里面并不是所有用户都需要参与到共识里面,共识是节点参与者行为,普通用户只是使用区块链系统。

误区三:区块链特征一定要没有中介、没有中心

去中心是区块链的本质特征,这个特征既是技术特征,也是理念特征。去中心化理念足够触动现在的中心化系统进行改进。

基于去中心这个特征,大家容易将区块链理解成就是去中心、没有中心。区块链是在去中心的基础上将各个服务连接起来,通过各个服务为链上的所有用户提供联通的服务。但是,各个服务的提供基础总是由一个中心进行提供。同时,区块链上面也是需要一些特殊的中心,这些中心是中介,这些中介促进了区块链系统的活跃。

所以,在区块链系统上,中心和中介是依然存在,而且中心和中介的界限变得模糊了,中心和中介均可以互联互通。

误区四:区块链功能一定要智能合约来实现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的高级功能。大家在设计区块链相关方案的时候,很容易引入智能合约的概念,均希望通过智能合约构建自动化的业务逻辑。

智能合约应该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分布式,一个是智能化。两个特征的结合才能称为智能合约。基于业务逻辑的特点,大家容易忽略了分布式,而追求智能化。或者大家对智能化要求更高些,而对分布式要求其实不是很高。按照这个思路,现在中心化的软件系统即可以实现大家对于智能化的需求。

同时,目前一部分的智能合约构建并不能令人满意,所以智能合约并不能较好地满足大家的智能化需求,而区块链的功能也并不一定需要智能合约来实现。

误区五:区块链发展现在还处于早期、不可使用

大家对一个技术的周期,一般会看该技术在Gartner曲线的哪个位置,并根据该位置定位技术的发展阶段。但是,任何一种技术都不是独立的一块,都是一种多重技术体系的结合。该技术体系里面的技术成熟度各自不一,以一种非对即错的观点来评判一个技术是有缺陷的。

区块链也是一样。区块链发展到现在,对其一些基础特征,包括透明性、公开性、不可篡改等,已经可以产生对应的产品出来,这些特征我们归纳为区块层的特征;在区块层之上,我们定义了价值层的功能,价值层的功能目前也可以有比较好的支持,也有相应的一些产品和场景;在价值层之上,我们定义了合约层的功能,在本层,我们则与Gartner曲线观点一致,即合约层的概念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但是会有一段下降期,行业会有一段反思期,之后才是智能合约发展的黄金时期。

所以,基于分层来理解区块链,可以对区块链有个比较正确的理解方式。

本文摘自井通科技《区块链5个误区》,作者杨建新

-END-本公众号发布的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文章或图片侵害您的权利,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应内容。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4:2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