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蔡凯龙:强敌压境 币圈堪忧_libra币在哪个交易所

币圈的强敌来了,且都是王牌正规军。

它们是2019数字货币影响深远的三件大事的主角:筹备Libra的Facebook、规划人民币数字货币的中国央行、上线实物交割比特币期货的Bakkt。

2019年数字货币三件大事

Facebook和Bakkt分别代表看好数字货币的全球科技和金融巨头,它们身后还有像沃尔玛、高盛、纳斯达克这样的全球知名大企业,虎视眈眈,欲进军数字货币行业。

中国央行是全球央行的领头羊,在其的带领下,欧洲、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和英国等各国的央行,也紧锣密鼓,筹备各自的央行数字货币。

可惜,本周三大主角都进展不顺。

PoolTogether联合创始人发起关于Uniswap费用开关的讨论提案:7月20日消息,PoolTogether联合创始人Leighton Cusack在Uniswap治理论坛发布Uniswap费用开关的讨论提案,讨论包括是否应该开启Uniswap费用开关及如何使用费用。提案建议如果要打开费用开关,先从两个最大的池(ETH/USDC 和USDC/USDT)开始尝试,如果在“费用开关”打开的情况下交易执行没有减少,实验则是成功的。此外,Leighton还在Snapshot发起了关于打开ETH/USDC和USDC/USDT池费用开关的 “Temp Check(民意调查)”投票。目前赞同票占比100%,暂无反对票,投票截止时间为7月22日12:00。

此前前TheBlock研究员Mika Honkasalo发布“UNI持有者控制Uniswap协议的简要路线图”,以改善Uniswap使其进一步去中心化。方案包括交易费用调整实验,指Uniswap拥有一个交易费用开关,可以打开给指定池10-25%的LP费用。交易费用收入可以收集到国库或向UNI持有者分发,具体细节需要一份数据驱动的研究报告。[2022/7/20 2:25:22]

9月23日周一,准备许久万众期待的Bakkt实物交割比特币期货一上线即遭遇冷场,第一个小时仅交易8个比特币,全天交易量仅60个比特币,与预期相差甚远。

卡尔达诺开发人员将发布关于算法稳定币的新研究论文:IOHK首席执行官Charles Hoskinson 宣布,卡尔达诺开发人员将发布关于算法稳定币的新研究论文,该算法通过自动调整供应量来保持稳定。这位亿万富翁声称,这篇论文是他在 Bitshares 时代的一些“未完成的事业”。(u.today)[2021/6/18 23:47:30]

24日周二,央行行长易刚说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没有推出时间表,显然,央行还有一系列的研究、测试、试点、评估和风险防范等难关要攻克,短期内不会有什么突破性进展。

同一天,在地球的另一侧,美国国会再次举行听证会,询问美国证监会(SEC)对数字货币,特别是对Libra的监管方向。美国立法机构对Libra还是疑心重重、如临大敌,不会轻易放行。而欧洲的央行们更是早已放话出来,不允许Libra在本国流通,看来Libra要面对全球监管的难以想象的阻力。

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征求《基于区块链的进口集装箱电子放货平台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征求《基于区块链的进口集装箱电子放货平台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界面新闻)[2021/6/16 23:40:30]

有币圈人因此开始嘲笑大牌企业和国家机构理念老旧、行动缓慢,跟不上币圈节奏,显示出莫名的币圈优越感。

事实上,谨慎和稳健是大企业和国家机构的基因,它们背后代表的是数以亿计的用户群体的利益,这要求它们在创新和合规之间不断摸索最佳平衡点,所以行动缓慢,甚至有时会遭遇挫折和失败,这也是正常的。

在非常成熟的现有金融体系上创新,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相比之下,全新数字货币领域就是一张白纸,可以任由币圈企业在上面天马行空,实现“币圈一天,人间一年”的币圈速度和效率。

然而,白纸的空间毕竟有限。全球数字货币用户据估计只有2500万人,仅占全球人口的1/300,总资金量为2千亿美金,是苹果一家公司股票市值的1/5。单靠现有的用户和场景,无法撑起数字货币行业长期的繁荣昌盛。

扩展数字货币的使用范围和影响力,给使用者带来真正的价值,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这才是数字货币行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这一切,都离不开和传统金融世界的接触和融合,必要时,数字货币还需要低下高傲的头,放下身段,“投靠”于传统金融体系。

所以,币圈不能轻视这些强敌。要想挑战旧世界,币圈还需奋发图强,继续努力。

当然,强敌涌入,有好有坏。

一方面,王牌企业和国家机构的参与数字货币行业,将会带来更多的使用人群,实现更多的实用场景,也会让社会越来越认可并重视数字货币行业。

举个活生生的例子:新浪最近主动邀请我录制《数字货币投资十讲》语音课程,并在首页全网推广。

对此我略感意外,这在几个月前是不可想象的。作为传统老牌财经媒体,新浪一向循规蹈矩,对数字货币的报道是慎之又慎,我的新浪财经评论文章经常都涉及数字货币而退稿。是Libra,央行和Bakkt这样的有广泛影响力企业和机构的参与,让大众对数字货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使新浪对数字货币的态度发生180度转变。

可见,数字货币不再是大众眼里的旁门左道,它已经开始进入主流人群的视线。这对数字货币的从业者,无疑是个天大的喜讯。

从另一方面看,现有币圈的企业,必将面临来自传统巨头的竞争压力。

论合规程度、资金体量、影响力、用户规模、技术水平、人才储备,不管从软件还是从硬件上说,币圈企业和正规军相比都没有任何优势。币圈企业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持续的创新力,即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降低金融成本,提高金融效率,让更多人享受金融服务。

遗憾的是,自从中本聪开天辟地创造出比特币后,称得上突破性创新只有以太坊和EOS,真正有使命感和作为的币圈企业寥寥无几。即便有些很有潜力的企业一开始充满了信仰和决心,却因为被数字货币快速聚集的财富消磨了斗志,甘于平庸。

结果,币圈内充斥着纯粹投机炒作发财,或者发币割韭菜暴富的浮躁氛围,这些伪创新对实体经济没有任何帮助,更谈不上实现让更多人享受高效便宜的金融服务的伟大愿景。

与此同时,各国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措施和法规陆续出台,监管乐于看到在数字货币行业由“听话”的传统巨头来主导,因此监管整体趋势会越来越严,越来越紧。

已经强敌四伏,币圈再不拿出其赖以生存的紧迫感和创新精神,照这样下去,前景堪忧。

作为币圈老司机,我很担心。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2:8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