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国家特聘教授蔡维德:从区块链的洪荒世界凝聚昂扬之力_CNNS

文︱主笔Vincent

以最疯狂的速度攀升顶端,又以最抓狂的速度坠入谷底,区块链的2018从炙热到冰冷,历经冰火两重天。春节假期后,区块链行业的复工复产需要一个更加昂扬的姿态。

“区块链一定是未来。”国家特聘教授、北航博导蔡维德在接受核财经APP专访时表示,“区块链是500年来最大的金融科技突破”。目前,各国和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在紧锣密鼓地持续布局区块链,必将在2019年展现出惊人的变化。

蔡维德教授指出,区块链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个基于网络和信任机器的社会系统,与泛金融(包括货币和经济)、法律、政策等息息相关。区块链行业大致分为两个阵营,即币圈和链圈。

去年币圈受伤不轻,除非美国更改法律,数字代币回到以前盛景并不容易。

链圈却有不同的情形。2018年7月18日IBM公司宣布发行美元稳定币,与以往发行的稳定币不同,其背后是美国政府,代表数字美元,也代表美国政府支持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经济。美国政府欢迎、鼓励、支持数字经济来临的意义是巨大的。同时,合法合规的STO由美国SEC带领,合法合规的代币金融产品由Bakkt公司带领,均是新方向,和传统数字代币市场不同。

不过,这些发展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成熟。例如,金融区块链要符合PFMI。其中,PFMI要求金融系统必须是可靠的、可监管的,但是,现在许多区块链不可靠的,不能够被监管,甚至有些区块链是特别设计来逃避监管的。由此判断,区块链系统还要经历再探索、再研发、再论证和应用场景落地阶段。

同比来看,今天的区块链如同互联网的1999年和移动互联网的2012年,行业还会有巨大发展。针对区块链的多种探索与思考,其观点本身均有其合理性和可能性,问题在于,我们在方向是不是正确。

区块链有边界亦有局限性

记者:区块链技术走过十年光景后,我们发现它并不完美,也有其边界和局限性。您是如何看待区块链技术的价值的?

蔡维德:早在2015年一月华尔街日报这样描述,“区块链是500年来最大的金融科技突破”。这是正确的,区块链带来500年来第一次记账法的改变,而1494年发明的复式记账法是今天资本市场的重要支柱。

2016年1月,英国首席科学家发布报告,里面有许多页都提到区块链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革命”,不是“进步”。这说明当时英国首席科学家、华尔街日报都认为区块链是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大创举。

区块链的价值就是“信任机器”,这是英国杂志提出的概念。离开“信任”,区块链没有价值。

区块链可以说是互联网的产物,因为互联网的流行,造成许多虚假的事件出现,这是非常严重的。因为,今天大部分的互联网信息可能都是假的,根据统计数据,87%的互联网房地产信息和67%的网贷信息是虚假的。这表示,大部分互联网上的商业信息可能都是假的,这是可怕的数据。为什么有那么多假消息?因为信息很难在互联网上查证,所以互联网已经成为“虚假”的孵化器。而有区块链后,互联网上便很难作假。所以,今天互联网上的虚假泛滥必定导致区块链的部署。

记者:过去,区块链被创业者神化,也被普通投资者妖魔化。您认为,它能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蔡维德:我们不需要被神化或是妖魔化区块链。它就是一个技术,技术是中性的。

现代许多社会活动是没有共识的,而是由单方面决定并且是不对称的。区块链解决了一个问题,即“信任问题”。而区块链技术带来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信任革命”,核心是“共识”机制。区块链解决了让参与方可以有共识,以至于有信任,使得在没有信任的环境下,建立信任机制,乃至开展各样业务,这是以前高科技做不到的。

当区块链的“信任机制”进入一个业务后,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例如,当信任机制进入法币,就可以发行数字法币;进入电商,就可以诚实交易产品;进入教育,就有学历保证。可见,当信任机制进入每个行业,都可以带来行业新思想、新流程、新经济模型,这就是第四次工业工业革命。

记者:从2018年初的高点到年底的低谷,区块链经历了史上最大起大落的一年。那么,从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发展而言,我们应该摈弃什么?

蔡维德:区块链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解决了“信任”这个问题。作为能够实现价值流动的“代币”,经过2018年的崩盘后,大家发现数字代币的价值是并不高的。

数字代币在2017下半年到2018年初暴涨主要原因是被用来融资,但本身价值不高,用来融资后也没有用,这是后来暴跌的原因之一。而美国政府的监管是数字代币大跌的最主要原因。很明显,美国政府政府不可能支持数字代币而不支持美元。美国政府只能支持美元或是数字美元,数字代币只能当作商品或是证券,而且都还要被监管,例如以证券法来监管。

链的价值在于“信任机器”,离开这原则就没有价值。例如我们不可能拿空链、胡链、伪链来融资,也不可能拿空链、胡链、伪链来维持信任机制,这些都是“欺诈机器”不是信任机器。

国家数字法币愿景可期

记者:Token能够实现价值流转,从趋势来看,似乎多国有意推出国家数字货币。在您看来,数字货币能否成为法币?

蔡维德:数字法币是可以期待的。自从英国央行发布要发展数字法币以来,世界许多央行都表示将发展数字法币,我国央行也挂牌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

在过去两年间,许多国家央行已经做了不少实验,包括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新加坡央行等。与此同时,英国央行宣布放弃她的数字法币的计划,韩国央行发布消息称对数字法币有保留的看法,认为实行起来有风险。

进入2019年,会有更多国家央行会加大对数字法币的研究、实验或小规模试行。

记者:从监管合规来看,无论是ICO还是STO在国内都是不合法的。但有人认为,STO在国外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您是如何判断的?

蔡维德:许多人预测,2019年STO会在国外有较大的发展。有人提到上市公司会先发行证券代币,他们已经被美国SEC批准上市,所以他们上币比较容易。所以,美国第一批批准的证券代币可能是已经上市的公司。目前来看,这个市场在国外会非常大,但是在中国还不合法,不能进行。

全球最大黑客组织Anonymous承诺调查BAYC种族主义、纳粹主义等问题:金色财经报道,全球最大黑客组织Anonymous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承诺将调查加密社区针对“无聊猿”BAYC的各种指控,包括种族主义、猿猴主义、纳粹主义和神秘主义等,该组织补充说,虽然他们知道 Yuga Labs 的回应,但他们没有遇到任何“被标记为未经反驳”的东西,并称希望进行需要几个月时间的“彻底调查”。不过,Anonymous发布这一消息之后,就有不少 NFT 用户站出来质疑视频的真实性,比如加密社区用户BookSweepers 表示发布视频的 Twitter 帐户及其链接的 Instagram 和 YouTube 页面都是假的。 (NFTEvening)[2022/8/16 12:27:33]

记者:过去一年,顶级风投机构正在接受数字代币,并进行了积极的布局。比如在2018年12月,纳斯达克风投投资ErisX交易所,李嘉诚创立的香港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了Bakkt交易所等。那么,传统风险投资机构的增加和数字美元的发行意味着什么?

蔡维德:传统基金大量进入代币市场,个人预测会加速数字美元落地,而不是比特币。

有人预测比特币会因此大起,但可能性有多大?美国政府不会允许比特币被当做是金融流通货币,比特币在美国是不可能挑战美元的。美国政府现在定位比特币为产品,而不是货币,所以美国代币市场流通货币不会是比特币。

美国代币市场流通货币应该是数字美元,这是美国政府鼓励的,而且认为这是金融改革。

在2018年7月18日,IBM宣布发行数字美元,或者是说发行稳定币。和以往的稳定币不同,这次稳定币的背后是美国政府,代表数字美元,也代表美国政府支持数字经济。美国政府欢迎、鼓励、支持数字经济,其意义是巨大的,只是美国政府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并没有发声,而是由IBM公司发声。这可能是近代第三大世界货币事件:第一次是美元跟黄金挂钩,而其他货币和美元挂钩(1944年);第二次是美元跟黄金脱钩,但世界货币仍与美元挂钩(1971年);第三次可能就是数字美元的出现。

泡沫化的底谷期方向很重要

记者:从信息技术成熟度模型来看,区块链目前仍处于下坡阶段,您是如何看待的?

蔡维德:区块链现在处于下坡阶段,即泡沫化的底谷期(TroughofDisillusionment),我们需经历不短的时间。

不过,一般人把区块链和数字代币混在一起谈,我认为应该把他们分开来分析。以币圈来讲,是直线往下走;以链圈来讲,现在还在往上走。

如果是根据历史规律的话,大规模使用可能是在3到5年之后。但是区块链的速度是互联网速度15倍,所以如果是互联网需要3到5年时间的话,区块链不久就到了。

国外大型科技公司在2018年才正式进场,包括谷歌、脸书、亚马逊、和IBM、微软。以IBM公司为例,虽然在2015年就进入了区块链,一直到2017年连一个专利都没有申请。可是在2018年内,IBM却申请了一百多个专利。这些大公司进场,代表区块链将会在2019年有一个惊人的变化。

记者:您是如何研判今年区块链走势的?

蔡维德: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金融区块链,而不是数字代币的区块链,这两个都是区块链,可它的用途和设计都不一样。

区块链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个基于网络和信任机器的社会行为系统,是由技术、社群、金融等要素构成。不同应用需要不同区块链设计,例如金融区块链和存证区块链,应用领域不同,设计也不同。就是在同样领域,不同应用也可能需要不同区块链,例如支付链和清算链,都是在金融领域,但设计大不相同。

金融区块链要符合PFMI,PFMI是世界许多央行系统建设原则,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英国央行、法国央行、加拿大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等,许多央行使用PFMI原则来评估区块链系统。

PFMI是原则性的,而且是适用于评估任何金融系统,不只是可以用来评估区块链金融系统。例如PFMI要求金融系统必须是可靠的、可监管的,但是现在许多区块链系统不可靠,很难监管,甚至有写区块链系统特别设计来逃避监管。所以很明显,区块链系统必须改才能成为可用的金融系统,而不是更改PFMI。

记者:目前区块链行业“脱虚向实”明显,但是,现阶段区块链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落地。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上,您对2019年区块链服务实体经济有什么看法?

蔡维德:当前上链是趋势,特别是资产上链,因为资产不能虚假,资产交易必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

举个例子来讲,任何一个新的技术,都有一个并不太短的磨合期或是失败期,比如民航机,开始阶段发生了很多起事故,一度让人感到害怕。可是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研发、实验、实际飞行,今天坐飞机远比坐汽车事实上更安全,至少统计数据上是这样的。区块链也要经过这样的磨合期。

在这磨合期,“空链”,“胡链”,“伪链”都要被淘汰,因为他们就是虚假机器。我们不可能用“虚假机器”来打击“虚假”。客户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可能接受中心化的伪链来维持“信任”或“共识”,这和区块链的初心根本是矛盾的!所以,问题在于我们的方向是不是正确的,假如方向正确,就继续前进;假如方向错误,就应该停止。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3:47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