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水军!软文!割韭菜!ICO成为过街老鼠的十大败笔_COI

2014年3月,当AngelList联合创始人兼CEONavalRavikant写下"TheBitcoinModelforCrowdfunding"这篇著名的讨VC檄文时,他所关注的只是那个用于开源软件的全新经济模型。

“毕竟,在比特币之前,你需要先融到资,然后再写软件、分销产品,同时想办法构建出商业模式,进而变现。这一路上处处有坑,天知道那些控制着资本的天使投资人、VC、市场人员和银行家会在什么样的犄角旮旯把你陷进去。”

而基于比特币的众筹模型则能让你绕开这些不必要的坎,只要你能把软件写出来,资本层面的事情完全可以靠你发行自己的代币来搞定:

首先,写出可以支持完全去中心化网络的软件,让任何节点都可以匿名参与;

与此同时,创造一种稀缺代币来配置网络中的稀缺资源,用户需要拥有Appcoin才能加入并使用该网络,而拥有稀缺资源的人则能得到Appcoin作为报酬;

你可以预挖一些Appcoin自己持有,作为项目方应得的利益,但占比不用太多,否则会对你潜在的用户构成威胁,记住,项目的网络效应会让你所持有的份额不断升值;

美联储戴利:通胀正在给许多美国人带来经济上的痛苦:10月5日消息,美联储戴利表示:通胀正在给许多美国人带来经济上的痛苦,通胀是一种具有侵蚀性的弊病,不断上升的通胀对弱势群体不利。包容性经济意味着就业和价格稳定,随着就业市场空缺职位减少,招聘步伐应该会放缓。(金十)[2022/10/5 18:39:46]

对于网络节点运营者的贡献,要分配一定的Appcoin作为回报;针对每笔交易的执行,可以抽成极少一部分作为开发者基金,用作日常运营和后续开发的资金;

随着用户的增加与项目接受度的提升,Appcoin的价值和营收也将随之提高;

确保任何人随时随地都能匿名购买Appcoin;代码发布之日,便是项目IPO之时。

NavalRavikant所提出的这一概念,正是后来众所周知的以太坊ICO模式的雏形。以太坊上线后,随着ERC-20协议的成熟,代币发行日益简化。一键发Token、代写白皮书等ICO方式的流行,让整个区块链行业一时间泥沙俱下、人人喊打。

理论和设计上的缺陷、规则和监督上的缺位,使得ICO尚未触及到VC模式的痛处,便已偃旗息鼓,风光不再。

90%的美国人住在距离比特币ATM 5英里的地方:金色财经报道,Coinme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NeilBergquist在公司声明中表示:我们看到我们的产品需求增加,因为个人开始意识到加密是有价值和高效成本轨道的零售商。与公司一致,其ATM社区的扩大意味着90%的个人现在留在现实世界5英里内,支持Coinme的Coinstar或MoneyGram售货亭购买或推广加密货币。目前,现金到加密的实体终端有助于买卖下一代数字货币: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多边形、Chainlink、狗狗币和恒星币。这些信息亭通过货币或Visa/万事达卡借记卡支付资金,主要位于减少的48个州的杂货店、支票兑现设施和药店。(cryptonewsbtc)[2022/4/11 14:16:27]

针对其中缺陷,去中心化应用社区dTribe创始人AlexKleydints用心盘点了ICO模式在设计和实践上的十大败笔,我们分享如下:

1、代币?证券?傻傻分不清楚

有这么一个物件,它走路像鸭子,讲话像鸭子,那么它就是一只鸭子。无论从代币的定义角度上看,还是从法律角度来看,人们购买实用性代币都是为了盈利,很显然,在这里代币与有价证券又有什么不同呢呢?

调查:目前十分之一的美国人投资加密货币:9月5日消息,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加密货币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美国十分之一的人目前投资加密货币。在目前投资加密货币的总数 11% 中,男性的数量高于女性,投资加密货币的女性占女性人口的 7%。投资加密货币的男性占男性人口的 16%,种族和族裔群体以及年龄等因素也存在差异。数据显示,仅在过去三年中,比特币投资者的数量就增加了两倍,这主要是由牛市引发的。(Bitcoinist)[2021/9/5 23:01:15]

一种代币要真正实用,就必须用有相应的代币经济生态,代币能够在这种生态中发挥作用,这才是它真正应有的价值所在。然而大多数代币经济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没有经过推演测试,也没有经济生态作支撑,甚至没有产品,更不用说用户和客户了。

白皮书中对代币经济是这样描述的,代币的需求会不断增长,价格会大幅攀升,投资收益相当可观,勾勒出了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毋庸置疑,预期收益的事实表明,ICO中描述的大多数实用性代币实际上就是有价证券,没什么两样,“实用性代币”只是换个称呼罢了。

2、实用型代币并不实用

FinCEN计划修改规则使美国人必须报告持有加密货币的外国账户:金色财经报道,Compound总法律顾问Jake Chervinsky刚刚发推文称:“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刚刚表示打算修改海外银行与金融帐户申报(FBAR)规则,以便美国人必须报告持有加密货币的外国账户。这似乎是针对非美国交易所的用户,不应应用于自托管资产。我们还得等等看。”此外,他猜测这主要与逃税有关,以及使非美国加密公司遵守银行保密法。任何声称屏蔽了美国公民(正如BitMEX所宣称的那样)的公司都将面临一段艰难的时期。[2021/1/1 16:11:53]

大多数ICO在募资的时候,一没产品二没客户,之后发行的代币也就毫无实用性可言,当然也就没有其固有价值。

大多数实用型代币的唯一用途是买进卖出。

没有代币经济生态,也就没有对代币实用性的需求,那么代币还能干嘛呢,只能是投资者之间相互买卖了,这样就使得代币的需求量和价格完全被操盘手玩弄于鼓掌之间。

3、零控制、零管理、零责任

实用型代币除了白皮书中定义的用途之外,没有附加其他任何权限。发行代币的公司可以用筹集到的资金为所欲为,完全不受控制。

调查:大约2600万美国人持有加密货币:根据finder.com的一项新调查显示,近2600万名美国人持有某种形式的加密货币,占全国人口的8%。该调查还发现,大约5%的美国人拥有比特币。如果数据准确,那么这一结果将比Pew Research Center在2016年12月发表的一项调查有所增加。该调查研究显示,大约一半的美国人听说过比特币,但只有1%人曾交易、收集或使用过比特币。[2018/3/20]

一些人开始周游世界,坐头等舱,谈生意,发表演讲,还住豪华酒店。为了这种特权的表面荣光,他们甘做散财童子。然而这些都是代币发行募集的资金买单的,并没有真正创造任何价值。

募资者的行为是不受控制的,资金是没有人去监督管理的,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追责机制。而这些投资者呢,只是被当做实实在在的买单侠而已,不称作人形自走ATM已经是足够客气。

一些人把ICO当做来自加密货币社区的无偿赠款,投资者?他们是谁啊。。。

4、资金太多太早,创意太烂太少

创业公司想要成功,从确定市场的适合度,到寻求目标客户,从开发人们喜欢并愿意掏腰包的产品,到拓宽销售渠道、占领市场,这都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尽管有时候几经辗转反复,但是,没有捷径可言。

早期资本不足倒逼初创公司着眼于创新,其中不少创意和产品是具有颠覆性的。

但是,当一家初创公司坐拥巨资的时候,容错率会很高,当简单地砸钱就能填坑的时候,呕心沥血和小心翼翼反而是一件很难的事。虽然我们的项目没潜力,但是我们有钱啊,虽然我们的创意很烂,但是我们能烧钱啊。如此,初创公司经历失败之后,是如同行尸走肉,还是能卷土重来,谁会在意呢?有钱就够了。

5、付费“假新闻”打造虚假的繁荣

在ICO时代,加密货币的媒体赚得盆满钵满,大量有偿的采访和文章被发布和推送,这也是是大多数媒体的赚钱手段。这种无底线的大肆报道和鼓吹不仅给ICO带来了虚假的繁荣,还带来无中生有的可信度。其实对于ICO本身来说,这是得不偿失的,正所谓“大热必死”。

6、付费顾问制造虚假的评级

付费顾问俨然成为了一个行业,有些人甚至把自己的名字和肖像明码标价,卖给ICO使用。这些付费顾问大多都在ICO——评级网站工作,只要钱到位,评级就足够高。

这让欺诈性质的ICO有了可乘之机,它们在短期内就会成为市场上的宠儿,并快速圈钱。然而在ICO结束后,这些顾问往往会立即套现、抽身、深藏功与名。

7、“水军”释放虚假的信号

一般情况下,赏金的支付应该是有价值的,比如用代币奖励翻译白皮书的人。

但ICO催生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毫无主见,只会随声附和,他们在社交网络上大肆发布发布某一ICO的软文,千篇一律的都是相当积极正面的内容,他们还明目张胆抄袭ICO的综述,然后从中获利。这样的赏金猎人,其实已经变了味儿了,他们与应声虫无异,称为“水军”更为恰当,赏金都被这一类人拿去,也背离了赏金的初衷。

“水军”们让某一项ICO看起来有大量投资者,能够带来可观的收益,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但可惜,他们释放出的这些信号,都是假的。

8、限时折扣营造虚假的紧迫感

每一项ICO都有一个固定的限时折扣,固定的时间开始,固定的时间结束。巨大的折扣使ICO贬值符合人们“跌买涨卖”的心态,限时让人们感觉“过了这村没这店儿”,很多ICO就是营造这样虚假的紧迫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巨大的“团购”式折扣有其必然的吸引力,这是人的本性使然。

9、产业化刷榜创造虚假的活跃度

很多投资者购买代币的时候,会把其活跃度当作一项重要的指标。

提升活跃度最快的方式是什么呢?当然是刷了。

因此,一些ICO会雇佣刷榜机器。

在Bitcointalk和Reddit上,它会不断地对帖子进行投票和评论,把相应ICO一直置顶在首页。

在Telegram上,关注某一ICO的用户,一夜之间可以从百暴增上万。大量“僵尸粉”的加入,创造了社区内对其空前高涨的兴趣,进一步提升了该ICO的可信度。

当然,这都是假的。

10、股票投资者和代币投资者之间的不平等

最后一点。有的公司发行股票,同时发行代币,这就有两种投资方向,在这两种投资者之间,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在大多数情况下,股权交易获得的资本要比ICO募集的资本要少的多。但股票投资者实际上拥有公司的一部分股份,能够获取公司信息,并且有权限约束ICO的发起人,而代币投资者却没有这样的权力。对于代币投资者来说,明显不公平,这无疑会削弱他们持有的积极性。

结语

ICO的狂热确实让加密数字货币更为大众所熟知,但目前的ICO项目重营销不重产品、重形式不重内容,同时缺乏基本的规则、控制、管理和常识,这就如同互联网泡沫时期那批.com公司一样,各路妖魔鬼怪粉墨登场后,竟然通通都能拿到资金,这样的模式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说ICO当前的模式确实已经穷途末路了,但NavalRavikant在"TheBitcoinModelforCrowdfunding"一文中最初的那个理念却依旧发人深省。只要基于区块链和众筹模式的技术创新确实能有效提升社会资本的流动性,同时还有助于整个社会总财富的增长,那么,这样的理念终有一天会在社会中生根发芽。

只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多一点理性、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清醒,让它不断进化、不断成熟。成熟之后,加密数字货币的众筹方式,肯定不会再是眼前这种乌烟瘴气的ICO形式。

来源:区块链大本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4:86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