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面对垃圾分类过程中的重重阻力,“万能”的区块链能做些什么?_Tokhun

科大讯飞前两天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科大讯飞iFLYOS已经最新上线了"生活垃圾分类查询"技能,并且能第一时间接入到讯飞开放平台的AI体验栈中。

这一消息的爆出,让那些受垃圾分类折磨、频临崩溃边缘的上海人看到了希望,同时,也让全国各地的人松了一口气。毕竟,上海已经开始垃圾分类了,其他地区距离这一天还会遥远吗?

这个夏天,"垃圾分类"问题引发了全国关注。自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施行。此后,扔垃圾变成了日常生活中困扰人们的一个大难题。

以前你可能连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这两个问题都搞不清楚,而如今,你不但要搞清楚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还要再多加两个问题:什么是干垃圾什么是湿垃圾。一不小心分错了就要面临被罚款的惩罚。以前随手一扔的垃圾,现在要拎不清楚,你跟本不敢扔。

分析:美股焦点已经从“加密货币”和“元宇宙”转移到“人工智能”:金色财经报道,尽管美元利率和固定收益的收益率在持续上升,但今年美股走势依然表现较好,纳斯达克指数年涨幅达到35%,标准普尔500指数则上涨了12%。根据MacroScope的分析数据显示,“六家顶级科技公司的总市值已经达到8.4万亿美元,占到标准普尔500指数的23%,这些科技巨头的市盈率 (PE) 介于29 (Apple) 和66 (Tesla) 之间”,目前美股焦点已经从“加密货币”和“元宇宙”转移到“人工智能”。然而,随着未来稳健盈利增长的前景面临挑战,这一趋势的可持续性将受到考验。(cryptoslate)[2023/6/12 21:32:17]

垃圾分类本是一件好事,但此时却给人们带来种种麻烦。让垃圾分类这个习惯长期持续下去眼下面临多重难关。

如何将复杂的垃圾分类简单化?

美国司法部试图从“基地组织”的155个地址中扣押比特币:金色财经报道,美国司法部正试图从所谓的“基地组织”用来资助恐怖主义的155个地址中扣押比特币。联邦调查局、国土安全调查局(HSI)和美国国税局网络犯罪部门在周四提交的没收投诉中称,基地组织通过Telegram渠道网络创建了一个复杂的活动,他们曾利用该网络征集比特币捐款,旨在资助恐怖行为。[2020/8/14]

有人戏称,如果你在街头看见一个人站在垃圾桶前久久不愿离去,他一定是在搜索什么是可回收物、什么是有害垃圾、什么是湿垃圾、什么是干垃圾。这是个玩笑,也是个现实。

很多时候,我们也很愿意去对垃圾进行分类,但是复杂的垃圾分类方法让我们敬而远之。一杯奶茶,杯盖是可回收垃圾,杯子是干垃圾,没喝完的要把珍珠扔进湿垃圾桶里。

如果你是有事出门顺手去扔垃圾的话,那么很可能你会因为迟迟分不清楚手中的垃圾要如何分类,而导致事情被耽搁。所以,让复杂的垃圾分类简单化,这是将这个习惯持续下去的重要前提。

动态 | 韩国将把加密货币交易所等公司从“风险企业”类型中剔除:根据Cryptonews消息,韩国政府已确认,将把加密货币交易所从获得税收减免和商业激励的中小企业类型中剥离。根据商业邮报,韩国中小企业部已在上周开始努力修改风险企业促进法,可能在9月4日提交立法机构盖章确认。除此之外,该部还将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经纪服务公司也从风险企业名单中剔除。[2018/9/3]

如何让人们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现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每天制造的垃圾量也在不断增多,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在随之不断恶化。有效减少垃圾处理量,合理回收垃圾确实到了非去做不可的地步。

实施垃圾管理条例,对垃圾合理分类这本是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好事。但就像上面所说的,好多人因为暂时一下弄不清楚垃圾如何分类,从而给个人带来很多麻烦,这就导致了一些人对这件好事产生了抗拒心理。

新加坡跃大教授李国权:成功的区块链项目,最后都是从“我”走向社区:新跃社科大学商学院教授李国权近日指出,“我只是区块链社区里的一个节点。哪一天这里发展得足够好了,我就会自动消失。成功的区块链项目,最后都是从‘我’走向社区。随着更多人加入社区,创始团队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小,但原本拥有的蛋糕却会随着社区扩大而变大。”他坦言,没有一个项目是完美的。区块链投资优于传统投资方式的一点是,不同项目间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李国权认为,区块链精神是无我无欲的利他精神,呼吁公众学习如何用区块链技术服务大众。[2018/4/22]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前面就有新闻爆出有市民用无人机将垃圾投放到隔壁社区。这虽然只是少数现象,但它已经体现出人们对这种强制实施条例的抵触。这次有人用无人机将垃圾投放到其他社区,下次可能就有人趁晚上出去悄悄将垃圾乱扔到无人的地方。这样下去,垃圾管理条例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必然有限。

一条制度要想真正发挥到它的作用,执行者能自觉自愿地去执行是必要前提。但如何让市民能自觉自愿地去对垃圾进行分类呢?

如何让各个垃圾站点高效联合起来?

眼下垃圾分类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将各个垃圾站节点高效地联合起来。现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垃圾节点还处于一个各自独立的阶段,这代表我国目前的垃圾处理还处于一个松散分散的状态。因此尽快的建立一个平台让各个站点之间能共享彼此间的数据,这需要一种统一的技术标准,也是目前垃圾分类最亟待攻克的一个难关。

种种难题让垃圾分类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在实施过程中却陷入困境。各种新技术在它面前似乎也显得无能为力。那么,现在应用逐渐广泛的区块链技术是否有望解决这个难题呢?

区块链平台的Token激励机制让人们积极主动对垃圾进行分类成为了可能。

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推广,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市就已提出了垃圾分类的概念。2000年,建设部下发《关于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的通知》,将北京、上海、广州等八个城市列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正式拉开了我国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的序幕。

但这项工作没能一直持续下去,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

而区块链生态体系中的Token奖励机制正好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而且这一解决方案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了很好的应用先例。

2013年,海地因受之前地震灾害的影响,国内经济受到重创,很多海地居民以拾荒为生。"塑料银行"便在此时应运而生。

它与IBM达成合作,设计了一套区块链解决方案,鼓励人们通过回收废塑料等垃圾,换取收入。垃圾可以在塑料银行被换成Token,并转入数字钱包,避免被盗。此后,Token可以被兑换为法币,也可在塑料银行旗下商店被用于购买生活用品。同时,它也可作为拾荒者的信用证明,帮助其获得银行抵押贷款等服务。

"塑料银行"的这一举措使塑料垃圾实现了货币化。这个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目前我国垃圾分类问题。

在国内,一些地方也就这一方法在做一些积极的尝试。河北雄安新区已经出现了基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智慧垃圾收集器样机,箱体采用了LED屏和二维码以及区块链技术应用。

据介绍,市民可下载该应用的APP,在通过扫码后进行垃圾分类倾倒,该垃圾箱内置系统可以根据垃圾种类和重量,给予垃圾投递者积分奖励,所有积分则可以通过未来遍布新区的服务体系用来兑换生活用品等。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处理,实时将垃圾位置和承载量发送给垃圾运输公司,提高垃圾从公民到处理机构的效率。

除此之外,Token奖励机制也能很好地发挥垃圾分类过程中的第三方力量。这里所说的第三方力量指的是遍布于全国各地的垃圾处理厂。可以利用区块链平台,将不同的垃圾处理厂联合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链。

而政府可以从传统的监管平台的搭建者这个角色中跳出来,变成平台的监管者,让市场自己运作。政府则只需在外部针对问题进行矫正即可。

比如我们可以将垃圾处理厂的垃圾年处理量在区块链平台上转化为相应的数字资产,并留存备份。而政府则从其财政预算中拨出来一部分款项,对垃圾处理得当的企业进行补贴,反之则进行惩罚,从而促使这些垃圾处理厂积极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在这种激励机制下,人们会在享受垃圾分类带来的的回报中愉悦地学会如何正确地对垃圾进行分类。也能有效避免惩罚给人们带来的抵触心理,这样非常有利于人们将这个好习惯一直坚持下去。

长此以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即使有一天这样的奖励机制不存在了,人们也能熟练准确地对垃圾进行分类。那时,垃圾分类会跟我们今天扔垃圾一样成为一件顺手可做的小事。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4:83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