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大桦狼||996热议的背后,也是互联网时代的拐点_JIMN价格

关于996的争议,其实已经有好几年了。早在2016年10月,58同城就被曝出实行全员996工作制度,姚劲波还因此受到员工声讨。彼时,58同城所提出的996工作制,是指工作时间从早9点到晚9点,一周上6天班,且没有补贴或者加班费,也不允许请假。

事实上,对于很多互联网公司来说,996的工作文化早已经推行了很久,或许很多人都已经适应了这种工作方式。可是为什么,996又会在2019年的春天突然引爆呢?

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或许是来自去年某大老板在美国的丑闻,那档子破事搞的这位大佬颜面大失。为了把这张脸再捡起来,也为了摆脱笑柄身份,重新树立威信,这就必须在内部往死里搞整风,然后,各种奇谈怪论都冒了出来。

CFTC:执法监管不是管理市场,而是用适当方式充分保护客户或促进创新:金色财经报道,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主席Rostin Behnam表示,对于CFTC可能获得的任何立法或法律授权,我不会从其他人那里拿走它。目前我们与SEC存在监管真空,对数字商品资产的监管存在差距。事实是比特币是一种商品,这是由美国法院裁定的,而且根据美国法律,不受监管。执法监管不是管理市场,而是用适当方式充分保护客户或促进创新。[2023/6/7 21:20:26]

直到现在,连人见人爱的马云都因为“三谈996”而成了众矢之的。

曾经有个流传甚广的段子说,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招聘了一位日本研发,上班第一天他对部门同事说,我在日本就是个加班狂,希望大家能跟上我的节奏。但是一个月之后他走了,临走的时候留下了一句话:

比特币全网未确认交易23658笔:金色财经消息,据btc.com数据显示,目前比特币全网未确认交易数量为23658笔,24小时交易速率为4.15 txs/s。目前全网难度为16.55T,预测下次难度上调0.63%至17.64 T,距离调整还剩11天23小时。[2020/3/11]

你们这样加班,是相当不人道的。

可事实上,这种“不人道”在最初的时候还曾一度让很多程序员感到了无比的骄傲。

阿里巴巴最早推出“双十一”的时候,因为当时很多技术还不到位,淘宝老宕机,阿里就要求所有员工以996的方式提前两个月备战“双十一”。

而那时的996,也让所有的阿里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他们不断的创造着世界互联网行业的各种纪录,不断的刷新着一个又一个惊人的数字。

阿根廷共济会将发行NFT,利润用于当地慈善工作:金色财经报道,阿根廷共济会组织Grand Lodge of Free and Accepted Masons表示,其将发布77种数字艺术NFT藏品,利润会回馈给该分会支持的当地慈善机构。

根据公告,这是第一个由地方性Grand Lodge支持的官方NFT项目。据悉,共济会Grand Lodge是特定地区的兄弟共济会团体的管理实体。该系列包含与共济会历史和传说有关的图像,如黑白方格地板,罗盘符号等。77这一数字也与该组织传统密切相关。

该收藏品的网站声称,共济会正在利用这个收藏品,部分原因是为了“将慈善事业提高到该机构历史上一个新的和前所未有的规模”。(Cointelegraph)[2022/9/7 13:14:30]

所以即使今天,在面对996的问题时,我也听过不止一位85前的程序员说,“压力大完全是自己的原因,程序员要做好,一定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但是,发烧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个充满了互联网理想的年代,早已经成为了回忆。

如今的现状是:窝里横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其实增量大多见顶了。支付宝5亿用户,微信10亿,拼多多4亿多,京东3亿多。老外收割不了,光在境内嚯嚯,大概率到顶了。

让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去提升单位产出,以推动人均收入转化成销售额,非常难,远没有砍人头简单。

相比之下,劳动力成本最容易压缩。

曾经的互联网行业仿佛是一艘隆隆启航的巨轮,它的未来是星辰大海,看起来一片光明,充满希望。但是如今,当所有人都意识到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消退,而未来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乃至于区块链能否开启一个新的红利时代还不得而知的时候。

被行业裹挟的程序员们,再想要“达到人生巅峰”,其概率之低堪比亲眼看到彗星划过夜空。这大概也是年轻一代程序员对996不满的重要原因。

资本寒冬来临,整个行业不景气,企业自身危机重重。的确,当工作都可能得不到保障,拼搏已经不成立的时候,为什么还要996?

所以,早在前段时间程序员们在Github上自发抵制的时候,我就有想过这个问题。以至于我最初看到关于马云说“996是修来的福报”的时候,我还以为他要讲述的是一个“个人选择和时代机遇”的辩证关系的故事。

毕竟,如今的这个时代,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在资本和知识密集、边际生产率极高的行业或者说职位,都是很难按部就班的955的。因为资本和知识密集意味着回报率高、机会多、变数大。最典型的就比如某些金融业的岗位。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边际生产率高就意味着少工作一个小时的损失会很大,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你很重要”。而当一个人“重要”到一定程度之后,他大概率是会主动的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来换取更大的利益和成就感的。像法定工作时间这种“民不告官不究”的条款也更是不会对其造成约束。

反之,在资本和知识不那么密集的行业,或者哪怕是相对密集行业的中下层,在福利制度已经足够高的情况下,955其实也是很容易执行的。因为本来员工本来也没啥动机加班,加班了也就那么回事,而公司如果强行让员工加班,钱未必能赚多少,还要承担法律风险,说不定公司自己就先被告破产了。

所以一般来说,如果在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乃至于一个国家能确立955制度,往往就意味着公司的架构、行业结构或者国家的阶层都已经比较稳定了,员工普遍满足感较高,都没太多的心思去折腾。这个时候,公司要强行折腾的成本就会面临较大的法律风险和员工离职的风险。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996和955也可以大略的看做一个行业乃至于一个国家是否处在发展的“窗口期”的标志。

而窗口期的特征就是上面说的:回报率高、机会多、变数大。

但是,往往处在“窗口期”的国家对劳动者的保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故而劳动者往往都过的非常辛苦——80年代韩国的“汉江奇迹”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中国过去这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而互联网就是处在风口浪尖的行业,资本和智力都在源源不断的聚集,所以大到中国,小到互联网行业都算是窗口期,很多几年内完成阶级跃迁的例子也处在这个行业。

我本以为马云也会从这个角度来说,时代的机遇现在就在你的身边,这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碰上过的事情,而个人的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如果不趁着风口上努力的996,等错过了时代给予的机会,风口过去了之后,再想12*12也是没有用的。

士大夫但为身谋,向使在明州时,朕虽百拜,亦不复问亦。

这样立意,虽然本质上也是鸡汤,毕竟大部分人即便是非常努力了,也只是成为时代的注脚而不是主角,但是多少会更加的“高致雅量”一些。

但是“修来的福报”这种自圆其说的说法,作为建议可以,如果要提倡依然有待于商榷。

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持有一个价值观,用同一种方法做事的。

人们有看到机会就励精图治不要命工作的自由,但是也应该有规规矩矩工作、安安稳稳上下班的自由。不是每个人看到窗口,就一定要去抓的,尤其这个概率平均摊到每个人身上并不大的情况下。

归根结底,我们的社会,不能也不应该是一个一味的最大化社会的总利润,每个人都削尖了脑袋往上爬的社会。而应该是一个尽量的让每个人都能够充分的按照自己工作的偏好来进行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社会。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4:22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