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TE:数字货币交易所波澜再起,ByteTrade如何充当搅动行业的那条鲶鱼_RAD

“去中心化”商业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它改变了传统价值创造与传递的成本模式。显然这又会带来在线市场的一大波红利,各行各业其实都已经展开不同程度的“去中心化”。其中,数字货币交易的去中心化,是最难啃也是最有价值的一项,关于具体模式的探索也在不停的进行中。

近日,去中心化交易所ByteTrade宣布正式上线,这也引起了广大数字货币投资者的关注,那么数字货币交易为何要推广“去中心化”交易?所引领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与现有的资产锁定机制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中心化弊端日益凸显:数字货币交易所试水“去中心化”成为常态

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原理,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每个事物都处于发展着的,持续的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当中。

不可否认,现阶段的中心化交易所模式在过去许多年的时间内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这是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曾经先进的中心化金融交易模式也沦为“旧事物”,其天生具备的弊端也日益显现。

Zodiac Credit (ZODC) 大量流动性已被移除:金色财经报道,据CertiK监测,Zodiac Credit (ZODC) 大量流动性已被移除。部署者将约101.7枚WBNB移除并转至外部账户0xDc1。

BSC地址:0x436f510a72f7972996b07dC2edeafa26308539e7[2023/2/7 11:51:17]

一方面是平台自身资金安全性问题;另一方面,当前数字资产多达几千种,出于购买或者分散风险,用户往往需要开设多个账户,不仅交易体验差,也会影响投资效率。

就目前来看,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行业最严重的问题,几乎所有的中心化交易所都发生过安全问题,例如日本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Coincheck遭遇黑客被盗5.34亿美元的XEM;全球知名加密货币交易所Mt.GOX被黑失窃85万枚Bitcoin,当时价值4.87亿美元。

这些安全问题的发生,一方面是因为中心化系统的天生安全缺陷,中心化交易所系统因在链下运行,其钱包为用户统一代管资金之外,交易也不记录在区块链中,资金和私钥的储存信息都因此存在风险。另一方面是无法针对“监守自盗”“灰色运营”等质疑自证清白,出于商业保密要求,这些交易所又不同意外部审计。

Hut 8购买了价值3000万美元Nvidia新型挖矿专用GPU:3月26日消息,Hut 8表示已花费3000万美元购买了Nvidia的新型加密货币挖矿专用GPU,这些设备将在2021年5月开始交付,全部署预计将于今年夏天完成。(CoinDesk)[2021/3/26 19:21:21]

因此,包括Bitfinex在内的一流传统交易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去中心化解决方案。数字货币投资者对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呼声,越发强烈。

当然了新事物发展本身也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还是个非常年轻的事物,有不足之处也是理所应当的事。但只要方向对了,即便还需要花费时间摸索也就无所谓了,但有的平台却“挂羊头卖狗肉”。很多中心化交易所虽然嘴上喊着要向去中心化转型,可实际上拿着钱在中心化交易所里投资,等于没有解决问题。

从技术到生态的底层协议创新:以新公链为基础建立新共识机制

动态 | Everipedia在瑞典开设欧洲办事处:据coinjournal消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在线百科全书Everipedia已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开设了第一家欧洲办事处。Everipedia表示,新办公室的启用标志着“Everipedia下放全球知识经济权力的使命中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它希望增加欧洲的交通和社区,并扩大其全球足迹。[2018/10/5]

数字货币本来就是建立在区块链上的资产。而数字货币交易所的区块链化,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去中心化交易所本身的确也存在瓶颈,比如交易品种少、交易速度慢、市场流动性分隔等问题。而中心化数字货币交易的流程已经趋于稳定,目前市场和用户也都在期待去中心化交易所能够达到和中心化机构相同的交易体验。

在衡量一个去中心化交易所时,我们通常考量如下三个方面:资产锚定机制、共识机制、价格发现机制,而通过观察现有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发展特点,很多项目在这三个方面上有单个或多个短板。

例如,以0xProject为代表的项目没有独立的资产锚定机制,无法保证跨链资产的安全。一般来说也就意味着不能进行跨链资产的交换。再来看KyberNetwork,没有做共识机制,且依赖的第三方公链还未上线。除此之外,大多数去中心化交易所,还存在两个通病:性能低下、手续费高昂。

从本质上讲,去中心化交易所需要有合适激励机制的公链,能激发主体的上链热情,应用应该能更快地落地,如何真正激励公链的生态做大,而不是激励参与方做市值管理,这需要搭建更为完善的底层协议,底层协议则是这个生态的基础和核心,构建了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就可以打造自身的区块链生态。

近日上线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ByteTrade,万分之八的手续费与全新的交易分红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在结构设计上与其它交易模式也有很大的不同。

ByteTrade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设计一个全新的共识机制,并自己做一条独立公链,引出目前测试的环境和结果。对C端用户,ByteTrade的全部交易行为都记录在链,可进行公开查证。

对有自建交易所需求的B端用户,ByteTrade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只需一个Logo,项目方便可搭建属于自己的交易所。而所有基于ByteTrade的交易所,都可共享整个交易池,从而解决小交易所交易深度浅、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在技术设计体系方面,ByteTrade采用一个可扩展的高性能分布式数字货币智能合约平台,它的核心是一个采用了多级DPOS+BFT双层结构区块链的分布式交易系统。

双链结构,由撮合链和清算链组成,其中,撮合链因为消耗计算资源大,速度要求高,因此可以实现多个撮合链的水平扩展,主链实现订单定序,冻结,和清算的过程。既能解决POW在挖矿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能源过耗的问题,也能避免POS权益分配下可能产生的“信任天平”偏颇的问题,性能堪称强悍。

由此可见,在ByteTrade这一去中心化交易所,可以享受到近乎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体验,这其实也可以在在运行效率、手续费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是对去中心化运作模式的一次大的升级,也是迎合市场需求的理想交易状态。

TransactionFee+TradingFee:打造去中心化双重收益分红系统搭建

数字货币交易者,除了币价上涨之外,也渴望获得分红。而在原先的交易模式下,收入较为单一,而且在安全性上其实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般来说,区块链上存在大量小型储备池,缴纳足额保证金之后提供币币兑换服务。服务商通过神盾协议确保币币兑换成功,并获得收益。如果发生纠纷,投资人可以通过链上自治委员会进行解决。

而且一些去中心化交易所,基于以太坊等成熟公链展开,只能交易ETH及各种ERC20Token,不能进行跨链交易效率极其低下,导致手续费较高,进而影响交易体验。

而ByteTrade在收益方面与传统模式有着很大不同,券商收益来自于TransactionFee+TradingFee两个方面,能够让券商收益得到保障,最大限度保障券商的利益。

在手续费方面,产业链条较短,而且平台本身独立性较强,使得运作效率提升,手续费较低,用户无需额外支付矿工费。万分之八收费堪称行业最低的一档,如果使用BTT交易,手续费更可降至万分之五。

这万分之八的手续费中,一半分给ByteTrade背后的见证节点,一半分给交易所流量的提供方。

整个ByteTrade网络的TransactionFee会按照一定比例分给券商,因为作为Dapps它承担了上层应用的开发、维护和推广等工作。

数字资产会成为人类重要资产之一,这已然成为很多人都公认的事实,很多数据报告显示整个数字资产的市场规模很快就会达到万亿美元。而ByteTrade的模式,可以说已经接近于中心化的服务体验,并且在安全性、费用、分红等方面实现大的突破。目前,ByteTrade已经在东京、弗吉尼亚、伦敦、新加坡,悉尼、圣保罗、加利福尼亚、首尔、法兰克福、俄亥俄州、俄勒冈的11个AWS机房部署了清算和撮合链。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交易机制、交易产品、用户帐号体系等环节的丰富和完善。ByteTrade也将带来更大的价值,而这一示范效应也打造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样板间”,从而推动加速整个数字资产市场的蓬勃发展。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3:22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