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徽州这座破旧民居,竟被人花掉近10亿元人民币拆除后搬运到了美国_OIN

2020年10月,再次跟团去了徽州,原本是想看看那里满山遍野贡菊开放时的盛景,没曾想还是晚了。既然错过了贡菊,不如既来之,则安之,随处欣赏其它的异样风光也算不虚之行。于是,便来到了位于休宁县城南15公里处的一个名叫黄村的地方。

从黄山市去往黄村的路程虽不远,由于大多属于丘陵山地,而且岔道很多,显得曲折而漫长,即使来过几次的司机靠导航都走错了不少冤枉路,后经几次打电话询问同行,最终寻找到了这个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庄。

进入黄村的路口有处不大不小的停车场,停车场旁边有关于该村的简介。黄村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民居、小桥、流水错落有致,居民以黄姓为主,至今保留古朴的民风民俗,人文底蕴深厚,极具开发潜力。2019年9月成功入选安徽第一批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

村头道路正中有座简洁而阔大的木质迎客厅,上面有两个鎏金大字“黄村”,厅子中间可以行车行人,也可以让游客歇脚乘凉,村里人在这里出售山货,可谓一厅多用。沿着石板铺就的古朴山路,蜿蜒而行,令人有种曲径通幽之感。

途中有座进士泉,有简易的山道通达到一处用鹅卵石砌成的圆形池子,从表面看池子里的水并不深,里面长满了长长的青苔,仿佛一处秘境,让人联想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里面会不会有仙女沐浴?或是月朗星稀的夏夜,村里劳累的人们在此泡澡嬉戏时的情形。

从村口到村子约有2公里左右的路程,大家边走边欣赏身边的景色,倒也觉得很轻松。路边不时有泉水流动的声响,山脚下村民的田地里,各种蔬菜青翠欲滴,鸡鸭鹅等家禽在地里追逐、玩耍、觅食,犹如一幅自然祥和的田园风光卷轴,徐徐向游人展开。

徽州古村大多都遵循着一条亘古不变的风水定律,讲究依山傍水,力求避风向阳。黄村亦不例外,它藏在翠绿青山之中,村子虽不大,倒也算是个山水与人文景观结合得比较完美的地方,历经岁月沧桑的白墙屋瓦,日出而作的村民的悠闲安然,又是那么的风情万种。

据记载黄村距今已有1100余年的历史。传说黄村黄氏的祖先就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经过千年的发展,现在的黄村分为上门村、下门村。两村相距里许,一山之隔不相见,一水之脉紧相连,犹如处在一个大大的葫芦里。

下门村状若燕巢,四周青山绿水,著名的黄村进士第就坐落在这里。黄村进士第为明代嘉靖八年(1531)进士黄福所建。建筑门楼结构复杂,却层次分明,门楣处有砖雕上书″进士第"三个大字,上面又有“乡圣”匾额,足以显示其主人的在本地的名望和地位。

府第占地面积790平方米,依次为门楼、门屋、享堂、寝楼,进深为五进。每进庭院二侧内有侧廊相连,后进二侧有边门。大厅木柱102根,花瓣石墩上粗大的柱子,用料非常考究。整个建筑结构严谨,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极具徽派建筑的研究价值。

进士第虽已历经数百年风雨,墙面斑驳,但里面每处细节均依然透露出当年的豪门气势。该建筑于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士第左前方还建有中宪第,虽部分遭到损坏,但仍保存大部分,极具修复价值。

村内居住区中央有片区域为晒谷场,也是村民组织活动的广场。每到秋冬之际,徽州境内最美的景色即是晒秋,每家每户将秋季五颜六色的农作物,晾晒在用竹子编织成圆形的巨型簸箕内,有的摆放在屋顶,有的摆放在天台,那种丰收的颜色光彩夺目。

而随着到徽州看晒秋的游客增多,像这种集体在广场摆放而迎合游客的所谓“晒秋”,则显得有些造假和做作;晒谷场的旁边有片池塘,干枯的残荷在水中呈现出不规则的凄美,通往池塘的沟渠有两架古老的水车,让人联想起曾经的记忆。

不大的村子里还有诸如徽州年味、锋味豆腐坊之类的民间作坊,看似古色古香的装饰中,仍免不了充斥着现代元素的痕迹,给人一种古时大家闺秀娥眉粉黛翩然而至,却身着西服的不适之感。倒是花草之中闲适散步的家禽,给人真实的山村印象。

古之徽州因耕地有限,居民大多外出从商。徽商致富还乡,在家乡兴建住宅,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一是有高过屋脊的马头墙;二是四水归堂的天井;三是内部精美的木、砖、石雕。有句谚语形容徽州的建筑特点感觉非常贴切:肥梁瘦柱中天井,四水归堂发财院。

其实,在黄村乃至中国闻名遐迩的徽州古建筑并非进士第,而应是荫余堂。荫余堂建于清朝嘉靖年间的民宅。内有16间卧室、中堂、贮藏室、天井、鱼池,富有典型徽州民宅建筑特色。“荫余堂”三字即包含了荫求祖荫、余祈富余的期望,曾先后有8代黄家子孙居住于此。

1997年,美国人斥资1.25亿美元买下荫余堂,拆下一砖一瓦,原封不动搬运到美国。拆除工作进行了四个月,部件包括2735个木构件、8500块砖瓦、500块石件和当时屋内摆放的生活装饰用品,甚至连同鱼池、天井、院墙、地基、门口铺设的石路板和小院子也拆了下来。

1998年2月,装满19个国际集装箱的部件被运到马萨诸塞州的仓库。在随后的5年筹备期间,中美两国的文物专家和博物馆特意从安徽聘请的能工巧匠,对荫余堂各个部件进行测量、登记,将损坏腐烂的木质部件按原样重新打造,可以说每个部件都经历的一次重生。

2003年6月,荫余堂加入到迪美博物馆已收藏的23栋历史建筑的行列,正式向公众开放,荫余堂在这里又被赋予新的使命,成为徽州老宅生命的延续。据说第一天排队参观的人数就上万。它也因此成为全世界首个、也是唯一建置在海外的古徽州建筑。

采撷生活点滴照亮美好人生

玄子原创图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2:69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