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H:春分山水画画作延申|郭熙《早春图》_REN

春分至,草长莺飞,佛提杨柳。

赤道直射北回归线并且持续向北半球移动的时候,昼渐长,夜渐短,昼夜开始平分;春雨频发,微风渐暖,无不昭示着春分的到来。

春分的到来有两个尤为明显的特征,其一:昼夜平分;其二:春暖花开,枯黄的树枝重新长出绿叶,荒凉的景色被争奇斗艳的花儿取代。望着这景色,前途的方向日渐明朗,给人带来新的希望。

看着非凡的景色,无数艺术家们寄情于景,将自己的豪情壮志隐喻在自己的画作之中。借春分之日,与大家分享一位北宋时期的画家郭熙晚年时期的大作《早春图》。

北宋年间,与文化的交流发生演变,文人参与执政之后,士人阶级发展壮大,他们成为欣赏艺术的主要对象,艺术品的欣赏需求也就发生了改变。在变革时代的躁动与复兴国家的期盼中,无数文人借景抒情,《早春图》便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满足了士大夫阶级对山水画的理想追求。

画中描绘了这样的一幅景色:瑞雪初退,枯木逢春,一切欣欣向荣之余,却窥不见春意。山间蒸气慢慢的向上升腾,寒意尚未完全消退。但寒意又并不是完全笼罩在山林之间,山峦耸动,生命力正在躁动或将破土而出的讯号传播开来。

在文人辈出的时代,他们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又需要跟上时代的更迭才能受到赏识。

郭熙在神宗时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但随着元丰末年神宗去世、宋哲宗的即位,他的画不再受到重视,宫中悬挂的他的画作大多被取下来,收到库房中。后来北宋被灭,《早春图》幸得一个爱好书画的金章宗收藏,后面几经波折,得以流传至今,藏于台北博物馆。

时至今日,时代发展更加迅速,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面临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对于喜欢珍藏艺术品的我们来说,总是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藏品收藏的地方和随着时间的发展会不会受损等原因,数字艺术应运而生。

数字艺术品可以免于时间、空间上的困扰,同时展现形式多种多样,眼前可以是一幕帘布,同时也可以是一个碗瓷,带来一种新兴的视觉效果。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下,我们的艺术跳脱出了我们所常规的认知,更适用于在这个数字时代下的诉求。

冬去春来,从古至今,从《早春图》描述了当时士人的理想追求,到现在数字艺术展现了我们的新型需求。寒冬终将消逝,时代也在进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0:37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