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今年最猛IPO军团来了_CVC价格

转眼间,半年又过去了。

我们先看一份IPO成绩单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23上半年共有9家VC/PE机构收获5个及以上IPO,令人意外的是出现了4家产业资本,分别是中芯聚源、哈勃投资、温氏投资、小米长江产业基金。

具体来看,中芯聚源收获了8个IPO;哈勃投资、温氏投资、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各5个,累计投出了23个IPO。

这一幕,无疑是产业资本崛起的最佳写照。目睹过产业资本出手猛烈的一面,如今他们开始批量收获IPO。

当CVC开始批量收获IPO

哈勃一举回报30倍

先从一个IPO说起裕太微。

成立于2017年,苏州车载通讯芯片商裕太微由史清、欧阳宇飞等共同投资设立,专注于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成立之前,史清、欧阳宇飞两位创始人均在高通有过任职经历。

高盛正探索提供场外交易双边加密货币期权的方式:3月10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高盛集团正在探索如何提供场外交易双边加密货币期权,这表明该银行正在深入参与帮助机构交易数字货币衍生品。这家巨头是少数几家处于探索此类产品的华尔街银行之一,所谓的双边期权允许定制交易,以便对冲基金和比特币矿工等加密货币持有者可以对冲风险或提高收益率。[2022/3/10 13:48:13]

成立以来,裕太微融资不断,背后出现包括正轩投资、明势资本、金风控股、哈勃科技、烽火投资、中芯聚源、元禾璞华、苏高新创投、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十余家机构。

其中,在2019年9月,彼时哈勃投资成立不到半年,就以66.01元的价格,斥资3807.78万元投资了裕太微。而在2021年8月,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也出现在裕太微股东阵营中。

今年2月,裕太微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行业第一股,首日市值超18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IPO后,哈勃持股比例约为6.97%。以此计算,哈勃投资持股的账面价值达12.96亿元,投资回报约12.58亿元,投资回报率超3304%。换言之,不到4年,哈勃投资收获了超30倍回报。

国中创投贾巍:区块链领域技术还不成熟,应用层面还在探索:证券时报发文《区块链是真火还是虚火?有投资人说95%项目处在幻想阶段》,文章援引了国中创投合伙人贾巍的观点:“目前区块链领域就技术而言还不成熟,分布式计算本身会带来算力的耗费和效率的降低,所以很多技术从业者也希望从事分布式计算的同时提高整个IT架构的效率,应用层面就更早了,所以还在探索。”[2018/3/18]

再看看另一个南芯科技,小米投出的IPO。

今年4月,模拟和嵌入式芯片设计企业南芯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当日,南芯科技发行价为39.99元,收盘涨幅近50%,首日市值超250亿元。

成立于2015年,南芯科技背后站着一位80后复旦学霸阮晨杰。2015年前后,看到国内升降压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空白,阮晨杰毅然从德州仪器辞职,带领几位骨干成立了南芯科技,开始了创业之路。

此后,一批投资机构赶来。IPO前,南芯科技共完成7轮融资,投资方既覆盖了行业战略投资人包括Anker、紫米科技、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中芯聚源、小米集团、OPPO、英特尔资本、华勤通讯、VIVO等产业投资方,也包括晨晖创投、国科嘉和、红杉中国、光速等知名财务投资机构。

游戏巨头育碧正在探索区块链应用,用于数字产品与创意保护:实验室的趋势和监察主管Lidwine Sauer在受访时称,Ubisoft(育碧)对区块链技术能够对数字产品提供独特的所有权特别感兴趣,Sauer称,区块链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保护,这项技术可以使人们最终拥有真正的数字收藏品,在区块链上偷东西比偷毕加索的东西要难得多,任何人都无法复制,且可以100%所有。[2018/2/24]

其中,投资方当中小米系色彩浓厚。2018年1月,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参与了南芯科技的A轮融资。此后,小米基金、紫米电子等由雷军持股或控制的机构,均出现在南芯科技的股东阵容里。

华为哈勃和小米产业基金只是一缕缩影产业资本,开始批量收获IPO了。

给钱给订单

他们半年投出23个IPO

曾几何时,以腾讯、阿里、字节、美团为代表的互联网CVC大举扫货。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互联网公司是中国CVC的主力军。

不过最近三年,互联网战投渐行渐远,活跃的CVC有了更鲜明的画像硬科技。正如产业资本的“四大金刚”宁德时代、比亚迪、华为、小米。翻看他们的投资案例,硬科技投资属性明显。

他们,正在成为投资江湖一支庞大力量。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23年上半年收获5个及以上IPO的VC/PE机构共9家,其中4家为产业资本分别为中芯聚源、哈勃投资、温氏投资、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累计收获23个IPO。

这里再补充一个背景:中芯聚源背靠的是中芯国际;哈勃投资带着华为的色彩;温氏投资身后便是千亿养殖霸主温氏集团;而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源自小米集团,与顺为资本、小米战投并列小米生态投资“三驾马车”。

“在退出端,谁投资获得回报时间最快?我们会发现,哈勃投资、中芯聚源获得回报时间不到两年,投进去就IPO了。”一年前,一位机构LP代表在清科活动上聊起了产业资本崛起现象。

“未来几年,我们可能会在退出榜上看到,排在前面的是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会发现他们被投企业上市的数量很多,且获得回报时间很短。因为他们所处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出产业链很多投资机会。”这一番判断正在应验。

这并不难理解。一般来说,CVC基本都是围绕自身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布局,他们往往对产业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因此更容易识别出优质项目。以中芯聚源为例,今年以来已经收获8个IPO,最大的特点便是分布在半导体产业链的不同环节。

曾有投资人开玩笑说,“宁德时代战投部只要沿着自家的供应商去梳理,就能轻松识别哪家公司干得不错。”

另一方面,当下硬科技投资成为共识,往往好项目一浮出水面便会遭到哄抢,想拿到份额并非易事。这时候,自带产业资源的CVC优势便体现出来了正如此前一个摆在VC/PE面前的灵魂拷问:你能带来订单么?

在投资南芯科技后,中芯国际成为其第一大供应商。招股说显示,2021年,南芯科技开始向中芯国际采购晶圆,2022年上半年采购金额达到2.79亿元,占生产型采购总额的53%。此外,南芯科技还曾为小米代工自研芯片。

出于业务协同的需求和对产业的一致理解,企业很多时候也更愿意接受CVC投资。

于是乎,我们看到CVC们投资愈发凶猛,据投资界VC情报局显示,今年以来,哈勃投资已对外投资8个项目;中芯聚源更为迅速,今年已对外投资18个项目;还有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今年也已经对外出手5次。他们的凌厉风格留给投资圈同行深刻印象。

压力给到了财务投资人

“CVC强势崛起,你们怎么竞争?”两个月前,一位正在募资的VC机构合伙人感叹,他今年拜访LP下来,印象最深刻的问题就是关于CVC的竞争。“好几家LP坐下来,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如何应对CVC的竞争。”

这一幕在VC/PE圈引发了强烈共鸣。

过去,大多数CVC对外投资还是使用母公司自有基金,但近两年来,随着部分大企业战投成长,对投资的认知逐渐成型,越来越多CVC开始告别粗放时代,成立独立的私募基金,深度参与“募投管退”全过程。

于是,CVC开始成为各地政府引导基金的重点合作对象。去年底,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金公示第三批子基金拟合作机构,拟参投的15支子基金中,包括温氏投资、广药资本、复健资本、威高资本、赛意产业基金、海尔创投、商汤旗下的国香资本等。而从机构类型来看,入选的子基金几乎大部分具有产业背景,成为LP出资的一个最新风向。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投资端。这两年每一个火爆项目的融资现场,都少不了产业资本和国资机构的身影。这样的经历多了起来,身边VC朋友甚至总结创投圈最新的融资顺序

“会优先考虑拿产业资本和地方政府的钱,其次是国家队,最后才是纯财务资本。”

看上去,面对产业资本,财务VC/PE似乎毫无招架之力,然而真相并非如此。“企业创始人确实偏爱产业资本,但不希望爱得过头。”某人民币基金合伙人表示。

用他的话说,产业资本布局再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在一些跨行业的项目投资协同上,产业资本受限于本领域认知,往往意识不到其可以带来的价值,这时,就需要研究领域更全面的财务投资机构进行“补位”。

“还可以有更大范围的合作。”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此前曾向投资界表示,无论是产业资本还是财务投资机构,各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因此联合起来做投资,反而能保证项目的成功率。据悉,自2020年以来,深创投通过母基金投资,陆陆续续和华为、中兴等企业的投资平台展开合作,在乘上产业资本发展东风的同时,也嫁接了深创投独有的资源。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的明星项目背后,也是既有财务投资人,也有产业投资方。比如上文提到的南芯科技,背后除了有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中芯聚源,还有晨晖创投、国科嘉和、红杉中国这样的知名VC。

与此同时,VC/PE也需要强化自身产业能力。正如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此前分享,面对CVC等机构下场,财务投资人要转型为准产业投资机构,选好细分赛道做饱和式攻击,不要太分散。

早些时候,已经有VC/PE机构开始组织员工做产业研究,从前台到后台各部门员工都要定期参与培训,定期做专家库、企业数据库等沉淀。

“你会发现,这两年几乎所有VC/PE机构都在强调两个字产业。”用投资人的话来说,财务投资人的色彩渐渐淡去。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0:34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