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Web3 过冬 有哪些能超越周期的落地产品?_WEB

作者:Terry

伴随着美联储加息和宏观环境的悲观情绪传导,加密二级市场近来明显冷清了不少,Web3叙事也没有出现能明显引燃情绪的爆点。

以往增量的好日子逐步成为美好的回忆,Web3世界也正在越来越真实地面临自己独特的流量困境——Web3存量用户见顶,增量用户的进场却困难重重。

因此「过冬」成了一众Web3新老项目的主旋律,那在大家都准备节衣缩食之际,作为房间里的大象,有哪些已经落地的Web3产品?它们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经验与价值?

基础应用层面

B端的我们暂且不谈,我们在此仅盘点一些大家比较耳熟能详且用户渗透率高的基础Web3产品应用。

1)ENS

作为以太坊生态中最接近去中心化身份形态的底层基础协议,ENS无疑是其中最典型的Web3Native产品之一。

上线至今5年多的时间里,ENS已从最初的以太坊地址解析逐步发展为Web3世界的名片,今年以来的火爆更是奠定了其Web3基建的定位。

《2020 公链发展论坛》第一期完满落幕:8月27日,由CyberVein 携手Cypherium、ToDo Block 和米林财经联合主办的《2020 公链发展论坛》线上会议完满落幕。CyberVein联合发起人Jerry,Cypherium创世人兼CEO Sky Guo,维基链创始人高航,IOTEX创始人Raullen,以及Nervos 基金会联合发起人吕国宁五位重量级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共商在新基建下的区块链公链应用生态发展。此次大会由 ToDo Block 和米林财经联合主办,Cypherium 和 CyberVein 联合协办。来自 CyberVein、Cypherium、维基链、IoTex、Nervos 等业内十位重量嘉宾、区块链大咖齐聚一堂,共商在新基建下的区块链公链应用生态发展。[2020/8/30]

截至上个月底,ENS总域名数量达到217万个,如今9月份尚未结束,注册量便超越7月份达到38万个,再创历史新高,这也可以视为观察Web3用户及活跃体量的绝佳入口。

58COIN上海闭门晚宴落幕:据官方消息,昨晚,由58COIN主办,Blockchainer及深链财经协办的“五湖四海 八方汇聚”闭门晚宴顺利结束。晚宴中,58COIN市场总监小贝透露:目前58COIN注册用户量已接近400W,较去年年底增长近百万。小贝还表示接下来集团会更加注重生态建设。[2020/7/4]

更关键的是它对用户的覆盖能力也在不断加强,此前以太坊基金会、以太坊域名系统ENS、数字身份认证公司Spruce共同推出追踪「Sign-InwithEthereum」进展的网站login.xyz,「Sign-InwithEthereum」是一套通过以太坊账号登录第三方Web应用的技术规范,使用户能够通过以太坊帐户和ENS配置文件控制其数字身份,而不是依赖传统的中间人。

目前它已经在Web3中使用,同时旨在用最佳实践来进行标准化,以使Web2服务也更容易采用,同时ENS等去中心化域名不仅仅用于地址,未来也将覆盖DApp服务的各个方面。

2)Mirror

对冲基金Citadel创始人:以太坊最终会取代比特币:金色财经报道,美国对冲基金Citadel的首席执行官肯尼斯·格里芬(Kenneth Griffin)在纽约时报主办的一次峰会上认为以太坊最终会取代比特币。据他介绍,这是因为基于以太坊网络的加密货币具有更高的交易速度和更低的每笔交易成本。一旦网络在明年完全过渡到 ETH 2.0,以太坊的交易费用和时间将大幅下降。格里芬还重申了他对比特币的怀疑,称该数字资产“没有商业用例”。他还补充说,“比特币管理支付的成本非常高。”?在峰会期间,他还指出,虽然区块链技术本身“非常有趣”和“一种在全球范围内维护去中心化账本的强大方式”,但它最终“真的不是我们需要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世界上的大多数问题.。(ambcrypto)[2021/11/14 6:50:51]

虽然相比5000万创作者而言,Web3的用户体量还微不足道。

但当我们在Mirror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圈内圈外「小作文」的时候,也从侧面说明了它已经逐步成为Web3版内容与舆论的主场地。

动态 | 印尼海关采用区块链供应平台TradeLens:印尼海关采用区块链供应平台TradeLens,以提高本地和国际运输跟踪的速度,准确性和安全性。据悉,TradeLens由丹麦运输和物流巨头马士基和IBM联合开发。(ITNews)[2020/2/22]

而前不久Mirror也相继开放Web3订阅和评论服务,新功能允许读者用钱包订阅和评论Mirror发布的内容,也意味着允许基于钱包的订阅将能使与Web3中常用的其他工具组合,以启用如社区聊天、Token门控和社区分析仪表板等功能。

3)MetaMask

钱包一直被视作是Web3流量的超级入口,也拥有着其它Web3应用难以企及的用户体量,即便目前看起来似乎变现途径有限且变现困难。

而其中当之无愧的榜首MetaMask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MetaMask月活用户已经达到3000万,这即便在Web2世界也是一个可以拿出手的数据,更不用说Web3了。

要知道作为Web3顶流应用的OpenSea,在2021年创下增长奇迹,成交量达到140亿美元,但它只有约25万的活跃买家和卖家,且70%的成交量仅来自约2万用户。

Citadel创始人兼CEO Ken Griffin认为 比特币可能陷入了投机泡沫:投资资本280亿美元的Citadel创始人兼CEO Ken Griffin 本周一向CNBC表示:“比特币现在有很多郁金香狂热的因素,那种狂热我们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荷兰。”“我很担心,除了让它(比特币)不断上涨的头条新闻以及‘我想确定自己没有错过赚些钱的机会’以外,买比特币的人并没有真正了解自己在参与什么。这是局吗?不是。可这些泡沫往往以悲剧告终。我担心这个泡沫可能怎样收场。”[2017/11/28]

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其背后的开发公司ConsenSys公司CEOJoeLubin确认MetaMask将发行Token,接下来伴随着Token的推出,MetaMask的头部地位与及会进一步巩固,用户量可预见的未来还会是Web3头牌。

4)Dune

作为区块链数据分析工具领域的扛把子,Dune相信是绝大部分Web3用户的必备网站,里面有涵盖DeFi、NFT等足够多维度的数据图表可供选择。

而今年年初创立仅3年的Dune也以独角兽估值完成了6942万美元的B轮融资,无论接下来Dune发不发Token,注册一个账户,去上面自己仿照建立一个自己的数据仪表板,都是一个探索Web3的绝佳体验。

其实像ENS、Mirror、MetaMask、Dune这样的Web3产品,已经正在逐步演变为Web3后续进化历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设施,最直接的趋势,就是后续已经有一批Web3项目开始陆续建立在这些基础设施类的项目之上。

简言之,它们在扮演底层组件的角色——以这些Web3应用龙头为圆心,围绕着它们的工具类和应用层的Web3项目也开始不断衍生,更丰富的高级功能不断强化。

就像ENS之上的ENSVision和数百个集成了ENS协议的Web3项目,又或者Mirror之上的askmirror等等,这些Web3世界的龙头应用们,正在逐步衍生出一个个生机勃勃的新世界。

基础协议层面

1)WalletConnect

相信所有Web3用户对WalletConnect都不陌生,即便不清楚也大概率使用过它的产品服务:

除了MetaMask之外,使用imToken等手机端钱包应用登录Web3应用时,采用的扫码形式背后就是基于WalletConnect协议支撑。

今年3月9日,WalletConnect完成1100万美元A轮融资,所筹资金用于「开发Web3的通用消息传递层」。

WalletConnect认为如果没有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三大支柱:区块链、消息传递和存储,那Web3就不完整,为了实现「Web3的通用消息传递层」这一愿景,WalletConnect引入了两个新协议:

支持WalletConnect钱包相互发送消息的直接消息传递协议

支持DApp通知用户链下和链上事件的推送通知协议

这样就可以实现钱包与钱包间的信息通讯以及钱包与用户间的通知推送,基本就是涵盖了用户在链上之间互相交流通讯的基本服务场景,预计后续也会进一步成为Web3用户日常使用的基础产品。

2)IPFS

作为构建Web3世界的关键基础设施,IPFS将用户数据分散存储在分布式服务器上,来确保数据不会被某一中心化的机构所掌控,可以有效防止用户的数据被篡改,保护数据原生性。

同时通过分布式的冗余架构避免数据大范围丢失,并通过激励广泛的节点参与来大大降低中心化平台的托管成本。

虽然基于IPFS的FilecoinToken表现令人失望,但其实我们平时也在自知或不自知地使用IPFS的服务,包括买的每一个小图片背后,可能都是通过IPFS进行去中心化存储。

和应用层的渐成生态一样,IPFS之上的Huddle01、NFT.storage,Arweave之上的去中心化云盘Ardrive、KYVE等等,这些一个个小生态之间也正在发生着更进一步的「合纵连横」。

Web3产品往何处去?

在梳理当下已经有一定用户基数的落地应用时,相信大家已经发觉Web3的底层逻辑完全不同于Web2,最直接的就是很多看似没有盈利逻辑的产品,甚至越偏向于公共产品性质的底层协议。

所谓区块链的「胖协议」和「瘦应用」理论:

此前在私域流量为王的Web2世界里,谁能跑马圈地,聚拢足够多的私域流量,谁就能获取最大化的收益,而协议层大家都不太愿意去开发,因为开发也不挣钱。

这就导致Web2形成了胖应用瘦协议的局面,一个个都在努力成为超级APP,「胖应用」为王——微信、支付宝、美团等等,都越发庞大臃肿,想把用户流量一站式圈在自己的应用里。

而随着区块链和Web3的兴起,逻辑则明显发生了翻转——底层组件或中间件形式的产品越来越吃香,可以以「积木」的形式插入或作为底层基础设施。从而获取最大的聚合收益,

这也是日渐繁荣的Web3生态明眼可见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Web3「工具式应用」,围绕单个底层的「超级Web3基础应用」,辅助其完善更为丰富的高级衍生功能,依托底层的「超级Web3基础应用」发展壮大,并最终反哺底层的「超级Web3基础应用」实现更大赋能,从而逐步生发出一个个独具特色而又自成体系的「小生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22:41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