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DeSoc中的金融:所有人为所有人谋利的逻辑分析与价值机遇(上)_web3域名.tid

撰文:Spike?

编辑:JerryCrypto?

出品:ThePrimedia

「DeSoc」的深层含义是「去中心化社会」,「DeSoc中的金融」是指」去中心化社会的金融,其特点是具备普惠属性,人人皆节点,人人是用户,是去中心化社会的基础设施。现阶段的Defi,正是未来「DeSoc中的金融」的基础要件。

坏消息是,目前Defi似乎陷入泥潭,高杠杆引发的连环清算、循环借贷催生的虚假繁荣、治理模式"DAO"向的偏离,对用户资金暗箱的操作、代币机制的滥用……可谓无边落木萧萧下,缓缓走向至暗时刻。

但无法否认的是,Defi可谓「DeSoc中的金融」的前哨,以先行者的姿态,展开对Web3金融领域的探索,一步步引导去中心化金融开枝散叶。

Defi目前的问题在于——「要改变传统金融的DeFi,却被中心化世界改变了」。其底层并未同步去中心化,而是呈现出「前端入口去中心化,但是后端仍旧是中心化机构继续运营」的局面。表面看是DEX和CEX的交易所模式之争,但是其做市商可能是同一家中心化机构,那么用户的资金从哪个阀门流入都无法保证不被挪用。

Coindesk推出新版网站,还将推出数字货币DESK:8月27日消息,区块链媒体CoinDesk宣布推出一个改版升级后的网站,以满足其迅速扩大受众读者的需求,该网站在后端升级了一个新引擎,包括一个全新的内容管理系统(CMS)和名为Arc XP 的数字体验平台。

此外,CoinDesk还将在网站上推出自己的数字代币DESK,在今年早些时候的测试阶段引入了它。同时官方表示,该代币没有货币价值,是一种鼓励用户更深入地参与CoinDesk 上各种类型内容的方式。[2021/8/27 22:40:42]

DeSoc中的金融将彻底走入去中心化的路程,链上资金透明、治理过程公开,我们将首次抛下一切中心化的饕餮,去建构属于未来、属于Z世代、属于永存的去中心化主流金融市场。DeSoc下的DeFi,会成为破土而出的新芽,引领走向加密世界的下一轮创新之路。

本文将分为上中下三篇依次发布。

上篇:DeSoc中金融,一种点对点的个人互市体系

走向DeSoc中金融的第一推动力,注定是一场从机构互利到个人互市的征途。

CoinDesk研究主管:比特币不具有非同质属性,未来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想象:CoinDesk研究主管Noelle Acheson日前发推称,由于比特币并不具有非同质属性(即不同的BTC之间没什么本质区别),市场真的开始认真区分的话,最终可能会出现格雷欣法则状况,即“良币”以投资组合形式持有,而“劣币”(比如曾被黑客攻击‘污染’的比特币)会在市场流通。

英国加密货币节目主持人Peter McCormack就此表示,其愿意购买任何有折扣的“劣币”。

注: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指在实行金银双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2020/8/23]

技术背后的操控者不能是机构。目前为DeFi提供流动性的是AMM,俗称做市商自动化机器人,是依靠公式进行自动交易的撮合机制,现今主流DEX,如Uniswap、Curve都使用了这一机制的不同变种。但为DEX们提供流动性的,依然是中心化机构,而不是去中心化的节点。??????????

分析 | Coindesk:BTC上涨试探如果确认将突破4410美元:据Coindesk分析师称,BTC从一周低点3730美元附近反弹,降低跌至3500美元的可能性。在日线图上,BTC一直未能突破10日EMA,若跌破关键支撑位,则确认超卖反弹行情结束;另外,5日EMA和10日EMA继续向下,有利于空头,表明阻力最小的路径仍然是下行路径。但在小时图上,BTC从七日低点反弹,相对强弱指数(RSI)显示看涨背离,BTC随后将向上试探,如果确认,将突破4410美元(11月29日的高点),那将重新改变看跌观点。[2018/12/4]

技术背后的操控者永远应该是人。「个人互市」即个人成为AMM体系的血肉和骨架。这才是DeSoc中金融的正确打开方式,进而延伸至DeFi的各种环节,出于需求而使用,每个人都是对方的做市商。从DEX市场主体化角度而言,排除机构做市商,进而完成DeFi的去机构化进程。

这就是「个人互市」——所有人为所有人服务。要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将DeFi以更高维度的视角聚合在一起,真正依靠区块链网络本身去建设金融服务,让个人在DeSoc中使用金融服务就像刷短视频一样简单自如。

行情 | Coindesk分析BTC:7673美元由支撑位变为阻力位:据Coindesk最新分析,BTC小时线现熊市迹象,多方正坚守7850美元,RSI接近24小时最低水平。BTC测试7800美元失败,7673美元由支撑位变为阻力位。[2018/8/1]

要摆脱机构的羁绊和控制,实现「个人互市」,就需要DAO治理。在这种治理方式下,无摩擦的直接民主将带来个人无摩擦地参与金融。无论是能由社区自治做出的投票,还是能直接反映DAO成员偏好的决策,抑或能被透明访问的社区规则……在底层DAO智能合约和技术工具支持下,都为个人互市带来生长的土壤和养料。

DAO治理消除了摩擦成本。因为DAO治理不需要繁琐的官僚机构,更不需要收取巨额溢价或费用的管理者,所以金融的摩擦成本几乎为零,个人使用金融服务也就不需要各种手续费、中介费、过桥费等,这为推动个人互市的进程提供了动力燃料。

稳定的代币机制可以让DAO治理的参与者获得稳定的收益和体验。而以太坊转为POS机制之后,以太坊的抛售压力将急剧减少,促进了以太坊转向的通缩机制,亦提升了价值传递的稳定性。

Coindesk分析师:BTC有望反弹突破7000美元:Coindesk分析师发文表示:BTC似乎将要突破当前阻力位6736美元,并升至7024美元(23.6%Fib回撤位);若每日收盘价(UTC时间)高于7024美元,将有望将价格推高至7500美元和7600美元,尽管上涨可能是短暂的,因为长期技术指标仍偏向空头;如果BTC(UTC时间)今日收于10日均线(6582美元)下方,则本周仍有可能跌至6000美元。[2018/6/19]

低延迟性是提升DeSoc中金融效率的破局点。以太坊的出块时间将由之前的平均13S变为稳定的12S,并且不再需要分叉,而是利用安全头块来确定区块状态。链上金融的确定性将和目前的传统金融日趋同效,DeFi将打破目前等待时间长、传输不稳定、安全机制漏洞等效率和速度方面的魔咒。

POS机制将稳定DeFi用户数量。当前以太坊地址数为83,662,470,再创历史新高;BTC非零地址数为42,329,272,同样创下历史新高。相当于从BTC这一个支柱,变成了两个价值支柱。链上用户的激增,将为DeFi创造个人使用者,打造无机构、无许可的链上金融市场。

图源:https://ethereum.org/en/upgrades/merge/

弥散的用户群体需要有效的自组织。自组织不需要中心机构充当管理者,或者由任何中介或子系统主导,而是可以从无序系统中产生有序组织,并达到自我协调。这种过程是自发产生的,个体在金融生活中真正摆脱机构成为了活动主体,不管是充值、转账、借贷、抵押……都是组成个体经济网络中的微行为,有效组成庞大的生态体系。

个体即节点,节点即公链。模块化区块链可以有效提升这种自组织的运行效率。目前的BTC、ETH、Solana等网络都是单片式区块链,即从单一系统处理交易执行、网络共识和数据可用性等所有功能,虽然健全,但牺牲运行效率。而模块化区块链把第一层区块链的核心组件分解开来,对其中某些单个部分进行高密度密度改进,甚至可使其优势提高100倍,更有利于交易数据在链上存储。

DeFi需要更具可扩展性、可组合性和分散性的系统。在模块化区块链中,可以将共识层和执行层解耦,共识层只负责证明数据可用性,而交易可在链下执行,这种运行模式让节点验证区块时不再需要进行链上交易,有效节省空间,提升交易的效率。

「个人互市」除了效率,还需要考虑交易便捷度。跨链的出现,不仅解决以太坊高昂的Gas费问题,也顺带提升交易流畅度,降低管理多种类型资产的难度。

多链并存的解决方案,让很多类型的交易更加便捷。当各大Layer1和Layer2交互更顺畅,就可以不再需要中间路线的转化,达到一键转化的顺滑度。比如跨链DeFi项目ChainHop支持用户可以很轻松地把BNB从BNBchain交换到USDC,免去了复杂的手续和中间过程,只需要在页面填写数量即可完成转换。

图源:https://docs.chainhop.exchange/user-guide/cross-chain-swap#swap-tokens-across-chains

跨链还给不同资产的组合提供便利,降低管理多种类型资产的难度。用户不需要像以前一样,不同资产放在不同平台或是钱包,管理起来费时费力,还可能因为记不住存储位置和密码而损失资产。在DeFi中已经诞生了资产管理类应用,使任何区块链的用户可以一键访问已支持的DeFi策略。用户的资产包可以像乐高积木一样存储多种类型资产,必要时进行转化即可。

跨链虽好,不可贪用。在安全阴影下,其普及度始终受影响,原生资产的直接交互更具想象空间。跨链是借助第三方桥接,将多条公链资产相互匹配,以提升效率,如WBTC和xDai,但究其本质,两者并不是BTC和DAI,而是一种映射。

从影子到真身,全链模式更接近DeSoc的本质。其上的交互是各链资产的底层互换,而不再需要跨链桥的中转。以全链Dex为例,产品思路类似于1inch,只不过1inch聚合的是其他DEX的深度,本质上是「前端的前端,入口的入口」。而全链DEX的理念更进一步,通过一次开发,全链通关,真正让用户在任意链上进行资产的交互。

「一个婴儿也能成长为巨人」。虽然目前全链DEX更像是试验品,但有望未来成为DeFi的流量集散地,超越万亿美元交易量的Uniswap。Chainge就是其中代表,其入口直接是手机App,集成了13条公链上面的75种资产,用户可以按照正常使用传统App的方式去进行购买资产,其背后并不是中心化服务器,而是真正的一条公链在支撑其运作。

图源:https://www.chainge.finance

在整个DeSoc中金融,弥合「前后端、上下层分离」的现状,还需要一个适配的升级版入口,那就是DID,正如我们在《在DeSoc语境下针对DID的价值发现与精神分析》中所述,「DID是一切数字要素的流转中枢。」当用户不再受困于多个账号、密码的混沌之中,而是多种应用「一线牵」,就从单一生态走进了区块链的综合场景,而金融场景,一定是其中熠熠生辉的那一个。

敬请期待下文分析:

中篇:DeFi折戟之殇,黑天鹅下机构互害的内在机理

下篇:DeSoc中的金融,所有人为所有人谋利价值机遇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3:82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