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9万股民踩雷 6年营收造假超500亿 “区块链第一股”退市_数字货币

6家公司刚宣告退市,又有一批公司收到交易所退市决定。

  5月18日晚,*ST华讯、*ST易见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交易所股票终止上市决定,公司股票将自5月2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为十五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16日。截至2022年3月31日,两家公司拥有股东户数接近9万户。

今年是退市新规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改革效果集中显现的一年。在2021年年报披露收官之后,沪深两市有超过40家公司触及强制退市,创出A股历史新高。其中逾九成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除已退市并被摘牌的*ST艾格、退市新亿外,目前处在退市整理期的股票有5家公司,还有2家公司已走完退市整理期等待交易所摘牌。

  除了上述已被判退市的公司外,还有一批公司处于等待宣判是否终止上市的过程中。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有25公司收到交易所的拟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又有2家公司被强制退市

  5月18日晚,*ST华讯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关于华讯方舟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中央财经大学:与中国银行在数字人民币领域深入开展合作:金色财经报道,中央财经大学近日与中国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数字经济、数字人民币等方面开展研究,推动合作项目落地实施。根据协议,双方还将进一步在银校系统对接、数字人民币等领域深入开展合作。(中央财经大学官方公众号)[2021/10/5 17:24:39]

  *ST华讯因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2020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自2021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今年4月28日,*ST华讯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年度报告(即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7.19亿元且营业收入为0.35亿元、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21.32亿元,2021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深交所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深交所决定*ST华讯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自5月2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本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截至今年1季度末,公司拥有股东超过4.5万户。

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应深入研究如何用数字人民币组建更多功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在数字化的浪潮下,货币作为一种支付媒介,其本身的数字化是必然趋势。考虑到传统货币印制发行成本高、不易携带等局限,数字货币以其独特的优势,极大降低了交易成本。郭田勇指出,数字货币如果由政府或者中央银行来主导,必须协同好同原有银行体系为主导的支付关系。目前,中国的数字货币属于M0范畴,从金融学角度看,M0并不具有货币创造的能力,在整个货币储存量中占比也很小,因此,数字人民币的范围还非常有限,未来如何用数字人民币组建更多的功能,将其推向更大的领域,值得深入研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把握好节奏。郭田勇称,数字人民币前期推进比较成功,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程度。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人民币国际业务更为广泛。面对庞大的国际结算量,数字货币高支付效率的优点更易凸显。(中国新闻网)[2021/7/7 0:32:14]

  无独有偶,与*ST华讯一起被强制退市的还有*ST易见。5月18日晚间,*ST易见公告称,公司收到上交所《关于易见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声音 |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央释放明确的信号和政策有利于区块链发展: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第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渗透到数字金融、互联网等众多领域,使大家对于区块链的价值有更清晰的了解。第二,区块链已经形成了全球竞争的态势,各国都在抢占发展先机,特别是Facebook推出Libra虚拟货币,刺激了全球其他国家,中国不能在新技术面前落后。第三,区块链在中国经过了十年左右的探索,已经出现了相关产业,特别是央行即将要推出数字货币、加速区块链法制。所以在这么一个时间节点上,中央释放明确的信号、政策有利于区块链的发展。

我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发展区块链技术,一要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二要推动协同攻关,加快推进核心技术突破;三要加强区块链标准化研究,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四要加快产业发展,发挥好市场优势;五要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六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19/10/30]

  *ST易见因2020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自2021年7月7日起被继续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2年4月27日,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49.72亿元。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1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上述情形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声音 | 中央财经大学邓建鹏:政府希望监管的是面向基于区块链提供的信息服务:日前,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邓建鹏教授在以“区块链的法律监管和挑战”的演讲中表示,在国际范围内,法律监管第一是针对虚拟货币的交易和交易所;第二是对于ICO活动的法律监管主要针对融资中可能出现的,以及没有经过批准就公开发行股权、债权等未授权向公众融资的行为。政府希望监管的是面向基于区块链提供的信息服务。[2019/1/5]

  上交所决定终止*ST易见股票上市,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的起始日为5月26日,退市整理期为十五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为6月16日。

  “区块链第一股”6年营收造假超500亿

  *ST易见除了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外,还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

  4月19日晚,*ST易见公告,公司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涉嫌的违法事实为:2015年至2020年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未按期披露2020年年报。

  《告知书》显示,2015年至2020年,公司以各类虚假业务各年合计虚增收入分别为44.41亿元、119.2亿元、120.04亿元、104.7亿元、109.87亿元、64.29亿元,占各年度披露的营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4.26%、73.68%、75.20%、72.18%、71.59%、66.16%,6年时间合计虚增收入562.51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北京成为区块链中心是必然的: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相对商业应用而言,区块链技术更有望先在监管、教育、社团管理等领域加快推进。北京相关领导对区块链应用非常重视,且北京具有更多区块链应用场景。各行各业监管总部都在北京,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监管是必然的,所以北京成为区块链中心也是必然的。此外,未来基于区块链的社会属于编程经济,管理与服务都要通过编程加强,而非人力。[2018/2/23]

  各年虚增利润分别为0.43亿元、6.84亿元、11.47亿元、11.21亿元、12.4亿元、39.75亿元(考虑易见股份2020年自行计提的坏账准备),占各年度披露的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49%、69.33%、96.46%、110.06%、142.94%、33.07%,6年时间虚增利润82.12亿元;扣除虚增利润后,2018年至2020年三年连续亏损。

  公司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对《告知书》中公司涉嫌违法的事实和财务数据予以核实,预计公司2016年至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负值,可能触及重大违法类退市情形,公司将尽快对2015年至2020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ST易见还存在未及时披露2020年年报违法事实。2021年4月30日,易见股份公告称公司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经审计的2020年年报,公司股票将自2021年5月6日起停牌。2021年7月6日,易见股份披露2020年年度报告。

  此外,*ST易见在2015年度至2018年度报告中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2015年至2018年9月、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易见股份控股股东为九天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冷天晴,易见股份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

  *ST易见曾被誉为A股“区块链第一股”。易见股份原名“禾嘉股份”,前身是四川上市公司禾嘉股份,于1997年上市。2016年,禾嘉股份开展区块链业务,宣布与IBM展开合作,联合开发“易见区块系统1.0”系统,在此过程中,IBM提供基于超级账本Fabric的企业级区块链平台。2017年开始,禾嘉股份公司主营业务全部为供应链管理和商业保理,为反映公司所处行业和发展需要,禾嘉股份于同年4月更名为易见股份。随后,易见股份也在市场名声大噪,成为“A股区块链第一股”。

  截至最新,*ST易见股票收盘价格为0.78元/股,较公司股价历史高点已跌去97%。公司截至1季度末拥有股东户数接近4.4万户。

  *ST华讯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在交易所宣判退市的前夕,*ST华讯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5月9日晚间,*ST华讯公告,公司于2022年5月9日收到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对于被证监会调查的具体原因,目前尚不得而知。不过,*ST华讯此前诸多运作存在蹊跷,包括重整申请法院不予受理、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股东大举减持、审计报告难产、变更年审会计师事务所等。

  *ST华讯已经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因流动性不足的原因,*ST华讯未能在期限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清偿义务,今年4月26日,*ST华讯还新增了列入名单。此外,*ST华讯正处于债务高企、资金短缺艰难困境,同时*ST华讯破产重整未被法院受理、债务逾期诉讼导致的主要银行账户被查封、冻结等。

  上市公司被宣判退市,大股东的日子也不好过。据*ST华讯公告,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所持*ST华讯部分股份将被执行第一次司法拍卖,执行拍卖的股份数量12569万股,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的55.69%,占公司总股本的16.41%。如前述股份公开拍卖最终成交,将可能会造成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目前此次拍卖事项尚在公示阶段。

  还有25家公司等待宣判

  2021年是退市新规落地执行的第一年,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A股退市公司将超过40家。深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已有24家公司触及退市红线,创历史新高,其中,8家触及“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净利润为负”指标,退市新规效果显现。

  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各类退市预计21家。其中,预计17家公司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将被终止上市,这里面有9家公司触及“扣非净利润+营业收入”财务类组合指标。此外,退市新亿触及重大违法退市,还有安德利和*ST广珠等3家公司通过重组、主动退市等多元化渠道退出。

  目前,*ST艾格、退市新亿已被摘牌,退出A股市场;退市中新和退市拉夏已走完退市整理期,等待被摘牌;东电退、长动退、德奥退、退市西水、退市绿庭5家公司处于退市整理期。

  除了上述已经宣告退市的公司外,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收到交易所退市前事先告知书的公司有25家,包括*ST邦讯、*ST金刚、*ST猛狮、*ST晨鑫、*ST丹邦、*ST德威、*ST圣莱、*ST当代、*ST宝德、*ST天首、*ST科迪、*ST新光、*ST绿景、*ST东海A、*ST厦华、*ST济堂、*ST众应、*ST海医、*ST数知、*ST环球、*ST网力、*ST聚龙、*ST金泰、*ST腾邦、*ST海创。

  上述公司多数是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目前处在等待交易所决定是否终止上市的过程中。申万宏源策略分析师程翔认为,总体来看,今年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创历年新高,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形成,“应退尽退”的理念逐步得到充分认可,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新生态逐步构建。退市新规对上市公司会起到震慑效应,有助于激励上市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实现稳健经营。从整体来看,退市新规实施后取得较好效果,进一步净化了资本市场环境。

作者:王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15:78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