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R:半月谈:虚拟货币 这个元宇宙的“密钥” 是否靠谱?_区块链

如果说元宇宙还是停留在乌托邦想象中的概念,也许虚拟货币就是未来进入这个宇宙的“密钥”,是我们目前可触碰的现实。

未来,我们在元宇宙中的数字身份,以及依托数字身份在元宇宙中创造的价值、拥有的资产,都需要通过虚拟货币的底层技术才能被识别。更准确地说,元宇宙实现要素中的“身份系统”和“价值系统”,是依靠区块链技术去完成的。虚拟货币,被看作是进入元宇宙的必经之路。

眼下,元宇宙还处于盲人摸象的探索阶段,不同人有不同的视角,围绕它的畅想、争议不断。而虚拟货币作为可交易的资产类别,在部分领域有了实践。有意思的是,就在几年前,虚拟货币同样只是一个乌托邦想象。

这么说是有依据的。

数据:MakerDAO联创近三个半月购入超2万枚MKR:3月1日消息,据链上分析师BitcoinEmber数据监测,MakerDAO联合创始人Rune自2022年11月14日以来,已通过0x购入约20449枚MKR。

目前,Rune地址持有108,893枚MKR,价值约1亿美元,占MKR总量的11%。Rune购买MKR的资金来自出售LDO所得,Rune自2022年11月14日至今已出售994.8万枚LDO,获得了1674万美元,而购买MKR花费了1396万美元。[2023/3/1 12:37:10]

其一,它不是“币”。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网络上热炒的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虽被称为“货币”,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2021年以来,全球多国加强了对虚拟货币的监管力度。我国也出台《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再次强调了虚拟货币和相关业务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声音 | 半月谈:成都餐饮专委会借力5G、区块链技术让川菜香飘更远: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今日刊文指出,成都餐饮专委会借力5G、区块链技术让川菜香飘更远。成都旅游协会餐饮专委会长姚席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中央号召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在这一背景下,成都餐饮专委会也要与时俱进,“非遗川菜”与5G、区块链融合不是噱头,而是川菜走出去的飞翔之翼。运用好区块链的先进技术(CRM)体系,更好地维护世界川菜消费者的客户关系,更好地走向国际。目的就是要让全世界爱好川菜的人免费学“非遗川菜”,并且瞬间能购到相关的食材。[2019/11/20]

其二,它不好用,替代不了“币”。虚拟货币最主要的问题是流动性不足。现实中,不管我们是在餐厅吃饭还是线上网购,是用现金、银行卡或是电子支付方式,都可以随时支付,因为现金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客户体验却很差,等候交易确认的时间也长。最为币圈津津乐道“以一万枚比特币换取披萨”的故事,总共耗时4天零4小时42分。

声音 | 半月谈:区块链技术应“去弊存利”:金色财经报道,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刊文指出,区块链已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一个前沿阵地,全球科技大国正加紧在该领域布局,中国亦不能落后。并同时提醒道,技术是把双刃剑,去弊存利很关键。区块链的技术和产业应用仍处于起步的阶段,大规模落地仍有距离,比如区块链的性能还有待提升,专业人才缺口也较大,而诸如效率与安全问题、链上链下数据协同问题、监管问题等,亦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只有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加强对区块链安全风险的研究和分析,推动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区块链才能真正服务国家,造福人民。[2019/11/14]

其三,它风险大,成不了“币”。货币的本质是信仰共识。表面看,虚拟货币在全球的“货币信仰博弈”中占了上风,比如2021年初比特币价格曾翻了一番,狗狗币涨了近50倍、SHIBA币年内涨了60多万倍……这样的表现远超市场同期所有重要股指、大宗商品和房价。

比特币跌破7300美元,刷新一个半月低点:根据huobi.pro数据显示,比特币短线下跌,一度触及7258.66美元盘中低点,再创4月12日以来新低。[2018/5/27]

再加上一些炒币造富故事的渲染,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虚拟货币“去中心化”是对旧货币秩序体系的对抗,这种刺激、叛逆、打破常规、以小博大的兴奋感及征服欲,进一步推高了部分人对于虚拟货币的“信仰”。

只是这种信仰的另一面,却是脆弱——价格剧烈波动,暴涨之后暴跌。2021年5月,此前一路高歌猛进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突然出现崩盘式行情。币圈风云突变,比特币价格从2021年4月的历史高点下跌,下跌幅度最多接近五成。

进一步看,虚拟货币所推崇的“去中心化”,意味着它作为一种加密资产,根本不对应某个机构的负债,也不对应清偿能力,这与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由法律和国家信用支持其清偿力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种“币”,价格波动如此巨大,其价格没有一个“锚”,是无法成为有用的记账单位。另一方面,这种币本身既没有任何实际价值,也没有政府和央行的信用背书,也不是可信的储值品。正因如此,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认可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是真正的货币。

不过,这还不是它最致命的缺陷。真正让人无法容忍的,是虚拟货币匿名、去中心化机制、加密算法、无国界便携等特征,使其具备脱离现实世界的法律监管与道德规范的可能性,成为助长灰色乃至黑色经济,充当、、、行贿、逃税、逃避外汇管制及其他违法犯罪的工具。

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是逐步收紧的。而在未能有效解决上述风险与问题之前,对虚拟货币严禁或高压监管态势不会放松。

根据剑桥大学的一项统计,2021年5月,中国比特币挖矿算力排名全网第一;6月,中国算力骤降;7月,中国算力“功能性归零”,算力外迁至美国、俄罗斯、柬埔寨等地。与此对应的是,美国算力升至全球第一。

作为“矿业”新中心,美国对虚拟货币监管也不是完全放任,但由于缺乏统一立法和一站式监管,目前美国财政部、证券交易委员会、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等部门还是“自扫门前雪”的状态。不过,可以预见的是,虚拟货币跨国支付在全球都将面临越来越严厉的监管和执法环境。

严管之下,有人担心会拖慢区块链等技术创新的步伐。实际上并不会,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国家对虚拟货币的监管,一以贯之是“链”“币”分离的态度:支持区块链技术发展,防范加密资产交易相关风险。

也就是说,虚拟货币所依赖的区块链技术,在我国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只不过,出于对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考量,虚拟货币在短期内成为大多数人可接受的“非主权数字加密货币”的可能性不大。

虚拟货币的出现与应用实践,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货币到底是什么?货币政策的边界在哪里?西方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多次采取的量化宽松、负利率、财政赤字货币化等措施,是否会助长经济脱实向虚和杠杆高企?这种试图以大水漫灌方式刺激经济增长或为应对危机一时之急,以财政赤字埋单的做法是否可取?

虚拟货币,犹如一把“密钥”,打开了我们对元宇宙认知的大门,解锁了货币的新技能,也让我们对现实世界有了更深层次、更多面的理解。面向未来,也许我们依然充满疑惑,但随着我们对虚拟货币的认知不断进化,展现在眼前的图景将日渐清晰。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2022年第1期原标题《虚拟货币,“密钥”烫手》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比特币行情ITT:NFT:关于身份和平台_WIT

本文由公号“老雅痞”授权转载。NFT的火爆,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人目光,无论是投资者还是韭菜,都在对NFT疯狂做着各种功课,在本篇文章里,老雅痞就给大家展开讲讲:NFT的身份和平台.

[0:0ms0-15:39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