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元宇宙「芯事」_元宇宙套路和局

当「核心」元件开始脱离手机,VR/AR硬件才算真的有希望了。

「VR/AR到底什么时候能起来?」在元宇宙受到热捧的当下,这个当年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5年之前,正值上一波VR热潮兴起的时候,有人问EpicGames创始人TimSweeney同样的问题。那时EpicGmaes主打产品还是其游戏引擎——虚幻引擎UnrealEngine,当时团队还没有做出年入10亿美元的热门游戏堡垒之夜Fortinite,Tim虽然贵为游戏大佬,还没有叫板苹果要求降低「苹果税」的资本。

不过,由于在VR内容制作上,虚幻引擎是唯二的专业工具,所以TimSweeney的判断还是非常有分量的。

对于开头的问题,TimSweeney讲了一个故事:当苹果生产出第一代iPhone之后,传统手机厂商的工程师拆开了iPhone的后盖后大吃一惊——没见过这么排线和组装的,「怎么会有人这么造手机?」也难怪后来黑莓的老大给大家宽心:「我们不会有事儿。」

其实TimSweeney的意思是,要想生产出一件真正创新的产品,必须有配套的核心供应链,而调教供应链为自己专门生产核心元件是苹果的绝技之一,iPhone后来的成功就是例证。

吉宏股份回复关注函:合伙企业拟投资项目与元宇宙相关 存不确定性风险:5月30日消息,吉宏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系公司与文广融创、文广投资共同出资设立,初步聚焦早中期元宇宙产业链领域。目前人们对元宇宙的认知仍处于早期阶段,相应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尚未明确,相关产业及商业模式尚处于探索过程中,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拟投资项目与元宇宙产业息息相关,存在不确定性风险。[2022/5/30 3:49:16]

同理,VR/AR要想真正成为革命性产品,必然有对应供应链为其专门生产核心元件,「元宇宙」才有可能更快到来。

作为最核心的元件,芯片的发展无疑对VR/AR产品的崛起有着决定性作用。「受惠」于手机产业的成熟,VR/AR芯片现在已经出现了脱离手机,走向独立和定制化的趋势。

剪掉「辫子」之后

2014年Facebook用20亿美元收购OculusVR之前,后者刚把第二代开发者套件机型OculusRiftDK2搞出来。iFixit网站将机器拆解开来,赫然发现机器用的屏幕是一块三星GalaxyNote3的屏幕——除了要盛赞Oculus当年确实有DIY精神外,也从侧面说明,早在PCVR时代,手机供应链对于VR硬件的重要性。

MTN 成为第一家投资元宇宙的非洲电信公司:金色财经报道,非洲最大的电信公司 MTN 通过与 Africarare 的合作投资元宇宙,MTN 在其网站上的一份声明中透露了这一发展,并补充说它将在 Africarare 购买 144 块虚拟土地。这家电信巨头透露,这项投资是其支持新非洲创新承诺的一部分,并指出其打算通过 web 3.0 扩大其客户群。 (crypto.news)[2022/3/2 13:32:22]

OculusRiftDK2直接用了三星GalaxyNote3的屏幕|iFixit

由于PCVR时代的算力来自PC,所以当时的VR头显的首要任务是搞定显示,也就是OLED屏幕。由于材质和显示原理不同,OLED屏幕相比传统LCD屏幕具有延迟低,无拖影的优势,尤其是三星公司的AMOLED屏幕更是VR产品的首选。

不过,鉴于当时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小米想拿到三星的屏幕甚至要跟韩国人喝「忠诚酒」,出货量以千计数的Oculus公司直接把三星手机屏幕塞进VR头显里,也是没办法的事。

美电信巨头Verizon拟进军NFT、Web 3和元宇宙等领域:1月30日消息,根据美国电信巨头 Verizon 在 LinkedIn 上发布的合作伙伴经理招聘信息显示,该公司计划进军 NFT、Web 3 和元宇宙等领域。按照招聘信息显示,Verizon 要求应聘者有能力领导与 5G、游戏、VR、AR、NFT、Web 3、元宇宙内容和其他全新沉浸式内容格式和应用程序相关工作。Verizon 首席创意官 Andrew McKechnie 表示:元宇宙能让我们在一个全新虚拟世界中与消费者会面,可以重新构想我们的世界以及我们如何在更深层次上进行用户参与。[2022/1/30 9:22:46]

经过了谷歌Cardboard纸盒眼镜和三星GearVR为代表的「手机VR」时代的「弯路」后,剪掉PCVR头显的「辫子」,具备计算、显示和定位、续航功能于一身的「一体机」才是未来,已经是业内共识。

2018年Oculus和小米联手推出了VR一体机产品OculusGo,这款机器仅支持3自由度,也就是说更多支持「观影」体验,而非像PCVR时代的定位和「行走」体验。

这款机器使用的是高通两年前的旗舰芯片骁龙821,Oculus和小米没有使用当年最新的骁龙845估计有三个原因,一是Go是两年前开始研发的,821是当时的旗舰芯片;二是Go的定位三自由度的观影机,821芯片完全满足需求;三,从成本角度思考,OculusGo定价1499元人民币,显然用新旧款芯片更方便控制预算。

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布式数据存储成为维持元宇宙持久运转的基本方式:11月23日,主题为“数据觉醒”的“2021(十七届)中国数据与存储峰会”在线上召开。“元宇宙既包含数字经济中的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也融合了对VR、AR、脑机接口、物联网等技术的前瞻布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郑纬民指出,元宇宙是一个由数据组成的世界,分布式数据存储成为维持元宇宙持久运转的基本方式。同时,在数据的使用过程中,数据生产者、管理者、整合者、使用者等角色之间的权利边界存在一定的模糊交叉,导致数据要素的产权属性难以确认,将引发大量数据滥用的情况,区块链则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

在郑纬民院士看来,算力和数据是元宇宙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数字政府、金融科技、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互联网创新领域都需要算力支撑。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推进速度的加快,各行各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为数据要素化、市场化奠定了稳固根基。(东方网)[2021/11/23 7:06:41]

高通在2018年推出的XR1芯片及平台|高通

普京谈“元宇宙”:这无疑是一种挑战:11月15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出席2021年“人工智能之旅”国际会议(AI Journey 2021)时表示:“我要提醒的是,‘元宇宙’这个概念是30年前由一位著名科幻作家提出的,按照他的设想,人们从不完美的现实世界逃到了‘元宇宙’。这样的想法对如今的我们来说太悲观了。我认为,确实没必要走这条路。”

普京接着说:“我们要利用‘元宇宙’的功能,让人们不论相距多远,都可以一起交流、工作、学习、落实联合创新项目和商业项目。”

普京认为,这对科技公司、创意产业、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设备的制造者,乃至对必须制订这个“全新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关系规范的法律学家来说,都是一个真正的挑战。他强调,“这无疑是一种挑战”。

普京解释说,这涉及的不只是确保个人在网络空间的安全,还有个人在“元宇宙”的虚拟替身的安全。技术开发商们承诺,人们在虚拟世界的帮助下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跨越空间。普京说:“这有助于人们与生活在其他大陆上的其他人接触。”(参考消息)[2021/11/15 6:52:07]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在2018年,在骁龙845之外,高通公司还发布了XR1芯片及平台,这家移动芯片领域的巨头已经看到了VR/AR的未来,并开始有所行动。不过,虽然XR1芯片支持从3自由度到6自由度的VR设备,但主要还是针对类似于OculusGo这样的3自由度观影机。

因为从芯片能力来看,高通XR1与骁龙600接近。高通官方说法是,XR1可以提供「高品质」VR体验,而同期的旗舰骁龙845却可以提供6自由度体验需要的空间定位以及手柄识别等高端功能。

大卖的OculusQuest2一体机采用的是高通XR2芯片|高通

这大概是为什么Oculus在2019年推出支持6自由度的一体机OculusQuest时,芯片使用的是高通的骁龙835,而不是XR1。

不过,2020年,随着搭载XR2芯片的OculusQuest2的全球大卖,显示出高通开始真正向VR方面发力。这款据说修改自骁龙865芯片的XR2芯片,不仅支持8K360度视频,且支持7路并发摄像头,实现精确的运动和手势追踪。同时,5G和AI的加入,则在网速和效率上有所提升。

Quest2的优质表现,证明了高通XR2芯片弃低端走高端路线的成功。

更注重场景的AR

相对于路线相对清晰、发展早一步的VR来说,当高通开始「修剪」手机端的骁龙,创造XR芯片时,AR硬件公司却因为使用场景不同,在芯片选择上各显神通。

在高端市场,两个先行者MagicLeap和微软高举高打,一开始就瞄着「终局」去。不过,由于两家公司对于AR的定义甚高,加上AR本身在渲染、空间定位和虚实结合上要比VR要求更高,以至于在当时很难找到合适的芯片,至少高通的骁龙或者XR无法满足AR眼镜的要求。

因此,MagicLeapOne采用的是分体设计,其计算单元LightPack上采用的是英伟达TegraX2多核处理器,事后证明这可能并不是一个特别理想的设计。

当年MagicLeapOne在计算单元中使用了英伟达的芯片,发热「感人」|MagicLeap

使用过MagicLeapOne头显的人应该知道,使用过一段时间后,LightPack的发热和功耗都十分感人。但是分体设计这一形式,则为其后的AR眼镜开了先河。

微软HoloLens走的是坚定的一体机形式,据说第一代HoloLens头显采用的是老伙伴英特尔的芯片,根据CherryTrailAtom架构修改而成,后者被用于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中。在英特尔的CPU和GPU之外,其中特别的是微软团队自研的全息处理器HPU,这款定制的ASIC芯片主要用于处理3D图像和手势等数据。

微软第二代HoloLens则使用了高通骁龙850作为主处理器,同时搭配了升级版的HPU2.0来实现更加全面的手部动作追踪和更好的视觉表现。

微软HoloLens2中使用了高通骁龙850芯片|微软

不过,从MagicLeapOne到HoloLens两代产品,由于成本高昂,主打B端市场,与C端市场无缘。

另一方面,在一些特定的工业和商业领域,AR眼镜可能因为更加垂直的使用场景,而采用更精专的芯片来实现特定功能,并保持产品的轻便和续航能力。

亮亮视野硬件研发负责人梁祥龙告诉极客公园,公司此前产品的重要场景之一是在眼镜端实现人脸快速识别,所以对AI图像处理要求更高,团队使用的是英特尔MovidiusVPU平台的Myriad系列处理器,其特长是深度神经网络和计算机视觉应用。相对于同级别骁龙等平台,Myriad平台无论是AI性能还是功耗上都更理想,可以在分体设计下,保持眼镜重量在30-40克,能够长时间佩戴。

当然,使用相对小众的技术平台也有相应代价,相比于高通平台,Myriad很多底层程序要自己写,费时费力,对创业公司是个很大挑战。好处是,如果能克服这个困难,反而会形成一段时期内的产品护城河。

VR、AR终于「开始独立」?

XR2的成功,让高通看到了「元宇宙」的潜力。业内人士透露,其实直到XR2之后,高通才有专门团队设计真正开始设计专门针对VR和AR设备的芯片,而不是用现成的骁龙芯片进行「魔改」。

梁祥龙认为,为了满足未来VR/AR设备的要求,其核心芯片发展趋势是高制程、低功耗、高集成:由于VR/AR眼镜必然越来越轻薄,在电池技术发展没有突破的情况下,芯片功耗需要降下来;像VR/AR都要用到的空间定位、手势识别等通用功能将固化到芯片,进一步降低功耗,减小开发难度。

事实上,高通在明年推出的XR系列芯片产品,极有可能将具备上述特点。梁祥龙透露亮亮视野目前正在尝试将技术平台移至高通,并规划明年推出在影音效果上更进一步的新品。

另一方面,像苹果、Facebook、MagicLeap等行业巨头有可能继续自研和定制的方向。据外媒报道,苹果在2020年已经完成VR/AR芯片的设计,并委托台积电进行5nm先进制程生产芯片。该SoC由三颗芯片构成,功能是无线数据传输功能优化、压缩及解压缩影片,提高电池效率。

从今年年初开始刮起的「元宇宙」风口至今未灭,虽然现在仍难预测「头号玩家」的时代什么时候能真正到来,但是从高通到苹果,都已经在芯片这个核心领域倾注心力,至少我们可以确定,接下来VR/AR产品将迎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

*图片来源:Oculus、微软、iFixit?

撰文|靖宇

编辑|靖宇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19:56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