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央行穆长春:数字人民币不与微信支付宝竞争_数字人直播

近期,数字人民币进展不断,相关话题热度也随之暴涨。究竟何为数字人民币?为何推出?是否对微信、支付宝造成影响?主要落地应用哪些场景?10月25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联合各组委会成员机构召开的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就数字人民币进行了全面回应和解读。

深圳二手房交易必须使用数字人民币?银行大额转账无法兑换成纸币?当前,关于数字人民币的话题热度暴涨,市场谣言也随之此起彼伏。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讲话开篇,穆长春率先就此话题对数字人民币进行了回应。

针对传言,穆长春辟谣称,数字人民币在深圳的试点中,并未试点二手房场景。他进一步强调,“数字人民币和纸钞、硬币等价,只要纸钞能买的物品,数字人民币都能买,纸钞能兑换的外币,数字人民币也能兑换,所以大家不要担心”。

七爷:火币在稳健中求新求变 率先设立DeFi、波卡等生态专区:在8月28日举行的《数字资产投资策略论坛》上,火币全球站CEO七爷表示,火币在行业里最早为DeFi、波卡等设立了生态专区。在巨大的环境变化中,火币依然追求稳健中求新求变,例如新推出的全球观察区,既为用户提供了交易潜力早期项目的机会,又通过限仓等机制为用户规避了大的风险。

火币始终把用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广大用户支持火币和近期热门 DeFi 项目大部分交易主盘在火币的原因。[2020/8/28]

何为数字人民币?穆长春也给出了目前最新的权威定义: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

从定义来看,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M0(流通中的现金)和公共产品的定位,穆长春解释道,数字人民币不计付利息,同时具有非盈利性,主要追求的是社会效率和福利的最大化,所以央行建立的是免费的数字人民币价值转移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且不向发行层收取流通费用,商业银行也不向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的兑出和兑回服务费。

央行穆长春:正就央行数字货币与香港金管局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12月9日消息,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与展望研讨会”上表示,央行数研所与香港金管局开展系列合作,共同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改善跨境支付方面的可行性。双方已成功开展第一阶段技术测试,实现在香港本地银行和指定香港商户范围内,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充值、转账和消费的基本功能。目前双方正在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探索数字人民币系统与“转数快”快速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方式。(金十)[2021/12/9 13:01:25]

同时,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也不靠行政强制来实现,而是应该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说老百姓需要兑换多少,我们就发行多少。另外,只要老百姓有使用纸钞的需求,人民银行就不会停止纸钞的供应。在可预见的将来,数字人民币和纸钞将长期并存。”穆长春称。

央行穆长春:央行可以通过查手机号获取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系误解: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表示,有人说,央行可以通过电信运营商查手机号,来获取用户真实身份信息。这其实是误解。尽管电信运营商的支付部门也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但是根据现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电信运营商不得将手机客户信息披露给央行等第三方,当然也不得向自己运营数字人民币的部门提供。(财联社)[2021/3/20 19:03:16]

移动支付现在已成为系统重要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不过,一旦出现任何财务风险或者是操作风险,都会对大众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并威胁金融稳定。穆长春指出,目前零售环节的法定货币数字化供给并未跟上需求变化,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覆盖不足,公众对于现金的依赖度比较高。

声音 | 央行穆长春:稳定币利率将影响各国内存贷款利率的确定: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10日在“第十届财新峰会: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上表示,如果全球性稳定币和本币自由转换,稳定币利率将影响本国内存贷款利率的确定,进一步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如果持有人在类存款账户中长期存放稳定币,银行端个人零售存款规模减少,银行对批发性融资的依赖性增强,而相比个人零售存款,批发性融资对利率更加敏感,银行存款来源稳定性下降,引发银行惜贷,长期贷款更受影响,加剧融资难和融资贵,放大货币政策传导的问题。

如果稳定币作为价值尺度进入信贷市场,代替本币进行借贷,将实现稳定币的货币创造,那么利率将以稳定币进行标价,国内货币政策对借贷双方的调控能力下降,则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将进一步被削弱。

如果稳定币作为国际资产储备。全球性稳定币的使用将提升全球对稳定币篮子货币资产的需求,引起非篮子货币国家资本外流,抬高这些国家的市场利率,而压低篮子货币国家利率水平,造成优质资产荒,影响各国公开市场操作。[2019/11/10]

穆长春举称,“货币本来就是一个公共产品,是为社会所有群体来服务的,应该为包括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老百姓提供普惠性的、使用方便的、数字化的央行货币”。由此来看,数字人民币或在践行普惠金融的路径上大有可为。

声音 | 央行穆长春:稳定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全球跨境支付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10日在“第十届财新峰会: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上表示,稳定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全球跨境支付向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普惠的方向发展。然而,跨境支付的成本问题不是技术造成的,主要是制度和监管成本的问题。新技术和新支付工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2019/11/1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假钱包,后续和传统纸钞一样,数字人民币也要重视防伪工作。穆长春进一步称,为统筹管理数字人民币钱包,统一数字人民币认知体系,有效降低防伪成本,将按照双层运营原则,采用共建、共享方式,由央行和指定运营机构共同开发钱包生态平台。

针对运营机构的选择标准,穆长春也进一步解释道,在这一过程中,央行将选择在资本、技术等方面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作为指定机构,牵头提供数字人民币的兑换服务,这类商业银行因有成熟的基础设施、完善的体系和充足的人才储备,由其提供兑换服务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实现优胜劣汰。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数字人民币线下扫码支付作为一种和移动支付类似的支付方式,且可控匿名、安全性强,并具有法偿性和价值特征等优势,因此业内一直有疑惑,提出数字人民币有没有可能替换掉第三方支付的服务?是否会对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支付巨头造成冲击?

对此,穆长春也首次给出了回应。穆长春指出,微信、支付宝和数字人民币不在一个维度上。微信、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是钱包的内容。在电子支付场景下,微信和支付宝的钱包里装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而数字人民币发行后,消费者仍然可以用微信、支付宝进行支付,只不过钱包里增加了央行数字人民币。

不过,因为支付机构不得经营和变相经营货币的兑换和现金存取等业务,不具备为M0定位的数字人民币提供兑换服务的制度基础。因此,按照现行法律制度要求,只能由商业银行向大众提供兑换数字人民币的服务。穆长春进一步称,因为微信支付、支付宝各自的商业银行也属于运营机构,因此同样和数字人民币并不存在竞争关系。穆长春补充道,尽管不可兑换,但流通的服务仍旧可以由支付机构和其他商业银行来承担。

针对数字人民币监管,穆长春进一步透露了后续思路。穆长春明确,数字人民币应该坚持央行中心化监管。此举一方面有利于抵御加密资产和全球性稳定币的侵蚀,防止货币发行权旁落。同时,也能够实现支付即结算,提高商户资金的周转率,提升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此外,也有利于打破零售的支付壁垒和市场分割,避免市场扭曲。

“中心化管理的体制下,央行可以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融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地维护金融稳定。”对此,穆长春进一步透露了后续的举措。

他指出,在坚持央行中心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四个方面。一是统筹管理数字人民币发行额度,保证100%的准备,杜绝超发。二是要制定统一的业务标准、技术规范、安全标准和应用标准。三是要统筹管理数字人民币的信息。四是要统筹建设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基础设施,实现跨运营机构的互联互通,保证不会出现支付壁垒。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刘四红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李全:数字货币将深刻改变交易和监管方式

我国目前正在试验的数字货币,有非常典型的货币属性,但从目前已经显现的特征而言,与传统的货币体系非常不同,这恐怕不仅仅是货币表现形式的问题,未来一定能够深刻改变我们的交易方式和监管方式,这是需要引起重点关注的。

首先,数字货币的核心功能应该是在数字化的进程中,以货币数字化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以及更贴近实质监管,这就需要在数字货币的试验、运行过程中不断在这些方面着力;同时,数字货币的交易方式应该更加便捷,也只有这样,百姓才乐于接受。应该秉承审慎监管下更加包容的心态来看待数字货币,赋予数字货币尽可能广阔的交易许可,其交易便利度和覆盖面应该显著优于纸币,这才有可能实现数字货币越来越广泛的覆盖。

但同时,也需要在运行中逐步放开,对于一些大额交易、同业交易,以及跨境交易,需要在明辨交易性质的同时予以交易便利,以防数字货币运营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测的风险。在运行过程中,监管更多应该是呵护市场,以更市场化、更开放的心态来推进数字货币的改革。

国盛证券区块链研究院宋嘉吉团队:建议后续加强国际合作

数字人民币推出的重要目的是反,因此未来或将逐步减少纸钞流通。不过,由于数字人民币也不付息并且没有实物现金匿名性好,数字人民币吸引力不如实物现金,因此短期内,实物现金仍将存在;但长期来看,实物现金可能会被部分取代。我们认为,总归是要创造价值才能在长期被市场接受。建议后续加强国际合作,与各国央行共同探讨推出数字法币的必要性、创新性与可能的实现路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6:79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