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虚拟货币被盗 会受法律保护吗?_加密货币

一行代码蒸发64亿人民币。这个不可思议的黑客操作发生在2018年4月,仅仅因为被黑客找到了一个代码漏洞,与之相关的区块链产品的全部市值瞬间被全部转出,趋近于零。

2018年西安市受害人张某个人电脑疑似被非法入侵,大量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被洗劫一空,市值达上亿元。

2020年,南昌市破获一起区块链比特币盗窃案,涉案金额近1450万元,该案已抓获6名涉案犯罪嫌疑人。

......

虚拟货币盗取事件频频发生,对于虚拟货币国家一直持否定态度,受害者多选择“自认倒霉”,受害人这种心理让不少不法分子有机可趁。那么,虚拟货币被盗真的无法可依吗?如果发生虚拟货币损失,会受到法律保护吗?

动态 | 日本东京都消费综合中心披露虚拟货币等欺诈活动,咨询件数较去年减少16.1%:日本东京都消费生活综合中心于9月19日收集了平成30年度消费者提交的13万9000件东京都内的咨询信息,并公开了“平成30年度消费生活咨询年报”。有关于虚拟货币以及“承诺百分百获利”的欺诈活动在报告中被披露。

其中,虚拟货币咨询件数为1533件,比前一年减少16.1%。该类别属于咨询次数第三的“基金型投资商品”中的子分类之一。而“承诺百分百获利”的虚拟货币欺诈活动也被归于一类。(Crypto.Watch)[2019/9/21]

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究竟是什么?

作为区块链通证之一的数字货币,在我国称之为“虚拟货币“。关于虚拟货币的提法最早见于2013年1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银发(2013)289号。

声音 | 李礼辉:虚拟货币发展不可能有太大余地:据网易科技消息,近日在“2019影响力峰会——预见未来”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李礼辉对虚拟货币发表看法,他认为虚拟货币可能比较适用于那种小规模人群的一种特定的安排和需要。虚拟货币只会在这种去中心化的、基于公有链的虚拟社区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对整个社会来说,它的价值并不是太大。想要成为一种社会化的支付工具,它很难做到。因为第一它没有实体资产做支撑,第二它没有国家信用做背书。它很难成为一个法定的数字货币。所以他认为虚拟货币的发展还是不可能有太大的余地。[2019/1/18]

《通知》指出“虽然比特币被称为’货币’,但由于其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从性质上看,比特币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各部门和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应当正确使用货币概念,注重加强对社会公众货币知识的教育,将正确认识货币、正确看待虚拟商品和虚拟货币、理性投资、合理控制投资风险、维护自身财产安全等观念纳入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的内容,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

声音 | 韩国青瓦台发言人:反腐败秘书室有必要对虚拟货币相关非法行为进行管制:据韩联社消息,韩国青瓦台发言人金宜谦今日表示,部分媒体将“青瓦台特别监察班在制定加密货币对策的过程中收集资料”报道成是政府对民间人员进行核查,这与事实不符。特别监察班成员作为反腐败秘书室的行政要员,对虚拟货币相关的非法行为进行管制,对国民的损失有必要制定相关政策。根据秘书官的指示,收集虚拟货币动向、非法行为及受害情况、(投机)过热现象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所需的基础资料。由于加密货币被用作各种犯罪手段,所以很多人担心会出现受害者。还有很多报道称执政圈的部分人士在内的社会领导层参与了加密货币交易。[2018/12/18]

《通知》的主要目的是防范比特币风险,文中首次提及虚拟货币并初步定位它为虚拟商品,否定它的货币属性。

声音 | 中华工商时报:谨防各种“虚拟货币”新型局进入农村:近日,中华工商时报在《对“虚拟货币”新型局捂住钱袋是关键》一文中提到:“谨防各种“虚拟货币”“区块链”新型局进入农村。农村居民互联网知识欠缺,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加之金融监管力量不足,也就极容易成为这些局的青睐地。所以,一方面应立足于金融风险知识普及,让广大居民增强防范能力;另一方面也须加强监管与打击,让不法者无生存空间。”[2018/9/5]

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公告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动态 | Tendmicro调查显示针对虚拟货币的网络攻击为去年的2.4倍:9月3日,日本Tendmicro公司发表一份名为“2018年上半年安全综述:针对云时代认证信息的网络钓鱼事件激增”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分析了日本国内外安全趋势。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日本遭遇网络钓鱼的互联网用户已达历史新高,达29002247件,约为去年的2.7倍。此外,该报告称,针对虚拟货币的网络攻击也变得异常活跃。今年上半年,全球进行虚拟货币挖掘的“虚拟货币矿工”相关攻击的检测数量为784,146件,为去年同期的2.4倍,而日本国内检测出的数量也超过去年下半年达到410,5036件。[2018/9/4]

《公告》将虚拟货币解释为不由货币当局发行,由市场融资主体发售的代币,包括比特币、以太币等,再次否定了它的货币属性。

2021年5月1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强调“虚拟货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是真正的货币,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综上,虚拟货币在属性上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即虚拟货币是可用于交换的虚拟形态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虚拟货币因其有价值,且为人所控制,故亦是财产,所有权人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当前的监管政策仅是禁止虚拟货币作为货币流通,禁止交易所的相关业务活动,禁止银行提供交易相关服务,获取、持有虚拟货币并未被禁止。在相关的司法实践中,对虚拟货币的保护仍是持肯定态度的。

典型案例——虚拟货币被盗,可寻求法律救济

(2018)浙01刑终333号

2017年5月8日凌晨,被告人丁某利用事先知晓的被害人程某瑞波币账户密钥,在互联网上通过该密钥登陆被害人程某所有的瑞波币账户,盗走该账户内669136个瑞波币。后被告人丁某分多次将窃得的瑞波币,通过聚币网、RippleChina网关、RippleFox网关等中间交易平台销赃变现,得赃款人民币99万余元,其中95234元赃款被被告人丁某提现至其支付宝账户,剩余赃款因被害人投诉而被中间交易平台机构冻结。被告人丁某用于转移、销赃瑞波币的两个账户中剩余64.825个瑞波币。案发后,机关从中间交易平台追回并扣押赃款人民币894366.73元。

法院认为,2017年9月,中央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公告,禁止中间交易平台从事瑞波币等“虚拟货币”的平台兑换、买卖业务,但本案案发时瑞波币仍可交易、兑换,具有经济价值,可以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最终认定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2020)粤05刑终10号

2019年2月26日,被告人李某受被害人周某雇佣在某游戏充值工作室内任职,负责处理以比特币为交易工具向外国网站购买苹果公司充值卡再返售国内客户的工作。被告人李某因而经济拮据,故萌生盗取被害人周某网站账户内比特币的念头。同年4月16日至5月2日期间,被告人李某多次将被害人周某的网站账户内的比特币共计1.91308个转移至其网站账户内,后转售给他人变现获利人民币44332.9元。被告人李某将该款用于。

法院认为,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比特币作为一种特殊的互联网商品,是有其现金价值的,属于他人的合法财产,故李某所实施的盗窃他人比特币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依法应当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2020)沪0106刑初551号

被告人罗某,于2019年4月19日至26日间利用计算机网络漏洞,非法获取他人的管理权限并侵入被害人公司管理的服务器,分多次窃取保管在该服务器中虚拟货币电子钱包内的泰达币1,890,792.538枚。嗣后,被告人罗某将上述泰达币兑换成虚拟货币以太坊及比特币,并将部分以太坊向他人出售,共计获利约90万元。

法院认为,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包括了“依法归个人所有的股份、股票、债券和其他财产”,虚拟货币虽然并无实体,但其具有与股份、股票、债券相同的财产属性,可以认定为刑法所保护的财物。罗某的行为同时触犯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及盗窃罪,应则一重罪盗窃罪予以惩处。

除以上盗窃情形,我们发现全球范围内大部分虚拟货币被盗案件均源于交易平台被攻击,即黑客利用交易所技术漏洞盗窃大量用户的虚拟货币,一旦发生此种盗窃,往往因技术、管辖等问题难以侦查,发生巨额损失难以追回。最后提醒:虚拟货币投资,未知变量较大,风险较难控制,请谨慎参与。??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5:64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