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I:虚拟货币乱象调查:挖矿耗能巨大 价格暴涨暴跌_DEF

一夜暴跌30%、一个月价格几近“腰斩”、爆仓者两手空空……近期,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格暴涨暴跌,激起围观者惊呼、投资者哀叹。从挖矿到交易再到融资,“币圈”乱象横生,监管整治已出重拳,投资者应远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

打着“数据中心”的幌子疯狂挖矿

荒凉的河岸边,一栋钢管、彩钢板等材料搭建的简易厂房中,一排排大铁架子上近千台电脑主机正高速运转,散发出阵阵热浪,风扇嗡嗡作响。

如果不是当地人,没有几个人知道这里是一处比特币“矿场”。给“矿工”送饭的车每日从四川省康定市姑咱镇出发,走过一段地图上都没有的土路,半个多小时才能到达。

像这样隐蔽在深山峡谷中的“矿场”在川西地区不在少数,“矿主”们盯上的是这里廉价的水电资源。他们不少以“水电消纳”为名、打着“数据中心”的幌子,从事着比特币挖矿。

北大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邓建鹏:重塑监管思维 让法治成为提升中国DEFI项目竞争力的基石:4月11日消息,由起源时代主办的全球区块链应用高峰论坛暨2021行业成果汇报会于4月11日在湖南长沙盛大举行。

会上,北大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邓建鹏教授在分享《区块链金融监管与合规思考》演讲时表示,DEFI作为无准入门槛、无身份识别、透明公开、去中心化的金融服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DEFI当前在金融相关领域风险非常集中,固有法律存在一些漏洞,现有监管政策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监管机构应在法治精神指引下,重塑监管思维,推动DEFI的监管法治化、立法法治化与风险处置程序的法治化;在具体实践路径上,推动对国际成熟经验之借鉴,让法治成为提升中国DEFI项目竞争力的基石。

在嘉宾分享环节,创链科技总经理闫思在《国际DEFI行业发展与未来》主题分享中谈到,目前去中心化金融用户数量只占到整个加密行业用户非常小的一部分,其价值依然身处洼地。随着整个行业风向的转变,以及全球通胀预期和收益不断走低的传统金融产品的助推,也会促使更多主流用户选择DEFI,继而让整个市场迎来一个全新的未来。[2021/4/11 20:08:32]

“哪里的电价便宜,我们就往哪里走。”一名“矿主”告诉记者,春夏丰水期一般在川西地区挖,等到冬天他就“转战”内蒙古、新疆等地,利用火电继续挖。

中央财经委员会韩文秀:平台经济存在监管滞后 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表示,市场垄断和无序扩张野蛮生长的问题日益凸显,存在监管滞后,甚至监管空白。国家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要依法依规发展健全数字规则,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垄断行为的控制,提升监管能力。平台经济的许多业务具有金融性质,有的实际上是钻监管的空子,造成过度金融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一财)[2020/12/19 15:45:50]

别看比特币是虚拟商品,但获取一枚比特币耗时耗力,需要根据算法通过计算机持续不断运算而来,俗称“挖矿”。市场上出现了专门用来挖比特币的“矿机”,有人大规模购进“矿机”形成“矿场”,没日没夜地“开挖”……

中央财经大学主任:区块链等技术带动商业革命和社会发展: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今日在每日经济新闻上刊文称,长期来看,以5G、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引擎的新一轮集成式技术创新周期渐行渐近,以新技术革命带动新一轮商业革命和社会发展浪潮前景可期,能否以政策创新强化引领和赋能作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关键。[2020/7/20]

“随着比特币越挖越少,经营一家‘矿场’要面临更高的资本投入和更长的回报周期。”一位“矿主”告诉记者,以前是几十台、几百台购进“矿机”,现在动不动就是上千台。一些“矿场”一天就耗电上百万度,很多直接从水电站接线用电。

还曾有一位“矿主”颇为得意地告诉记者,其在西南某地的“矿场”一年耗电量相当于三个市一年耗电总量。

声音 | 中央财经大学邓建鹏:政府希望监管的是面向基于区块链提供的信息服务:日前,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邓建鹏教授在以“区块链的法律监管和挑战”的演讲中表示,在国际范围内,法律监管第一是针对虚拟货币的交易和交易所;第二是对于ICO活动的法律监管主要针对融资中可能出现的,以及没有经过批准就公开发行股权、债权等未授权向公众融资的行为。政府希望监管的是面向基于区块链提供的信息服务。[2019/1/5]

业内人士表示,不仅是比特币,随着以太坊、狗狗币等虚拟货币不断问世,整个虚拟货币挖矿带来的耗电量正在爆炸式增长,并且这些“矿场”大多集中于我国,将对能源供给带来巨大压力。

“币圈”投机交易风险重重

虚拟货币叫“货币”却不是真正的货币,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更不应进行投机炒作交易。但在利益驱使下,仍有人铤而走险,对“币圈”交易的虚假资产风险、经营失败风险、投资炒作风险视而不见。

——“庄家”设局操纵价格。业内人士介绍,包括比特币在内,绝大多数虚拟货币都存在巨量持有者,他们坐庄操纵市场价格并不困难。

“以某币为例,前10名持有地址拥有近40%的流通代币,只要巨量持有者目标一致,极易操控价格。”某虚拟货币海外交易平台负责人向记者透露,5月19日该币最大跌幅超50%,距离此前价格最高点不到三分之一,很多投资人损失惨重。

——借尸还魂,“空气币”屡禁不止。在政策重拳下,国内的首次代币发行几乎肃清,但不少平台把交易转移到海外平台,但发行宣传的主战场仍在国内,并想方设法绕过国内金融机构风控进行充值交易。

“最近狗狗币暴涨,我觉得人们对动物名字的币情有独钟,就又投资了柴犬币,短短几天上涨20多倍,可是近期价格暴跌,利润几乎全部回吐。”投资者刘鹏说。

在这种盲目投资心态的怂恿下,更多概念奇葩的“空气币”开始涌现,猫币、猪币、鳗鱼币层出不穷……这些没有实物依托、不具备应用价值的“空气币”,一旦潮水退去将给投资人带来巨大损失。

——杠杆交易放大投资风险。在虚拟货币剧烈的市场波动中,不少投资者加杠杆搏一搏试图“单车变摩托”,结果往往血本无归。

今年1月周先生携50万元资金进入币圈,没几个月账面资金就冲上300万元。而近期比特币连连暴跌,最严峻时他每隔几分钟就面临上万元损失。不甘心资金缩水的周先生孤注一掷,加杠杆想抄底,却不料比特币再度暴跌引发爆仓,300万元很快全部“蒸发”。

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交易数据显示,截至25日15时,过去24小时内有超过14万人虚拟货币杠杆交易爆仓,金额达46.41亿元。而19日当晚,爆仓金额更是超过400亿元。

远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

我国相关部门早已意识到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带来的风险,及时预警,多次出台举措予以整治。

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就联合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2017年央行等七部门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并开展专项整治。随后,我国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和ICO交易平台基本实现无风险退出,人民币交易的比特币全球占比一度降至不足1%。

尽管如此,一些人仍在观望,维持“矿场”经营;部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仍能绕过国内金融机构风控,进行充值、提现、购买等操作。

近期,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有所反弹。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相关协会联合发布公告,提示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的第五十一次会议明确提出,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

“下一步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行为集中整治活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对涉嫌挖矿的企业叫停招商引资,切断增量。综合采取电价、土地、税收、环保等手段,推动存量挖矿企业有序退出。另一方面,对非法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或为之提供支持服务的机构、平台,应联合司法部门及时处置,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增加整治的威慑力。

专家表示,虚拟货币绝非“一本万利”的投资品,虚拟货币交易合同也不受法律保护。面对相关部门三令五申的提示和劝诫,广大投资者应增强风险意识,远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4:32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