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金色观察 | 比特币蓄能冲击6万美元关口 新加坡再次警告公众注意加密货币交易风险_加密货币

近日,在比特币不断蓄能冲击6万美元关口的同时,新加坡再次警告公众注意交易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的风险。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席TharmanShanmugaratnam表示,由于加密货币的价值通常与任何经济基本面无关,因此波动性很大。他们作为投资产品具有很高的风险,并且肯定不适合散户投资者。投资者在进行加密货币交易时应格外谨慎。

此外,他还表示,加密货币基金不被授权出售给散户投资者。新加坡金管局有权对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施加额外措施,根据需要,提供加密货币交易的交易所将受到监管。

NBA名人堂成员奥尼尔:直到我完全了解加密货币才会投资它:金色财经报道,NBA名人堂成员沙奎尔·奥尼尔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自己是因为不明白加密货币才选择远离,直到完全了解加密货币才会投资它。这位前洛杉矶湖人队球星指出,他对围绕数字货币许多一夜成名故事持谨慎态度,并说道:“有人给我价值9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让我帮他们发送推文,但我觉得,如果你能给我价值10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那为什么还需要我?” 另一位篮球名人堂成员查尔斯·巴克利也同意奥尼尔的观点,此前他也表示不相信加密货币。不过,七届超级碗冠军汤姆·布雷迪和三届 NBA 冠军斯蒂芬·库里都在尝试进入加密货币行业。(CNBC)[2021/9/10 23:16:28]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加密货币总市值已达到创纪录的2万亿美元。在机构需求激增的情况下,两个月内翻了一倍。特斯拉等公司上个月还表示将比特币作为汽车支付的方式。

印度金融服务部长:政府了解加密货币的各种问题 将认真考虑:印度金融服务部长Debasish Panda周三表示,政府非常活跃,并意识到围绕加密货币的各种问题,且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考虑。目前,像印度央行和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这样的监管机构没有任何法律框架来直接监管加密货币,因为它们不是由可识别用户发行的货币、资产、证券或商品。(印度时报)[2021/3/11 18:33:55]

尽管埃隆·马斯克、马克·库班和保罗·都铎·琼斯之类的公司都认可了加密货币,但新加坡金管局并不是唯一对加密行业抱有担忧和谨慎态度的监管机构。欧盟监管机构最近警告说,在比特币上涨之后,投资者将面临“重大”风险。

加密行业出席美国IRS峰会,推动国税局了解加密税问题:在美国国税局(IRS)组织的一次峰会上,加密行业和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行业代表在会上表示,我们需要从国税局更清楚地了解加密税问题,到目前为止,加密税主要存在于监管灰色地带。与会者表示,即使国税局无法解决与会专家提出的大多数担忧,但峰会还是为行业发言提供了绝佳的机会。Coinbase全球税务信息主管Sulolit Mukharjee指出,美国国税局愿意让我们参与此类论坛,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信号。(CryptoBriefing)[2020/3/5]

同时,Tharman还指出,新加坡当局已加紧努力,打击与加密货币相关的和恐怖主义融资风险。Tharman说,在已采取的措施中,MAS加强了对加密部门的监视,以识别可能需要进一步审查的可疑网络和高风险活动。他说,MAS还在继续提高人们对投资数字资产的风险的认识,避免他们被。

“加密资产领域正在不断发展,”Tharman说,“金管局一直在密切监视事态发展,并将继续根据需要调整其规则,以确保监管保持有效并与所构成的风险相称。投资者则需要在交易加密货币时格外谨慎。”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金管局对于加密货币的关注以及监管早已实施。早在2020年1月份,新加坡就出台了新的支付立法法案,为全球加密货币公司提供了一个通过首次申请运营许可证来扩大在该国业务的机会。

《支付服务法案》(PaymentServicesAct),是首个针对企业从事从数字支付到比特币(Bitcoin)和以太坊(ETH)等代币交易等活动的综合性监管规定。除了将加密公司纳入监管范围外,该法还将赋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正式的监管权力,监管网络安全风险,并控制和恐怖主义融资。新加坡金管局表示,新法律将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并促进人们对使用电子支付的信心。金管局助理董事总经理LooSiewYee表示:“基于活动和以风险为中心的监管架构,使我们能够按比例应用规则,并对不断变化的商业模式保持稳健性。

2020年3月16日,新加坡金管局还发布了一份长达73页的新指引,为电子支付代币服务供应商提供指引。最近技术的快速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在支付领域。特别是金融技术的进步,为更快、更有效的支付方式开辟了新的机会。然而,这些新的支付方式也带来了新的(ML)、恐怖主义融资(TF)和扩散融资(PF)风险。特别是,新加坡中央金融管理局建议尽可能早地追溯以前的代币交易,以确定是否存在任何可疑情况。

2020年7月,新加坡金管局提议,对新加坡境内任何在海外提供数字代币服务的人进行许可评估和监管。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4:60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