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金融时报:多国探路数字货币_BDC

专家表示,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货币将是未来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金融科技已经推动数字货币、支付清算体系内生发展。中央银行不会在未来的数字经济中缺席,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加速研发将是中央银行理解并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不过,尽管全球多国已经开展数字货币的研究和实践,但数字货币仍旧是前路漫漫。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数字化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正从经济社会向金融领域不断延伸。其中,对数字货币的研究近年来备受关注。

接受《金融时报》记者专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周莉萍表示,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货币将是未来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金融科技已经推动数字货币、支付清算体系内生发展。预计各国的中央银行不会在未来的数字经济中缺席,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加速研发将是中央银行理解并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上海证券研究报告则指出,尽管全球多国已经开展数字货币的研究和实践,但数字货币仍旧是前路漫漫。

金融时报:美国金融监管官员反对严格的加密货币管控:6月9日,美国一位金融监管官员海丝特?皮尔斯(HesterPeirce)公开表示,反对严格的加密货币管控,并警告这样做可能会打击交易积极性。(《金融时报》)[2021/6/9 23:24:04]

就全球范围而言,多个经济体央行对数字货币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甚至实践,在全球数字货币的潮流下,金融科技(FinTech)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10月29日,日本央行表示,该行将在2021财年(自2021年4月始)对数字货币开展可行性研究。该行将与金融科技企业以及其他国家的央行合作开展相关试验。日本银行在一份声明中说,其“将开展试验,以一种更具体和实际的方式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普遍用途,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局限于概念研究”。但日本银行目前尚无发行数字货币的计划。

中信证券:数字货币助推数字金融时代来临:据证券时报消息,中信证券指出,货币和支付是现代金融领域的核心环节,央行推进数字货币建设,表明监管机构对于金融科技发展持开放态度,数字金融时代加速到来。我们认为,传统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加快科技投入,将存量客户和资源的巨大优势转化为业务效率;互联网公司则需在保证金融业务低风险的基础上,依托领先的快速迭代和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对金融的助推。[2020/8/17]

欧洲中央银行10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说,该行计划于2021年年中就是否启动数字欧元项目作出决定。报告指出,数字欧元可能给欧元区公民提供一种安全的货币形式。发行数字欧元有利于支持欧洲经济数字化和欧盟战略独立性,以应对现金作为支付手段作用显著下降的局面,还可作为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降低常规支付服务风险,提升欧元国际地位,改善货币和支付系统总成本等。11月,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如果数字欧元计划继续推进,那么将需要长达4年的时间才能取得成果。她还指出,数字欧元将是一种补充,不会替代现金。

现场 | 清华大学罗玫:嘉楠科技美国上市使币价与股价直接相连 开创新金融时代的价值形态:金色财经现场报道,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主任罗玫在“2019 CAN 万物互链·区块链与全球经济新格局”大会上进行《数字资产领域全球新挑战》主题演讲。她表示,资产的定义是因过去事项形成的,由主体控制的现时经济资源,将这个概念放到新兴的数字资产中,重点要看资产是否由主体控制。在新技术的面前,每个人都要学习,目前经济管理学和技术交叉背景的人才较少,未来更需要这样的人才培养。

嘉楠科技美国上市的意义是,首次将币的价格与股市价格直接连上,开创新金融时代的价值形态。[2019/12/3]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致力于深思熟虑地评估央行数字货币的潜在成本和收益”,但尚未就此作出最终决定。美联储正在研究数字美元的优点和可能的技术解决方案,不过在未来几年内似乎不太可能推出。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表示,私人发行的稳定币可能存在隐私问题,数字货币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

声音 | 金融时报:区块链赋能金融,技术落地应用提速:6月17日消息,金融时报发文指出,时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赋能金融方面,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提速显著。业内人士表示,利用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溯源网贷交易、完成跨境支付与清算,大幅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而且还能化解金融交易纠纷,有望解决金融交易中的信任和安全问题,推动数字经济更好发展。还有专家表示,未来,如果区块链技术能够突破底层协议、智能合约、密码学等底层技术上的瓶颈,其发展空间与应用将更为广阔。[2019/6/17]

澳大利亚央行11月宣布,将与联邦银行、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等合作,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探索大规模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可能用途和影响。澳洲联储表示,该项目将涉及开发概念验证(POC),预计在2020年底左右完成,并将在明年上半年发布项目报告。11月,伊朗修改法律,将加密货币重新纳入央行进口融资机制。伊朗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使用加密货币进行价值交换的国家。不过,各国对数字货币仍主要处于研发状态,实践中,数字货币落地并不多。目前,十余个国家正在开展相关的试点或测试。

事实上,由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并非近几年的新倡议。早在1987年,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就在其著作《维持监管差异的情形》中提出了这一构想。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货币是未来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金融科技已经推动数字货币、支付清算体系内生发展。”周莉萍表示,在外部压力和支付清算体系内生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全球央行近年来加速开展了CBDC研究项目,围绕央行数字货币发展动因、基本性质、运行要点等进行深入研究。

周莉萍还表示,各国央行开展CBDC相关研发工作主要动因包括:维护金融稳定、协助货币政策实施、提高国内以及跨境支付效率和支付安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以及应对实物现金逐步减少和支付平台高度发展可能引发的操作风险等。

尽管各国央行加强了对数字货币的研究,但综合来看,各国央行在数字货币领域仍旧存在不少分歧和不同做法,例如如何界定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存在哪些分类,数字货币的存在会对现金带来哪些冲击,数字货币是否应当有利息等。另外,国际上对数字货币的收益和风险也存在不同看法。

“2019年以来,约有80%的中央银行正在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的相关研究或实践工作,全球大约有17个央行开展了零售型数字货币的研究和试点工作,全球央行开展CBDC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明显提升。”周莉萍表示,大部分国家的CBDC工作仍处于试验和概念验证阶段,极少数国家和地区虽然进行了试点研究,但并没有在短期内推出CBDC的明确计划。

上海证券报告表示,货币本质上属于全社会的一种信用制度安排,从当前各国开展数字货币试点和推出的实践看,数字货币仍有较长道路要走。当前各国对数字货币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技术层面的,对制度安排思考还未有综合考虑——现有实践主要集中在支付安排方面。而货币制度除了支付结算安排外,更为重要和基础的,还在于货币、信用的创造和管理。另外,也需警惕资本市场上的数字货币概念炒作。

“中央银行不会在未来的数字经济中缺席,CBDC的加速研发将是中央银行理解并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改进和完善本国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周莉萍如是说。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4:48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