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央行数字货币试点,炒币的凑什么热闹——币圈对DCEP的四个误区_区块链币在中国合法吗

文丨互链脉搏·元尚

央行数字货币已在农行内测的截图惊起币圈欢呼,有说这样就可以和BTC互换了;有的说锚定DCEP的稳定币要出世了;有的说大量合法资金要进入币圈了;更有的说,DCEP可以炒了……有时真佩服币圈的想象力。

然而,就算蝴蝶效应显灵,非但看不出此事件对币圈有什么利好,反而是良币驱逐劣币,对现有币圈生态进一步冲击。

之所以币圈会有如此兴奋,源于对DCEP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DCEP是和BTC是一类

在币圈,BTC被认为是数字货币,当央行的DCEP也叫数字货币时,一些人有意或者无意将两种事物归为一类。

但事实上,两种事物差异巨大。BTC是基于区块链的一种记账奖励,具有点对点的交易能力,按照严格的货币属性,BTC甚至算不上货币。货币须有便于流通、便于存储、相对稳定的基本属性。BTC流通效率低下,密码难记不易存储,更重要的是波动性太大,谁希望自己手持的货币今天买辆汽车,过几天就只能买辆摩托车了?

捷克国家银行:央行数字货币可以“直升机撒钱” 目前不发行CBDC:捷克国家银行董事会成员Tomas Holub表示,通过央行数字货币直接向用户提供流动性在技术上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概念,这就像直升机撒钱。但这并不能解决其他围绕CBDC的问题,这包括数字货币是否匿名,反标准能否应用于匿名单位,这些货币是否计息。

他还表示受限于欧洲法律标准,捷克法律部门无法给予央行以数字货币形式给居民提供流动性的权力。现今捷克国内流通的货币量大且越发稳健,不需要发行数字货币来应对流动性危机。但央行数字货币在未来仍然可能出现。(Coindesk)[2020/7/24]

从BTC的基本属性来看,BTC被称为“加密代币”更为合适。BTC诞生10年,有太多人期望推行BTC作为货币进行日常支付,比如有机构开发出BTC的ATM机,有机构签约商家使用BTC支付。但都属于实验性质,并无成功。

动态 | 新晨科技:公司区块链技术研发方向及应用领域可以应用于央行数字货币:据新浪财经报道,新晨科技董秘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公司区块链技术的研发方向及应用领域可以应用在此领域(参与竞争央行数字货币),但公司会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2019/10/8]

而央行数字货币DCEP设计就是作为货币使用的,其支持双离线、国家法定认可等特点还是BTC无法比拟的。其币值和人民币1:1兑换,波动性很小,按照目前的技术路线,具有每秒30万TPS的交易处理能力,足够应付日常交易,并且储存在数字货币运营商提供的钱包中,用户使用便捷性和微信支付、支付宝接近,依据多种身份信息来确权,资产不会轻易丢失,甚至比纸币更容易存储。

声音 | 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联合创始人:央行数字货币将降低传统银行的影响力: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联合创始人Tom Lee在推特平台转发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主题为“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谈论央行数字货币”的文章并就此评论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央行数字货币,CBDC)这将降低传统银行的影响力,因为个人可以直接从央行获得法定货币。央行可以直接将货币政策传导给个人,而不是依赖于银行放贷。据此前报道,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Agustin Carstens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全球中央银行可能不得不早于预期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而且BIS也支持世界各国央行努力创建数字版本的国家货币。[2019/7/1]

误区二:DCEP和BTC可以相互兑换

很多币圈投资者认为,DCEP出来后,和BTC兑换就简单了。现在的兑换特别复杂,因为支付通道比如银行、微信、支付宝都不能直接用人民币兑换。只能通过OTC市场。

动态 | 荷兰国际集团报告: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很快就会进入批发市场:荷兰国际集团(ING)发布题为《新货币V: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很快就会进入批发市场》的最新报告。报告指出,各国央行可能与金融机构合作,在5至10年内推出数字货币。但感受到这种影响主要是企业。这种批发的方式可能是普及CBDC的第一步。它的破坏性更小,也可以使使全球支付更便宜、更快速、更安全。 实验性的w-CBDC(批发央行数字货币)从一开始就是针对跨境的,涉及多个商业银行和央行,成功的机会应该最大。我们预见了未来几年的原型建造和测试。在5-10年内,可能会出现数量有限的新型批发数字货币,与现有的全球支付网络竞争。这个行业的网络效应很强,所以时间会告诉我们哪个方案会胜出。[2019/6/22]

但去年,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向部分交易所发送律师函,要求交易所下架其OTC服务中的支付通道,停止非法使用其商标。OTC的兑换也被打击。

然而,DCEP出来后,就能开通DCEP兑换BTC的通道吗?相反,非但不会开启,反而更容易监管。

央行目前的态度是不支持法币兑换BTC的,因为具有、资金外流等风险。因此央行必然自己不会,也不允许数字货币的运营商如银行、支付公司开通DCEP兑换BTC的通道。

并且,根据DCEP的设计,其具有穿透式监管的能力。据互链脉搏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相关专利设计,其对非法、违规行为的交易监管更为便捷。DCEP的运营商的钱包服务端上部署每个监管方与运营机构约定的账户限制规则。某个监管方如果发现目标账户涉嫌在经济活动中违法或违规,则可以通过向钱包服务端发送账户限制指令的方式,调用运营机构预先同意的账户限制规则,并指定目标账户,使得钱包服务端可以立即依据调用的账户限制规则来对目标账户进行限制操作。

换句话说一旦察觉有人用DCEP兑换BTC,可以立刻对相关账户进行限制权限、冻结等操作。

既然不可兑换,查的也更严,何有大量合法资金进入币圈之说?

误区三:可以合法地炒币了

理论上,DCEP确实可以炒,但只能当炒外汇那样操作。不太适合大多数币圈的投资人,因为他们面临的对手方是身经百战的国际炒家,甚至是国家力量。

而用人民币炒,相当于拳头打在棉花上。DCEP用于M0,和人民币1:1兑换,这就意味着用人民币炒不了,其实质是货币从一个篮子到另一个篮子。

好吧,倘若有硬要炒的说,我用外币来炒。DCEP的理论发行量是M0的全部,3月底,M0的供应量是8300亿元。就算投资几十亿,几百亿进来,还是犹如雨水洒在大海里,很快看不见了。并且,更根本的是外币兑换成人民币,相当于增量了等值的人民币,比印纸钞还容易。

相反,投资者更要警惕,打着央行数字货币的非法代币。在DCEP还没有出来之前,就有不少子推销DCEP,DCEP正式出炉后,他们可能又要割韭菜。包括所谓要锚定DCEP的稳定币,很可能都觊觎你口袋里的钱。

误区四:DCEP基于区块链

种种证据显示,央行数字货币并不是基于区块链。

央行数字货币的信用来源于国家的信用,只要保障了安全、隐私等,便不需要区块链赋予每一笔交易的确认。

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区块链课题组课题组成员穆长春、狄刚、吕远、钱友才、卿苏德联合发文《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谈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管理》。文章指出,区块链以大量冗余数据的同步存储和共同计算为代价,牺牲了系统处理效能和客户的部分隐私,尚不适合传统零售支付等高并发场景。文章还表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与中央银行的集中管理要求存在冲突。中央银行提供的支付服务不能离开集中式账户安排,需建立在中心化系统之上,这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相冲突。因此,目前不建议基于区块链改造传统支付系统。

但DCEP也借鉴应用了区块链部分组成技术,例如,利用智能合约实现资金的定向流通,利用非对称加密认证身份。其中,比特币区块链中的非对称加密与“传统”的数字身份认证类似,或将被用于DCEP的大量场景,例如,由用户钱包的安全模块生成公、私钥对,两者一一对应,公钥可公开,私钥不公开,私钥可用于对消息签名,公钥可用于验证私钥签名后的信息,以此确认私钥所有者的身份。

央行数字货币进入试点阶段,说明问世已不远矣。和币圈没关系,但会促进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区块链应用落地的发展。

1000年前,宋人发明交子时代,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巅峰;如今央行DCEP率先发行,将助于中国在数字经济中再攀巅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12:79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