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朱嘉明最新演讲:人、时空、公益与区块链_区块链上班都是干什么的

作者:朱嘉明

来源:时空合作社?

编者注:原标题为《朱嘉明|践行公益科技化之路——时空合作社的理念、架构和实施》。本文作了不改变作者原意的删减。

2019年12月5日,由《公益时报》发起并主办的“2019中国公益年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从财富上长出精神”。数字资产研究院院长朱嘉明在会上发表了题为《践行公益科技化之路——时空合作社的理念、架构和实施》的主题演讲。

朱嘉明指出,社会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平是公益事业的基础,公益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财富的转移和财富资源的再分配,社会公众通过时间和空间的交换,使每个人成为公益事业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即是实现公益全民化的一种创新思路,现代科技的发展则让这一想法能够成为现实。

他还指出,时间资源的碎片化是人类最大的浪费,因此社会大众的时空管理就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完成时空管理需要科学技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时空合作社可以为时空管理和时空组合提供新的模式和解决方案。区块链天然是一种时空秩序,区块链既是一种时间编码也是一种空间编码,在提供人与人之间时空交换方面,区块链是唯一合适的载体。

以下是会议演讲实录。

朱嘉明:Web 3.0将创造全新的娱乐产业新生态:金色财经报道,7月29日由汉威信恒、新火科技与D11 Labs联合主办的“ChinaJoy Web3 2023”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著名经济学家、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教授远程进行了视频致辞,朱教授认为大数据、AIGC、虚拟现实技术,包括元宇宙、Web3都将为娱乐产业、娱乐产业群提供重要的技术基础和技术支持,其中因为Web 3.0、AI的支持而形成的价值互联网和智能互联网,将创造全新的娱乐产业的新生态。[2023/7/29 16:05:59]

数字资产研究院院长朱嘉明

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提倡和参与公益事业,是基于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距和不平等,特别是贫富差距,以及因为财富差距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不平等。公益事业的传统手段是推动财富的转移,通过对现有财富资源进行这样或那样的再分配,促进社会的公正和进步。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另外一种思路,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通过对每个人的时间和空间的组织和管理,实现公益的全民化。为此,我向各位介绍数字资产研究院近两年来所开发的“时空合作社”课题或项目。首先,引用罗素数十年前的一句话:“能够聪明的利用闲暇的时间是文明最后的产物”。今天看,这句话很有预见性。我还想引用凯恩斯的一句话:“困难不在于提出新的思想,而在于摈弃旧的思想”。现在是重新思考未来公益事业的趋势的时候了。

朱嘉明:DAO就是未来,其形体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系统:12月11日消息,回顾2021年,朱嘉明认为有四件事对于全球长程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新冠疫情和疫苗、双碳目标、火星探测和太空开发以及从NFT到元宇宙。在所有的改变中,最重要的改变是对公司的挑战、对工厂的挑战,对传统的经济组织模式的挑战。DAO就是未来!DAO代表的是一个非中心化的自治性的组织’,其形体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系统。(第一财经)[2021/12/11 7:33:01]

在这前提下,我想讲六个问题:

1、人类的全新挑战:如何面对日益增多的余暇时间

2、正在形成的时间和空间的新模式

3、时空管理:实现公益事业全民化和科学化

4、区块链提供时间和空间组合新模式的技术基础

5、重新赋予合作社的生命力

6、时空合作社:一种时空管理的尝试?

1.人类的全新挑战:如何面对日益增多的余暇时间

人类的挑战很多,其中最全新的挑战是如何面对日益增多的余暇时间。在传统社会时间理论中,强调三个维度,即所谓的余暇时间、弹性时间和工作时间。这样的时间结构边界清晰,不存在交织和叠加。但是,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时间结构和时间演进阶段都被根本改变。导致这样情况的因素是:

朱嘉明:DeFi技术彻底摧毁了传统金融的基本逻辑:7月18日,在珠海横琴举办的“DeFi涌现”研讨会上,澳门产业区块链协会会长、经济学家朱嘉明表示:我们既不能把DeFi仅仅视为简单的技术突破,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具有很高的意义。但为什么我们认为DeFi有潜能?因为对于传统金融来讲,它面临的最主要困境就是成本。如果想要从根本解决传统金融的成本问题,它必须依赖DeFi技术,而DeFi技术又彻底摧毁了传统金融的基本逻辑。(巴比特)[2020/7/19]

平均寿命延长;

劳动生产率导致的工作时间和强度的减少;

科技革命引发生活时间成本的降低。上述三个因素,最终导致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加,甚至是大幅度的增加。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一位教授埃德加?卡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了完整的“时间银行”概念,并付之于实践。如今,时间银行在全世界影响很大,在中国也有落地的试验。但是,应该认为,时间银行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成功。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从卡恩提出时间银行直到不久之前,并不存在着能够支撑时间银行的技术基础和技术体系。现在,我们都知道,区块链无疑是可以支撑时间银行理念的一种重要技术。

?2.正在形成的时间和空间的新模式

我们在看现代人类的时间结构和体系全面改变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到现代人类所存在的空间形态的革命性变化,至少包括这样几点:

声音 | 朱嘉明:Libra是解决全球金融资源严重不平等的一种构想和尝试:据澎湃新闻消息,数字资产研究院院长朱嘉明在“天秤币的影响和中国对策”恳谈会(上海场)上表示,金融资源是支撑现代经济成长和运行的最重要的资源。但是,在全球范围内,金融资源的不平等日益严重。不仅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而且加剧了贫富差别。很有这样一种可能:Libra是解决全球金融资源严重不平等的一种构想和尝试。[2019/7/9]

人类活动的空间半径正在急剧扩大,马斯克太空计划具有典型意义;

人类活动空间的维度增加,互联网创造了人类前所未有的一种空间状态;

由VR和AI技术推动和创造的虚拟空间。

总之,人类的活动空间不再是原来的地理空间,原来的三维空间。

如果仅仅认识到当代人类生存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发生了变化,还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和承认人类正进入新的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时代。我这里主要讲时空组合的如下崭新改变:

时空一体化:交通革命、通讯革命,使得时间和空间对于任何个体而言,可以同时创造和发生;

时空折叠:每一个人的时空都可以进行分解组合,形成不同的结构;

时空“量子态”:时空可以在不同状态中并存,产生“叠加”;

现场 | 数字资产研究院院长朱嘉明:区块链的本质是集群:金色财经现场报道,3月23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主办的“金融数字创新 服务实体经济”为主题的2019数字新金融领袖峰会上,数字资产研究院院长朱嘉明以“区块链的本质是集群”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表示目前区块链概念高度国际化、普及化甚至大众化,覆盖到了不同社会力量,从科学界、产业界到政府。另一方面这一行业出现了种种问题——理解纷纭、难以定义、期望差异和利益导向。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是对区块链理解的局限性,一方面过度关注技术本身、为发展现状所遮蔽,忽视或者混淆了“微观”区块链和“宏观”区块链的差异。目前“区块链”这一个词已经无法承载其内涵。要突破和超越“链”的概念和思维,引入“群”、“集合”特别是“集群”的概念和思维,去得到区块链的完整图像。[2019/3/23]

时空互易/修补:在一个地方缺少时间,可以在另一个地方有时间富余。

我特别想强调:在现在的新时空状态下,每个人都可以出现“量子状态”,都可以有分身之处。所谓的“量子纠缠”,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与活动得以体现。

因为时空在现代的急剧改变,时空的主体和客体发生了统一,时间的主体同时是客体,时空的消费同时是被消费。例如,抖音的参与者,既创造者、生产者,同时也是被消费者。现在,民众的碎片的时间可以被组合,甚至被绑架。要注意到:民众时间的被剥夺方式,正在从工业时代的福特模式转变为抖音模式:从剥夺时间强迫劳动,到剥夺时间强制消费。抖音确实是创造了控制人类碎片时间的一种方式。

3、时空管理:实现公益事业全民化和科学化

其实,人类最大的浪费,说到底是时间的浪费。如果每一个人每天浪费一个小时,全世界每天就会浪费80亿个小时。生命的每个小时的消耗都会造成热力学的“熵增”。因此我们需要思考,是否能够在更大的场景下,将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平等资源,也就是时间,有效的组织起来,成为一个可以互相交换和交易的全新资源。人类只有一点是绝对的平等,这就是“生与死”和“每天的24小时”。不仅如此,还要思考对时间伴随的空间,和时空的新组合,加以开发和组织,以期望实现公益的全民化和科学化。

我再多说几句:传统的公益事业中,货币,财富或者各类资源占有极大的位置。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财富或者货币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拮据的。现在,如果诉诸每个人的时间资源,将人们每天被碎片化的时间纳入公益资源范畴,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那将可能是重大的改变。

现在,新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人类新时空形态的管理,并与公益事业实现全面结合,让公益事业纳入人们的时空资源。这样,可以推动和实现所有人有机会为社会做贡献,并且成为受益者,因为其前提是平等的。如何实现对民众的时空资源的有效管理,需要系统性、全面性的社会协调。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需要科技因素的介入。所以,我们需要接受公益事业科技化,科技事业公益化的理念。

4、区块链提供时间和空间组合新模式的技术基础

下面简单介绍区块链为什么是实现人们时空新模式的技术基础。区块链包括三种工具:时间戳、智能合约、分布式记账。因此,区块链既是一种时间编码,同时也是一种空间编码。区块链天然会建立一种新的时空秩序。人类社会的数字化跃迁是从每一个人的数字化开始的,而个体的数字化以信息数字化为开始,信息数字化需要嵌入每一个人的时空行为。数字化应该是从每一个人的每天时空的记录开始的,因此区块链能够提供人与人时空交换的基础,是目前认为唯一合适的载体。我们最近在广州组织了一个很大的会议,讨论区块链和量子科技、量子算法的关系。我们意识到,量子科学会和区块链结合,它会对区块链产生更深更远的影响,并且适应我们这样的目标。

5、重新赋予合作社的生命力

现在,我要加入“合作社”概念。大家知道,合作社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从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一直到罗虚代尔的公平先锋社,生命力极为顽强。在二十世纪国际合作联盟一百周年时候,又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到了1990年代,孟加拉提出来的穷人银行,本质上也是合作社。在中国,进行过关于合作社的大规模历史试验。但是,总结合作社演变的历史,会发现因为没有适当的和现代化的技术支持,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也就是说,不是合作社概念不好,而是历史上的合作社,还不具备科学技术资源和社会组织资源的有效支持,不能实现彼此的对应和对称。现在,这里所讨论的时空合作社,需要合作社元素,使得合作社与和时空的变迁、时空新形态一起,构造出一个新的体系。

6、时空合作社:一种时空管理的尝试?

在过去两年中,研究院在建立时空合作社架构和技术基础上,做了很多努力,并且也做了一些落地工作。以下是我们提出的时空合作社的基本架构。

基本架构根据这个架构:在时空合作社的上层是库普平台,技术基础是“时空链”,每个人都有一个时空ID。我们愿景是让每一个人成为余暇时间的主人,通过区块链实时跨越空间合作,实现人类超越传统媒介的时空交换社会,重新赋予合作社以新时代的生命力,促进人与人之间新型合作模式与秩序。?总之,时空合作社成为终结贫穷的一种选择,时空合作社不是乌托邦。?

结语

朱嘉明:去年韩国出了一个电影,叫《人间,空间,时间和人》,这个电影影响很大,我想与大家分享这样的看法: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和编剧金基德抓到了人类文明的三个基本元素:人本身,时间与空间,以及这三个元素的不同组合。电影描述了人在空间、时间及资源处于极度有限的情况下,不仅不可能抑制无际欲望、改变人性丑陋,导致让“善”成为“恶”的祭品,结果是“公义”的丧失,“公益”则无立足之地。我们今天聚集在这里,探讨和实践“公益”时,必须与《人间,空间,时间和人》的故事反其道而行之:

我们实现善和科学的结合,实现人与时间、空间及资源的合理配置,让人的欲望和人性都处于一个合理的状态,让恶得以彻底抑制,善得以极大发挥。

只有这样,公益事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可持续的重要支撑点,人人成为公益事业的贡献者,也成为公益事业的受益者。

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46ms0-5:46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