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区块链对中国宏观经济未来的影响,朱民这样回答我_JAC

在昨日举行的第三期亚洲金融论坛上,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朱民向与会嘉宾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朱民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剖析了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从中等收入走向高收入的关键挑战和转折点上。过去70年,中国人均GDP从178美元走到今天近10000美元,是人类的奇迹,但同时人们也能看到,未来10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如果继续增长,我们会走上韩国的发展轨迹;如果停滞不前,就可能走马来西亚、墨西哥路。

北京金控:与中行共同研究推动数字人民币场景使用:10月13日消息,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现有业务场景,共同研究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冬奥会等场景的使用。[2021/10/13 20:25:20]

那么中国经济如何才能突破向上发展?朱民认为主要从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智能经济出发。目前中国产业结构跟全球同步,农业和工业比重先后降到10%,而服务业从1965年来的25%不断扩大到52%。

中行研究院研究员:零售型数字货币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郝毅表示,未来的大趋势,批发型数字货币会率先发展。因为提高金融系统效率是所有国家都亟待解决和改进的问题。但最终,零售型数字货币将是数字货币发展的最终目的,即发展一套惠及各国家全体居民的金融基础设施。(澎湃新闻)[2020/10/9]

不过,朱民用数据表明,中国的服务业特别是非市场化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是我们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引入竞争,另一条腿是引入科技。服务业是未来的科技产业,特别是5G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大力推动服务业提升劳动效率,促进经济蓬勃发展。

动态 | 中行湖南省分行通过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办理省内首笔业务:近日,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通过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成功办理省内首笔业务,成为湖南地区试点金融同业中首家业务落地机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可为各金融机构出口应收账款融资项下报关单核验提供高效的信息共享及核查渠道,能有效甄别虚假融资、杜绝重复融资,有利于建立更加健康、互通、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红网)[2019/11/21]

我有幸作为80后创业代表向朱民院长提问,当问及关于区块链技术对中国宏观经济未来10年的影响时,朱民认为区块链与5G技术一样,是推动中国经济未来10年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科技变革力量,是基础设施。不过目前区块链技术主要有3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时间来突破:

第一是区块链能耗问题,因为区块链受到节点的约束和能耗的效率,秘钥解密的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现在做联盟链,因为公有链要做大做成规模还是挺难的;

第二是智能合约,因为区块链的特性是自下而上的,每一个人能从根本上实现自由的交易、信息传递,区块链通过加密技术,在不认识的人之间建立信任;

第三是政策,因为我们所有的政策都是自下而上的,而区块链又是自下而上的过程。

朱民同时又强调,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是比较宽阔的,特别是在金融领域,如在支付、交易、产业链、贸易融资、供应链等方面的应用场景还是很好的。但是根本上的问题在于技术和政策上面的突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此前,朱民撰文分析过Libra对全球金融可能带来的颠覆以及中国面临的机遇,其对国际货币体系、政策、金融监管以及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的见解令人印象深刻,非常期待未来朱民院长关于区块链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更多观点。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5:25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