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乌镇·华为张小军:区块链是为了节约成本,不是为了创收_比特币中国官网登录入口

11月9日下午,在由巴比特主办的“2019年世界区块链大会·乌镇”分论坛“新势能,新十年”上,华为区块链负责人张小军发表《链上价值,可信交易》主题演讲。

张小军在会上表示,华为做区块链的核心点就是“链上价值,可信交易”这八个字,目前,产业区块链届已达成“联盟属性”、“节省成本”、“聚焦场景”这三大共识。根据garter曲线,张小军还预测称,2019年区块链技术炒作已经到底,有可能到2020年会经历反弹,因此2019-2021年这三年是区块链技术能否成功的关键3年。

此外,张小军还介绍了华为在区块链领域进行的布局,至今,华为已有26项区块链专利,涉及了跨链、分布式存储、分片等。而其最近公布的北京目录链系统,已实现了北京市50多个委办局上链,未来会接入16个区县的信息。

谈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张小军表示,华为在原有的三层架构上增加了一个终端层,华为更多是希望和合作伙伴一块来做,一起经营区块链的发展,共同维护区块链整个产业的节奏。

以下是BenFisch现场演讲内容,经巴比特整理。

2021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将展示区块链智能巡检等创新应用:金色财经报道,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9月26日至28日在浙江乌镇召开,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表示,大会互联网科技成果展示馆将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展示区块链智能巡检等创新应用。(浙江在线)[2021/9/10 23:15:45]

张小军:大家好!

我讲一下华为如何做区块链,其实很简单,核心点就是“链上价值,可信交易”这八个字,这是我们做区块链的重心。

其实到现在来看,华为主要关注的是联盟链,因为我们关注的是在实体经济里面怎样用区块链技术来有效地解决目前的壁垒,包括数据壁垒,包括我们在交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虚假合同。

区块链业界的三点产业共识:联盟属性、节省成本、聚焦场景

在2019年,区块链业界基本上达成三个比较明确的共识点:

第一,区块链在实体经济应用里面基本上偏联盟属性,一定是多厂家所形成的。

当然联盟属性里面有一个根基点,就是一定要以相关的贸易为根本。因为当前的区块链还是比较贵的,它的成本现在比较贵,你现在不是以贸易来做,你有交易在里面,这个交易涵盖什么?涵盖了数据、涵盖了钱,这才是你目前所能形成的联盟属性。

直击乌镇 | 中钞区块链张一锋:下一代的数字身份是分布式的: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11月8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区块链大会·乌镇现场,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一锋做出题为“分布式数字身份 构建区块链的基础设施”的演讲。他指出虽然新的应用不断被发掘并落地,但现在的联盟链存在问题,包括:技术门槛高、浪费资源、不利于创新,而公有链因为监管缺失和非法应用的泛滥,流离于现实应用之外。张一锋还介绍了数字身份的演进,应用账户、联盟身份、数字证书,他认为下一代的数字身份是分布式的,且分布式数字身份是弹性的、扁平化的公布式认证方式,这更符合数字世界发展的需要。同时,张一锋还简要说明了分布式数字身份模型,及分布式数字身份的相关标准与密码技术。[2019/11/8]

第二,区块链主要是节省了成本。曾经有一家企业问我我们“用区块链,是不是能够现在投入5元,将来能挣5万元?”我说你是在炒币,除了炒币模型有大幅资金聚拢以外,区块链在实体经济里面并没有导致营收出现大量增加,只能说是成本的节约。但成本节约,对你后期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聚焦场景。区块链的场景都比较直接了,现在区块链的场景大体围绕几个:物流行业,就是金融物流,物流行业衍生出来金融物流,金融物流又先生仓单质押等。而金融领域又涉及到支付清算,支付清算又涉及到保单等。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区块链在各领域的场景里面有明确的目标,但集中点就是怎么能够实现贸易的结算,简单、快捷、安全是它的根本。

直击乌镇 | 观点:政策的好转加速整个行业向前发展: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今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区块链大会·乌镇现场《大风口,大时代,区块链发展历史新机遇》的圆桌论坛中,针对“如何看待风口,在风口下究竟有哪些新的机会”这一话题,万向控股首席创新官王允臻认为,风已起,吹在何处,叶子或根,吹在叶子上则可惜,我们希望更多的行业专家进入。创新智能城,打造新型城市时,通过看之前的案例发现,发现智慧城市不好做,因为城市有其生长周期20年左右,而技术的革新周期为3-5年,顶层设计只能用当前最好的技术。要想与时俱进需要通过三个方面,即物理结构、数据架构和通信架构,保证城市的技术和形态高度协同,且设计必须是分布式的。

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瑞新资本合伙人孟岩认为,政策的好转加速整个行业向前发展,但以前的问题不会快速解决。新政之后,各地政府需要制定标准、政策,在此期间,某些产业会出现异样甚至是病态的繁荣,从长远来看,在很多领域的应用是一个慢热的过程。

IOSG创始人Jocy Lin认为,本次的政策可能打乱了节奏,开始思考如何发展。传统的商业体系和小众体系各有自己的区块链构成方式,有机会贯通,将理念应用到实际商业场景。他表示,看好的一个赛道是开放式金融(Open Finance),DeFi开始流通,基础设施足够支持开放式金融。[2019/11/8]

标准在加速,开源在融合,2B应用是重点

直击乌镇 | 腾讯区块链蔡弋戈:腾讯虚拟银行已经在香港拿到牌照: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今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区块链大会·乌镇现场,腾讯区块链业务总经理蔡弋戈以《数字资产基础设施的产业化道路思考》为主题进行分享。他介绍,腾讯虚拟银行已经在香港拿到牌照。[2019/11/8]

从业界来看,区块链目前来看,大家都偏重于开源,因为是新技术,大家都希望拿开源加快技术的成熟度。所以开源有两大派,一种是以太坊派,另一种是Hyperledger派。

在企业架构方面,业界普遍以联盟链和Hyperledger为依托的比较多。

其次是标准,标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际标准,一类是国内标准,其中,国际标准在围绕区块链的框架性标准和垂直行业标准推进,而国内标准则偏重于基于某一场景的企标或测评标准为主。

今年2019年底开始,标准在中国被提的位置非常高,现在中国在国标委下面成立了全国区块链标准委员会,这个标准委员会的层级很高,相当于国标委员,直接把区块链的维度提了上来,有了标准才能有互联互通,才能为区块链未来商业应用做铺垫。

2019-2021年是区块链技术能否成功的关键3年

我们也看了2019年的garter曲线,为什么今年把区块链技术谈得这么快?第一,大家觉得中国的区块链技术和国外的区块链技术,基本上在一个水平线上,但是中国区块链技术偏上相对多一点,底层大家都在补。美国这块的区块链相对偏底层和云的两层应用,以这两层为主做的比较多。但总体来看,区块链在整个技术上,中美基本上在一个水平线跑。

直击乌镇 | 嘉楠耘智孔剑平:未来将是基于区块链底层的数字世界: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今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区块链大会·乌镇现场,嘉楠耘智联席董事长孔剑平做出“区块链:开启可信硅基文明”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未来将是基于区块链底层的数字世界,数字资产的世界会起来越庞大,包括:数据资产、实物资产数字化和数字货币。数字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同时,孔剑平认为比特币突破10万美元唯一的障碍是时间,但过程是曲折的,现在的量子计算对比特币和区块链还不构成影响,减半是导火线,会带来供需的变化,但不一定带来比特币的上涨。更多详情见原文链接。[2019/11/8]

这样的话,中国在融合其他技术的整体融合情况下,区块链可以形成相对的弯道超车,在中美大环境下、在技术的比拼上有一个好的点。

同时从garter曲线来看,2019年的技术炒作已经到底,有可能到2020年会经历反弹。所以谁在这个底里面有底层技术的优势,谁在未来就有话语权,所以2019年到2021年是关键的几年。

信息技术融合将更好构建出区块链产业的坚实基座

区块链要使能5G、AI和大数据,为什么要使能?因为有了IoT,它可以有效提升目前上链数据的可靠性,这是区块链+IoT的目标。区块链+5G的话,5G大带宽和低迟延保证你在边缘侧区块链部署的网络带宽问题。再往上,目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有没有数据?有,但数据很乱,而且很多数据有不真实性,所以他们希望拿区块链做相对数据可真实性的回溯。这样的话,区块链加了AI和人工智能,未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分析精确度更高,匹配性更高。所以区块链作为一个底座,在这个方向解决得更好。

IoT是保证上链前数据不可伪造的问题,其实IoT介入最深的是溯源,包括某一产品的溯源是一线一物一码,包括海关做的通证,它的通证是把一些货物直接用数字化做通证,通证标识从海关到报税仓,再到后期所有的出关,包括你的对账,一条龙都用通证来做,用区块链串起来解决问题。

AI要反过来说,区块链是保证AI分析的真实性,这是一方面的。同时AI分析中如果出现相应的数据问题,它认为有偏差,可以有效进行数据溯源之后,哪一部分上链的数据保证我在数据分析中有偏差,它们可以进行数据归拢。因为以前是根据海量数据进度分析,但分析有偏差搞不清楚是哪里出来的数据。所以它有两方面:第一区块链+AI是使数据真实性加强,同时反回来AI对相应的结果,如果未来不准确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区块链的追溯能力再返回去看数据哪里出了问题。所以现在区块链+AI相辅相成的功能越来越重,而且区块链+AI从未来发展节奏来看密不可分,我们目前也希望做这块的工作,把它联系起来。

其次是5G,其实我没有想明白5G+区块链,因为5G有两点:一点在UE侧,这块我们只看到两个场景:一是对手机的跟踪,它跟核心区块链的挂钩以后,未来追踪手机更容易,但是这个东西对安全部门来说更有用一些,这是5GUE侧的。单纯的5G的话,如果按照它高移动性、高带宽、低迟延来看,在云端侧实现比较难,所以我建议有可能放到边缘侧,就是目前的BCS的边缘BCS节点,这样的话你的区块链节点增加,就会出现大量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要求。因为边缘侧完全可以用口空进行技术传输,可以代替目前的5G传输,可能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式。我们认为5G+区块链,在这一块用起来会比较顺畅。

华为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已实现北京市50多个委办局上链

2015年-2019年我们一直在做区块链技术的布局,最近大家也看到华为有26个专利,第一个专利涉及到跨链,其次是分布式数据库,还有一种是分片,大家在公链上听的比较多,比如说以太坊为了增加性能设计了分片,我们希望把分片的能力加持到联盟链里面做。除了芯片作为性能加持以外,我们通过链的技术提升联盟链的性能。

这是单纯的云平台架构,基本上从4个方面:易用性、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来讲,安全提的很重,因为安全是根本。如果安全和性能上不来,区块链整体平台根本用不起来,商用的时候受制很重,所以我们目前更关注高性能和高安全性的平台架构,这块平台包含了四个层次、六个模块,形成了整体的安全架构模型。

这一块是我们目前在互联互通做的事情,解决大规模应用的上链的需求。

我们只讲一个案例,就是上周三发的北京目录链系统,前两天在北京电视台正式对外发布。其实现了北京市50多个委办局上链,44000+?条数据项,8000+职责目录,1900+信息系统,2.7T的数据共享,未来将16个区县的信息接入,这样的话整个北京市形成大的时间戳,北京市委能看到全市的时间戳。现在各部门数据打通以后,真正实现了老百姓少跑腿,通过区块链增持民生的优越感,这是我们目前在做的。

华为区块链未来的发展方向

后面是我们想怎么做。这个图大家以前看过,以前只有三层,今年又加了一层,就是我们要加终端。终端作为我们数据的输入口,再加上网络,网络要保证现在整个区块链,现在不光是5G。我们知道区块链在P2P网络架构下,在商用情况下,在实体经济下,网络带宽和时延压力比较大,所以网络架构怎么调?我们在拉一些教授讨论这个方向。平台+网络+终端+芯,我们认为将来区块链绝对不仅仅是一个个平台的事情,是一体化工程,这样才能形成对区块链可信机制的保障,这是它的根本。

因为华为不做业务,所以我们更多是希望和合作伙伴一块来做,来经营区块链的发展,共同维护区块链整个产业的节奏。所以说,我们希望和业界一块,我们携手把区块链发展起来,实现大家的共赢。谢谢!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17:10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