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N:币圈乱现象之打Call,朋友圈已是最大营销场_Frens Coin

今天接到一条微信很好玩,对方加了好友上来就问。

“忙吗?我们要在深圳办一个大型活动,想邀请您参加,不知您是否方便?”

“不太方便。”我说。

“那线上支持一下我们吧,我们会单独为大咖做海报,给我一个名字就好。”

“不太方便。”我说。

“那下次活动再邀请您,感谢哦。”说完,快速发来一个加入活动现场群的邀请。聊天结束。

巴比特《8问》栏目主持人小别也吐槽她的遭遇,她总能接到一些打Call请求,有一些很奇葩。

“我都不知道你是谁,你从哪来,要到哪里去,你就问我要照片和Title,或者直接给我一张所谓邀请函,我什么也不知道,然后你叫我打Call?让我无偿宣传。发多了,朋友圈质量明显下降啊。”

声音 | 赵东:FCoin目前不具备重启的条件:2月27日,RenrenBit创始人、Bitfinex股东赵东在活动中表示,FCoin目前不具备重启的条件。因为FCoin和Bitfinex被盗不同,Bitfinex在被盗之前的资产负债表是公开可查的,而FCoin怎么丢币,用户根本不清楚具体过程。张健目前要做的是交代清楚FCoin的资产负债表到底是怎样的,在此之前将FCoin交给社区重启FCoin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而且社委员会成员也要实名站出来,否则就是黑箱操作。(巴比特)[2020/2/27]

这种无脑要求打Call的可以直接无视,但一些来自好友的打Call请求,你根本无法拒绝。怎么说中国人都是讲“人情”的一群人,人家好好的给你面子请你打Call,你不Call,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声音 | 赵东:Tether美元储备不会统计在巴哈马央行记录里:今日,巴哈马央行数据显示,Tether并未在巴哈马的银行拥有美元储备。对此,Dfund创始人、Bitfinex股东赵东表示,这次数据是不准确的,大家推测有误,离岸美元是不会统计在央行的记录里的。随即转发了一条彭博社的文章,该文章内文显示,Tether在11月1日的公示中,在巴哈马Deltec银行拥有18亿美元。[2018/12/26]

即便是圈内岌岌无名如我的记者,三天两头可以收到各种奇怪的打Call要求,那些声名在外的大咖自然就身处风口浪尖了。比如超级君,他说自己几乎每天都有人发他一个打Call图,朋友圈几乎每晚都是刷屏的打Call海报。一开始他抹不开面子只好发,最后,他选择婉拒一切打Call邀请。活生生演绎了一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故事。

声音 | 赵东:比特币少的时候 应该考虑赚法币买便宜的比特币:Dfund基金创始人赵东发微博称,如果你没有足够多的比特币,你期待的不应该是比特币明天就飞到天上去,你应该希望现在多赚点法币,好在比特币足够便宜的时候多买一点。 ????[2018/11/12]

打Call,百科百科说它是源于日本的应援文化,最早指演唱会live现场台下观众们跟随音乐的节奏,按一定的规律,用呼喊、挥动荧光棒等方式与台上的表演者互动。后来广泛指对某人的喜爱与应援。2017年打Call入选了年度十大流行语。

在区块链行业,打Call已经成了一种现象。新项目上交易所了,打Call。某个业务数据拿到行业第一了,打Call。公司N周年了,再打一圈Call。

Dfund创始人赵东:我们的海盗船还行驶在资本主义的红海:Dfund创始人赵东近日发微博称,如果把区块链比作新的大航海时代,那么目前我们的海盗船还行驶在资本主义的红海,我们的目标是共产主义的蓝海(星辰大海)。[2018/6/17]

币桃社区创始人张星星吐槽说,“我真的不是工作号,只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海报工具。”

打Call海报成本低,效果好,是项目方推广的一大利器,而朋友圈自然是打Call海报的“主战场”,区块链行业最大的营销场。

面对打Call要求,你是Call还是不Call呢?

这两天,币信COO熊越发起了一场朋友圈“谢绝打Call运动”。“没有屏蔽我朋友圈的都是关心我的人,但我并不是跟你分享我的生活或者新想法,一半都是小广告。出于社交压力打过不少Call,想想真觉得对不起朋友。”

“我想用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行为艺术,表达一下对打Call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的反抗和无奈。”

熊越的“谢绝打Call”活动开始后,很快收到了一些朋友的精神支持。超级君等四人自制了"谢绝打Call"海报,无奈之情可想而知。

“不得不说,打Call也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就像新店开张,朋友们都会送个花篮一样。”在熊越看来,大部分打Call多少都有点勉为其难,但也有一些是出于真心。他最新的一条朋友圈加了一个开头:“这个Call我是心甘情愿!”

Nervos联合创始人兼COO吕国宁每天都能接到打Call请求,他说:“如果很多人找你打Call是很烦,但是如果没有人找你就不烦了吗?”

被要求打Call意味着你有一些影响力,你的朋友圈还有一些被压榨的价值。

最近,刷屏朋友圈的打Call海报就有EOSC登录KuCoin,FTT登录火币,以及LBank发平台币。为这三个项目打Call大咖都颇有影响力,打Call,不免让人觉得这些项目很厉害,值得关注,甚至是值得投资。在很难对项目方进行详尽调查的情况下,大咖打Call自然是一个有力的参考指标。但此前,徐小平、李笑来等都曾因为站台陷入舆论漩涡,站台也成了币圈排名靠前的一个贬义词。

打Call有没有顾虑?如果说站台是消费个人公信力,打Call是不是呢?

熊越说,他不认为打Call是站台,“打Call的性质就像朋友开了新店,我去送一个花篮,或者是另一种让大家都知道的点赞。”而小别称,当她发打Call海报时,她会担心在朋友们看来,这是不是就是认可某个项目,并且为之站台。

区块链本是具有科技感和未来感的技术。但极度商业化的现状让它脱去了科幻外衣,变得不再性感,反而让人反感。

我们反感打Call,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在期待一种更友善的朋友圈广告?如果为了追求曝光而牺牲用户体验,这样的打Call意义何在?

此时此刻,为了还朋友圈一片蓝天,为了清除围绕在区块链之上的糟糕的乌云,笔者要为“谢绝打Call”,认真的打一个Call。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13:80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