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长推:闪电网络与 Web3_WEB3

注:本文来自@AurtrianAjian推特,MarsBit整理如下:

从前有一种关于Web3的流行理论,叫做“Web3要做带状态的互联网”。意思是现在的互联网是不带状态的——互联网的状态转换不会留下痕迹,这种转换也无法验证,因此它“不带状态”。

如果你认可这种理论,那么实际上这样的带状态的互联网已经出现了:闪电网络。

首先,闪电网络是一个网络,它是一个基于协议和自愿加入的免许可系统,不是一个由中心化的实体用许可措施建立起来的系统;其次,闪电网络是“带有状态的”:网络中发生的每一次“交互”都有密码学证据——带签名的比特币交易,它是可以验证的。

但它跟上述的理论有偏离的地方在于,上述理论还有一个推论:“状态应该完全公开,从而允许各方公平地挖掘其价值,而不像Web2那样变成数据的孤岛和巨头的围墙花园”。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推论才是“带上状态”的终极目标。显然,这种推论的支持者心中的理想型是以太坊:将所有的状态和状态转换都放在链上

闪电网络与此迥然有别。在闪电网络中,状态和状态转换的证据都保存在与这个状态有关系的节点中,它不是公开的。相比于链上公开的模式,这种链下各自保存的模式实际上更接近于Web3的支持者曾经提出的另一种理想:“数据的自主”。因此,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状态的完全公开重要吗?如果重要,其取舍是什么?

显然的牺牲是隐私性以及可扩展性。但另一方面,状态的完全公开将允许自由组合,并且可能有上述推论说的,阻止数据巨头建立围墙花园的效果。

2.Web3要做的到底是吞掉互联网,即让互联网完全按照Web3支持者所设想的范式来运行,也是作为互联网的进步、补充、延伸,也即让希望有状态的部分变成有状态的?你到底要创造,还是要补充?

如果是后者,互联网希望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来为状态的变化保存证据?

许多项目想做前者,争相让资源以新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作为互联网的资源存在;但闪电网络的实践路线更接近于后者——它是互联网可以运用、集成的东西,而不是意图承载所有互联网资源的东西。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LightningLabs@lightning

提出的LSAT:当你要访问一个网站的资源时,网站就把一个token和一个闪电发票发给你;当你支付了闪电网络发票,你所得到的支付证据,恰好就是能补完这个token,使之具备访问对应资源的权限的东西。

按照这种方式交互,首先,它是带有状态的,你们的交互会在闪电网络中留下痕迹;你自己也得到了支付证据;这都是可以验证的。其次,它完成了互联网需要的一个非常基础的功能——抗女巫。网站不需要问你的邮箱,不需要关联你的社交账号,相反,网站可以只问你的公钥是什么。闪电网络担当了抗女巫机制。

我自己暂时没有想到什么样的互联网资源是没法使用这种机制来交互的——你要索取资源时,由你支付发票;当别人向你索取资源对方向你支付发票。支付的数额不是重点,带上状态才是重点;但它之所以不同于简单的签名方案,恰好在于它可以绑定支付——抗女巫。

这又回到了一个圈子内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扩展性。为什么我们需要可扩展性?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可扩展性?可扩展性的代价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我暂时想不到什么方案能跟闪电网络的可扩展性相比。因为它不是一个中心化的网络,它的吞吐量不依赖于中心服务端的容量;虽然它起步阶段可能不理想但网络会增长

而且闪电网络最适合于上面说的,为需要状态的东西附加状态。原因很简单,它资源要求最小。如果你是互联网资源的拥有者,你会怎么做,怎么满足自己各项需求——付费、抗女巫、状态存证、响应速度?你难道不是选最轻巧、渗透力最强的方案吗?

关于LAST:

https://btcstudy.org/2022/11/22/lsat-authentication-and-payments-for-the-lightning-native-web/

关于闪电网络与互联网整合:

https://btcstudy.org/2022/05/09/lightning-for-life-how-lightning-can-and-will-integrate-with-the-web/

免责声明:我只是知道这种关于Web3的理论,但我对以“Web3”为开发目标的诸多项目所知甚少。我也不认为闪电网络需要在“Web3”的诸多理论的指导下重新开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9:29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