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I:领风者:为什么是西方 尤其是美国领跑NFT破圈的浪潮?_NFT

摘要:主流社会不排斥文化和技术的融合尝试,如果人类社会注定走向虚拟,那么NFT可以负责“虚拟什么”,而DeFi负责“价值多少”,无论人类最终走向何方,总要有精神寄托和物理栖身之所,元宇宙注定不会空荡荡。

中美NFT相关活动进展

出人意外,NFT在东西世界、中美两国都迅速火爆出圈,但是花开两朵各摘一枝,如果细数美国的NFT进展,我们首先要承认我们的进度有些落后,这种落后,在我们首先在举办第一个加密艺术展的视角来看有些令人诧异。

所以必须强调一下,本文所指的落后,是说中国的NFT目前还主要是加密圈和艺术圈在相互玩耍,艺术圈生产作品,加密圈去购买作品,似乎NFT和普通大众没有关系。但是反观美国的进展,不论是NBA Top Shot、纽约时报还是Eminem,都是社会主流的一份子,映射到我国,就像说人民日报拍卖了自己的NFT一样影响巨大。

这就在我国试水NFT形成了一种荒诞行为的艺术感:拍卖加密艺术要求法币付款,拍卖实体艺术要求加密货币付款,正好首尾断裂。

不是冢中枯骨般的自卑,而是基于客观的进展情况,的确触及了NFT,但主要还是加密圈和艺术圈在做,因此本文尝试去探索两个主题,什么特质让NFT更适合出圈;什么特质让美国NFT更加活跃。

人类在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虚拟化转向的同时,也是从个体的数字孪生到全人类的元宇宙蔓延的过程,必然会催生出相应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表现形式。

就像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区块链世界的金融活动和审美形式也必然不会还是华尔街和毕加索。

而区块链和NFT不同于以往的生产工具,通常而言,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技术,表述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组织技术,关系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如福特制和996。而NFT既是科学技术,也是一种组织技术,一方面,将人和人的关系通过艺术品交易的形式组织起来,典型如铸造、交易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生成,是一种典型的技术导向性的艺术形式。

图源:《银翼杀手》

数字艺术最起码在20世纪的80年代便已显露雏形,代表是1982年的《银翼杀手》,但是这股朋克风潮长期以来只能吸引小众人群的共鸣,直至2017年的加密猫,或者2020年的NBA Top Shot,如果我们从人类的虚拟化转型去强调艺术形式的变迁,我们不仅会看到NFT+万物,而是会认同NFT即万物。

数字物体带有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这是Z世代出生即认同的真理,对他们而言,数字外壳包裹之下的番剧、手办、游戏道具,乃至于无意义的meme,都可以带有并产生价值,而此时的NFT为他们明确产权,对他们而言是顺理成章的道理。

NFT为什么出圈,说到底,是历史世代在更迭,如果我们从瓦特改良蒸汽机到堪用的时间段来推算,现在就差临门一脚,无论畜力和人力有多卖力,蒸汽机对他们的取代都是必然会发生的历史必然。

那美国为什么跑在我们前面,在本文看来,并不是双方对NFT的看法存在差异,而是双方对NFT的金融属性认知存在差异。

谈论NFT,并不必然需要引入DeFi才能具有金融属性,区块链世界本身依赖于经济激励机制,这是从比特币时代便存在的优良传统。

在我国,强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强调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大背景下,NFT不存在火爆出圈的短期可能,关于这一点,主要会涉及反和交易平台面对监管的问题,目前的CEX面对监管主要是寻求合规以及加强KYC力度,但是NFT的交易品是虚拟精神消费品,价格从1到1亿都实属正常,但在监管部门看来,这就是明晃晃的,NFT市场如何面对这个问题,恐怕会比CEX更为艰难。

目前看来还是止于币圈和艺术圈的互捧。

而从这波的经济动因来说,美元大放水是直接因素,但长期来看是生产过剩之下资本需求新标的的狂热,一旦碰到金融自由化的市场,具备被快速点燃的前期准备。

声音 | 加密货币分析师:比特币应与华尔街大型机构脱钩:据cryptovest报道,谈及最近有关高盛将搁置推出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后又否认的一系列新闻,加密货币分析师Garen Ovsepyan表示,当加密市场听到任何大型机构的动态时,他们不应该被“FUD”(恐惧、不确定和怀疑)的情绪控制,并提醒自己仍然在加密货币演变的底层。此外,Ovsepyan认为,比特币将成为安全的加密货币,直到其他可以提供更好价值的东西出现,他们也许会提供真正的内在价值。但就目前而言,现金,无论是美元、欧元还是日元,都会成为每个人退出加密市场时的赢家。Ovsepyan表示,加密货币应与华尔街和高盛等大型机构脱钩。加密货币意味着无国界和多中心化,而不该与像高盛这样的机构,或任何其他实体或个人的所说所做挂钩。加密货币与这些机构或任何其他反对者越脱钩,加密货币就越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一种衡量标准。[2018/9/11]

而西方艺人有经济动力去做NFT,这是他们在片酬+代言之外的第三条路,推特走出了第一步,ins开启了新时尚,而现在NFT给了他们更为直接变现的机会:

变现更为直接,传统艺人变现需要商品来进行价值转换,本质上是参与广告销售分成,而NFT让艺人和粉丝直接联系,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还是更为长期的保值手段,精神消费品不存在保质期问题。

西方艺人进行NFT尝试不容易遭受政府打击,而我国的范八亿,日赚一爽,再到如今的粉丝打榜倒牛奶事件,NFT的金融属性越强,艺人敢于尝试的可能性越小。

不仅是名人,主流科技精英也要入场,NFT本质上不是技术对社会的挑战,而是嵌入,金融会颠覆华尔街,我们总要面临选择用那种金融渠道的问题,但是NFT会让所有人参与其中,主流社会不排斥文化和技术的融合尝试,如果人类社会注定走向虚拟,那么NFT有可能负责“虚拟什么”,而DeFi负责“价值多少”,总要有人类的寄托和栖身之所,元宇宙注定不会空荡荡。

火星投研关注区块链投融资机会,关注加密经济的投资逻辑以及投后价值创建,但我们不推荐项目,因此本文所有对项目的描述不建议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火星投研已发起财富密码群,实时交流加密世界的投研信息,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添加微信daqihezip,暗号“火星投研财富密码”。

参考资料: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

近 20 年来西方金融自由化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解密NFT:看不懂的艺术收藏与投资新神话

肖飒:NFT交易所,中国合规探索

文 | 火星投研梅宁航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6:61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