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当我们谈论“加密原生”时,我们在谈论什么?_CryptoShips

从2021年开始,CryptoNative逐渐走入加密行业。几乎每一个刚入圈的新人都听过这个词,因为圈内老人总是挂在嘴边。但是你要问圈内老人这个词代表什么,可能有些人回答不上来。对于CryptoNative是什么,可能每个人给到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但它是否就意味着每天在Twitter上刷新关于Crypto的资讯,将大部分财产转移到BTC或者ETH,每天盯着盘口分析市场数据,亦或者张口闭口就是“去中心化”等大词吗?可能都有,也可能不是。我们可以看到全网搜索CryptoNative的提及次数。2018年相比上一年增长5.57倍,2021年相比上一年增长7.52倍,2022年11个月相比上一年增长2.85倍。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于CryptNative的关注度呈现出指数级增长规律,并且这种增长趋势丝毫没有减慢的迹象。

CryptoNative的关注度数据来源:Meltwater.comCryptoNative的来龙去脉

加密世界中的CryptoNative是对原生加密货币去中心化思想的承继。CryptoNative的叙事起点是中本聪和比特币。作为加密货币基石的比特币,其背后的去中心化思想、去信任机制是CryptoNative理念的起源。从2008年比特币横空出世开始,这个世界就拥有了第一批CryptoNative群体。在门头沟盗币事件和暗网“丝绸之路”的影响下,比特币于2011探顶后进入寒冬。这一批真正拥有并交易比特币的人,他们相信密码学算法和区块链技术,推崇“CodeisLaw”。这时,CryptoNative就是相信密码学算法,同时拥有且使用比特币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比特币被人们赋予了“数字黄金”的称号,其商品属性抢了货币属性的风头。由于大量人员和资金的进入,加密行业早期基础设施在这一时期逐渐被建设完善,矿机、支付场景、交易平台、金融衍生品都逐步成熟,比特币算力的快速增长就是很好的证明。时间来到2014,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发生了,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Buterin发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书,并于2014年7月24日进行了ETH的预售。随后以太坊虚拟机EVM和智能合约应运而生,这标志着加密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同样的,这时候的CryptoNative的持有对象也不仅仅局限于比特币,还包括以太坊或者其他的加密货币,但是这个群体仍坚信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所建立的加密货币体系。随着以太坊生态的建立和完善,让人们对于公链生态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随着ICO这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dAPP让人看到了区块链的应用价值。不仅如此,链上的金融衍生品也开始发展起来,合约,借贷等衍生品也促进了中心化交易所的繁荣。从2017年之后的Twitter帖子上,我们可以品味一下这个词汇的内涵。JessicaVerrilli@jess最早在Twitter上使用这个词语,时间定格在2017年10月26日,那时候指从事加密货币相关项目的大学生创业者。新的“互联网原生”或“移动原生”群体正在成熟。就像是之前出现的Internet-native,所谓的X-native似乎天生会对某些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模式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对于其中Tricky的部分感觉到适应并且能够更快速入圈。这里不难看出对于Crypto-native最主要的特点是年龄和行业,也就是可能第一份接触到的事业就是加密货币相关的工作的年轻人。

特斯拉CEO马斯克与推特CEO将在7月21日的一个比特币活动上进行对话:市场消息:特斯拉CEO马斯克与推特CEO将在7月21日的一个比特币活动上进行对话。[2021/6/25 0:06:35]

原地址2017年是这个词在Twitter上还不温不火。AndrewSpence在2017年12月将Crypto-native指向一个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方式。Crypto将潜移默化而又悄无声息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原地址Twitter另一个用户RyanSeanAdams在2018年10月份发帖说CryptoNative指一种公司运营方式,根据合同法构建,通过法律系统结算,是一个Legal-native的股份公司的继任者。它将通过代码构建,通过区块链结算。这里的Crypto-native更倾向于指代一种底层治理逻辑,即规范行为的渊源是来源于法律还是代码,是源于对哪一种实体规则的遵守而产生的商业运转机制。规范行为的渊源来自于代码即是我们所熟知的DAO。

NYSE副主席:正“加速”与希望上市的加密公司进行对话:金色财经报道,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副主席John Tuttle表示,NYSE已经与那些正在考虑进入公开市场的加密公司进行了讨论,这个领域引起人们的兴趣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补充称,这些对话还在继续,而且还在加速。Tuttle还认为,数字资产、加密货币将以某种方式在未来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2020/11/21 21:33:18]

原地址除了对于这个词表面的文义解释,CryptoNative也代表了一种商业模式,Daniel在2020年12月从CryptoNativePerson和CryptoNativeBusiness角度去说明了Crypto-native的定义:CryptoNativePerson是指在拥有任何其他资产(股票、债券等)之前购买加密货币的人。CryptoNativeBusiness是一种去中心化协议,它支持目前由CeFi或tradFi提供的功能。DanielChainview第一次将Crypto-native做出了划分并且给出了定义,即拥有特定的“buy”,“asset”,“decentralized”等等关键词的人或商业的集合体。这里Crypto-nativeBusiness被理解为TradFi或者CeFi提供去中心化业务。

STD盛大公链接受央视《对话品牌》栏目采访:9月25日,中国企业数改专业委员会主任,盛大公链CEO赵永亮先生,今日接受中央电视台《对话品牌》栏目采访,其间多次提到企业数改的相关政策以及盛大公链运用在企业数改方面的优势,这是央媒首次对专业从事区块链技术的企业的官方报道。盛大公链专注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拥有多项区块链黑科技,其独立开发的STD钱包可直接对支付宝收款码实行秒结算,真正实现了互联互通的点对点交易。[2020/9/25]

原地址2020年到2022年,DeFi、NFT以及GameFi强势崛起,无数项目喷涌而出,给行业打了一剂兴奋剂。Crypto从未有过如此的想象力和天价估值。但是热度终将过去,投机终将失败。当潮水退去,终归有人在裸泳。所有CryptoNative都需要重新审视Crypto行业的基本面和内在价值,回归初心。CryptoNative的同类关键词

去中心化的Decentralized

与之相对的是Centralized,Single-point。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没有一个中心化的机构去做宏观上的调控。比如,比特币是由去中心化网络管理,所以它是独立并且无所畏惧的。它不惧怕个人、公司或国家对他的控制。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禁止比特币和所有其他加密货币,另一个国家可能会欣然接手,以此来吸引建立在区块链上的企业家,或者吸引想利用该国低价能源的矿工。即使世界各国政府联合起来完全禁止比特币和相关加密货币,但只要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仍然存在联系和通信,加密货币也不会被根除。去信任机制的Trustless

火币尖峰对话索老头:以太坊DeFi生态崛起 未来还是公链老大:6月24日下午,在由火币主办的火币尖峰对话“Waiting For ETH2.0”系列AMA活动中,火币矿池与dForce创始人杨民道、Infstones Head of Bussiness Sili、Stafi&Wetez创始人卡咩、真本聪联合创始人索老头就“乘风破浪的以太坊DeFi ”展开主题讨论,深度解读ETH2.0将给行业带来的重大影响。

真本聪联合创始人索老头对ETH2.0的到来表示欢迎,在他看来,随着以太坊DeFi生态的崛起,以太坊作为公链老大的地位将继续得到巩固,新公链和以太坊杀手杀出重围的可能性又减少了很多。他进一步表示,以太坊发展至今,仍然在不断进行自我迭代,生态也在不断发展。而新公链发展至今,收效甚微,令人倍感失望。因此总体来说,以太坊2.0虽然会很曲折,但是它将继续扩大以太坊DeFi生态。[2020/6/24]

与之相对的是TrustAssumption,TrustedSetup,TrustedParties。建立在加密货币行业基础上的交易最CryptoNative的方式是采用去信任机制从而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体系的全新产品,这种产品只提供基础的规则和证明的方式而不会去做全面的主观的控制。本质上,加密产业提供了一种基于规则的高效的没有昂贵信任成本的全球人类合作形式。这个产业是基于客观的证明,而不是主观上的承诺,摒弃了曾经被广为信任或者深受信任的实体。典型的实例是FoxTech。作为以太坊扩容方案zkRollup,Fox采用零知识证明系统zkFOAKS,过程无需任何受信任的实体参与,通过纯密码学与数学手段来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完备性和可验证性,从而实现更安全、更高效且成本更低的效果。无需许可的Permissionless

区块链行业协会正尝试与SEC对话 讨论STaaS市场监管问题:5月14日消息,区块链行业协会POSA(The Proof of Stake Alliance)正与美国证券委员会(SEC)对话,以讨论Staking-as-a-Service(STaaS)市场监管问题。POSA预向SEC证明,采用股权证明(PoS)协议是有效和具有可扩展性的;并向SEC讨论其监管问题,包括要求STaaS供应商避免提供投资建议,避免提及金融行业术语(如“利益”,“红利”或“收益率”),并关注网络安全等。此前2019年8月,POSA协会是由多家区块链项目组成的行业协会,成员包括Interchain Foundation、Blockfolio等,协会致力于为美国立法者和监管机构提供关于区块链技术的教育。(Cointelegraph)[2020/5/14]

与之相对的是Permission。我们以Web3基础设施、基础资源为例。它最重要特征是有一个无需许可的没有门槛的去中心化的市场。所谓“无需许可“是指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这个市场。这个市场最典型的形态具有双边关系,即提供资源的人和消费资源的人。Permissionless意味着无论对谁对哪种角色来说,谁都可以来提供资源,且无论是谁都可以来消费资源。这是和Web2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AWS这样的存储提供商是有提供商门槛的,只有他们家自己可以做这个中心化提供商,虽然它对所有消费端是开放,在消费端是没有门槛的,但我们不认为它是Permissionless。而Arweave这样的去中心化存储允许供给端自由进入,我们会认为它是Permissionless。CryptoNative认为无论对谁,对哪种角色来说,谁都可以来提供资源,且谁都可以来消费资源。在Web3之前很少见到这样的市场结构,这个市场的供给端和消费端都变成Permissionless。个人主权IndividualSovereignty

CryptoNative还特别强调个人主权,这也是Web3和Web2的重大区别,尤其是指Token和数据的所属权。使用传统的Web2写文章、发帖子、聊天、评论,这些内容都会被审核并可能被删除。而在Web3时代,这些数据是属于用户自己的,并且数据确实具备一定的抗审查的能力,很难丢失。Web3为什么能做出所属权而Web2难以做到?有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是在数据产生的时候就具备了可验证性,它能让这些资产、数据具备所属权。当它们上链的那一刻,区块链就会生成可以验证的时间序列,从而在共识层面确定所属权。当我们的文章等各种内容都是发布在传统中央服务器、单点服务器,可能会有几个备份,但这些服务器全都是由一些服务商来管理的,服务商也可以做权属证明,但是数据所有权属完全属于这些中心化的实体。再看Mirror这个内容平台,它将NFT发到了以太坊,将内容存储在Arweave这样的去中心化存储上。哪怕有一天Mirror关掉,任何人都可以拿到数据重新启动平台并进行数据和资产的追溯、验证与确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心着如何讲好Crypto的故事,如何打破中心化金融、网络和社会的枷锁,如何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这种浪潮似乎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如此激烈和广泛。CryptoNative所隐含的深层次的目标,在于这个群体相信加密世界所带来的技术可以解决现实世界很多根深蒂固的疑难杂症。身处Web3世界大舞台的CryptoNative群体正在践行着Decentralized理念,打磨着Trustless产品,构建着Permissionless市场,从而缔造出一个有效保护个人主权的社会。这正是我从CryptoNative从业者眼里看到的那道光。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TUSDLAYER:如何在Layer 3上建造安全高效的DEX_DEX

Layer3概念目前在区块链社区备受关注,被许多人视为革命性的进步,因为开发者可以在区块链平台之上创建各式各样的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Layer3是以太坊扩容生态系统的一项伟大工程创新.

MANAPUT:一文看懂比特币的UTXO模型_COU

1.目前的链用的都是哪些模型以太坊,EOS,Solana这些大家所熟知的链都使用的是账户模型,甚至可以说90%以上的项目都使用的是账户模型,而只有一些老牌项目用的是UTXO模型,如,BTC.

[0:15ms0-5:73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