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高级经济师(金融)学长笔记之第一期_DEF

第一章现代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

一、现代金融体系及我国推动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政策措施

现代金融体系的内涵与外延

1、内涵:现代金融金融体系是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监管等一系列金融要素的集合,是这些金融要素为实现资金融通功能而组成的有机系统。

(2)现代金融体系的侧重

①强调上述金融要素相结合的条件提升和结合的有机程度提高,实现金融体系的结构优化;

②强调上述金融要素结合后的金融功能发挥程度的提高和扩展;

③强调新的金融要素的融入,扩展了金融体系的外延。

2、现代金融体系的特征

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

开放机制:能够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机制,各经济主体都能平等地进入金融市场,在“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展开有序竞争。

宏观调控:能够充分发挥宏观调控部门的作用,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又保障金融市场活力。

金融监管:能够做到金融监管对各类金融行为的全覆盖,建立比较完善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积极开展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和国际合作,防范金融交易中的跨国监管套利和国际风险。

金融结构:能够根据先进技术进步和实体经济部门的要求,适时改革或调整金融结构,提高金融运作效率。

现代金融体系的主要内容

现代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调控与监管等主要内容。

1、金融市场是各种经济主体进行金融交易的场所,即资金供求双方进行各种金融工具交易,实现短期货币和中长期资本借贷的场所,具有聚集和分配资金、实现资金期限转换、分散与转移风险、信息集散等功能。

福布斯:SBF对Alameda情况并非一无所知:12月4日消息,《福布斯》杂志近日发文披露2021年1月采访SBF的信息,彼时SBF向《福布斯》展示其个人资产的记录表格,并数次更新和解释,包括Alameda交易一部分SOL、从币安处回购部分FTX股份等。

《福布斯》杂志表示,虽然该表格并不能表示SBF对Alameda的所有活动均有了解,但也并非如其所说的那样一无所知。原三箭资本创始人Su Zhu对此发推补充,SBF在今年7月也知道自己必须设计对BlockFi和Voyager的虚假救助,还密切参与了Voyager拍卖,甚至知道Alameda无法将自己的5亿美元贷款归还给Voyager,“他在那个月的行为非常离奇”。[2022/12/4 21:20:54]

2、金融工具又称为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用于融资交易的合法凭证。

3、金融机构是指经营货币、信用业务,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机构。

4、金融调控指以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为主导,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水平,间接调控金融市场的活动。

金融监管有广义和协议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法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

②广义的金融监管:包括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与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

二、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与我国推动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政策措施

现代中央制度的内涵与外延

1、内涵: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一国经济架构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法律法规赋予中央银行机构地位、政策目标、政策工具、运作规范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体系。

2、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四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17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该阶段的中央银行主要服从政府的财政需要,不具备以货币政策调控一国金融市场,从而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功能。

福布斯专栏作者:DeFi或推动政府采用CBDC:福布斯专栏作者Luke Fitzpatrick今日刊文称,DeFi可能会推动政府采用CBDC。文章表示,DeFi通过将权力从中央实体转移到个人,使全球金融自由化。由于不同的原因,其吸引力吸引了不同的受众。DeFi在财政上也有利,因为各国政府一直无法对非主权法币执行有效的税务程序。[2020/10/7]

第二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该阶段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实行金融监管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两大职能。

第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该阶段维护货币稳定成为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实行金融监管成为监管机构的专门职责。

第四个阶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至今。该阶段加大金融监管改革力度,强化了中央银行实施金融监管的权力,尤其将宏观审慎监管、基础设施监管等纳入了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责体系,形成了中央银行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监管并重的制度安排。

3、中央银行制度的性质:

从业务特点看:中央银行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①从经营目标看,中央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金融调控为己任,以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增长为宗旨。

②从服务对象看,中央银行只与政府和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往来关系。

③从经营内容看,中央银行独享货币发行权,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趋于平衡;其吸收存款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从功能作用看:中央银行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①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业的最高管理机构,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监管全国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

②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是代表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

动态 | 福布斯:机构投资者将改变数字货币市场:据福布斯报道,机构投资者已经进入数字货币市场的比赛当中。高盛集团刚刚成为第一家向其客户提供比特币交易产品的投资银行,而纽交所的所有者洲际交易所(ICE)计划于12月推出比特币期货产品。机构投资者进入数字货币市场可以防止市场失衡,提高交易安全性。机构投资者提供新低资本和流动性流入,并推动新监管框架的发展和采用。这将提高数字货币交易领域的透明度和合法性,进一步推动市场。[2018/11/9]

③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

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主要内容

1、现代中央制度的类型:

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复合中央银行制度;

准中央银行制度;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2、现代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

①垄断货币发行权。

②以维护货币流通和币值稳定为宗旨,将货币量和信贷规模控制在合适水平。

银行的银行。

①集中存款准备金。

②充当金融机构“最后贷款人”。

③组织全国清算。

国家的银行。

①代理国库;

②代理政府债券发行;

③代表政府从事国际金融活动,并提供决策咨询;

④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信贷支持;

⑤保管黄金外汇储备,进行黄金、外汇的买卖与管理。

⑥实施金融监管。

3、现代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资产业务

①贷款业务;②再贴现业务;③金银外汇储备业务;④证券买卖业务。

负债业务

①货币发行业务;②存款业务;③其他负债业务: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对外负债及中央银行的资本业务等。

中间业务

①组织票据交换清算;②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4、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独立性。

①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地位、行为目标并不完全相同;

②中央银行的职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总是相对的。

①金融是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终归只是一个子系统。

②中央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组成部门之一,其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财政政策配合协调。

③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责时需要政府其他部门的协作与配合,这需要政府来协调关系。

我国推动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政策举措

1、1982年7月,国务院进一步强调“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统一管理全国金融的国家机关”,我国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准备工作展开。

2、1984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过去的工行信贷和储蓄业务由新设的中国工商银行专门经营;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和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贷款制度。至此,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基本框架基本确定。

3、从1993年开始,我国逐步强化和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4、2020年11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稳妥推进数字化货币研发,推进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

5、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

6、建立现代金融机构体系,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

7、推进金融双向开放。全面实行股票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8、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制化水平,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体系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三、创新与完善金融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框架与转型与创新

1、定义:货币政策框架是货币政策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货币创造机制、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规则和货币传导渠道。工归渠)

2、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为什么转型和创新?

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与创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告别高速增长期,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宏观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的局面。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原有货币政策框架下的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房地产泡沫等多重经济风险进一步暴露。若继续保持传统的数量型调控方式,不仅难以实现经济转型,还会带来更大的风险。此外,随着我国金融创新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被削弱。

(2)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的分化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的分化在基础货币创造层面,外汇占款从2010年开始相对收缩,2015年后发生方向性逆转,由释放基础货币转为回笼基础货币,货币信用体系日趋复杂化。同时,全球经济形势自2015年以来呈现较强的分化局面,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欧洲、日本经济增长乏力。未来美联储降息或削减资产负债表将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缩,加速国际资本回流。受此影响,未来我国外汇占款的趋势性下降将极大影响基础货币的投放,传统的通过结售汇和发行央行票据来投放基础货币的路径将面临巨大挑战。

2、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与创新实践

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与创新的实践主要围绕货币政策框架的构成因素展开,包括以下四点。

(1)调整货币政策目标,数量调控逐步转为价格调控

①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②中央银行尝试建立了以常备借贷便利7天期利率为上限、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隐形下限、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为显性下限的“利率走廊”,并且更加重视存款类金融机构7天期质押回购利率的中介作用;

③与公开市场操作相比,“利率走廊”模式不依赖高度成熟的国债市场,其调控的上限是要引导资金流向,避免资金“空转”而提高杠杆率,下限是不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2)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构建结构性货币政策

①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应用;201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创新性地使用了定向降准、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市场利率实现了区间管理。

②创造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结构性调控。

(3)完善货币政策机制,转变调控方式和操作手段

①2011年起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加强逆周期信贷调节,并引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使货币政策操作向货币信用管理转变;

②2014—2016年,为弥补外汇占款收缩造成的基础货币缺口,同时应对“股灾”和债市大幅波动,中国人民银行创设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适时进行预调微调,累计开展8次降准、6次降息并于2015年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滇评估体系,从而更好地防范系统性风险;

③自2016年年底起,为推动去杠杆、抑泡沫,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中性,同时适时推动调控框架转型,探索构建“利率走廊II-I疏通传导渠道,稳定市场预期;

④2018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松紧适度,采取定向降准、债券市场投资者窗口指导、加大支小支农再贷款投放等措施,以稳金融支持稳增长。

(4)宏观调控注重国际协调,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①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保增长和调结构成为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

②目前而言,我国已将每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浮动范围增至2%,这标志着我国汇率形成机制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更具弹性和市场驱动的汇率制度进—步靠拢,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随之增强。

3、什么是“利率走廊”,该调控模式有哪些优势?

“利率走廊”模式的内涵:以7天期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为上限、以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隐形下限、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为显性下限的利率走廊,并且更加重视存款类金融机构7天期质押回购利率的中介作用。

利率走廊模式的优势:

①在利率走廊模式下,中央银行无需频繁使用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市场流动性,而是只需要调节利率走廊的上下限,就可以实现稳定市场利率的预期目标。

②该模式不仅简化了利率操作过程,而且还降低了利率操作成本。

③与公开市场操作相比,利率走廊模式不依赖高度成熟的债券市场,其调控上限是要引导资金流向,避免资金空转而提高杠杆率;调控下限是不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④利率走廊操作系统更有利于金融市场主体形成稳定预期,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市场流动变化作出反应,从而在控制短期利率波动上更有优势。

利率走廊机制的基本操作原理:

中央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一个贷款便利工具和存款便利工具,使货币市场的利率控制在目标利率附近。

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构建与完善

1、定义:宏观审慎政策是利用审慎性工具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避免实体经济遭受冲击的政策。

2、措施: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研究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措施,并与2011年引入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

2006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将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从资本和杠杆、定价行为等七大类指标对金融机构行为进行多维度引导,实施逆周期性调节。将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纳入MPA体系中。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6年5月起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扩大至全国范围的机构和企业,对跨进行逆周期调节,控制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

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提出“探索将规模较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使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进一步涵盖互联网领域。

在2018年进一步优化MPA指标结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落实资产管理新规和债转股相关工作。

健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1、定义:通过调整配合使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以期实现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双重目标。

2、我国的双支柱调控框架主要有三层含义:

3、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兴起背景

4、双支柱调控的有效性:

5、双支柱调控实践的特点:

6、我国双支柱调控框架实践情况

笔记整理,难免有误,还请谅解!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2:88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