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停车坐爱枫林晚”又污了?杜牧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_SOL

最近有一种声音说,晚唐诗人杜牧的名诗《山行》遭到家长举报,强烈要求从教科书上删除。

理由是,“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有歧义,带有性暗示,“太污”,容易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作为一个中文系出身的人,我真是无语凝噎了:这些家长,自己读书时不认真,现在为人父母了,在喷之前又不认真看看孩子的书吗?真张口就来?

来,先来复习以下这篇收录进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的诗歌,其中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知识点。

坐,是“因为”的意思。坐,是“因为”的意思。坐,是“因为”的意思。

诗人为什么停车?因为在马车上,看到有些萧瑟冷清的秋天山景,心情有些低沉,突然看到车外漫山遍野红得绚烂的枫叶,太惊喜了,赶紧让停下马车,驻足欣赏。

这是一种不期而遇、突然眼前一亮的欣喜。

一读出“坐爱”,就想到做爱,于是以为自己又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新大陆,以为又独家发觉了荼孩子的“大草”,除了暴露自己的无知、内心的龌龊,还能证明什么?

鲁迅先生说:“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真是一针见血。

自己内心阴暗,关1000多年前的杜牧什么事?人家不背这口大黑锅。

还有一类人,乐于当“劝架党”,一边心里明白“停车坐爱枫林晚”不仅没有任何问题,还体现了极高的文学审美意趣,一方面又主张退一步,比如改一个字,把“坐爱”改成“坐赏”,这样就不“害孩子”了。

这是一种温和点的态度,但和稀泥掩饰不了其揣着明白装糊涂、两边讨好的绥靖嘴脸。

我想,只要是小学语文及格的人,都不至于看不明白一点:“坐爱”改成“坐赏”后,意思、境界、美感上的全面拉垮,一幅生动的秋景图和诗人内心百转千回的波折,一下子宛如白开水,还是放了好几天的白开水,索然无味。

真以为名垂青史的大诗人,跟现在一些旅游就为拍照发圈的网红是一个档次?在浩瀚悠久的历史长河里,在诗人多如天上繁星的唐朝都能占据一席之地的杜牧,其一首经典代表作,是一个小学二年级语文都没念好的人,能随随便便改动一字的?

对传统文化和公认的名家,这点起码的谦逊都没有的吗?

今天允许改一个字,明天就会有更多人自以为掌握了宇宙真理,逮着唐诗宋词翻个底朝天,一言不合就叫嚣发现了新的“华点”,进而气势汹汹地叫嚣出:“害小孩子”“必须滚出教科书”。

长此以往,经典著作、传统文化将会被糟蹋成什么样子?这真的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吗?

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些人忧心忡忡,认为一首诗歌、一篇课文,就能教坏小孩?

真的有人仅仅因为童年时期读了某首诗歌、某篇课文,长大了就做了什么罪大恶极的坏事,变成了不可救药之人?

这是高估了文学,又低估了孩子吧?

退一步讲,真有小孩在读到“停车坐爱枫林晚”,脑子里想歪了,也并不影响他从这首诗歌中学到的知识点和受到美的熏陶,而这些正面的引领会冲刷掉那一点点不可言说的幽暗。这种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本身也是文学的魅力和价值对人之成长的正面作用。这种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阅历的加深,越发显现。

再退一步,就算脑子中始终挥除不了一些阴暗,只要不表演在言行上,也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危害。俗话说,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大人自己尚且做不到完美,凭什么要求孩子做一个从内到外十全十美的小孩?

那不是完美,而是虚伪。

那些动辄祭出举报、要求将一首诗、一篇课文清除出课本大招的人,不仅无知、虚伪,还不负责任:他们只是企图将自己本该负起的对孩子的教育、陪伴、引领之责任,甩给社会,妄图全社会一起来打造一个绝对无菌的温室,让他的孩子免于一切诱惑和隐患地成长。

他就省事了,可以安心当甩手掌柜。

想得真美啊。

前不久是喷《水浒传》,这次是杜牧的诗,下一次不知道又是哪个倒霉蛋。你永远想不到一些人的“喷点”有多么刁钻清奇。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0:38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