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中国青年报:数字藏品正在告别“野蛮生长”_加密货币

数字藏品市场将迎来一个“冷静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藏品市场的“凛冬将至”,而是一个新拐点正在到来,这个市场将逐渐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起飞”的数字藏品市场正在逐渐告别“野蛮生长”的时代。

9月4日,在2022年服贸会“世界前沿科技大会——元宇宙与数字经济论坛”上,《数字藏品合规评价准则》正式发布,不仅对数字藏品的定义、合规发行及流转进行了规范,其中,还明确提出数字藏品仅限于使用目的流转,不可开展炒作、、代币化、金融化、证券化等挂牌或私下非法交易流转。

前段时间,腾讯幻核宣布停止发行数字藏品,这一消息引发了数字藏品市场的关注,尤其是对数字藏品二级市场来说,像一场“地震”。互联网大厂“体面退场”之后,“唱衰”数字藏品的声音越来越大,一些“数藏人”宣告:“暴富梦终究是破灭了”;一些“庄家”开始抛售数字藏品,藏品价格大幅“跳水”;也有人从中看到了新机遇,借此机会不断“拉新”。

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应用投产:8月28日,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简称“CTFU平台”)建设座谈会。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共同签署《CTFU平台服务协议》,正式拉开CTFU平台应用投产的序幕。CTFU平台采用分布式账本底层技术,利用其公开透明、不可篡改、集体维护和隐私保护等特点,满足银行贸易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证券时报e公司)[2020/8/28]

互联网大厂退出数字藏品市场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多位专家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这意味着数字藏品市场将迎来一个“冷静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藏品市场的“凛冬将至”,而是一个新拐点正在到来,这个市场将逐渐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在业内人士看来,《数字藏品合规评价准则》的到来无疑是对数字藏品市场规范化发展再“加码”。

声音 | 俄罗斯央行行长:没有看到像中国一样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强烈理由:俄罗斯央行近日表态,如果政府立法机构决定禁止加密货币,那么银行将全力支持这一决定。俄罗斯央行行长Elvira Nabiullina表示,俄罗斯央行没有看到像中国政府计划的那样推出央行货币的强烈理由。加密资产的风险高于收益,加密货币可以与在相比,央行数字货币也很容易丢失。(bitcoinexchangeguide)[2019/11/30]

停售与跑路:折射数藏企业变现难

幻核在宣布停售数字藏品时,运行时间仅一年,这引发了很多人对幻核的猜测。幻核发布的公告显示,关停的原因是基于公司聚焦核心战略的考量,做出的业务调整。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腾讯控股发布的2022年度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营收1340亿元,同比下滑3%;净利润186亿元,同比下滑56%。

动态 | 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公司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保单服务平台:根据中国金融新闻网消息,近日,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协同行业多家保险公司建立电子保单服务平台。中保信此次推出的电子保单服务平台还采用区块链等技术防止单方面篡改,并且为消费者建立个人消费者电子保单统一账户。据了解,在存储环节,电子保单采用区块链技术,在多家公司间建立行业联盟链,对所有电子保单及其变化轨迹留痕,共同为保单信息进行背书。[2018/8/23]

在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火大教育校长于佳宁看来,此次幻核停售数字藏品,是腾讯选择削减非核心业务以应对净利润下滑的选择,可以视作企业正常的战略选择。虽然数字藏品市场前景广阔,但这项业务的不确定性相对于腾讯其他业务而言更大。

中国人民银行: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今日实施:2018年4月25日,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非县域农商行以及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降低1个百分点,共释放资金近1.3万亿元,相关银行同时归还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共9000亿元。两者相抵,净释放资金近4000亿元。[2018/4/25]

“数字藏品的发展还在早期探索阶段。”于佳宁认为,当前,数字藏品行业依旧存在技术不成熟、市场不规范、价值不清晰、监管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和风险。正因如此,为了防止投机炒作,相关平台在开放二次交易上的态度极为谨慎。

可以看到的是,在数字藏品二级市场开放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数字藏品一级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7月6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与标准综合重点实验室区块链版权应用中心主编的首个针对数字藏品领域的应用参考书《数字藏品应用参考》显示,截至2022年7月上旬,国内数字藏品平台数量已经超过700家。除此之外,很多领域都在发行数字藏品,数字藏品大有遍地开花之势。

“数字藏品行业的准入门槛和启动成本并不算高。”于佳宁指出,数字藏品的成本主要来自藏品设计创作、平台发行费用、IP合作、技术研发、项目运营等。数字藏品的主要收入来自发行费用和项目销售分成。他说:“目前,藏品平台的流量变现还处于早期阶段,存在一定的难题。”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一些数字藏品企业或者平台变现率不高甚至变现难的问题正在凸显。

数字藏品平台宣布停售的消息并不鲜见。今年6月,港股上市企业恒生电子旗下数字藏品平台予藏发布公告称,经过审慎评估,决定暂停发售数字藏品,同时平台也将关闭新用户注册通道。后续是否开启将视相关政策方向另行通知。

一些数字藏品平台关闭或者“跑路”后留下“一地鸡毛”。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也观察到,当前,相较于竞争激烈的一级市场,一些企业开始了对数字藏品二级市场的“收割”,随着一些投机者的进入,数字藏品行业泥沙俱下,很多消费者成了被割的“韭菜”。

例如,今年5月,TT数藏突然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老板挪用了企业的启动资金投资iBox,平台无法继续运营,遂遣散了技术团队。

释放了两个明确信号:降温与合规

此次互联网大厂停止发行数字藏品,也让很多数字藏品企业和平台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发展方向。

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看来,此次互联网大厂退出市场释放了两个明确信号:一是数字藏品的热潮正在“退潮”;另一个信号是数字藏品的合规性问题正在逐渐被平台认识到,主动规避成为很多平台的普遍做法。

于佳宁也指出,头部互联网企业退出数字藏品市场,为此前过热的数字藏品行业起到“降温”的作用,让更多行业参与者思考数字藏品背后真正的应用路径,促使更多从业者用长期的心态去看待数字藏品背后的逻辑,而不是进行短期的炒作与存量竞争,从而全面促进行业生态发展。

“不能任由数字藏品市场野蛮生长,否则这个市场将会前途暗淡。”向凯表示,数字藏品市场需要明确约束,尤其需要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数字藏品时刻处于监管之下。

不少数字藏品平台正在向着合规的轨道前进。于佳宁指出,平台对于数字藏品的发行和交易有明确责任。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完善,部分平台可能面临重大的合规性挑战。

中国文旅创新创业智库丛书总编张德欣表示,拒绝炒作是数字藏品行业的主旋律。下一步,这个行业将变得更加规范,更加注重提升数字藏品本身的质量,更偏重增加数字藏品的创意。

于佳宁期待,未来,企业通过数字藏品相关技术创新,实现文化数字化,并以文化扩展产业边界,进而推动实体产业迭代升级。企业可以充分发挥数字藏品有效确权、数字内容资产化、赋能创作者经济等方面的价值,着力把科技创新转化为数字文创产业的发展新动力,为数字文创作品确权及流转提供创新解决方案,让优秀文化作品能更好触达市场。同时,企业还能运用数字藏品,助力其扩展业务场景,促进虚实相融、数字孪生,帮助企业加快步入“元宇宙”,也助力实体企业盘活“品牌资产”,挖掘优秀文化的深度内涵等。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4:97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