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S:砸盘、销号、解散社群 Merlin Lab“跑路三连”暴露了DeFi哪些问题?_Wenlambo

抛售代币、注销推特、微信群解散,昨夜BSC机池项目MerlinLab上演一出火速“大逃亡”。

6月29日15点24分,MerlinLab遭到黑客攻击。据区块链安全公司PeckShield分析,MerlinLab遭到黑客攻击源于MerlinStrategyAlpacaBNB中存在的逻辑漏洞,合约误将收益者转账的BNB作为挖矿收益,使得合约增发更多的MERL作为奖励。经过重复操作,攻击者获利30万美元。MERL短时腰斩,从$16.23跌至$6.09。

MerlinLab在这次攻击中反映很快,只不过这个“快”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16:54,项目方开始着手调查此事。

17:24,项目方得出初步结论,是经济规则漏洞被利用了。

23:27,宣布关闭项目,通知用户停止存款并及时提取资金。

三大上市比特币矿企市值自5月21日以来平均上涨49%:金色财经报道,三大上市比特币矿业公司的市值在5月中旬跌至低点后,在过去三周内出现反弹。自5月21日以来,矿业公司Riot Blockchain、Marathon Patent Group和嘉楠科技的市值平均上涨了49%。Riot Blockchain增长最快,在此期间从20.8亿美元增加到34亿美元,增长了63%。Marathon也出现了显著增长,增长了55%。[2021/6/16 23:39:25]

30日零点26分,项目方开始抛售代币。

大多数没有想到,项目方对攻击事件的处理是关停项目。

根据项目方的说法,屡次遭受黑客攻击之后,开发人员对项目前景不乐观,并认为没有更多的经验去应对未来潜在的挑战,最初的愿景无力实现,只得无奈关停项目。

声音 | BTG官方:团队不存在抛币砸盘的可能性:对于BTG创始人之一廖翔朋友圈相关的传言持续发酵。官方于12月5日发表声明:“BTG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组织,不存在CEO与个人决策。廖翔曾是BTG的6个核心团队成员之一,他退出日常管理后将以顾问的形式继续为BTG服务。BTG有严格的财务管理体系,矿工捐赠的10万个BTG只能根据时间分批解锁,交易在链上可查,不存在抛币砸盘的可能性。”[2018/12/5]

目前,项目方官网依旧可以访问,资金可以正常提取。项目方文档、推特账号以及中文微信群已经解散。

这次事件,暴露了DeFi以下问题:

1)到底是团队作恶还是正常黑客攻击?

2)审计过的项目是否一定安全?

3)匿名项目是否值得信任?

4)项目方认输的成本低,给投资人造成的损失怎么办?

现场 | Coinscious联合创始人 Tom Bao:数字资产投资领域存在恶意砸盘等问题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2018年8月11日,在2018纷智金融科技峰会(香港)上,Coinscious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Tom Bao指出:目前数字资产投资领域存在诸如:恶意砸盘、暴力拉盘;小道消息漫天、缺乏真正有用信息;安全事件频发;多交易所账户、多钱包管理困难;缺乏大数据和分析帮手;欠缺专业理财工具等问题。全球目前有300+数字货币投资基金,2017年,全球已经诞生了100+数字货币基金,同一时间内,共有约700家对冲基金诞生;2018年,将有近100+对冲基金成立,数字货币基金总资产体量今年或可翻倍,传统对冲基金也在资产中提高数字货币比重。[2018/8/11]

黑客是自己人?

PeckShield认为,这次事件有可能是团队作恶。

业内人士:一些交易所联合庄家拉盘砸盘已是公开的秘密:一名数字货币资深业内人士称,一些交易所联合庄家拉盘砸盘,在数字货币交易市场中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一般是交易平台加媒体加庄家合谋。庄家大部分是从股票、期货行业转型过来的人。”“像股票要受到证监会的监管,没有监管的就是自由市场,大市场吃小市场。”[2018/4/20]

比如有一个疑点是:合约还没有准备好,为什么要急着部署在自己的主网上呢?

“与AlpacaFinance相关的单一资产机池今早刚刚上线MerlinLabs主网做测试,存在漏洞的合约尚未公布,也未提供给用户……实施这一攻击需要内幕信息,由于合约的部署、上线、审计经手多人,因此内幕人士有多个可能。”

团队作恶可能是:①核心人员主动作恶;②部分人员偷偷作恶;③部分人员与外部黑客联手,里应外合。

比特币网络第二大持币地址抛售万枚BTC,并非门头沟砸盘:据blockchain.info网站显示,今日地址为16rCmCmbuWDhPjWTrpQGaU3EPdZF7MTdUk的钱包卖出1万枚BTC。该地址为比特币网络中第二大持币地址,目前余额仍超过14万枚BTC。网传该地址为Mt.Gox持币地址,但经查询,该地址为Bittrex的冷钱包,归属于Mt.Gox的概率极低,因为该钱包的转账记录与Mt.Gox信托管理人小林信明过去称的卖出时间不一致,Mt.Gox剩余的16万枚BTC大概率以2000/个钱包的形式存在80个账户里。[2018/4/3]

项目方在被攻击后连夜关停项目、清空推特、清空项目wiki、解散微信群、抛售代币等操作,似乎有理由让人怀疑这是团队主动作恶。

不过,这次攻击获利金额大约是30万美元,MerlinLabs在被攻击前的TVL大约有2亿美元。如果是核心团队主动作恶,这个收益看上去没有足够的诱惑力。

项目方关停项目并没有关闭项目网站,仍旧给投资人时间提取资金。这种做法似乎说明是②或者③的可能性大一些。

也有可能完全是来自外部黑客攻击,实属巧合。

审计的项目安全吗?

大多数DeFi项目会找审计公司出具审计报告为项目的安全性背书。

不过,审计过的项目并非一定安全。5月份发生的BSC集中被黑客攻击案例,其中不少项目是经区块链安全公司审计过了的。

PeckShield告诉巴比特,防御攻击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它是个动态的过程。

简而言之,需采用“事前事中事后”三段式防御模式,在新合约上线之前要进行全面而专业的智能合约安全审计,这一步主要是帮助协议排查已知的各类漏洞,审计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此外,还要注意排查与其他DeFi产品进行组合时的业务逻辑漏洞,避免出现跨合约的逻辑兼容性漏洞;要设计一定的风控熔断机制,引入第三方安全公司的威胁感知情报和数据态势情报服务。

在DeFi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响应安全风险,及时排查封堵安全攻击,避免造成更多的损失;并且应联动行业各方力量,搭建一套完善的资产追踪机制,实时监控相关虚拟货币的流转情况。

在其他协议发生安全事件后,要对自己的协议进行仔细地查缺补漏,是否有相似的漏洞,是否有潜在的风险。我们认为除了需要构建安全的预言机策略,还要透彻理解协议,在预言机这一源头上下功夫,做到从审计角度查出问题,提供可靠的链下解决方案,及时查缺补漏,才能减小因预言机传达失真数据而带来的价格操纵风险。

匿名项目是否值得信任?

根据Debank排行榜,目前排名前十的DeFi项目,几乎都是实名的。

比如,Curve创始人MichaelEgorov,和V神一样是俄罗斯人。Aav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taniKulechov,曾在赫尔辛基大学攻读法律专业。Uniswap创始人HaydenAdams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被裁员,然后世界上少了一名青年电气工程师多了一位DeFi开创者。

其他的像Compound、MakerDAO、Liquity也都是实名项目。Venus项目由Swipe团队支持,Swipe是Binance投资公司。

只有PancakeSwap和SushiSwap的团队是匿名的。不过,SushiSwap的几个核心开发者在推特还算比较活跃,在国内也有专门的中文运营社区。

虽然区块链讲究去中心化、去信任,实际情况却是,实名项目更容易赢得投资人信任。

遗憾的是,MerlinLabs是匿名项目。

项目被随意丢弃,投资人只能认赔?

MerlinLabs在被攻击之后采取的解决方案并未如前两次一样修补漏洞并且为投资人制定补偿方案。相反,项目方的做法是迅速抛售代币然后宣布项目解散。

这种做法直接导致已经腰斩的币价走向归零。

币价暴跌,同样导致为项目提供流动性的LP损失惨重。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项目方这样做是极不负责任的,完全置投资者利益于不顾。

昨晚抄底的投资者成本多在6-8美元区间,一觉醒来归零。

由于项目方是匿名的,同时项目推特注销、电报群禁言、微信群解散,受损失的投资人几乎无处讨要说法。

DeFi没有监管,在“Codeislaw”的区块链世界投资人除了寄希望于项目代码安全,还有就是靠项目方自我道德约束,一旦这两道防线被突破,投资人似乎只能自认倒霉。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4:32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