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科普:都说区块链是未来 到底有哪些应用场景?_区块链

区块链已经火热了好几年,产业区块链被认为是区块链目前最大的价值所在,但区块链将在哪些领域起作用?怎么起作用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区块链技术的三大应用场景。

确权、授权、维权

不难发现,微版权时代已到来。过去,版权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现在,版权可以是短视频,或者公众号的一篇文章。但微版权时代,创造者维权不容易,创造者还没来得及确权,内容可能就被剽窃走了。

据艾瑞统计,仅由盗版网络文学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有80亿元人民币。

美国说唱歌手Megan Thee Stallion与Cash App合作发布比特币科普视频:美国说唱歌手Megan Thee Stallion与由Square开发的移动支付服务Cash App合作发布了一段名为“Bitcoin for Hotties”的视频。该视频从她的角度解释了什么是比特币,为什么比特币有价值等内容。Megan Thee Stallion在Instagram上拥有超过2410万粉丝,在 Twitter上拥有640万粉丝。(Bitcoin News)[2021/8/8 1:41:10]

人民数字FINTECH推出区块链科普动画: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发布微博称,人民数字FINTECH出品《趣味科普|区块链动画》。[2020/3/31]

区块链真正激活了版权行业的整个链条。区块链技术在版权行业的价值分为三块:确权、授权及维权。

确权方面,可以在区块链上研发一个应用软件,根据身份签名和时间戳,它甚至可以让创作者每写一句便保存一次,每保存一次发一个证书。

版权层面,当作品在线登记后便可由权利人直接明码标价,在平台展示、为供需搭建桥梁,促进版权更快变现。区块链真正的价值正是让版权这种数字资源实现资产化,可以低成本成交。

金色财经独家分析 监管机构、媒体、业界提示风险 区块链科普道阻且长:新华社今日发文表示,近来“区块链”类案件频发,不法分子以“投资虚拟货币周期短、收益高、风险低”为借口,取用户信任并诱使其转账进行投资。无独有偶,同日消息,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也提醒此类风险,并从技术上提出防建议。在美国,监管机构警示加密货币欺诈现象普遍承诺高收益而不披露潜在风险。金色财经独家分析,不法分子假借新技术之名进行,一方面是抓住民众趋利的心理,一方面反映出区块链科普的欠缺。区块链是新兴科技和底层技术并有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潜力,应该进行系统性的科普教育,当前,部分大学已经开始设置了区块链课程,但对于普通民众仍然有科普的需求,人们应该了解到系统和正确的知识,不仅要了解区块链的好,也要明确局限和弊端,以在高收益的诱惑下,保持清醒客观。[2018/4/11]

在维权层面,维权最难的是获取证据,恰恰,区块链技术不可更改的特性可以迅速固定侵权证据。举个例子,过去,网络小说原作者为了保存小说被剽窃的证据,需要将展示剽窃内容的网页全部打印出来,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区块链就容易很多,链上内容一目了然。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数字经济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以科普、推动的态度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今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数字经济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以科普、推动的态度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也要关注数字经济的其他影响,包括税收征管、反监管措施等要跟上。”[2018/3/25]

商品溯源、防伪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版权是纯数字化产品,商品是实物,区块链可以保证数字信息可信又不可篡改,线下实物怎么映射到网上呢?

溯源是指对农产品、工业品等商品的生产、加工、运输、流通、零售等环节的追踪记录。其价值在于,若某地爆发流行性疾病,通过溯源体系可以快速锁定传染源或污染源,从而控制传播源。

但问题在于,信息孤岛模式下,溯源链条上下游的参与者各自维护一份账本,任一环节的参与者都可能出于利益而篡改,造假成本低。

区块链不可篡改、分布式存储等技术为溯源行业的信任缺失提供了解决方案,而公开透明性又为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提供了透明机制。

这里需要提一点,商品溯源防伪过程包括信息采集与存储。事实上,区块链只是提供了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记账方式,在存储层面解决了重要的“信任”问题。为了解决信息采集阶段的造假和掉包问题,普遍倾向于纳入政府机构和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也可以让信息和商品合二为一。

不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后,一旦企业把假数据上链,这也意味着假数据不可被更改,它就成了“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可能砸到作恶的企业头上,造假成本大大提高。

区块链本质上是协同管制,它解决的不是单一主体问题,是解决多主体问题。

隐私保护,大数据成交的解决方案

区块链技术也能为大数据成交带来便利。

数据兑换的原因很好理解,数据可以用来分析用户群体,以及精准营销,甚至用来训练人工智能,它能为企业深入应用场景带去无限可能。但数字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壁垒,动力不足。而操作还涉及用户隐私,买卖双方均要承担很大的监管风险。

一方面是大数据潜力无限,另一方面又有很大兑换阻力,区块链或许是一个解决方案。

大数据包含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等相关环节。如果能用区块链的隔离验证技术,将法律上可以售卖的数据进行隔离验证,对数据进行加密。一方面可以保障数据需求方的合法用途,最大限度保护用户隐私。另一方面,利用区块链数据溯源功能可以确认数据所有权和流转渠道,为侵权投诉提供举证材料,提供更加可信的大数据环境,提高数据拥有者分享的意愿。

结语

展望未来,区块链技术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大的潜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关于区块链技术,你认为会在哪个领域率先落地:知识产权、商品溯源,还是隐私保护?欢迎在文末留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31ms0-6:4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