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比特币每四年减半,这种分发机制合理吗?会带来哪些影响?_区块链的未来发展前景肖磊

编者注:本文作了不改变作者原意的删减。

还有67个小时,比特币就要迎来史上的第三次区块奖励减半了。

比特币的“四年减半”被很多人期待已久,他们认为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减半后供给侧断崖式的下跌会大幅推动比特币价格的上涨。而过去的两次减半,之后比特币都迎来了波澜壮阔的超级大牛市行情,第一次比特币上涨了580多倍,第二次上涨了128倍之多,似乎都与这个判断不谋而合。

那么,当初中本聪设计比特币系统时,“四年减半”是他刻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作呢?这个模型将会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呢?会不会有缺点?如何看待减半后的加密行业?

带着这些疑问,知矿大学采访了Nervos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吕国宁。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看法。

?01为什么是“四年减半”而不是线性递减?

知矿大学:

中本聪设计比特币区块奖励的时候,没有采用线性递减,而是选择了“每四年减半”,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这种模型有哪些优点?

贝莱德推出ETF仅被SEC拒绝过1次,其他575支全部获批:6月17日消息,资管巨头贝莱德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其ETF的记录是575:1。即历史上SEC已批准了575支贝莱德推出的ETF,仅在2014年10月拒绝过一次,当时贝莱德寻求获准创建主动管理的ETF,该因ETF不需要每天披露持有量。

此前报道,资管巨头贝莱德子公司iShares于6月16日向美SEC提交现货比特币ETF文件申请,该基金被命名为iShares Bitcoin Trust,其资产主要由代表该信托托管人持有的比特币组成。文件称,托管人将通过加密货币交易平台Coinbase进行托管。[2023/6/17 21:44:03]

吕国宁:中本聪在Bitcoin的实现中选择每四年减半,而不是线性递减,从结果上看,我认为对矿工的体验非常友好,并且给系统带来了很强的确定性,这对整个Bitcoin生态有非常大的好处。

但是中本聪为什么选择了以四年作为周期,他其实从未正面解释过,我们只能从故纸堆中去挖掘中本聪的只字片语,然后做猜测和揣摩。

为什么减半周期是4年?目前,可以查到的是中本聪在给比特币爱好者的私信中简单解释了他选择初始发行的出块奖励定在50枚比特币,设定减半周期在四年,最终总流通量2100万枚。但是,中本聪并未解释为何选择4年作为减半,不过从中本聪的角度,他在设定初始参数,包括四年作为减半周期,是一种“educatedguess”,即有根据的猜测,然后作出的折衷选择,并在假设中考虑了很多因素,尤其是初始设定和持续增发,增发总量,以及是否有利于被广泛采纳等等。

我们目前只能以结果来论证,这套比特币经济模型的初始设定在被推广和采纳方面,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并且四年减半也符合中本聪将比特币设计为持续通缩属性这个目标。

设想如果比特币的出块奖励被设计成线性递减,那么会产生什么影响,跟现在有什么不同?线性递减和断崖式下降,其本身并不会影响比特币的发型总量,所以对比两种增发方式,核心是看对生态的影响,是不是有积极的作用。

线性增发模式受影响最大的是矿工。矿工通过参与算力竞争挖矿,获得出块奖励,在单位时间内,收益跟你的算力占比成正比。如果收益随着时间而逐步递减,加上算力规模的动态变化,市场价格动态变化,这会导致对矿工的体验有非常大的伤害。相对于稳定收益而言,这对矿工的参与积极性其实是一种打压,因为矿工的收益持续递减,这种体验其实并不好。

另外一个方面是未来收益的预期估算。在收益动态变化,算力规模动态变化,市场价格动态变化的情况下,矿工很难更准确的估算未来的收益,这对矿工决策如何做长期规划和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所以,从收益模型角度,稳定可预期的收益体验更好,更容易吸引矿工参与和推广生态。

从整个加密数字资产社区全局的角度,维持一个稳定可预期、四年减半的经济模型设计,这相当于让比特币的货币政策稳定透明化可预期。在一个去中心化、去信任的生态中,去推行一套动态可调节的货币政策其实是非常艰难,共识成本达成会非常的高,也只有稳定可预期的货币政策才能行得通。

稳定的货币政策换来的是可以协助整个生态的参与者,从矿工到用户、开发者、投资者,都能基于同样的政策作出长期预判和制定长周期策略,这对整个生态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从这个角度看,四年是一个比较很理想的时间跨度,长短适宜,非常好地平衡了阶段性稳定和长期货币通缩的设计目标。

?02“四年减半”模型的缺陷

知矿大学

:这种模型也有弊端,比如会导致后期矿工的区块奖励收入越来越少,可能会给网络的安全性埋下隐患。你如何看待比特币减半模型的这个缺陷?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吗?

吕国宁:比特币减半模型对比特币生态长远发展的影响,目前存在很多争议。

因为比特币本质上是一种强SoV属性的资产,即数字黄金,更多是用来储值,而不是用来交易。当比特币未来再进行几次减半,也不用很久,10年之后,矿工的主要收益就会从「出块奖励」变成「交易手续费奖励」。

当矿工主要依靠交易手续费获得收益的时候,矿工希望一个块内的交易尽可能的多,但由于比特币区块的大小限制,里面容纳的交易终究是有限的,而且目前比特币区块其实基本是打满的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未来比特币多次减半之后,矿工要保证自己投入的收益,交易手续费必须得提高,交易者需要付出更多的交易手续费才能把自己的交易发送出去。

交易手续费的提升对交易规模和交易频率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从交易规模角度,当手续费上升,会抑制小额交易,由于持续高企的手续费,链上的交易将全部以大额为主,而大额交易在交易总量占比中远远小于小额交易占比,这将导致由于交易总量下降,手续费提升反而抑制了矿工的整体手续费收入。

手续费的上升和矿工手续费的总收入可能会在某个点形成纳什均衡,那时整个系统会面临新的挑战:

1、来自Layer2的挑战。很多小额交易会跑到LightningNetwork上去,更进一步压缩了比特币上的交易数量。

2、面临来自安全的挑战。当矿工没有额外收益的时候,势必会影响矿工对网络安全性的投入。当矿工的手续费收入在一个稳态,并且继续伴随着出块奖励减半,那么势必会导致矿工降低安全的投入,由于投入的降低导致算力安全性的下降,这个下降趋势会对币价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如果产生了负向循环刺激矿工持续降低投入,那么结果对整个生态未必是一件好事。

所以,随着多次减半,未来比特币是否可以安全可持续发展,还是一个非常大不确定性的事情。

下图是比特币交易手续费与区块奖励的比值,两者目前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比特币和以太坊等项目的经济模型设计,在未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我们很难对其未来体系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基于这个标准,我们所理解的一个好的经济模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保持系统长期的安全性以及持久的稳定性,给系统的参与者足够多的确定性。

2、让每一个参与方的利益可以均衡。

?03减半后的加密货币行业

知矿大学

:你如何看待比特币减半后的加密货币行业?

吕国宁:大家都在关注减半,这也是行业的一件大事。我觉得可以从矿工和生态两个角度来看。从矿工角度看,减半对矿工这个群体产生最直接的影响,然后影响力会通过矿工群体引发并扩散。

首先,减半会带动整个矿圈生产效率的迭代。我们可以看到近几个月,各家矿机厂商纷纷推出自己高功耗比矿机,矿工也陆续淘汰相对落后的机器。某种程度上说,这又增加了网络的安全性投入,对比特币的价值储藏特性是有积极影响的。

其次,矿业周边金融服务发展非常快。已经有了非常多的矿工选择使用各种金融工具或者产品,比如期货套期保值的方式对冲市场波动性风险,或者通过资产抵押借贷的方式支付电费。在减半前,整个生态普遍预期上升,所以资产抵押借贷相关的业务大幅增长。减半行情驱动的区块链金融服务的发展,给整个行业带来了非常多的机会。

从生态角度看,比特币已经成为整个行业规模和市值占比最大的区块链原生资产,而区块链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生态目前的发展方向是把重心重新放到了去中心化金融这个方向上。以开放金融作为切入点,通过发型资产和智能合约带来的可编程性,可组合性,催生出繁荣的Defi生态,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的同时,降低门槛并带来一些传统金融服务不具备的优势。

去中心化金融的一个核心指标是TVL,即Totalvaluelocked,锁定的资产价值。这个指标通常用于衡量整个DeFi生态发展的规模,而目前阻碍TVL增长的最大问题是可抵押锁定的区块链原生资产规模受限,在强烈的DeFi需求驱动下,整个生态都在研究如何能更好更安全得将比特币通过跨链的方式能大规模引入到整个DeFi生态中来。

我相信这个问题将在不久的将来会被妥善解决,届时大量的可流通比特币将会以资产的形式被锁定在DeFi平台,并且创造信用和围绕信用来服务更多的用户,刺激整个生态发展。届时,比特币的价值会被进一步挖掘和得到更广泛的共识,这对加密货币行业发展会产生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为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知矿大学的看法或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6:64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