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新华网刊文谈新基建:区块链未来像水和空气一样成为基本生产工具_STEEM

原文标题:“新基建”开创数字经济新时代赋能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鸿

目前“新基建”已成为发展共识,是应对疫情和经济下行的有效手段,符合产业升级要求,既代表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方向,也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新基建”主要发力于科技端,是以5G、互联网、智能化为代表的“数字基建”。传统基建主要是指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大建筑,而“新基建”是指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声音 | 新华网:2019年推出的版权链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1月15日,三连板新华网发布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新华网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排头兵,积极响应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相关业务,已于2019年推出版权链,该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营收规模尚未对当期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2020/1/15]

“新基建”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核心层为即为以5G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提供基础设施,如5G基站建设、IDC数据中心;第二层即为智能化软硬件基础,可以对现有传统设施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第三层即为新能源、新材料配套应用设施,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最外围层更多的是补短板基建,如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新基建”既数字基建,疫情后赋能高质量发展,开创数字经济新时代。

新华网分析:区块链如何带来个人数据保护“革命”:新华网今晚发表文章《区块链如何带来个人数据保护“革命”》,文章表示大数据时代,个人的数据被认为是黄金般珍贵。个人数据泄漏令人担忧,但绝大部分人不可能因为害怕数据被收集而切断与互联网的联系,而现阶段有责任保管个人信息的企业、学校、酒店、社交网站等往往担责不力。专家们认为,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带有加密、信任、点对点、难篡改等特征的“中间件”,有望解决这个难题。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令个人数据掌控权从互联网公司转移到用户自己手中,使人人掌控自己的个人数据成为可能。通过它,用户个人数据可以与个人数字身份证相关联,用户可以选择数字身份证是匿名、化名或公开,还可以随时随地从任何设备访问区块链应用平台,控制他们的互联网个人数据。[2018/4/18]

“新基建”稳发展,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

新华网:周岁雄安 “数字城市”初现端倪:一年来,雄安在创新之路上奋勇开拓,为未来之城奠定良好开局。“数字城市”初现端倪。“千年秀林”同步创建“数字森林”,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高科技建立森林大数据系统智能平台,实施从苗圃到种植、管护、成长的可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市民服务中心同步建设“数字孪生园区”,以后任何地方出故障,物业人员直接能在模型看样检查,楼宇内的能耗、用水、空气也可清晰检测。[2018/4/1]

消费出口难有强劲表现,基建投资重要性逐渐凸显。经济学上把投资、消费、出口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旅游、居民服务等人员聚集性较强的消费行业需求骤减,商务活动指数均落到20%以下,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基建投资则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利器。对于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代表的新经济的支柱产业的投资建设,将成为稳住投资的主渠道。

新华网:看好重庆区块链技术前景,互联网金融发展有监管同时要保护创新:新华网重庆3月28日讯,中国(重庆)区块链价值应用论坛近日举行,政产学研方面的数十位人士就区块链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应用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与会部分人士提议重庆市应建立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基地。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表示十分看好重庆市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前景,他在分享中提到,互联网金融发展要有监管、但同时要保护创新。科技和监管结合,即监管科技,才是重庆最应该做的,是最有价值和前途的,希望渝中区在做好监管科技的同时,能为广大的创业公司提供好的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区块链的解决方案,吸引全球更多的金融科技、区块链资源。[2018/3/28]

“新基建”构筑新结构性力量,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融合发展、广泛渗透,数字资源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黄金”“石油”。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要素主要的“路”上流动,包括铁路、公路、航路、水路等;而在数字经济时代,生产要素主要将在“网”上流动,包括互联网、物联网。“新基建”的建设重点为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型设施,是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导向,运用数字化、智能化为支撑,对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穿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构筑了数字时代的新结构性力量,为数字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设施和技术基础。

“新基建”补数字化社会治理短板,开启网络强国时代。此次疫情是对我国社会治理的一次大考,数据孤岛等数字治理问题仍然存在。疫情暴露出我们在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新基建”与过去的传统基建明显不同,聚焦领域倾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于新一代数字技术,更着眼于“新”,有着更丰富的科技内涵,既可以弥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又符合未来产业升级需要;既可以提升我国数字化治理水平,又符合网络强国的发展趋势。

“新基建”稳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首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新”,要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重复建设。新基建不同于传统基建的大型设施,不能简单重复传统基建的方式方法,否则就会导致资源过剩。针对不同地区的人口特征,制定倾向型投资,重点加大人口流入地区的5G、智能化、轨道交通和新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新基建”主要是民间投资为主,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形成政策合力,为民间资本保驾华航。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但发展工业互联网就必须大规模进行信息化与智能化投资,还需要政府进行相应的政策激励。

新基建方向要着力打造高水平数字经济产业链,着力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着力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基建要以数字基础为重点,以5G建设为抓手,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网络供给能力,努力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

“新基建”也是数字基建,既是对以往智慧城市、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不足的补课,也是开启了发展网络强国、数字乡村和智慧社会的数字时代。数字基础基建到数字产业应用,网络+数字+智能+融合产业,未来5G、云计算、AI、物联网、区块链会像水和空气一样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工具。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12:3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