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长推:简评Paraspace纷争事件——Crypto 项目更需要实名_FARA

注:原文来自@Ron_zheng发布长推

再次验证了我之前的观点:Crypto项目更需要实名。

想一想,如果这次事件发生在一个匿名团队中,而不是Paraspace这种争议双方都实名的项目,用户资金是不是早被心怀恶意的一方处心积虑地掏空,然后一拍两散,死无对证?

实名至少能通过法律来追偿,也可以免除大部分道德风险。

投资就是投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VC投资Paraspace,很大程度是因为创始人。他要用自己的信用融资,努力把项目做成。只要创始人不放弃,项目就不算死掉。对于一个初创期,连发币/上市都没有的项目,把创始人扫地出门是极其愚蠢的,还是CEO兼CTO。分歧不可调和就理性分手,另起炉灶。

很多技术出身的创始人,往往过于天真幼稚,低谷了人性之恶,容易陷入以下纠纷:

1.利益分配。不够谨慎地给予高额薪资和股权激励,激发了人性的贪婪。因为绩效不达标,想收回激励时,让当事人落差过大。有的甚至无法抑制团队内部立刻瓜分融资的冲动。

2.人事管理。创始人忙于研发进度和资源对接,疏忽员工的日常人事管理,甚至都没有最低限度地采购相关的外包服务。最终导致心怀恶意的员工将来以合同过期没有按时续约或欠薪等理由打官司,索取高额赔偿。

3.市场运营。将客服、行销和公关等偏重经营的事务一并外包给雇佣军团,甚至社交媒体也双手奉上。极端情况下,项目社媒被盗,用户信息被盗,社区被大面积推送信息。创始人被釜底抽薪,扼住要害,甚至无法将自己的声音传递给社区,以正视听。

4.财务管理。加密货币和法币账目混乱不清,缺乏可靠专业的成员专门记录,分类做账。财权在手的创始人又常常出于懒惰,心疼Gas,对外展示资金雄厚等各种原因,将多种不同来源类型的资金存放在一个钱包里混用,导致日积月累,无法向投资人或者社区清楚地公示账目。

回到Paraspace这件事上,几乎在管理上踩了以上关于人性所有的坑。

不过正如@xhlin所说,区块链并非法外之地。特别是那些和Paraspace项目的法律实体签了合同,也按时领了薪水,却没有履行职责,对CEO负责的员工,雇佣兵跑了就跑了,你们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冤有头,债有主,幸亏大家都实名。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9:475ms